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白盆珠镇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报料热线] 2831000

白盆珠镇白马村村貌大变样。(资料图片) 白盆珠镇横坑茶园。 果园主人和工人一起把控质量关。 白盆珠镇位于惠东县东部山区。

  近日,中共惠东县白盆珠镇委员会收到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牌匾,这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中,我市唯一上榜的先进集体。

  据悉,白盆珠镇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举全镇之力,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去年12月,全镇4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部有序退出,507户1564人相对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脱贫率达到100%。

  确保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白盆珠镇位于惠东县东部山区,东北部与高潭相连,南部与汕尾市海丰县交界,西部紧靠多祝,北部与宝口、安墩相依。全镇有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其中,有4个行政村为省定贫困村,3个行政村为市级贫困村。

  “在白盆珠生态保护上,群众付出比较大,一定要做好帮扶工作,才对得住当地群众。”白盆珠镇党委书记赖国文介绍,白盆珠境内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水库白盆珠水库和粤东南第一峰莲花山,为保护绿水青山,库区周边不能发展工业,养殖业等也受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发展。

  谋事在人。在开展帮扶工作中,白盆珠镇派出13个扶贫常驻工作组。“除了贫困村外,一些面上村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所以我们做到扶贫工作组在全镇村(居)全覆盖。”赖国文介绍,7个贫困村由帮扶单位派驻“第一书记”,6个面上村由镇党委选派6名干部任“第一书记”,并专设13名村(居)后备干部,共同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白盆珠镇坚持抓党建促扶贫。镇党委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核心作用,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制,镇村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制定脱贫方案,精准细化帮扶,实行“一户一档一对策”,确保脱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哪个贫困户遇到问题,哪个贫困家庭有特殊困难,我们都及时了解和帮忙解决。”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坚持开展“百名党员进农户、解民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困难户,能够现场协调解决的事项马上给予落实,如遇复杂事项进行登记造册,报镇党委研究解决。

  据统计,2016年来,累计联系困难群众达3500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余宗。如去年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农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市医疗保障局驻白盆珠镇横瑶村“第一书记”吴勇波主动牵线搭桥,帮助贫困户解决滞销柑橘2000公斤。

  优先安排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就业

  “房屋问题解决了,工作也稳定,心理负担减轻了。”近年来,布心村村民吴强在驻村工作组帮扶下迎来了新生活。布心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实施精准帮扶前,吴强一家居住在40年楼龄的瓦房内。

  居住面积小是其次,吴强回忆,以往每逢刮风下雨,夫妻二人都不敢离开,生怕年幼的孩子遭遇不测。用吴强的话说,住进新房,不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变,更是心理负担的减轻。

  市移民办驻布心村“第一书记”陈壹说,在危房改造补贴资金以及市移民办补贴帮助下,吴强自己花了不到5万元,一家四口就住进了新的一层半小楼房。房子建好后,市移民办还送来了家具。吴强是布心村贫困户告别危房的缩影。陈壹说,该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等脱贫标准。

  鼓励贫困户务工增加收入,是不少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我们主动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联系沟通,将部分贫困户分别纳入卫生保洁员、护林员、水管员、劳动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陈壹说,吴强夫妻都享受公益性岗位的照顾,确保有稳定的收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注重做好就地就近就业,依政策优先安排34名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就业。同时,“网红村”横江村通过引进民宿等项目,吸纳当地27户贫困户就业,又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成为惠东县产业扶贫的一个亮点。白马村采取村企合作模式,打造生态旅游产业,解决当地40名劳动力就业。

  值得关注的是,白盆珠镇莲花山助学慈善会2019年成立以来,开展兴文助教,帮助贫困户子女上学,做到扶人扶志、扶智。该会秉承“奖教、奖学、助学”的创会初心,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截至去年底,共收到广大乡贤、社会热心人士的捐款合计800余万元,用于奖励教师、学生和资助特困生,以及改造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等。

  省定贫困村变成“网红村”

  村口矗立的白马雕像,让人感受到一股奔腾不息的活力。沿着宽阔、整洁的柏油村道前行,四周青山连绵不绝、郁郁葱葱,白马河流水潺潺……这是当地省定贫困村白马村的美丽画卷。在开展帮扶之前,白马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刚到白马村,村里一片脏乱差,基础设施落后,一下雨路上都是泥。”2016年5月,挂钩帮扶单位市政府办公室派出游贤学到白马村担任“第一书记”。

  要致富先修路。游贤学介绍,白马村首先拓宽建设村道,将主干道全部铺上沥青路面,打通制约白马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同时开展自然村路灯、治污排污、村标识、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多个项目建设。特别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消除了以往的脏、乱、差现象,给群众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精准帮扶下,白马村近年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出独具特色的“一河两岸”生态旅游产业综合脱贫致富新路,成为我市脱贫攻坚的一匹“黑马”,并成为了当地“网红”打卡村。

  与白马村相邻的横江村,曾是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属于省定贫困村。市委组织部驻横江村“第一书记”李正文说,近年来,该村结合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契机,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生态景观资源,以乡村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据介绍,横江村根据自身条件,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其中的爆发点是2017年春节的格桑花海。这片35亩的格桑花成为“网红”,吸引了超过10万人次前来赏花。游客带旺了周边农家乐、饭店、温泉旅业等,也为村民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格桑花海大获成功,横江村摇身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随后,横江村相继引入了爱树·白马河畔和洋里栈2家高端民宿,同时鼓励村民自建自改民宿,并成立了种植合作社,丰富旅游产品。如今,全村已经基本形成集温泉、河岸景观、田园风光、特色民宿、农家乐、采摘园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模式,大大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白盆珠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

  省定贫困村横瑶村土地贫瘠,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单位和村干部聚焦村民增收,结合横瑶村实际,着力发展石金钱龟养殖产业,打造产业品牌。该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逐步形成“养—产—销”一体的产业链,辐射带动贫困户及周边村民共同发展致富。与此同时,横瑶村自然环境优美,有着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一些村民回村开了农家乐饭店和民宿,以旅游亮点为村里引来更多“金凤凰”,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

  布心村近年来不断提升产业扶贫能力,积极引进两个外地种植大户到布心村种植柑橘,租用农户土地约25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30多亩,每年贫困户土地租金可增收15000余元。陈壹介绍,柑橘基地聘请当地群众和贫困户务工,贫困户约14人每年累计在基地务工约60多天,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网红村”横江村则走出了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模式。目前,村内及周边吃、住、玩配套逐渐完善,拥有旅业15家,可提供旅游接待床位达1200多个,有农家乐和饭店餐饮企业20家,有山瑶柑、岩茶、荔枝、龙眼、葡萄、香蕉、火龙果、无花果、百香果等果蔬采摘园8家,基本形成集生态温泉、河岸景观、田园风光、特色民宿、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产业模式。

  “我们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赖国文介绍,白盆珠镇近年来充分发挥山瑶柑、横坑茶、岩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优势,引导村成立专业合作社。经统计,全镇横坑茶种植达3500亩,产值4820万元,带动农户120户,其中解决59户贫困户就业,每户年增加收入15000元。白盆珠岩茶种植基地是市级农业公园,种植面积627亩,年产值865.17万元,带动当地农户100户,年增加收入18000元。

  “山瑶柑”跨越千里助攻脱贫

  2019年,白盆珠镇举办首届山瑶柑节,主打山瑶柑、岩茶、横坑茶等农产品,吸引游客、客商超过2万人次,销售签约总值超过1600万元,并与盒马鲜生公司签订协议,拓宽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

  山瑶柑产业,白盆珠种植基地里有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种植模式,种植面积1600亩,年产值700万元,带动当地100多户困难群众就业,云南板仑乡约300名困难瑶族同胞通过种植就业实现增收脱贫,且瑶族同胞返回家乡创业后又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叶少东是土生土长的惠东人,2003年从林场转行来到白盆珠镇开荒种植贡柑。在果场工作的张登,是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到惠东打工的瑶族小伙,随着果场规模逐渐扩大,张登不仅将自己一家老小接了过来,还把一个个在老家穷怕了的同乡瑶胞介绍到果场工作。

  2015年,叶少东让张登从果场拿了200株柑苗带回家乡试种。没想到,种出来的柑口感不错。2017年,张登在叶少东的鼓励和支持下,购买柑苗返乡创业。接着,几年前和他一起在惠东叶少东果场打工的几个老乡也陆续回到村里开荒种植山瑶柑。

  跨越千里助攻脱贫。2018年4月,富宁县板仑乡共计从叶少东果场引进25000株幼苗。为了支持瑶族回乡创业扶贫,叶少东决定低价让利,幼苗价格仅6元/株,远低于批发价。闲暇时,热心的叶少东还免费做起了技术指导,数次往返广东、云南,帮助培训农户,有时候通过视频远程为当地农户解决种植难题。

  “种植山瑶柑加快了村里的脱贫步伐。”富宁县板仑乡郎六村村党支部书记苏有峰说,全村贫困户已经达到脱贫标准,一栋栋小楼房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为表达对云南瑶族同胞的深情厚谊,叶少东将自己和瑶族同胞一起种植的贡柑重新命名为“山瑶柑”,并单独注册了知识产权和商标。

  全力建设温泉康养旅游小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白盆珠镇具有生态优美、地热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便捷等综合优势,近年来每年慕名前来白盆珠的游客逾15万人次,白盆珠镇全力以赴推进温泉康养旅游小镇建设。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及时施策帮扶,避免返贫现象发生。”赖国文介绍,该镇非常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重点抓好一批项目上马,力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和发展落后的问题。

  “全力推进温泉康养旅游小镇建设。”赖国文介绍,温泉集中片区的横江、白马、共和、双金、新和等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温泉小镇建设打好坚实基础,现正筹划建设温泉小镇、合润禾共享农庄、新前胜温泉、白马民宿等项目。同时,结合山水资源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有利条件,惠东县正着力把白盆珠镇布心村规划打造出山区大户外运动“大本营”,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林祝连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杨建业 李松权 通讯员林祝连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