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们缺水,这段时间突然有水了,而且水压很大,好开心。”吉隆居民黄美琳说。由于遭遇极端少雨天气,水库储水量又不足,供水不能满足惠东吉隆、黄埠一带群众用水需求。为此,惠东启动吉隆、黄埠应急供水工程,为群众办实事。6月30日,该工程全线通水,由海滨水厂供水,每天可输送2万立方米的水量至吉隆、黄埠片区,吉隆、黄埠居民告别用水难。吉隆、黄埠一带居民用水难的问题存在已久,如今在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和应急供水工程等加持下,得到较有效解决。
为群众办实事不分大小,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惠东县孜孜追求的。今年以来,惠东县收集和汇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计划表(第一批)近230个,有关项目正在有序开展。截至目前,惠东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200多场。革命老区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高潭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已累计投资超过15亿元,安墩革命老区“一四九”工程有序推进。着重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农业、市场监管、卫健、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紧密围绕事关民生问题,深入一线,充分掌握实情,出台一批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农资安全、健康安全、交通安全……
接下来,惠东县将整合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城市发展最需要、老百姓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去。
惠东县党群服务中心。
清单项目
近230个项目正有序开展
3月26日,在惠东县文化中心,“中国梦 农工情”惠东县心连心“重点学科建设”帮扶项目启动仪式暨“行走的医院”健康服务行誓师活动举行。该项目在中国农工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扶贫工作办公室的支持指导下,依托北京等先进地区三甲医院的县镇村医疗系统、基层医院医疗门诊和村医助诊设备,为惠东提供镇村医疗下沉巡诊服务及强化村医疾病初筛、医诊服务,达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的服务目标。
这是惠东县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之一。实践活动项目受众面比较广,这是一种普遍的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此前,惠东县就制定印发了《惠东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涵盖了10件民生重点实事、一些文明创建重点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以及该县人大7条重点建议和县政协6项重点提案。
同时,下发了《关于报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计划表的通知》,收集和汇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计划表(第一批)近230个,有关项目正在有序开展。“行走的医院”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惠东县将在县城范围内建成60座公交车候车亭,解决群众公交出行候车问题等。截至目前,惠东县领导领办的30个项目已启动20个。各单位负责项目199个项目,截至5月底已启动67个,已办结23个。如该县妇联积极组织各级妇联、执委、会员单位、巾帼志愿者等走访慰问宝口镇、铁涌镇等单亲困难妇女、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惠东稔山镇实施新建第二幼儿园项目,预计今年8月完工,解决圩镇幼儿入学需求等民生实事。
截至5月29日,惠东全县17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启用,这标志着该县“17+298”党群服务中心矩阵正式搭建完成,实现镇村两级全覆盖。去年以来,惠东县集中人财物力一体化推进17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加强统筹、规范标准、整合资源,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打造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据了解,各镇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根本,积极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高潭镇聚焦留守老人儿童、困难党员群众等特殊群体,设立“老年服务区”“青少年教育馆”“志愿服务站”等,提供医疗卫生、心理辅导、文体活动等服务,打造“暖人心、聚民心”的民生型党群服务中心。
为满足群众对这些实践活动项目的需求,惠东县对标对表,推进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计划。向社会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计划表(第一批)和县领导领办项目清单,按照挂图作战的方式和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流程化、责任化的要求,对标对表落实项目清单。
惠东县城风光。
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在全县遍地开花
今年4月开始,惠东县文明工作事务中心联合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利用“文明巴士”开展惠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巴士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入乡村,以行动践所学,用爱装点城市文明,让文明巴士成为流动的城市文明窗口。
“文明巴士和很多志愿者们来送水,真的非常感谢这么多热心人士,让我们这些受旱情影响严重的地方不用担心没水用了。”黄埠镇一村民边接水边开心地说。此前,因连月来天气干旱少雨,惠东县周边各大小水库告急,黄埠、稔山等多镇出现供水短缺,群众生产生活受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立即利用“文明巴士”的流动优势,组织旱情受灾地实践所、实践站的文明实践志愿团队共同开展“送水解民忧”志愿服务活动共约300余次,将约2365吨自来水及时运送到缺水严重地区,缓解了1万多名群众的燃眉之急。
惠东县很好地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利用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和1辆流动“文明巴士”提供便民服务,南湖公园实践点每天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播放红色经典歌曲,定期开展“红色经典电影”展播、红色经典音乐会等文明实践活动;文化广场、飞鹅岭公园、爱尚百货等地方的实践点为群众提供义诊、义剪、安全知识宣传、推广注册“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等便民服务;利用“文明巴士”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送水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常态化。
截至目前,惠东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200多场,志愿服务在惠东遍地开花。接下来,惠东县将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找准群众最急需的地方、最关切的事情,补好民生短板,加强精细化管理,服务好群众。
老区振兴
安墩革命老区“一四九”工程完成80%以上
惠东是一片红色热土。彭湃点燃革命星火后,革命之火燃遍惠东。要为群众办实事,同样要在革命老区的开发和利用上做文章。
“好雄伟的雕塑,太震撼了。”“好有时代特色的街道。”……去高潭游玩过的游客都发出这样的感叹。高潭早已华丽转身,走出了山区格局,奔向小康。如今,当地已成为珠三角一带著名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也是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好地方。
革命老区人民的迫切需求,就是尽快脱贫奔小康,在中央、省、市的支持下,高潭革命老区计划建成三个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党史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办好十件实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动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建设潮惠高速连接线、完善供电基础设施、改善宽带通信设施、建设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系列实事(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除外)建设总投资规模20.83亿元,目前已累计投资超过15亿元,已完成革命历史陈列馆、马列街改造、革命旧址修复、市委党校高潭校区甘溪教学点、潮惠高速连接线公梅至中洞段和圩镇2公里段、东江干部学院等一批项目并试行使用,其他项目按计划推进。
高潭成为网红打卡点,红色旅游不断升温。而与高潭相距不远的安墩革命老区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也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目前,安墩革命老区“一四九”工程建设如期推进。所谓“一四九”,即建成一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特色农业、陶瓷产业“四大产业”;修复好革命遗址、建设革命历史陈列馆和党员培训基地、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安墩圩镇街道升级改造和黄沙村美丽乡村工程、实施清水治污工程、打造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温泉公园、创建仙女峰4A景区等“九件实事”。据介绍,“一四九”工程总投资2.34亿元(建安费用),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亿多元,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80%以上。
革命历史、红色基因是惠东的醒目标志,传承革命先烈遗志,做好地区发展,就是为群众办实事。如今,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大都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部门镇街各出奇招推陈出新为民办实事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7月1日,江南路(东北段)正式通车,江南路(西南段)市政工程建设工程也同步启动。长久以来,惠东县城高峰期拥堵现象一直困扰着市民出行,究其原因,除了县城道路规划相对滞后之外,缺乏快速通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江南路(东北段)正式通车,将中心区出城道路与快速通道环城北路接通,一下打通了惠东县城的交通脉络。
城市出行的便捷度舒适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交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惠东县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构建层次合理、功能明确、便捷通畅的路网体系,统筹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衔接,实现对内交通大循环,让群众出行更通畅、更便捷、更高效。
交通是民生的重要部分,江南路(东北段)建成通车只是惠东县完善路网结构的其中一环,也是惠东县重视民生办实事的其中一个缩影。聚焦民生,为群众办实事,惠东县各级各部门各出奇招,不断推陈出新。惠东县公安局围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打造“枫桥式派出所”为目标,树立南湖派出所先进典型为抓手,深入开展夜晚见警灯白天见警察的护民守平安行动。
该县农业、市场监管、卫健、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紧密围绕事关民生问题,开展了农贸市场、医疗保健、交通安全等日常监测,深入到一线,充分掌握实情,出台一批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农资安全、健康安全、交通安全等。
镇(街)方面,大岭街道共筹措整治资金63万元,组织实施城镇22条主次干道排水管道清淤疏通。城郊排水沟渠清淤清堵工作,解决了城镇22条主次干道排水管道及城郊富康路至水窝市场段、环城北路桥下段至黄果埔段沟渠总长约3300米的易淤堵排水管的清淤疏通问题。“两新”党组织结合行业特点和优势,积极主动解决身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平山街道忠兴房地产党支部、个私协会党支部和中安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党支部等单位组织党员在小区开展升级改造内街巷道排污设施、“为民送水”、义诊和慰问等系列项目,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温暖群众。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叶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