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科技局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市科技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强化精准扶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

  “强化精准扶持,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戴俊勇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科技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树立系统理念,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坚持“政府服务围着企业转、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聚”,强化精准扶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科技力量。

博罗一家企业生产车间里。(资料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力争今年高企存量突破1800家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重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扶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年内高企总量超过1800家。

  “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库,分类施策精准扶持。”戴俊勇介绍,市政府工作报告让该局对抓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同时也感到责任更加重大。市科技局将持续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今年高企存量突破1800家,到“十四五”期末达到3000家。在提升数量的同时,注重高企树标提质,重点促进小型高企上规模、规上企业高质量。

  同时开展深调研,给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建立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数据库。今年,市科技局将丰富“惠企专家行”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原有技术对接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增加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对接服务等内容,全方位摸清企业在创新发展方面的需求。

  “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其需求常常不同。”戴俊勇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还将围绕企业需求,改革调整优化科技政策体系,针对制约科技型企业从初创、成长到壮大各发展阶段的瓶颈,在技术、资金、人才、用地等方面提供精准扶持。

  近年来,我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TCL科技、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亿纬锂能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这些领军企业针对产业前沿技术展开了大量研发工作,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也有能力牵头联合大学和院所开发前沿技术。

  “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突破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戴俊勇介绍,“卡脖子”技术多是综合性技术,只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不行的,需联起手来,建设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发组织模式。为此,市科技局将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挂帅”,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承担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推动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为畅通“双循环”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供给,带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交流促进成果高效转化

  据了解,“科交会”在我市成功举办过两届,引进了一批高校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已经形成了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品牌。今年,我市将重点办好第三届“科交会”。“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交流,促进成果高效转化。”戴俊勇介绍,我市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

  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做好第三届“科交会”的筹备工作,建立网上“科交会”常态化运行机制,通过“科交会”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吸引高校科技成果在惠州转化应用,聚集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要落实好国家、省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特别是要以首次实施《关于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暂行办法》为契机,建立技术市场信息平台,加快培育高水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畅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机制和通道,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同时,强化人才保障和资本供给,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据了解,目前,我市科技型企业研发人才数量少,对高端人才吸引力弱,许多大企业不得不在外地设立研发中心。接下来,市科技局将以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快制定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坚持“产业引才”“平台引才”,想尽一切办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另一方面,由于我市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紧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且难度大,风投创投机构缺乏。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借助创新创业大赛、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分中心等平台,采取设立创投基金、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落实国家普惠金融政策,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推出针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计划,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额度,降低融资利率和综合成本。落实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尝试引入保险机制,试点开展小额信贷履约保证保险业务。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揭榜挂帅

  “揭榜挂帅”就是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揭榜挂帅”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有兴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是求贤纳才、攻坚克难的一方良策,体现的是“英雄不问出处”的广阔胸怀,传递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导向。这一举措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得重点项目的攻关得到高效落实和迅速推进,有利于培育一批有竞争力、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技术能手和产业尖兵。

分享到:
编辑:朱冰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