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融常治文用好五字诀·润
以丰富内容和多彩形式 传播新思想传扬新风尚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引领;城市的繁荣、人民的富足,离不开文明的滋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近两年来,博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提升四大能力”要求,不断探索具有地域特点的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做法,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用好“润”字诀,以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传播新思想、传扬新风尚,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博罗不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这是博罗石坝镇三嘉村村民参加百姓故事宣讲会。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特约通讯员王云香 通讯员朱国庆 摄
鲜活内容强化阵地
让思想理论植根于乡土
不拘泥于办公楼、报告厅、会议室等传统场所,更多在祠堂内、车间里、田园中、榕树下开展理论宣讲,让村民入情入景、引发共鸣
“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去创造,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共建我们美丽的家园。”今年5月,在博罗龙华镇旭日村陈百万故居举行的一次新时代“百姓宣讲”课堂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锦建分享了当地历史人物陈百万辛勤创业惠泽一方的故事,激励村民学习祖辈奋发图强,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坚持通俗化、本土化、大众化,让党的创新理论“沾着泥土味、透着芬芳香”,是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大特点。“理论宣讲只有接地气,才能冒热气有人气。”博罗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融合党的创新理论与本土文化,让内容变得更鲜活,扩大了理论宣讲在最基层、最末端的“朋友圈”和“粉丝”数。
“陈孝女”尊老孝亲的故事在龙华镇已流传近1500年,在文明实践中,博罗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敬老孝亲的重要论述与“陈孝女”传说融合起来,编写了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校本教材,使“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治理层面,为孝道美德传播注入时代活力,让思想理论植根于乡土,鲜活了宣讲内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有生命力。
泰美镇车村村自然山水灵秀,人文底蕴深厚,村内有一座汉朝古庙——姚夫人庙,另有一座明朝“京城王侯府第式”建筑——车氏宗祠,姚夫人孝道文化、车邦佑忠孝廉的“御史精神”传承至今。如今,这两个地方成了村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成为向村民宣讲车氏囊萤照读、勤俭持家、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等良好家风家训的重要载体,群众从中获取精神滋养、凝聚奋斗力量。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自然离不开良好的阵地。博罗不拘泥于办公楼、报告厅、会议室等传统场所,更多在祠堂内、车间里、田园中、榕树下开展理论宣讲,让村民入情入景、引发共鸣,在“润物无声”中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培养队伍创新形式
让微言大义传播以乡音
使用脍炙人口的“群众味”言语,在“听得进”上精耕细作,让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四家曾村‘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今天首先播报的是防溺水宣传六字歌。”在博罗县公庄镇四家曾村,“小喇叭”清甜的声音在空中回响。
对于这些“兴庄小喇叭”,村民耳熟能详,纷纷为此点赞。从疫情时的防疫宣传,到平时播报村里的好人好事、垃圾分类知识、防溺水知识等,“兴庄小喇叭”用甜美童音,以小见大的传播方式,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语言,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把满满的正能量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日常。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理论宣讲侧重于政治引导和价值塑造,党的创新理论要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就不能单纯强调抽象的思辨,更不能让其成为“阳春白雪”而“曲高和寡”。只有坚持以事喻理、微言大义,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方能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不断增强理论宣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为此,博罗一方面努力创新方式方法,使用脍炙人口的“群众味”言语,在“听得进”上精耕细作,让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讲“普通话”又讲“地方话”。“只有听得懂,才能‘听得进’,只有‘听得进’,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博罗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试点以来,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各类宣讲5000多场次,深受群众欢迎,全县378个村(社区)全面开通接地气的乡村大喇叭,用乡音及时、精准传递党的声音,让党的创新理论天天见、天天深、全覆盖。同时,通过客家山歌、客家谚语、快板、三句半等方言土语,通俗、透彻、生动、详实传递党的声音。
另一方面,为让宣讲更接地气,博罗坚持“入乡随俗”开展理论宣讲,在群众身边发掘培养了一批新时代“百姓宣讲员”,组建了“3+19+N”宣传宣讲队,重点打造了理论、普法、科普、文体、三农等五大领域宣讲队伍,通过一线群众的视角,讲好群众身边的小康故事、脱贫故事,彰显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崭新变化。宣讲中,来自身边的百姓宣讲员主动走到群众身边,用乡音宣讲身边事,与群众唠嗑话家常,多点互动参与,少点单向宣讲,多点结合农民实际问题,少点照本宣科,让宣讲更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凝聚起万众一心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
温暖服务排忧解难
让为民理念落实到乡间
博罗在群众“爱听”上下足了功夫,通过“解扣子”“指路子”,给出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说服力的回应
“以前雨稍微大点,村里都会有水患,导致庄稼失收。今年6月8日那场大雨,我们这里一点事没有。”说起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带来的好处,柏塘镇石岗村的罗建强有着切身体会,他说,现在村民们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特别高。
原来,流经石岗村的独松河由于河道淤泥积塞,河床变高,常年水患。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过程中,柏塘镇政府和石岗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把这个河段整治提上日程,解决了一大难题。“当时河道两边荆棘丛生,村民种满了桉树、竹子、作物等。”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建强说,村民对村里环境的改变和村干部们的努力都看在眼里,河道整治工作开展后,村民们无私地清理各自种在河道边的作物,清理出土地让河道整治工程施工。
只有紧扣群众思想实际、直面群众关切的创新理论才能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不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理论只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只能沦为没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书本教条,难以走进群众的心中。为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群众心坎里,博罗在群众“爱听”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解扣子”“指路子”,给出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说服力的回应。
去年,博罗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方向,针对调研发现的农村音乐、体育、美术教育较为落后的问题,增加选聘了260名专业教师补充到农村小学开展巡回教学,为8.3万名农村儿童提供了优质教育,进一步满足了广大农村儿童对更美好教育的向往。此外,博罗创新推动教联体改革,推动惠州名校——惠州中学与杨侨镇杨侨中学、百年名校——博罗中学与石湾镇石湾中学组建教联体,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基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近年来,博罗每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比例都持续稳定在75%以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跑赢GDP增幅……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对全面小康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对党的思想理论有了更强的认同感。
文明实践就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明成果,惠及更多的老百姓。也正因如此,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不断向纵深推进,在打通服务老百姓“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把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真正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和一致肯定。
(来源: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龚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