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湾区辐射内陆腹地的枢纽门户,博罗迎来“内外逢源”的黄金发展机遇。面对新时代赶考路,博罗将如何抢抓机遇,构建发展新格局?如何在“将广东打造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中贡献博罗力量?
“越过风浪就是最美的远方,我们要通过‘比学赶超’为博罗一切工作赋能。”在博罗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大会作报告。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邱志彪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谋定而后动。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博罗将自我加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办好博罗的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奋力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魅力强县,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扬帆起航。今年博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力争在全国县域百强排名、财政收入排名“双进十位”。
惠州市欣旺达(博罗)新能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项目为王
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
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在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贡献博罗力量的关键。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博罗从思维革新开始,以大平台谋划为抓手,构建发展新格局。从“不紧不快”到“比学赶超”,从“追求东西部均衡协同发展”到“推动区域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博罗以自我革命的魄力,重新定义发展。
在砥砺前行中,博罗拉开了县域“一带一圈一区”建设的华章序幕。在沿东江经济带,千亿级产业园建设开局起势,世界500强企业深圳正威集团、全球最大超精细漆包线制造商之一的德国益利素勒等铜产业巨头强势抢滩登陆,台铃、路商、小刀等电动车龙头企业纷纷进驻,“珠三角”“长三角”和国外的大型企业、项目纷纷在此集聚,这里将成为大湾区东江流域极具活力的发展热土。
在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该县扫清了制约罗浮山发展的种种障碍,为整个区域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因子”。平安罗浮山中医健康产业园、罗浮山国药中医药产业项目等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加紧推进,南药产业蓬勃发展,以罗浮山为龙头的健康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博罗东部地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态势日益成型,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动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大物流基地落子布局,万洋众创城、左右家私二期、顺南食品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博罗东部“集团军”成为该县“异军突起”的一股新生力量。
“一带一圈一区”能量的迅速释放,得益于该县既抓蓝图谋划也抓要素保障:去年,“大国土”“大财政”改革如火如荼,盘活8000亩土地保障发展需要,县域财政体量和格局进一步提档升级,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出更多发展活力。
有了这样的谋划和担当,博罗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统筹中,拼来“春暖花开”,把“难年”变成了“难得的丰收之年”。去年,博罗经济发展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税收突破百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地方综合财力突破200亿元。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呈“V字大反转”的增长曲线,实现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的首战初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年上半年,该县发展势头得到延续,经济总量排位前移,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三,展现出博罗极具韧劲和拼劲的城市气质。
罗浮山景区。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引燃“产业强县”发展爆点
通过对博罗发展的梳理,记者发现,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该县产业集聚效益加快形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大国土”“大财政”等要素保障越发充实,推动项目大建设、产业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基础条件,该县将以更猛的攻势大抓项目,引燃“产业强县”的发展爆点。继续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奋力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中抢先发展。秉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发展理念,以“5个月实现正威一期投产”、“半个月拿下博东集中供水”和“一天完成50万人核酸检测”的效率来抓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的动工、建设、投产和纳统,倾尽全力在电子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铜材料”“电动车”和“生命健康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在项目引进上,“顶天立地”的大项目要抢,“见效快”的8亿元级、10亿元级的项目更不能放,并以最快速度把效益“拉满”。在“筑巢引凤”上继续发力,在沿东江经济带谋划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园区;借鉴吸收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经验,率先在石湾、园洲、龙溪、罗阳进行试点改造,以点带面逐步改造全县村级工业园,打开产业发展新局面;高度重视华通、欣旺达、南亚等本土企业发展,再培育3~5个百亿级企业。
坚持“项目为王”,项目建设初见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共举行了6场重大项目的动工或投产仪式,46宗项目动工建设,部分已建成投产。记者通过梳理发现,这些项目涵盖高端智能设备、5G通信、精密制造、生命健康、电动车制造、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碳排放量低,与博罗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能进一步补齐补强高端电子、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全链条,为产业园和地方经济腾飞注入新动能。
交通为先
规划建设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灵动丰满的交通网络,让博罗县域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围绕“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思路,紧密对接全市“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博罗全面推进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去年,该县建成江南大道、双龙大道等动脉通道,架起龙溪东平东江大桥、园洲龙江东江大桥等跨江大桥,打通县城工业大道等4条断头路,启动备受群众关注的滨江西路建设,三个高铁站场、博东大道、博中东江大桥等新的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该县主动谋划的振兴大道也被省里纳入“盘子”,升级成为广惠高速平行线——沿江高速。
“我们要跳出交通看交通,从融入‘双区’建设的高度来谋划做好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交通建设工作。”全会指出,博罗将用更加科学、更加超前的道路建设适应和引导产业布局走向、串起产业链,使交通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全面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将集中力量打一场综合交通大会战,全力抓好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五路四桥三站”建设,以及泰美—柏塘、柏塘—横河、观音阁—杨村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黄金廊道建设。
今年,博罗还将重点抓好沿江高速的规划建设,确保年底开工建设,无缝对接市“1号公路”;多谋划建设方便群众出行的民生路、幸福路,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档升级,不断完善城乡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博罗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乡村为基
谱写乡村振兴时代新篇
博罗是农业大县,耕地占全市43%,接续推动乡村振兴对博罗而言,至关重要。
博罗的乡村振兴也走出了生动实践: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域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实现“盆景”到“风景”的蜕变,乡村风貌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贫困户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摘帽退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美丽乡村入画来,致富路子多起来。美丽乡村衍生“美丽经济”。该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让村民发展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和农家乐,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让农产品变旅游产品,拓宽销路,提高商品价值,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全会指出,要以更足的气势接续奋斗,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新篇。坚定不移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以“联农带农、强农富农”为工作导向,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南药产业园和市级龟产业园、茶叶产业园,培育做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三产融合”新业态,全力打造融合工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茶山休闲谷、古树园、美康生物硅谷、顺南食品、骏民食品、惠州众原等一批三产融合项目加快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项目,将更多增值收益留在县域。
同时,坚持“美线强点、连点成片、以片带面”的发展思路,用3到5年时间打造“五谷丰登”“百里茶香”“东江画廊”“东纵精神”“七星耀罗浮”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探索走出具有博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真正实现全县乡村道路通畅、环境整洁、生态自然、特色浓郁。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确保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俯瞰博罗县城。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民生为本
幸福感就在“家门口”
执政为民,发展为民。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让发展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民生福祉。
记者留意到,去年的民生别具发展的幸福感: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等3所中小学校相继建成,县人民医院新院等4所县级医院将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教联体、医联体等民生领域改革也取得重大成效,博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高水平教育医疗服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该县将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增加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优质资源供给,在抓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教联体、医联体等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精准提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服务。积极推动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县中医医院携手共建一流中医医院,让群众享受到“超越县级”的中医诊疗服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拓宽稳定就业渠道。
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强用好“两中心一平台”,大力弘扬“硬骨头精神”等,讲好新时代的博罗故事;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展现更大作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继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以最好的工作状态迎接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坚决全面打赢歼灭劣V类河涌排渠攻坚战,确保东江、沙河、公庄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先支持低能耗、高产出项目建设,推进经济体系绿色化、低碳化。
以百姓心为心,答好民生答卷。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处于纵深推进关键时期,该县将突出结果导向,把学习党史与破解难题结合起来,扎实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切实办到群众心坎上。
“十四五”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博罗将通过全方位的比学赶超,高位对标浙江省永康市,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比”出优势短板、“学”出举措办法、“赶”上先进标兵、走出舒适区间,紧盯排头、脚下生风,奋力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朱丽婷 贺小山 通讯员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