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灯笼韵味浓!这位老人制作的中秋灯笼受街坊追捧

[报料热线] 2831000

  点灯笼、挂灯笼是惠州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中秋之夜,天青如水,月色如镜,一盏盏灯笼,鲜艳明亮,在街巷里流动,良辰美景,更添光彩。

  在惠州市区桥东下塘街,69岁的林志武,坚持纯手工制作传统灯笼。他每年制作的约200个灯笼,总是被老街坊抢购一空。和现在炫目的电子灯笼相比,总有人更喜欢烛火摇曳的纸灯笼,因为不仅是童年的回忆,更是中秋的传统味道。

  每年做200个灯笼,节前几天就能卖完

  市区桥东下塘街12号一家小店门前,拉了几 根绳子,二三十个色彩鲜艳的纸灯笼迎风摆动,这就是林志武临时借来的卖灯笼的“档口”。

手工灯笼颇受街坊欢迎。

  “档口”简陋,生意却络绎不绝。记者采访当天留意到,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林志武和妻子黄瑞芳就卖出了十多盏灯笼。对于买灯笼的客人,林志武总是主动多给几根蜡烛,希望他们玩得更尽兴些。

  陈女士路过看到,一下子就买了3个。“现在很少见手工制作的灯笼了,这个和我小时候玩的一样,满满的回忆。”陈女士说,“刚好看到,就买回去给孩子们玩一下,希望以后他们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叶伯是林志武的老熟人,他也特意过来买了两个给孙子们玩,“中秋传统习俗嘛,肯定要一代代传下去。”叶伯说,“小时候,阿公给我们做灯笼,现在我也做爷爷了,虽不会做灯笼,但给孙子们买几个回去,也算是把这习俗传下去了。”

林志武退休后开始制作灯笼售卖。

  林志武做灯笼的技术,也是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1952年出生的林志武是土生土长的桥东人,退休前在桥东新建社区居委会工作。十三四岁时,他便开始学做灯笼。工作之后,他也一直挺喜欢制作灯笼,中秋节也会给小孩做灯笼玩。2012年退休后,林志武时间充裕了,中秋节就做了一些灯笼送给亲戚朋友,有的街坊看到了,还专门追问哪里有的卖。

  看到自己制作的灯笼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赞扬,林志武很有成就感。2013年,他做了七八十个灯笼,尝试到街上去卖,没想到农历八月十三就卖完了。2014年他加了把劲,做了100多个,也很快卖完了,此后他每年做200个左右,农历八月初十左右出来摆摊,总能在中秋节前卖完。

  如果有人愿意学,可以教他

  200个灯笼,基本上要耗费林志武一年的时间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林志武售卖的灯笼有走马灯、宫灯、转运灯、五角星形灯等。每个灯笼都是用竹子做造型,外面用纸做装饰,因造型不同,装饰也不同。如六角形的宫灯,上下两头贴有祥云图案,底部还挂有纸穗;中间六面是书法或各色图画,有“国泰民安”“欢度中秋”“花好月圆”这些传统词句,也有与时俱进的“敬业乐群”“富强民主”“好好学习”等。还有的灯笼,贴上了彩色小花,并画上了花鸟……所有的这些装饰,都是林志武自己构思的。

林志武和他做的灯笼。

  灯笼看起来简单,工序可复杂着呢。林志武一般是“批量生产”,一做就做100个。先把竹子削好,用火烧定型,再把竹子用纸绳绑成灯笼的骨架,仅仅是跟竹子打交道的这些工序,就要忙活两个月。

  做好骨架后,林志武开始准备灯笼的装饰,包括剪纸、写书法、画水彩画、折纸花、做纸穗等等。林志武说,单是剪纸,就要用到三四种剪刀,因为要剪出不同的造型。画水彩画和写书法,也挺耗精力的。这些准备工作又得忙活两个月。

  记者留意到,林志武制作的灯笼,不少材料都是废物利用,如蜡烛的底座是啤酒瓶盖做的,灯笼挂的纸穗头是用烟盒纸卷成的,走马灯的国画是旧日历剪下来的。林志武认为,旧物利用,不仅节约成本,还低碳环保。

  林志武制作的灯笼,看大小不同,每个价格从20元~60元不等,忙碌一年下来也只是赚几千元。老伴黄瑞芳看他如此忙碌总是有些心疼,“2018年,他生病,切除了声带,无法发出声音,我就希望他不要如此操劳了。”

  但是,在林志武看来,他做灯笼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喜欢这项手艺,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林志武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学,可以教他,自己不想这门手艺失传。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谭莉莎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