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八仙过海兴产业 多路进军旺乡村

  在今年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广东共有44个先进个人38个先进集体受表彰。其中,惠东县白盆珠镇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项国字号荣誉,极大地提振了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信心和士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冲刺下一个奋斗目标,惠东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今年初,中国共产党惠东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报告指出: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健全产业、就业等扶贫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开民宿搞种植,产业兴旺路子多

  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目标内容。其中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旺则乡村兴,只有把产业发展做好,才可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锚定产业振兴这一首要和关键点,惠东各大乡村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便想方设法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成效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产业发展道路上愈走愈有干劲。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清明节前后,白盆珠镇横坑村,家家户户忙着采摘新茶。据横坑村干部赖南胜介绍,该村常住人口500多人,100多户,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人均种植面积超过5亩。小茶叶,大产业。横坑村民先祖从定居横坑便开始种植绿茶,在村民辛勤劳作和白盆珠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该村绿茶种植已发展成为该村支柱产业,村民通过茶叶种植,逐渐走上奔康致富的道路。“主要在品质方面进行提高和突破。”村民赖金环家种植茶叶近20亩,并注册了“横坑正岘茶”,每年产茶500多公斤,年收入20多万元。据当地村民介绍,横坑正岘茶以“香、滑、甘”及极强的回甘感著称,极受消费者喜爱。

  “老板,请过来点一下菜。”“好的,马上来。”在白盆珠镇横江村,一拨在横江村游玩后的客人准备吃饭,食肆赖姓老板忙得不亦乐乎。据该村“第一书记”李正文介绍,在驻点单位、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横江村旅游业逐渐兴旺,前来体验水果采摘、户外运动、野炊、露营的旅客日益增多,村民抓住机会纷纷开起酒店、餐馆等,当地农产品供不应求,大部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初步统计,目前横江村每年仅旅游收入超过5000万元。”李正文说。

  庭院周围小桥流水,鸟飞蝉鸣,鱼儿游嬉……这是日前记者在梁化镇小禾洞村民宿吾方别院看到的一幕。远处,连片稻田与花生地相互交错,与周围各种花草、树木构成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我们的理念是将民宿建设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不是简单搞些建筑了事。”吾方别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民宿最主要的特点是突出自然的味道,基本保留原来的自然环境,凸显乡村气息,让客人更强烈地感受大自然。进入其中一套民宿,记者看到,房子的墙体及瓦面仍然是原来农村砖瓦房样貌,迥然异于常见的民宿。“我们把老房子重新装葺,把泥砖墙涂上防水胶,并对家具及室内进行适当装点,让老房子展现新貌。”该负责人说,这种风格的民宿有不少客人喜爱。小禾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文介绍,目前村里的民宿备受青睐,每月入住近300人次,常常供不应求。目前,村里正计划将民宿产业做大,打造可容纳500人入住的民宿群。

  小禾洞村干部周汉明透露,有深圳等城市的客人看中村里废弃的老房子,计划租赁后自己出资装修,然后入住。

  小禾洞村的民宿产业不仅使村民日子日渐红火,也使农村常见的废旧房子活起来。

  为发展产业,惠东各村各施妙法,共献良策,形成你追我赶的喜人态势。在稔山镇范和村,正引进鱼菜共养项目,引导村民发展新型鱼类养殖和蔬菜种植。同是稔山镇的大埔屯村,正加大力度引导村民发展奇楠种植。此外,还有多祝镇下鉴村甘薯种植、安墩镇葵双村蜜柚种植、吉隆镇招贤村沃柑种植、宝口镇马山村茂谷柑等“一村一品”项目,以及规模较大的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园、惠东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惠东农业产业的发展,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正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进农场搞餐饮,本地就业路子宽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脱贫攻坚阶段,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就业更需要加强。

  随着各地产业取得卓有成效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村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

  白盆珠镇双金村一片石头山上,一行行茶树错落有致,10多名村民在给茶树浇水和除草。“目前,村里的两个岩茶种植场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赖爱忠介绍说,此前,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在外面很难找到工作,自从村里有了岩茶场、山瑶柑种植场及生态农场后,基本实现了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在横坑村,当地村民瞅准茶叶种植这一产业,不仅解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采茶等繁忙时节,还到外村聘请村民前来务工,热闹的时候,茶园每天多达数十人。

  惠东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覆盖梁化镇、平山街道、多祝镇、九龙峰度假区,园区内有新型经营主体26家,是当地吸纳劳动力的一个大磁场,参与该产业园经营的惠东县伦信农业有限公司,2020年通过合作社实现农户入股、签订蔬菜回购合同、设立农产品收购点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4356多户增收,通过参与,这些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园则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该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3420户以上,有力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乡村振兴发展。

  为有效实现富余劳动力就业,范和村在鼓励村民种植马铃薯的基础上,还利用高水位养殖南美白对虾,鼓励村民入股,400多名村民因此得以就业。“我们计划利用古村落游客不断增多的势头,在村服务中心附近建设美食街,助力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华连介绍说,美食街将设12个档位,主要发动村民展示和销售村里的特色美食。据了解,范和村的特色美食较多,包括烧米、钵仔糕、肠粉、冷水丸薄饼等,随着范和古村落旅游业不断升温,当地的美食备受广大游客青睐,而制作上述美食所需人手较多,预计仅此一项可以帮助100多人实现就业。

  整治环境完善设施补齐短板

  “横江村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旅游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接下来需要加以克服。”李正文说,旅游业主要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此外,环境卫生、绿道、停车场、村道等基础设施也需要及时加强。白盆珠镇党委书记赖国文说,就白盆珠全镇而言,除基础设施需要加强外,用地指标也亟需得到解决,只有用地指标解决了,一些项目才能落户建设。

  “就我们小禾洞村而言,要想进一步打造促进深度旅游的民宿区,需要在绿道、环境等方面下工夫。”张国文说,基础设施对民宿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但在目前,绿道缺乏、路道偏小、农村环境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差距较大等问题正在凸显。梁化镇党委书记陈杰忠说,该镇目前面临着用地指标和用地规模缺乏、基础设施滞后以及农副产品销售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需要综合解决。

  记者走访该县多个镇村了解到,比较集中的短板是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路道交通基础设施,由于很多地方在此方面历史欠账较大,导致一些村交通不畅。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路通财通,交通决定着项目的发展,因此,接下来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力度,确保路道交通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此外,公共卫生设施、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也需同步跟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机遇与挑战同在,惠东产业的发展潜力显然大于困难。在旅游方面,近年来,惠东县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来发展,紧紧围绕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的目标,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新旅游管理及服务方式,用全域旅游思维引领新时代惠东旅游发展,积极打造“四色”惠东。目前,惠东县“山呼海应”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惠东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全县乡村振兴民宿产业在不断发展,乡村特色民宿等逐渐成为旅游产业的一匹“黑马”,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从以前的短期游过渡到入住的深度游,在较大程度上刺激全域旅游的健康长足发展。

  在农业方面,为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惠东县深入推进马铃薯“四新”产业布局,提出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新空间等4个方面布局马铃薯产业发展。而作为蔬菜种植大县,全县致力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大力打造供港蔬菜种植基地等,引导村民以入股当地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马铃薯“四新”布局及蔬菜新模式种植,无疑对全县农业发展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乡村振兴,惠东县委县政府在努力作为。县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报告提到,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全力冲刺乡村振兴,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蔬菜、马铃薯、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谋划建设涵盖白盆珠、多祝、九龙峰和梁化区域的西枝江省级农业基地,加快构建“两薯一菜一茶一药一花”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型农民队伍,助力产业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铁涌、白盆珠两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镇建设和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

  大江日夜流,慷慨歌未央。乡村振兴路上的惠东画卷,将会更加美好!

  智库观察

  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

  惠东左邻深圳大鹏半岛、右接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属于深圳都市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望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和生产力,工商资本入乡发展动力足,农业人口转移就业创业机会多。因此,惠东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来谈乡村,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示范县改革红利,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体制机制,推动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走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建议加快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并根据乡村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针对乡村振兴资金需求大的问题,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针对农户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培养造就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农老板”。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要坚持都市农业发展定位,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升级趋势,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业增产增质增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建设蔬菜、马铃薯、深海网箱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涵盖白盆珠、多祝、九龙峰和梁化区域的西枝江农业基地,加快构建“两薯一菜一茶一药一花”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省级“一村一品”项目

  (2020年)

  白盆珠镇横坑村横坑茶

  白花镇樟山村精品蔬菜

  吉隆镇招贤村沃柑

  高潭镇黄洲村茶叶

  大岭街道万松村青枣

  宝口镇马山村茂谷柑

  多祝镇水口村仙人茶

  安墩镇宝安村柑桔

  九龙峰读光村茨菇

  白盆珠镇横江村山瑶柑

  九龙峰上围村大叶茶

  九龙峰长坑村茶叶

  九龙峰星合村秋葵

  九龙峰大布村蔬菜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李向英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叶衍达

  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