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禾洞村:游击队曾长期活跃于此 系上坪大捷指挥部

[报料热线] 2831000

  禾洞村地处龙门县龙江镇南部,东至博罗公庄,南邻博罗横河,西至龙江何坑头村,北接埔心村,属于龙门南部群山深处的边界村。距县城38公里,距离龙江圩镇20公里,218县道穿越高大的尖峰岭,经过村子,连接路溪和博罗横河。

  禾洞村山林众多,总面积达32.28平方公里,含水田2000亩、旱地1000亩、山地45200亩。下辖格水、韩屋、水口、沙芬、陈坑头、客家围、陈山下、上合、邓山下、坳下、邓坑、迳口12个村民小组,共518户2500人,以陈姓和邓姓为主。

  禾洞村古籍称“陈禾寺垌”,是龙门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曾长期活跃在这里,与这里的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这里也是上坪大捷的指挥部,在江北地区解放战争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宁静的禾洞村。

  禾洞村地处群山之中,尖峰岭、鹰嘴顶、茅峰顶、九龙峰、三坑顶、亚婆髻等群峰林立。高大的山体和密林,涵养着丰富的水源,这些山溪汇集到一起,形成禾洞河。禾洞村的自然村落大多枕山面水,沿着禾洞河谷分布。靠近河流的平坦地,大多成为稻田,离河流相对较远的地方山前台地,则种满了夜合欢和年桔,风光秀丽。

  明末清初,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加上战争频繁,流民不断增多,很多人辗转来到了龙门的群山深处,形成了继南宋之后的第二次移民潮。

  禾洞俗称“陈禾洞”,古称陈禾垌,也称神和洞和陈禾寺垌,其地近接博罗,山脉蜿蜒。附近山中还有打铁坑、大银坑、小银坑等地名遗址,这些地方过去有银矿和铁矿,山中古木参天,又能产石灰木炭,因此当时流民化身矿民住在这里以鼓铸为业。一群来自广西的马队曾在禾洞帮忙运输风力发电的电线杆角铁,他们也说在山间穿梭,常会看到溪边石头垒砌的房屋遗址和冶炼的灰烬。因为出产银铁,他们实力雄厚,附近的平民也常来归附,以至于能啸聚山林,对抗官府。

  这些人绵延近百年,一直到康熙年间。清代著名学者、方志学家郝玉麟在《广东通志》记载,“春正月各峒贼党时出劫掠,夏四月龙门知县杨熚,同守备王著名,把总范定邦等攻破九屯贼巢,擒贼首罗献忠等,斩之。五月移兵进剿路溪、茅冈、陈禾寺等峒,斩贼首王裔,馀悉就抚。夏六月,西水羊屎坑贼汤舜等复纠各峒流劫。总督卢崇峻遣副将赵升云,知县杨熚征捕,熚阵斩汤舜等数十人……”这里的“茅冈陈禾寺等峒”,即是现在的禾洞,从中可以看出这次战斗的旷日持久。

  对于饱经战火,风尘仆仆,落担禾洞的陈氏和邓氏先人而言,能够在这片群山深处的土地上“有垌可耕山,有田可种禾”,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便是最大的愿望,这种愿望自然而然就贯穿到地名中去。加上陈氏先人在下洞片区较早落担开基,因此这里便叫做“陈禾洞”。

  正是因为禾洞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地形条件,加上村民敢于斗争的精神,也使得这里成为红色热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根据地。1945年12月,江北指挥部从正果移驻龙博边境的陈禾洞一带。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活跃在禾洞一带,相继开展何坑横档战斗、攻打横河上下圩等对敌斗争。1949年3月,东三支取得博罗公庄上坪大捷,扭转了江北地区的军事局面,为解放惠州铺平了道路,这次战斗的指挥部就设立在禾洞上洞盘古庙。但是,因为交通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而今,即便是龙门本地人,知道禾洞的也并不多。这座美丽的边界山村,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

上洞:开基邓山下 传承刚毅志

  禾洞村沿河分布的自然村落,上游迳口、邓山下、坳下、邓坑等,以邓姓为主,靠近博罗,被称为上洞片区;下游的沙芬、陈坑头、容家围等村小组,以陈姓为主,被称为下洞片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两处分别归属上洞大队和下洞大队,1960年合并为陈禾洞大队。 

禾洞的邓屋宗祠,是上坪之战中临时羁押申江营敌俘的地方。

  “八凤”归一脉 源远更流长

  禾洞上洞片区的邓氏,大多源自一脉,共遵堂号为南阳堂,从增城大埔心迁徙而来。据禾洞村流传下来的《邓氏仲奇公族谱》记载,其始祖邓仲奇,号云浮,诰授文林郎。世居浙江,南宋神宗十六年携妻小十几口人,和邻居亲戚一起,由南雄一路辗转,直到南宋神宗十八年才迁到增城大埔心开基,邓仲奇到大埔心时年已五十四岁,所生八子分别为凤林、凤志、凤平、凤高、凤翔、凤升、凤麟、凤鸾,被称之为“八凤邓”。

  开基之初,主仆一共三十六口人,在族谱中依然附有当年落担时的《给田贴文》《合同文》以及左邻右舍和耆宿长老们的签名。邓仲奇死后,从大埔心迁葬于龙门鳌溪洞礤头迳,也就是今天的麻榨镇北隅村罗屋村小组,是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宋代夫妻合葬墓。此后邓仲奇的子孙陆续开枝散叶,其中邓凤升这一支的后裔大约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经过博罗等地辗转来到禾洞,定居在迳口、邓山下等地。

  时至今日,靠近博罗的上洞片区依然以邓氏为主,几个村小组之间都以亲族相称。世居于此的邓氏族人,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与山匪鏖战的同时耕山种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逐渐养成了刚毅乐观、勇于战斗、团结和睦的精神。

  东纵驻扎地 村民齐支持

  据《东江纵队志》《粤赣湘边纵队史》等资料记载,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在博罗、龙门山区发展党员,鳌溪、禾洞、黄竹坳、邓村等地都建立了党支部,有20多名党员。期间,周伯明领导的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抗日武装大队进驻禾洞村,开展上洞片区抗日游击活动,与当时有为青年邓树三、邓廷贵接洽,发展党员和队伍。

  邓树三的父亲邓爱连有六个儿子,不仅子孙兴旺,也是上洞片区殷实之家,德高望重。作为长子的邓树三从小就走出禾洞,在龙门县城求学,是龙门中学的高材生。他视野开阔,身材魁伟,目睹了日寇在龙门江夏、石墩围等地的暴行之后,一直想要参军抗日,通过接洽,他与中山大学高材生周伯明十分投缘。加上这里山河险固,群众基础好,最终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抗日武装大队进驻禾洞村,在上洞片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部队在邓坑村祠堂设立指挥部,墩头设立医院和救助站,同时设立农会及组织民兵常备队,得到了村民邓树三等人的大力支持,当时邓树三任民兵常备队队长,他积极发动群众,参加队伍;并且将自家的粮食偷偷拿出,支援队伍。“那时候我哥哥几乎每天夜里都在舂米,前前后后舂了三千多斤,我和他一起把粮食送到抗日武装大队的手上,开始的时候我父亲不理解,很气愤,慢慢地他也被我们感化,参入其中……”现年90岁,身体依然健朗的邓月华,是邓树三的亲弟弟,虽然已经过去70多年,但是作为亲历者,当年的点点滴滴,他依然印象深刻。

  部队在禾洞驻扎期间,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长周伯明就住在邓树三家,陈禾洞民兵常备队则驻扎在邓山下祠堂。邓树三负责为部队筹备粮食及后方医院的药物等,保障后勤。后来,据先辈们回忆:“在邓树三带领下,村民不分日夜磨谷、舂米、采集中草药,提供给部队。”而今年过六旬的老党员邓锦元,曾任禾洞村村干部,他的爷爷邓观华曾是部队后方医院的医生。他和护士们一起,采药救治伤病员。

  多年以来,禾洞村民邓锦元不顾年迈、拖着病躯收集散落在村中的红色资料和红色印记,积累了丰厚的素材。邓树三的儿子邓木香也积极协助。在他们看来,无论是邓树三还是邓观华、邓廷贵,都是革命年代禾洞人的一个缩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禾洞牺牲了多位子弟,因为战斗伤残的也有四位。因此,早在1966年,这里由广东省老促会主持修建了烈士纪念碑。

下洞:陈氏祖地 岁月峥嵘

  在禾洞的下洞片区,禾洞河的下游,主要以陈姓为主。这里虽然也属于山谷,但是相对上洞更为宽广平坦,水田也较多。禾洞村委会、禾洞小学、生活用品小卖部等都在下洞片区,这里人口相对较多,也比较繁华。

  相传在明清时期,陈氏先人陈宜良和族人一起,沿着禾洞河赶鸭子游牧,当他们来到禾洞的沙芬村时,鸭子由躁动变得宁静,任主人如何驱赶,都不离开沙芬。族人看这里风光秀丽,于是就落担开基,繁衍生息下来。 

禾洞陈氏族谱,参照《史记》的体例,生动有趣,独树一帜。

  一本族谱模仿《史记》鲜活耐读

  在下洞片区,流传着一本手写的族谱《陈氏族谱登采公全集》。这本族谱字迹工整有力,记载翔实,不仅讲述陈氏先人落担开基禾洞的过程,对一些重要的人物,作者参考《史记》的“太史公曰”的技法,加上“谨按”,对其进行人物刻画,使之精彩生动地呈现在后人面前。这本《陈氏族谱登采公全集》对族中优秀的女子,也有着十分细腻的描述。

  例如对七世祖陈登采,除了介绍他的生卒年和获得“郡武庠生”外,还在谨按中说他“七龄失怙,事兄文采如父,共扩先业,家声昌炽。”短短一行字,将他仁孝厚道、积极进取,独当一面的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此外,还对他的妻子杨氏进行了描写,说她“治家勤俭,育子有方,和睦妯娌,惠爱族戚,耋寿而康。”一位慈眉善目,仁者得寿的长者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此外,这本《陈氏族谱登采公全集》中,对有很多陈氏先人的描述非常有个性,例如写先祖陈玉屏时,说他“赋性忠良,刚强不屈,扶弱锄奸,遇激烈之事,即勇往直前。为人嗜酒多言,人多惧之”寥寥数笔,将陈玉屏富有侠气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五世祖陈作新,“睦族和邻,友于兄弟,服贾务而识其先机”,是一位具有商业头脑而又乐于助人的商人,积累了很多财富,但是天不假年。他的妻子曾氏在丈夫逝世后“柏舟矢志,坚毅持家,荻训堪传,教子有方。”几个儿子在政商两界,皆称俊才。族谱中称之为“女丈夫”。

  正是因为先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陈氏后人俊彦辈出。如先祖陈兴秀,“处世和睦,统率家政,数十口人同食二十余年,对内外俱无间言。”此后,族人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先人的美德,形成了“事亲必孝,待长必敬。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冠婚丧祭,秉礼必慎。学文必功,习武必勤。治国必忠,治家必严。居功毋骄,见恩必谢。士农工商,择术必正。毋听妇言,而伤同气。毋作非法,而犯典刑。毋以众而暴寡,毋以富而欺贫……”

  这种家训也深刻地影响到禾洞陈氏族人的品行操守,当面对社会动荡,生死存亡时,他们敢于挺身而出。在和平岁月里,敦亲睦族,勤劳致富。

  一个油印箱见证革命斗争史

  在龙门县博物馆,有一个黄色的四十多厘米见方的木制长方形盒子。这是1966年由“堡垒户”陈显发捐献,陈显发家住禾洞村下洞片区的客家围小组。1945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在他家中设交通情报站,用这个油印箱印制革命宣传资料,宣传发动群众,直至1946年6月北撤。

  1944年冬,东江纵队挺进博罗、龙门、增城期间,为了加强党的秘密联络工作,在龙江镇禾洞村客家围设交通站。交通站除了使用油印箱印制革命宣传资料传播革命思想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递情报。交通站成立后,先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破坏,但交通情报工作并未停止,隐蔽战线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战斗近2年。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该站出色完成任务。

  陈显发出生于1919年,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私塾读书,1945年9月20日,正值中秋佳节,陈显发去路溪获悉国民党军队要从龙江来禾洞扫荡的情况后,他马上买了2斤猪肉,割开一道口子,把联络信件藏进猪肉里并往回跑。

  来到黄坭迳山顶时,恰好碰上了进禾洞扫荡的两名国民党士兵。其中一名士兵用步枪对着陈显发的胸膛,危急关头,问游击队的下落,陈显发面不改色,从容应对,最终躲过了一劫。当天,他准时把情报顺利送到龙江六屯白石角东江纵队驻地。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陈显发与留下坚持斗争的同志继续保持联系。1947年恢复武装斗争,陈显发继续担任禾洞交通站站长,并兼任农会会长和常备队长等职务,带领常备队跟随部队到博罗等地活动。1948年初,由谢光介绍,陈显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禾洞第一批中共党员。龙门县解放后,他积极投入到乡村各级政权建设工作中,曾任路溪乡陈禾洞办事处副主任,继续为龙门建设作贡献。 

陈国奀入伍证明书。

  一把军刀记录烽火岁月

  一把锋利的军刀,一个光荣的革命故事,在龙江禾洞下洞片区久久地流传着。

  禾洞陈秋荣家的传家宝是一把珍贵的军刀。这把军刀,是陈秋荣的父亲陈国奀冒着生命危险,从国民党士兵手中抢夺而来,它成为下洞片区有志青年参加革命的见证,也成了陈国奀在少年时代不畏牺牲、英勇抗敌的历史见证。

  陈国奀,出生于1934年,因为家境贫寒,自小瘦小衰弱,因此家里人取了方言里的“奀”字作为名字。他是东三支一团战士,于2012年去世,享年85岁。儿子陈秋荣一直保留着父亲缴获的军刀,作为传家宝,跟子孙们讲父亲的英雄故事。

  陈秋荣是听父亲讲这把军刀故事长大的。1943年9月,东江纵队第五支队大队长邓龙带领江北大队进驻龙门路溪禾洞邓山下村,住在村民邓树三家,受游击队革命理想的熏陶和影响,邓树三加入革命队伍,后游击队设立禾洞地区民立常备队,任命邓树三为禾洞民兵常备队中队长,在上洞片区开展区抗日游击活动。陈国奀当时才十一二岁,成了邓树三的“小跟班”,帮游击队员跑腿、放哨。

  据陈秋荣介绍,1949年3月初,国民党反动武装1000余人分三路向增城、博罗、龙门地区进行大“清剿”,边纵决定在红头岭至公庄的上坪设伏。部队在上坪扎营时,陈国奀和几个少年跟去做哨兵,一天傍晚,他们站在山上远远地看见山下来了两个国民党哨兵,一前一后,前面一个到草丛里去小便,陈国奀人小胆大,两人手里各拿着一杆红缨枪,从后面压上去打倒他,并抢夺他别在腰上的军刀,士兵奋力反抗,站起立即向陈国奀开枪,陈国奀本以为死定了,却发现枪没响,立即冲上去,一边与士兵搏斗,一边拼命喊“有国民党来了”,部队听到叫喊声,大队人马马上跑过来了,士兵看到有人过来,掉头就跑,军刀却被陈国奀从国民党兵身上抢夺了过来。

  这次战斗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彻底打垮了敌人的围剿,从根本上扭转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改变了整个江北地区局势。为鼓励陈国奀的英勇,部队将缴获的军刀当作战利品送给了他。从此,陈国奀将军刀一直收藏着,当作传家宝传承了下来,他生前时常将这把军刀的故事讲给儿孙们听。

  新中国成立后,陈国奀正式入伍,从东江纵队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一类预备役。1956年,陈国奀从部队复员后,转入龙门县公安局工作。他在公安局工作了8年后,由于当时道路不通,离家太远,而家中孩子众多,为此,他申请回到路溪公社工作,后来又回到村里务农,照顾孩子和老人。

  陈国奀在广州出生,日本轰炸广州时,父亲在战乱中被炸死,母亲带着他逃难,一路向北,逃到龙门,被好心的村里人收留,居住在陈日焕家里,称陈日焕为父亲,陈日焕一直照顾他们母子。

  陈国奀勤劳朴实,忠厚善良,孝敬父母,参加工作后,供养弟妹读书,虽然自己为革命立下过功劳,但他却从不吹嘘骄傲,依然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教育子女要遵纪守法,勤劳持家。

  陈国奀在邓树三的带领下,走上革命道路。陈国奀的儿子陈秋荣和邓树三的儿子邓木香一起,秉承上一辈的革命友谊,结下异性兄弟情缘,如今两家亲如一家。近年来,两家积极传扬东纵的革命精神,在村里建起东纵陈列室,教育子孙后代学习东纵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承。

  陈秋荣在村中以酿酒为业,他秉承父亲的遗志,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友善亲邻,如今他的子女均长大成人,儿孙满堂,生活过得安宁而充实,他也和父亲一样,时常喜欢拔出寒光闪闪的军刀,回味前人经历过的烽火岁月。

 

一封旧手书 两代军民情

  2021年1月25日,农历新年将近,与山外日益浓厚的新年氛围不同,群山之中的禾洞略显冷清。满眼所及,只有村中随处可见的年桔,硕果满枝,看着让人口齿生津。

  在禾洞上洞片区邓山下村,邓木香将一张发黄的纸递给了龙门乡村特刊采编人员。老人激动地说道:“这是周伯明伯伯30多年前给我父亲邓树三写的文字,我一直保存着……”这份手书,为毛笔所写,字体端庄,是周伯明于1987年亲书的。 

《证明书》。

  周伯明是东江纵队的重要领导人,曾任东江纵队江北指挥部指挥长,新中国成立后以人民志愿军二十军五十八师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二、第五次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击美军登陆战斗,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他与邓树三之间的友谊,还是从抗日战争时形成的,当时以邓树三为代表的禾洞人,积极支持抗日,不遗余力为伤病员找药筹粮。

  为此,作为老朋友的周伯明特地手写《证明书》给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我带领东纵江北抗日武装大队在博龙地区活动期间,我和我的战友住在龙门路溪禾洞邓山下村,村民对我们革命部队帮助非常大,特别是邓树三同志为保护部队伤病员,出钱出粮出力,东奔西走为部队找药。邓树三同志的家和他的村庄是革命村庄。”

  《证明书》铭记了一段革命烽火往事,也体现了一份军民鱼水情。邓树三拿到这份《证明书》之后,一直珍藏在家中,很少示人,他参加革命的这段经历也鲜为人知。直到2012年弥留之际,他才将这封信和手中的一些革命历史资料交给儿子邓木香,并且嘱托他“以前活着的时候怕这些东西拿出来,别人会想着我是为自己牟私利,现在要走了,这些东西理应是属于全村的荣誉,你一定要保存好,向更多人展示出来……” 

 

邓树三的儿子邓木香,在中学为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生活并不富裕的邓木香倾尽全力,收集村中散落的各种革命遗物,并自费建起二十平方米的小展室。邓木香循着父亲的遗言,在部队后方医院遗址旁挖掘出当年部队离开时封存的4支步枪、子弹等武器。小小展室,从当时军队使用的枪支弹药,到村中革命遗迹的图文介绍,已将禾洞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及其传承脉络展示出来。

  在禾洞,除了邓树三、邓庭发外,还有邓双喜、邓来发、邓石扬、邓廷贵、邓水清、李庚新、邓东华、陈耀南、陈砚华、陈佛林、李平、李显火、邓金敏、陈光、陈金华等革命志士,以及那些随军离乡有志青年。他们的故事,至今还在禾洞广为流传。

  正是有邓木香和邓锦元这些人的不懈坚持,禾洞的红色文化氛围日渐浓厚。2021年4月,龙门县百场宣讲“六进”活动展开。邓木香带着禾洞一村的红色文物,和百姓宣讲团成员一道,深入学校,结合红色文物,讲述发生在禾洞的革命故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事后陆续有学生专程自发前往禾洞瞻仰红色遗址。

盘古庙与上坪大捷

位于陈禾洞的盘古庙,是上坪之战的指挥部,这场战斗在惠州解放史上意义重大。

  在禾洞上洞片区,有一座清代古建筑盘古庙。庙宇开间阔十米,纵深十五米,由一栋二进的庙宇和坪场两部分组成。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几经修复,已看不出太多古韵。但是规整挺拔的麻石方立柱、秀丽精巧的柱础和满是沧桑的匾额,还能彰显昔日的辉煌。

  在盘古庙的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龙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遗址,禾洞上洞盘古庙,粤赣湘边纵队第三支队上坪伏击战指挥部旧址”。之所以将这里作为指挥部,一方面得益于禾洞三县交界,山高林密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得益于这里深厚的群众基础。

  1949年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大会后,活动于东江北岸地区的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简称东三支)。1949年3月初,国民党反动武装1000余人分三路向增城、博罗、龙门地区进行大“清剿”。1949年3月17日“东三支”司令员黄柏在禾洞盘古庙指挥一、二、三团主力800多人,在博罗和龙门交界的禾洞上坪地区设伏。伏击蒋军申江营,敌军进入伏击圈后,部队立即集火射击,敌人纷纷缴械投降。这一战包括营长申江在内,俘敌185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军用品。

  战斗结束之后,180多名俘虏被临时羁押在禾洞上洞片区的邓屋祠堂,在指挥上坪伏击战过程中,禾洞的有志青年积极传递信息和情报,为战斗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据《中国共产党博罗地方史》介绍,上坪大捷是江北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化被动为主动、扭转战局的首次歼灭战,是对“进剿”江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上坪大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江北地区的“进剿”,从根本上扭转了江北地区的军事局面,从而改变了整个江北地区的局势。

  弹指一挥间,70多年过去。上坪伏击战遗址已经成为一条郁郁葱葱的山谷,而今,两处都已经立起碑刻,以纪念长眠于此的忠魂。

海红豆与夜合欢

  地处群山环绕之中的禾洞,多古木奇花。其中很多古木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壮大,有些草木则成为村民的生计所在。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相思》,为红豆赋予了缠绵悱恻的唯美色彩。在禾洞村沙芬村小组的陈氏宗祠旁,有一棵海红豆树,是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十分罕见。这棵古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树干粗壮,树冠宽阔浓密,树叶浓绿苍翠,树冠直径超过十五米,胸径有一米多。 

禾洞巨大的海红豆树。

  大树浓荫覆盖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为过往村民撑起了一片可供乘凉憩息的好地方。每年8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红豆的成熟期,枝叶间夹杂着一个个红豆,饱满的红豆成熟开裂,依稀可以看到点点鲜红的红豆,部分红豆掉落在泥土里,颗颗鲜红圆润且富有光泽。

  海红豆在龙门比较少见,有这么大树龄的更少见。这种树全身是宝,根主治面部黑斑,花斑癣,有催吐、泻下作用;叶则有收敛作用,可用于止泻,疏风清热的作用。种子鲜红色而光亮,甚为美丽,可作为装饰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棵海红豆树丰富了禾洞人的精神世界。

  此外,禾洞两边是高山,山前台地的土壤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并且呈现微酸性,适合夜合欢的种植,这种花苞嫩绿,花瓣粉白的花,又名夜香木兰。在禾洞,这种花的种植面积比年桔更大,房前屋后,山地河谷,随处可见,每年六七月份开花时节,整个村子都弥散着醉人的花香。

  据《中华本草》记载,夜合欢的干品具有“驳骨,安五脏。治跌打,症瘕,妇女白带”的作用。在2015年前后,夜合欢的干品价格超过百元一斤,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种植兴趣。近些年虽然价格降了一些,但大部分人家依然保留着这种美丽植物。

风动禾洞

  沿着宽广平直的武深高速向龙门一路前行,车过平安服务区,一路上便都能看到蓝天之下,苍山之上,数十个高大雄伟的风车,耸立在山顶,迎着风转动,十分壮观。 

禾洞村周边群山之巅的风力发电项目。

  这是华润惠州龙门风力发电场项目,这些错落有致的风电站的风机高达100米,叶片直径达143米,半径71.5米,为保证旋转时受力均匀,每个叶片之间的重量误差不超过500g。当一台风机全力运转的时候,一小时可发电3000度,足以满足10户人家一个月的用电量。而且这些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风机发电的电流为690V直流电,经过变压器升至35KV,再经架空线汇总至总升压站达到110KV,最终并入电网。当风力足以支持风机运转时,风机上的感应器将根据风向对叶片面向进行自动调整,保证叶片受力面积最大,风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最高。风力发电项目让禾洞再次获得发展的新机遇。

  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风机周边的平台与道路也会相继进行修缮、绿化,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好铺垫。那些运输扇叶的道路,视野开阔,形成天然的风景线,村民也期待这些线路将禾洞丰富的红色遗址串联起来,为村子的“绿色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