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夯筑计量基础 服务惠州高质量发展

[报料热线] 2831000

  前言

  2021年5月20日是第22个“世界计量日”,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和国际计量局发布了2021年世界计量日主题“Measurements for Health”及海报,该主题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测量在守护我们每个人的平安健康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配合“世界计量日”活动开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世界计量日”中文主题正式确定为“测量守护健康”。围绕2021年“世界计量日”主题,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主动向社会开放计量实验室;组建计量技术服务队,积极开展健康计量服务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采取录制科普视频、发放科普资料、举办科普讲座、在网站设立科普专栏等方式,广泛开展健康计量科普活动。

  计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根本性支柱之一。它对工农业生产、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计量,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惠州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活力,其中,计量功不可没。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关乎国计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早在2014年12月,惠州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发布实施《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意见》,加快推动惠州市计量事业发展和质量强市工作,布局支撑起惠州经济发展的计量体系。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计量标准建设为核心,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为驱动,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测试服务体系、计量监管体系和诚信计量体系,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惠州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让计量“标尺”精准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

  推进标准建设,夯实计量基础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作为统一量值的法定依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惠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十三五”初,原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便依托已有容量类计量标准,起草了《地下水封石洞库容量校准方法》,完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洞库容量校准任务。机构改革以来,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惠州市计量规划的总目标,科学规划惠州市量传溯源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加快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涉及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惠州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几何量、力学、热学等十大计量专业门类,服务领域遍及数码电子和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社会测量大数据的准确、一致、可溯源提供了法制保障。截至2020年底,惠州市已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67项,排名全国第33、全省第5。惠州市强检计量器具在“十三五”期间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在2020年达到32.12万件。


检查惠州供电局电表检定实验室。

  创新计量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计量自古以来就是公平公正的象征、诚实守信的典范。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全方位多举措创新计量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

  健全计量监管长效机制。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安全计量、环境计量、医疗卫生计量和贸易计量等重点领域的长效监管机制,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市场监管局锐意推进“计量惠民生”工作,扎实开展民用三表的“首次检定、到期轮换”工作,开展加油机、地磅、眼镜制配器具、集贸市场和海鲜经营商户衡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等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计量器具13955台,发现计量违法行为145起,全部立案查处整改完毕,牢牢守住民生计量底线。

  创建“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惠州市市场监管局运用5G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初步实现对强检计量器具的动态监管,推进计量监管全环节、全流程数据化,即记录电子化、操作移动化、流转网络化、档案数字化。特别是对加油机解封监管、定量包装商品缺斤短两、出租车计价器作弊等现象,采取有效监管措施,进一步提升计量监管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加油机解封监管为例,在该系统运用前,需要加油站工作人员到技术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最少需半天时间解封。系统运行后,监管程序得以简化,办事时间有效缩短,加油机解封实现在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内“秒批”。惠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动无接触式计量便企服务,惠及全市382家加油站。


计量服务下乡,为村民免费校准血压计。

  计量精准施“测”,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期间,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全力以赴为全市疫情防控和医学救治单位开展检定校准工作,共为19家医疗机构检定血压计和心电监护仪等700多台,检测生物安全柜48台,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精准计量助力疫情防控的惠举获社会高度赞誉,2020年10月,惠州市市场监管局技术机构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我省市场监管系统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在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全市复工复产有条不紊展开之时,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继续发挥计量服务民生作用,严格落实计量技术服务收费优惠政策,服务收费减少50%以上,帮助企业检定校准计量器具14.3万余台,减免费用620.89万元。同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紧急投入资金45万元,建立测量体温的红外温度计校准装置等3项计量标准,为防疫单位和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计量技术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聚焦产业计量,服务高质量发展

  石化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为精准检测石化区的大容量储罐,惠州市市场监管局成立了“惠州市石化产业计量小分队”,发挥技术优势,着眼企业需求,下沉生产一线,将计量工作融入石化生产过程,着力解决计量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惠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指导下,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炼油工程仅用16天就实现了所有装置及公用工程的平稳生产,宣告惠州炼化二期项目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试车成功,创下业界最佳试车纪录。目前,计量小分队负责惠州石化区中海炼化、中海壳牌等20余家企业90%的大容量罐计量检测服务,检测容积量约600万立方米。


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为服务惠州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广东省能源计量专业站(大亚湾)和广东省石油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搭建起高端计量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整体提升惠州产业计量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工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联合茂名、揭阳成立广东石油化工产业计量测试联盟,以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计量测试服务能力为目标,运用联合机制集聚优势资源,实现专业计量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有效推进我省石油化工产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将积极推动计量工作更好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计量支撑区域发展,积极应用区块链、量子计量、云计算和智能监管等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精准的服务,推进惠州计量事业迈向新高度,为惠州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保驾护航。

  (作者邝兆雄: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盘点2020

  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惠州市计量监管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科学规划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加强计量监管,完善计量服务保障,持续推进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助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大数据时代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建监管信息化工程,不断加快“互联网+计量监管”建设,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现状

  执法工作呈难度高、专业性强等新形势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计量监管工作进入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对计量监管履行职责提出了新要求,执法工作呈现难度高、专业性强等新形势,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执法人员要在检查工作中快速“锁定”违法行为,不仅要求熟读法律条例,更需要深刻的理解认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目前基层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计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缺乏等现状,导致计量监管工作在基层所难以开展,稍微复杂一点的案件就难以应付,并且计量监管工作从市、县(区)二级联动变成市、县(区)、所三级联动,层级过多导致监管数据统计汇总流转效率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题

  探索创新计量监管新模式

  如何加强基层计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计量监管职能,保障计量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市市场监管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计量科、市质计所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召开座谈研讨会,并多次深入县(区)局和一线基层所开展调研,对从市区到偏远乡镇等各种计量监管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结合国家推广“互联网+”监管的改革方向,该局提出建立“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运用5G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强检计量器具的动态监管,推进计量监管全环节、全流程数据化,即记录电子化、操作移动化、流转网络化、档案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实现计量监管无纸化,将计量工作由繁转简,把监管项目从专业化转为模块化,降低监管工作的“门槛”。基层的监管人员根据手机客户端的操作指引,在检查现场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录入现场检查结果和照片,既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数据流通速率,也提升了计量监管工作质量。

  推进惠州市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建设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建设工作从去年6月份才陆续开展。为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和市政数局,将系统建设项目列入惠州市2020-2022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在资金和政策上得到充分保障;市市场监管局同步成立了工作小组,推进系统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工作小组落实系统建设的全程跟踪,确保项目按时按要求完成。

  近日,惠州“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已经完成国家工信部备案、小程序端SSL证书等。目前,该系统开始测试运行,主要四大功能包括计量法律法规查询、计量监管无纸化、其他专项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检查结果实时上传云数据库,形成计量检查数据分析报表,可以实时统计出计量器具违法违规问题情况、数量,为制定下年度计量监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的功能还有许多待开发,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我们计划在今年第二期开发时逐步加入。”该负责人表示。

  数说计量

  疫情防控计量保障。加强医学计量,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抗疫期间,为200多家医疗机构免费检定/校准近8000台设备,向我市15家医疗机构免费派送1150支体温计。加强监管,保障计量器具准确度。对检出的42台不合格红外测温仪立即停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按程序上报省局和通报销售地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施“策”,助力疫情防控。为5392家企业检定校准14.3万余台设备,减免费用620.89万元。紧急投入资金45万元,建立医用电子体温计检定装置等三项计量标准,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保障。实行无接触式计量便企服务,惠及我市382家加油站。

  优化计量服务保障。累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67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新建计量标准36项,企业新建计量标准28项。

  守牢民生计量底线。着力推进计量监管,服务社会民生。对全市308家集贸市场和288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2.7万余台强制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免除费用146.21万元。开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检查。全市共出动950人次,对我市辖区内277家集贸市场进行计量检查,发现问题单位45家,查处违法计量器具27台。保障市民身心健康,组织开展眼镜配制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工作。安排检查人员251人次,检查82家眼镜配置场所的计量器具255台。加强超载源头监管,服务交通安全。组织开展全市汽车地中衡(地磅)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使用企业180家233台,发现问题14台,已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加强法定计量单位监督抽查,推进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随机抽取63家政府部门101份公文和90家企业108份企业标准,发现9家单位存在错误使用计量单位情况,已要求相关部门企业落实整改。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促进节能减排。对惠州市重点用能单位150余名计量管理员开展免费培训。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组织评审人员对全市63家市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书面审查,随机抽取23家企业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优秀企业5家、合格企业37家、不合格企业21家,对不合格企业已要求进行整改。加强计量标准建设,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对我市8家计量机构开展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随机抽查计量标准41项,发现4家机构存在问题,已要求整改完毕。

  创新计量宣传。联合惠州市电视台以日常计量监管工作为模板,精心策划拍摄了《精准计量 助力惠州和谐发展》的纪录片。积极开展网络计量宣传,引导网友正确认识计量,共有10多万网友参与。联合中石化公司,在我市加油站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累计发放计量知识宣传资料2127份,接受咨询587人次。

  计量服务进企业。聚焦企业需求,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全市组成计量技术服务队2个,提供计量技术服务100人次,走访和帮扶企业20家,发放调研问卷20份,发放宣传资料50册,开展座谈30人次,开展培训245人次,开放实验室30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个,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标准12项,免费帮助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2家。

  “十四五”提前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号角催征再出发。“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新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2021年,惠州计量监管工作将主动对标学习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创新计量监管优秀经验做法,着重在夯实基础、服务民生、精准监管方面锐意创新,完善量传溯源体系,推进计量工作改革创新,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出计量的支持保障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杨阳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