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潼侨一对党员夫妻讲述归国故事
“感谢党带领我们 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哎呀!这个小家伙出生后,我们都很少出去旅游啦!在我们家的时候,连爸爸妈妈都不要,只要我们,一见到爷爷就笑……”潼侨镇侨冠社区老党员吴淑华一边泡茶招呼客人,一边滔滔不绝地向客人讲起6个月大的孙女。
“有点钱,挺悠闲”是潼侨镇许多老侨民当下的生活写照。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批华侨落户开始,相继有8000多位侨民在潼侨开启了他们的新生活。目前,潼侨镇依然有归侨侨眷约4000人。
50多年来,历经一代代侨民的努力,这片荒芜的低洼地变成了一座现代新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奔去。
郑汉协夫妇。
退休生活让印尼亲戚羡慕
吴淑华家住侨冠社区一栋小楼里,占地面积72平方米,有三层半,一楼有一个小院子,打理得温馨舒适。客厅在2楼,宽敞明亮,装修尽管已有十几二十年,但由于保养得好,在中式装修风兴起的当下,依然显得颇为时尚。
这是2002年,依据相关政策,吴淑华家自己建的小楼。大儿子已出国,小儿子也已成家,吴淑华老两口又过起了“二人世界”。
在小孙女出生之前,吴淑华老两口的日常生活就是和朋友唱唱歌、跳跳舞,或结伴旅游。而今,受疫情影响,加之孙女需要照顾,老两口减少了旅游,在家享受着天伦之乐。
吴淑华的丈夫郑汉协是印尼归侨。“我们现在的生活,印尼的亲戚都羡慕,夫妻都有退休金,生活有保障。生活环境又好,道路畅通。”郑汉协乐呵呵地说,印尼亲戚的经济条件也都不错,“但城市环境比不上我们。”
国内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断发展的经济,也让年轻一代心动,“2016年以来,不少海外亲戚的孩子来中国留学!”郑汉协自豪地说。
荒凉农场变美丽家园
“以前哪里敢想这样的好日子!”吴淑华感慨道,“幸好有党的领导,带领我们把日子越过越好。”
吴淑华夫妇,也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
1960年,郑汉协和妹妹随父母从印尼回到祖国怀抱,辗转海南、陆丰的华侨农场。郑汉协的父亲是施工员,1968年,来到潼湖华侨农场搞建筑,从此全家在此定居。
“我们家回国后,虽然吃住不愁,但农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郑汉协说,那时候他们一家挤在低矮的平房里,母亲要种田种茶,父亲跑各地修房子,日子过得挺辛苦。令人欣慰的是,归国华侨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修路兴水利,种田种茶搞建设,慢慢地将农场变成了美丽田园。
过上安居乐业新生活
郑汉协1967参加工作,由于跟着父亲学了建筑,先在基建队工作,后来又到了生产队。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1970年便成为了华侨农场第二生产队团支部书记,而后又任治保主任。
1973年,怀抱报效祖国的理想,郑汉协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并在部队加入了共产党。
退伍后,郑汉协历任第一管理区(侨冠社区前身)民兵营长、党支部书记、毛织厂厂长、供销社党支部书记……一步步成长为潼侨基层优秀干部。
在这段过程中,郑汉协认识了吴淑华,两人喜结连理。吴淑华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先在毛织厂工作,而后到了侨冠社区居委会,最后在妇女主任的岗位退休,夫妻俩可谓一路共同成长。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潼侨经济快速发展,归侨的生活也逐步改善,有的自建房子,有的住进了政府建设的安居房,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2019年,潼侨镇全面开启新时代产城人融合发展样板区建设,大力提升城市面貌,升级产业发展,发展步入快车道。
看着自己居住的城市日新月异,郑汉协夫妇很是感慨:“我们只是潼侨众多归侨中普通的一员。感谢党,带领我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杨敬贺 林丽娟 魏怡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