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惠州市市场监管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报料热线] 2831000

  盘点2020

  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谋篇布局之年。惠州市计量监管工作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科学规划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加强计量监管,完善计量服务保障,持续推进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计量基础,助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大数据时代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智慧监管新模式,创建监管信息化工程,不断加快“互联网+计量监管”建设,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 

检查惠州供电局电表检定实验室。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现状

  执法工作呈难度高、专业性强等新形势

  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计量监管工作进入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对计量监管履行职责提出了新要求,执法工作呈现难度高、专业性强等新形势,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能力和素质建设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执法人员要在检查工作中快速“锁定”违法行为,不仅要求熟读法律条例,更需要深刻的理解认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

  “目前基层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存在年龄结构偏大、计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缺乏等现状,导致计量监管工作在基层所难以开展,稍微复杂一点的案件就难以应付,并且计量监管工作从市、县(区)二级联动变成市、县(区)、所三级联动,层级过多导致监管数据统计汇总流转效率低。”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计量服务下乡,为村民免费校准血压计。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破题

  探索创新计量监管新模式

  如何加强基层计量监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计量监管职能,保障计量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市市场监管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计量科、市质计所专家成立工作小组召开座谈研讨会,并多次深入县(区)局和一线基层所开展调研,对从市区到偏远乡镇等各种计量监管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结合国家推广“互联网+”监管的改革方向,该局提出建立“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运用5G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强检计量器具的动态监管,推进计量监管全环节、全流程数据化,即记录电子化、操作移动化、流转网络化、档案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实现计量监管无纸化,将计量工作由繁转简,把监管项目从专业化转为模块化,降低监管工作的“门槛”。基层的监管人员根据手机客户端的操作指引,在检查现场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录入现场检查结果和照片,既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数据流通速率,也提升了计量监管工作质量。

  推进惠州市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建设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建设工作从去年6月份才陆续开展。为加快推进工作进度,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和市政数局,将系统建设项目列入惠州市2020-2022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在资金和政策上得到充分保障;市市场监管局同步成立了工作小组,推进系统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工作小组落实系统建设的全程跟踪,确保项目按时按要求完成。

  近日,惠州“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已经完成国家工信部备案、小程序端SSL证书等。目前,该系统开始测试运行,主要四大功能包括计量法律法规查询、计量监管无纸化、其他专项工作、数据统计分析功能等。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检查结果实时上传云数据库,形成计量检查数据分析报表,可以实时统计出计量器具违法违规问题情况、数量,为制定下年度计量监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互联网计量监管系统的功能还有许多待开发,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我们计划在今年第二期开发时逐步加入。”该负责人表示。 

市市场监管局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数说计量

  疫情防控计量保障。加强医学计量,做好疫情防控保障。抗疫期间,为200多家医疗机构免费检定/校准近8000台设备,向我市15家医疗机构免费派送1150支体温计。加强监管,保障计量器具准确度。对检出的42台不合格红外测温仪立即停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按程序上报省局和通报销售地市场监管部门。精准施“策”,助力疫情防控。为5392家企业检定校准14.3万余台设备,减免费用620.89万元。紧急投入资金45万元,建立医用电子体温计检定装置等三项计量标准,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保障。实行无接触式计量便企服务,惠及我市382家加油站。

  优化计量服务保障。累计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67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新建计量标准36项,企业新建计量标准28项。

  守牢民生计量底线。着力推进计量监管,服务社会民生。对全市308家集贸市场和288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2.7万余台强制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免除费用146.21万元。开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检查。全市共出动950人次,对我市辖区内277家集贸市场进行计量检查,发现问题单位45家,查处违法计量器具27台。保障市民身心健康,组织开展眼镜配制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和“回头看”工作。安排检查人员251人次,检查82家眼镜配置场所的计量器具255台。加强超载源头监管,服务交通安全。组织开展全市汽车地中衡(地磅)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使用企业180家233台,发现问题14台,已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加强法定计量单位监督抽查,推进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随机抽取63家政府部门101份公文和90家企业108份企业标准,发现9家单位存在错误使用计量单位情况,已要求相关部门企业落实整改。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促进节能减排。对惠州市重点用能单位150余名计量管理员开展免费培训。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组织评审人员对全市63家市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书面审查,随机抽取23家企业进行现场审查。经审查,优秀企业5家、合格企业37家、不合格企业21家,对不合格企业已要求进行整改。加强计量标准建设,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对我市8家计量机构开展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随机抽查计量标准41项,发现4家机构存在问题,已要求整改完毕。

  创新计量宣传。联合惠州市电视台以日常计量监管工作为模板,精心策划拍摄了《精准计量 助力惠州和谐发展》的纪录片。积极开展网络计量宣传,引导网友正确认识计量,共有10多万网友参与。联合中石化公司,在我市加油站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累计发放计量知识宣传资料2127份,接受咨询587人次。

  计量服务进企业。聚焦企业需求,发挥技术支撑作用,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全市组成计量技术服务队2个,提供计量技术服务100人次,走访和帮扶企业20家,发放调研问卷20份,发放宣传资料50册,开展座谈30人次,开展培训245人次,开放实验室30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个,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标准12项,免费帮助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2家。

  “十四五”提前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号角催征再出发。“十四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新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2021年,惠州计量监管工作将主动对标学习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创新计量监管优秀经验做法,着重在夯实基础、服务民生、精准监管方面锐意创新,完善量传溯源体系,推进计量工作改革创新,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出计量的支持保障作用。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杨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