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江厦 崇文尚武 传善卫家

[报料热线] 2831000

  江厦村

  江厦村位于龙门县城东面3公里,周边与三洞、王宾、花围接壤,南面山地连接平陵,全村有常住户籍人口1682人,380户,下辖历口、巷一、巷二、元心、何田、旧一、旧二、旧三、新一、新二、新三、新四 、塘一、塘二、塘三15个村民小组,均为谭姓,拥有耕地2500多亩,山地2万多亩,主要种植水稻、花生、柑桔、香蕉等经济作物,是龙门县城著名的古村落和红色村。

  龙门谭氏,是龙门有史可查的较早的家族之一,在谭氏谱牒中,谭氏在龙门有着“谭半城”美誉。从人口规模、居住点数量和历代名人榜等角度来看,“谭半城”一说并不为过,媲美“廖半县”一说。

  在龙门谭氏聚居点中,除了开基地龙城双厦,还有西埔谭屋、江厦、水口、左潭禾仓、沙迳茶湖等谭氏村落,其中,龙门县城东郊的江厦,无疑是龙门谭氏集大成者。龙门廖氏有功武村作为家族代表村落,而观察龙门谭氏的窗口,当属江厦无疑,谭氏“于斯为盛”。江厦村,坐落在龙门县城东郊四面环山小盆地中。作为龙门谭氏的集大成者,江厦依然散发着往日的风韵,旗杆石、柱础、古井等散落乡野,古民居、古祠堂、古书舍以及碉楼、文笔塔遗址等,承载着一个家族厚重的过往。在史料中,如民国《龙门县志》,江厦写作“冈厦”,取当地银湖圹顶冈和龙门谭氏祖地陇厦两地之名后一字合成而得,有“谭冈厦”之称。江厦的旧称,原来背后是一段家族史。

鸟瞰山清水秀的江厦村。

江厦炮楼遗址是江厦人的精神丰碑。1944年曾被日军炮击,见证江厦人的热血忠魂。

 

  【源流】 南宋高官贬谪岭南爱上龙门

  龙门谭氏的发源相当偶然,是在南宋朝廷政治斗争中被发配领海一隅的落魄大臣的无心插柳。这是龙门与权力中心发生最早的交集的一次。

  龙门谭氏始祖谭瑞奇,名玉,以字行,一字宗吉,原江西弋阳人,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与朱熹同榜,初受礼部员外,后官居长史司左长史兼参军,仕途到达顶峰。后来,谭瑞奇因“上书”触怒龙颜被贬谪至岭南,最后见麒麟冈(今龙门县城东约十公里、王宾大坑后)拔秀,遂卜居冈下。

  谭瑞奇仕途不幸,却是龙门的幸运,谭瑞奇有朝廷当官经历,又与理学大家朱熹、吕祖俭等人交游甚笃,他落籍龙门,不仅是个人生命意义的安顿,还是龙门历史发展的一件文化事件。后来,朝廷“诏召而瑞奇已前卒,嘉定间遣使致祭”。南宋嘉定(1208-1225)年间,是宋宁宗一朝最后的年号,朝廷还派特使到龙门拜祭谭瑞奇,似乎在向世人透露宋宁宗为谭瑞奇平反之意。谭瑞奇定居龙门山水之间不久后便去世,所以没有机会去聆听圣旨和回朝服役了。

  谭瑞奇生有五子,谭敦孔、谭敦颜、谭敦孟、谭敦礼、谭敦宗,其中,谭敦颜为宋嘉定二年(1209)乡贡,武进县令,历官朝丰大夫;谭敦礼则为举人,任尚宝司卿。谭瑞奇卒后,他建设的祠堂,被儿子命名为“瑞奇谭公祠”,为龙门谭氏总祠。五兄弟也开始分居,开枝散叶,谭敦孔回江西弋阳原籍,谭敦孟迁居惠阳增湖,谭敦礼择迁广州,谭敦宗迁至惠城,谭敦颜在龙门定居,龙门谭氏出其门下。

  据《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统计,2000年,龙门谭氏有2.15万人,分布在龙门50多个村落(居住点),霞蔚云蒸,星罗棋布,另外,龙门谭氏支派两广10多个县、人口过10万,枝繁叶茂。

  始于南宋的龙门谭氏,早在元末明初,就已经发展成为龙门的望族。龙门谭氏历代科举士子不胜枚举,成就斐然。清康熙六年(1667),龙门知县杨熚修《龙门县志》,起用龙门一批本土文化人士,这些都是活跃在明末清初的优秀读书人,其中包括贡生谭岸先、生员谭嘉枏等。

  【家园】 江厦为龙门谭氏聚居地

  在元代,谭瑞奇七世孙谭保恙为谋后人基业,从双厦外出,四处寻找发展地,最后选择了今龙门县城东面三洞村。

  谭保恙生一子谭仕昌,谭仕昌又生两子,分别为谭胜燕、谭佐卿。后谭佐卿于元末明初从三洞迁至江厦“瓜仔落棚”之地开基,谭佐卿看中的这块地方,有“东枕银湖迎紫气,西对旗山接晓云”之况。谭佐卿生有四子,分别为谭心海、谭学海、谭明海、谭志海。四人中,只有谭明海(字文渊)留居江厦,被后人称为江厦始祖。

  《广东省龙门县谭氏族谱》称:“那时,(冈厦)丁财十分兴盛,人口激增,需要更多的耕地,祖(谭明海)即就请三洞那班长工的子孙来帮忙开荒耕种,东从三洞口至周田,南自文笔金鸠庙山至花围村前,西至王宾交界等数十万亩荒山田地,开辟耕种,又在今沙圹桥头处兴建马栏屋场,派有人长住马栏屋养马。”

  靠着广阔田地和马场,谭明海在江厦将家业铺开,四个儿子谭宗义、谭宗智、谭宗信、谭宗受在附近定居,田地山头,就近耕种,江厦也逐渐形成沥口、巷口、园心、新围、塘面等谭姓自然村。

  此后,江厦谭氏在此建家祠、文笔塔、书舍、碉楼等设施,龙门县城东郊,一个规模巨大的家族集聚地,横空出世。江厦各自然村彼此独立又相连,在田园山水之间形成建筑群,颇有世外桃源之美。

  【武才】 武进士谭纶邦参与台湾剿匪

  明清两代,是江厦谭氏最为兴旺的时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历史人物,有谭屿、谭丛菊、谭纶邦、谭绥猷、谭冠英、谭锡光等人。

  活跃于明代中期的谭屿,“慈祥坦易,轻财好施,乡里钦之”,龙门知县管廷节(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在任)嘉奖谭屿的善行,旌以冠带。而“隐居独善”的谭丛菊,一丘一壑吟咏自如,谭丛菊的“砥砺名节,家教严谨”,使得“乡人皆化于善”,让谭氏族人跻身书香门第之列。

  江厦谭家祠的大门对联为“秋官世胄、理学家风”,在历代先祖的践行下,为善好学的家风蔚然成风,江厦谭氏涌现出更为出色的人物,就在情理之中了。

  清代龙门县志记载,龙门科举的历史上出现了7名进士,分别为宋刘仲明、谭瑞奇、廖金凤,元谭景云,清廖观、严蔚、谭冠英。江厦谭冠英成为龙门最后一个进士。而龙门历史上,唯一一个武进士谭纶邦也是来自江厦。一武一文,堪称江厦谭氏的代表性人物。

  谭纶邦,字佩勋,号蒿园,身材修伟,膂力过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试第六名,次年,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中试十二名、殿试二甲,成为武进士。

  谭纶邦随后授福建督标右营守备。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署长福营都司护理、福宁镇游击,乾隆五十年(1785)升兴化协都司,代理兴化协副将。时值台湾林爽文起义,谭纶邦找到了用武之地,从福建渡过海峡到台湾,协助乾隆宠臣福康安围剿劫匪。

  【文教】 士子热心文教以善化乡

  与谭纶邦不同,谭冠英则是传统的知识分子,尤其重视教育,清咸丰四年(1818),太平天国起义军“红巾军”攻陷龙门县城,占领县城一个多月后撤出,此后,学风有衰退之势。谭冠英捐献义田二十余亩,充义学经费,又送义田八亩五分恢复宣讲,教化乡民,听者“咸迁于善,有所争,得其一言,辄解”。谭冠英为乡里树立了良好风尚,颇得乡人崇敬。

  清光绪四年(1878),龙门饥荒,谭冠英首捐数百金,倡办平粜,又与其他乡贤共出三千余金,修建白沙水桥,复又置换田地13亩,设立白沙水渡,又置田48亩6分,作修路之用。清光绪十一年(1885)谭冠英赐副贡,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赐举人,与龙门名士刘士骥同年中举。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谭冠英考中进士,朝廷赐“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

  谭冠英之子谭锡光,诸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赐副贡,曾任阳山县训导,有乃父之风。民国《龙门县志》记载,谭锡光于清同治五年(1866)倡建兴贤书院,经理财务,丝毫不苟。

  清嘉庆年间岁贡、江厦人谭绥猷,在高明训导任上去世,生前,龙门知县重视他,聘请他为星冈书院主讲教师。谭锡光创建的兴贤书院,可谓科举时代最后的光辉岁月。尽管科举制度最终没落,但从创办兴贤书院之举,可以看出,江厦谭氏对文教的重视,盼望着族人和邑人“迁于善”“化于善”。

  进入民国,旧学远去,新学兴起,江厦谭氏对文教的重视程度与慷慨热情,也未曾熄灭。民国十二年(1923),创办龙门西南学堂的江厦人谭伯衡,曾一次捐献400两白银筹建一所小学,并拨田租谷每年700斤用于学校经费,该学校由此被命名为“私立伯衡小学”。“私立伯衡小学”开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并入龙城一小,服务乡里近30载,延续了江厦人造福桑梓的佳话。

  【家国】 英勇村民伏击日军

  历经明清两代的营建,江厦成为龙门东郊著名的“崔庐”大家。在动荡的年代,这一方望族,常常是敌寇、山匪觊觎的目标。江厦村内险要位置设有碉楼,保护族人,协助守护龙门县城。

  1944年7月2日下午4时,一队约1500人的侵华日军由增城开往龙门县城,沿途抢劫。行至龙门县城东郊江厦周田村时,日军侦察兵发现龙门县城已是空城,大部分居民躲到离县城不太远的江厦、三洞等地,于是改变计划转而向江厦和三洞进军。

  经商量决定,江厦村组织60多名青壮年成立了一支自卫队拦住日军。在谭焕尧的指挥下,自卫队分为两个战斗队,一队埋伏在谭仙公庙正面的田坎上,一队埋伏在新庄坳小山的侧面伏击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村民使用了土枪、土炮等武器阻击日军。自卫队员们奋起抵抗,从傍晚一直打到晚上8时,阻击日军近3个小时。直到村民们已经安全撤离至三洞村后,自卫队才撤退。

  据相关史料记载,江厦一役不仅保护了族人,还保护了成千上万的县城逃难民众,打死打伤日军难以统计,其中日军分八堆柴火焚化毙命日兵,还偷埋一具身着大佐军服的日军军官尸体;江厦村村民谭丁贵当场牺牲,谭彩群受重伤不治身亡,三人轻伤。江厦由此成为龙门抗日名村。

  当年被日军炸塌的碉楼,被村民称为“半边楼”,成为龙门革命历史上的丰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