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一院肿瘤内科主任毕晓霞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危险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市一院肿瘤内科主任毕晓霞“医善在心医技在手”
白大褂有大能量

  初见毕晓霞,她正在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门诊出诊,个子小巧玲珑,说话柔声细语,正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她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岭南名医”、“南粤好医生”多项荣誉,一席白大褂下蕴藏大能量,诠释着大医精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不顾51岁的年纪义无反顾援鄂;27年扑身肿瘤治疗临床一线,默默践行“医善在心医技在手”的初心。

毕晓霞(左一)在坐诊。

  一颗仁心

  时刻挺身而出面对危险

  “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党和政府却授予我这么多荣誉。”谈起去年的抗疫经历,毕晓霞说。

  云淡风轻的背后,是她的全力以赴和使命担当。疫情初发,一切都是未知数,毕晓霞在医院发布援鄂通知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得知已经51岁的她要去湖北,朋友心疼她,都劝她。毕晓霞回复朋友:我是医生,所以我要去!曾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战疫的她,瞒着90多岁的老母亲和仍在读书的儿子,成为我市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我不是一时冲动,是做了理智的评估和准备:疫情开始后就一直在内部进行网上学习,穿着防护服在发热门诊适应、克服缺氧的不适。”她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

  在武汉江汉开发区方舱医院,毕晓霞率队第一个进舱工作,并担负起队里最危险的应急工作,把内心对战胜疾病的乐观、信心传递到队伍中去。“刚开始要交接很多工作,又穿着闷不透气的防护服,工作强度确实很大,压力也大,自己都出现耳鸣的情况。”然而,碰到最危险的情况,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我不怕,我孩子已经读书了,你们的孩子太小,万一有事,整个家庭都崩溃了。”

  伟大来自平凡,毕晓霞的这种奋不顾身,是27年坚守使命担当的必然。小时候毕晓霞是一个胆子很小的人,还有洁癖,然而这一切都被一颗善心克服:小时候看到一只小鸡掉到满是蛆虫的粪坑里,她哭着把它捞上来,“事后狠狠哭了一场”。这颗善心随着年龄增长成为一颗治病救人的仁心,成为职业道路上无畏向前的原动力。

毕晓霞(前中)支援武汉抗疫。

  “医”路向前

  用狠劲啃下一堆专业知识

  1994年从皖南医学院毕业后,因为成绩优秀,毕晓霞被留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当作放疗科接班人培养。“我学医是因为服从了志愿分配,放疗这个专业也是医院安排的。”毕晓霞回忆说,当时放疗还是冷门专业,但这并不阻碍她好学的心。

  “所有的知识都是新的,需要学习。”毕晓霞一头扎进去,《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至4版,她翻得滚瓜烂熟,哪一条规则在哪一版哪一页上都烂熟于心,以至于同事都把她当成活字典。常规需10年时间才能培养成一名肿瘤放疗人才,毕晓霞用5年就“毕业”了。“从行医的第一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了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就是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医疗服务。”

  2014年,毕晓霞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肿瘤内科,从干了20年的放疗领域调至肿瘤内科的全系统治疗领域,“放疗、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目前所有的肿瘤内科治疗方式、原理,都要去学习。”毕晓霞拿出了一贯的狠劲闯劲,啃下了这一堆堆的专业知识。

  现在,毕晓霞每天早起听背英文单词,晚上阅读中外最新业内文献。“医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必须了解行业前沿,才能为患者解决疑难。”身为科主任,毕晓霞不仅自己学,还带领团队学。“毕主任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很高,我们不仅要知道用什么方法,更要知道其原理,这样才能知道治疗的红线在哪里。”该科主治医生冯韵恬说。

  呵护患者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

  “善待每一位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更要对他们呵护有加。”这是毕晓霞给自己立的第二条规矩。

  作为肿瘤内科主任,毕晓霞采撷肿瘤内科治疗的最新前沿技术,率先在惠州地区开展肿瘤调强放疗和肝癌、胃癌放疗,伯基特淋巴瘤化疗,胃肠肿瘤及肝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精准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联合药膳调理中心,通过对肿瘤患者的辩证施膳,开具适合肿瘤患者个性化定制的专属养生保健方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终末期肿瘤患者,她参与筹建了省内三甲医院首家临终关怀科,提供最具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为惠州市医疗填补空白,并得到社会广泛赞誉;为了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规范癌痛诊治,她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并获得广东省“癌痛示范病房”称号。

  为了不让每天查房时间“愁云密布”,毕晓霞带领科室改革查房模式:医生在查房前集体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查房时多听患者主诉,多和他们沟通,不在病床前讨论病情,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一个患者每一期治疗结束,我们都会跟他说‘你毕业’了。”毕晓霞说,人的心理是可以慢慢变强大的,尤其是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影响和带动患者,除了医生要自己强大外,还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到肿瘤治疗中,携手共同战胜病魔。她怜惜患者的每一分治疗费用,患者赠她锦旗,她婉谢:送我们锦旗,不如送我们健康的你。

  回顾27年的职业生涯,毕晓霞说,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她从穿上白大褂那一天起,就放不下这些受肿瘤折磨的患者。她还是惠州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我现在还想做的就是建立惠州地区的肿瘤登记制度,根据地区肿瘤特点,合理设置配备医疗资源;在全市推行‘肿瘤复查与康复’制度,对肿瘤发现做到‘三早’,让患者不仅把命捡回来,而且活得更好。”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程秋伊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