博罗“十四五”蓝图: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报料热线] 2831000

  2020年GDP达619亿元,总量排名全市三个县第一;全县税收收入、可支配财力、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均突破100亿元,有可比数据的2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总量或增速位居全市前三的有16项……这一项项数据见证了博罗“十三五”的经济发展。

  今后五年,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000亿元,奋力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十四五”的目标掷地有声,鼓舞人心。

  7月30日,博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邱志彪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顾“十三五”工作,描绘“十四五”蓝图。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如何起好步,开好局?报告中指出,今年,博罗将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力争在全国县域百强排名、财政收入排名“双进十位”,加快把博罗建设成为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

博罗县城一景。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强产业

  推进六大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四大支柱产业

  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第一必须狠抓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赶超跨越。

  过去五年,该县经济实力持续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500亿元、600亿元两个百亿大关;2020年达619亿元,总量排名全市三个县第一。今年,该县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战略基点,进一步拓展投资空间,全年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5宗,计划总投资858.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34亿元。抓好南网大湾区数字产业园、龙溪新基建产业园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大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稳定第三产业投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必须牢固树立“产业为王”思维,以更大的力度强产业、优结构。为此,该县将全速推进六大园区建设。按照连片开发的要求,集中力量推进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电动车产业园、博东工业园、杨村现代家居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形成六大园区引领产业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全力培育壮大四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铜材料、电动车产业,加快建成正威新材料制造产业园二期、台铃电动车、小刀电动车等项目,推进益利素勒、绿佳电动车、柯创科技电动车等项目建设,尽快启动新日电动车等项目,推进联合铜箔、金龙羽、南亚电子、康佳电子等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同时,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立足现有项目,大力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式精准择商,努力走出一条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路子。

  抓紧抓实村级工业园改造。今年重点抓好工业发达镇街的园区改造,力争石湾、园洲启动改造50万平方米,龙溪、罗阳启动改造30万平方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推农业种子库建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罗浮山景区。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优交通

  规划建设九大交通体系

  构建大交通,跑出发展新速度。

  围绕“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思路,紧密对接全市“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博罗全面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十三五”期间,全县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1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2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974公里,位居全市第一。

  报告中指出,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必须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让“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作用充分彰显。

  根据报告,该县将高标准编制博罗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规划建设对外通道、县域交通、县城道路、枢纽体系、公交旅游客运、物流货运配送、智慧停车充电、品质慢行交通、“四好农村路”等九大交通体系,打造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动博罗由“通道城市”转变为“通道+枢纽城市”。

  加快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支持惠州“1号公路”建设。推进韶惠高速惠龙段、博东大道、博中东江大桥、龙桥东江大桥、芦泰大桥及其引道工程、金龙大道改造、广河高速公路麻陂北互通出入口连接线以及赣深高铁博罗北站、广汕高铁博罗站及罗浮山站配套工程建设,启动四角楼综合交通整治及沿江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阅江大道、石湾环城路等一批项目建设。

 美丽乡村——博罗湖镇钓湖村。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抓城乡

  致力打造宜居宜业魅力之城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该县还因地制宜抓好城乡建设,不断改善城乡面貌。

  高质量抓好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博罗致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值得关注的是,该县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县城提标提质,启动县城新区规划和建设前期工作,推进龙溪新型城镇化县城建设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义和、小金等片区综合整治,加快71宗补短板强弱项示范项目建设,提升城建质量。坚持试点先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力争罗阳、龙溪、石湾、园洲启动实施1至2个城市更新单元。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确保顺利通过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考核。

  城市要发展,乡村也不能落下。该县将建设精致精美的秀美之乡。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罗阳“五谷丰登”、柏塘“百里茶香”、“七星耀罗浮”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力争再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同时,以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等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抓好“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让农村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城乡要美,环境是支撑。博罗将守护好绿水青山。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推进各类污染源治理和治污工程建设,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刚性约束,打赢劣V类河涌排渠歼灭战,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快清退涉气“散乱污”企业,加强工业锅炉及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企业管控,改善城乡空气质量。

  惠民生

  全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民生幸福是关键。

  今年,该县将一如既往地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劳动者权益维护,力争全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特别是人大代表票选决定的十件民生实事。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三项改革”,推进教联体建设。抓好博罗中专新校区、杨侨中学扩建工程二期、城西学校、机关二幼等项目建设,加快中小学新、改、扩建工作。深入开展学前教育“5080”攻坚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高水平医疗机构、高水平专科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县中医院共建一流中医院。

  繁荣发展其他各项事业。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

  提效率

  奋力打造湾区速度的“惠州样本”

  干事创业,效率是关键。大力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快人一步”的思想,团结一心提高效率,奋力打造湾区速度的“惠州样本”。

  博罗雷厉风行、争分夺秒,高效率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跑出了力争上游的“博罗速度”。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推动投资150亿元的正威新材料制造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37宗项目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动工。加强沟通协调,仅用2个月时间修通了连接红海大桥的临时便道。

  今年,博罗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干劲,再创新的“博罗速度”。提升效率,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优化政务服务开始。如,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对多个关联事项探索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减少办事环节和所需证明材料,实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信用承诺和容缺受理制度,普及推广区域评估、“带方案出让”、工业项目“摘牌即动工”“联合审验”。

  清清爽爽构建政商关系,也为提高效率和构建更优的营商环境加码。实施“比学赶超”头号工程,博罗坚持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其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筑牢廉洁底线,提高廉洁政府建设水平。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让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十三五”成果

  “三个突破100亿”“一个突破50亿”

  五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博罗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博罗速度”。

  特别是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灾,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疫情、抗洪灾、稳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绩,为“十三五”规划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

  最令人振奋的是“三个突破100亿”“一个突破50亿”:在减税降费力度加大、疫情影响经济增长等减收因素叠加。“六稳”“六保”等刚性支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县税收收入、可支配财力、政府性基金总收入均突破100亿元,分别达100.29亿元、121亿元、100.5亿元,分别增长7.5%、3.42%和48.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达50.39亿元,增长7.8%,增速全市排名第二。

  最来之不易的是“16个位居前三”:有可比数据的20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总量或增速位居全市前三的有16项,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赶超进位,总量在全市三个县中位居第一。

  高效率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跑出了力争上游的“博罗速度”。建立择商选资联席会议制度,益利素勒、鑫瑞医疗、大唐电力、南网大湾区数字产业园、美康生物硅谷等一批优质项目加速落地集聚。成立项目建设工作专班,推动投资150亿元的正威新材料制造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37宗项目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动工。加强沟通协调,仅用2个月时间修通了连接红海大桥的临时便道。

  “十四五”目标

  经济总量力争达1000亿元

  今后五年,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000亿元,奋力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县域“一带一圈一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基本建成,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更加凸显,生命健康产业取得积极进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现聚集发展;新型工业化滨江城市格局加快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现代化大交通格局加速形成;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民生福祉日益丰厚。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