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铃薯种植为主业 红色惠东坝仔村走上绿色致富路

[报料热线] 2831000

  稔山镇坝仔村位于该镇西部,全村面积10.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8公里,人口2200多人,下辖坑尾、上坝、下坝等9个村民小组。村民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为主。 

坝仔村风光如画。

  种植环境得天独厚

  走进坝仔村如同进入一个盆地,四周小山环绕,村中农田平坦相连。绿色的田地、错落有致的房子、弯曲的小河,加上绿色的果树、翠绿的山岭,使得整个坝仔村的风光如同一幅画。

  坝仔村土地肥沃,加上水量充足的坝仔水库,该村有得天独厚的耕作优势。该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种植面积1500多亩,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马铃薯。优质的土地,充足的水源,适宜的气候,培育出了坝仔村品质上乘的马铃薯,个头较大而且匀称,备受商家青睐。在每年春季,来回穿梭的运输车辆、忙碌的收薯身影、往返奔波的收购者构成一幅丰收的场景。据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古日红介绍,种植马铃薯让村民逐渐走上致富的道路。

  坝仔村历史上曾是军事重地,明清时期曾先后在这里建造军事仓屯和码头。据该村长者介绍,仓屯由东、西、南、北城门组成,像一座古代挂钟,三面河水包围。经历600多年历史沧桑,如今仓屯只留下残缺的墙基。 

坝仔村村民主要以种植马铃薯为主业。

  红色村庄早有踊跃参军传统

  坝仔村地处稔平半岛滨海地带,是一个典型的红色村庄。据2015年中共惠东县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红色坝仔》记载,坝仔村早在1925年以前,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就建立了农会组织。1926年春,该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支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坝仔村健全了农会,还建立了赤卫队、妇女会、交通情报站等革命组织,其中农会会员有40多人,赤卫队员有30多人。从此,各革命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打土豪、减租减息、分田地及保卫苏区安全等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坝仔党支部动员该村的古城、刘发、古容、古汉金、古其、古松等64名热血青年参军抗战,走上杀敌救国的战场。1945年9月2日,坝仔党支部组织民兵常备队参加支援解放稔山的战斗。

  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坝仔村村民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先后有古运喜、古庚祥、古运如、古锦棠和黄福等人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生命。该村在农运时代就开始形成踊跃参军的光荣传统,农运开始至土地革命时期,全村有36人参军;抗日战争时期有64人参战,解放战争时期有27人参军;抗美援朝时期,全村有6人赴朝参战。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村有近100名村民参军。

  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该村在继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全力发展以马铃薯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建设“一村一品”产业园,该园集仓储、种子、肥料、收购及配套运输等于一体,将为该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张锦坚 通讯员叶衍达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