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髻凌云:龙门八景之一 文人题咏“我爱名山似故人”

[报料热线] 2831000

  龙门廖氏始祖廖坚当年卸任增城县令后,留家丫髻山前迳口,其幼子廖荣开基凌角塘,亦在丫髻山下,到了廖金凤,直接托体丫髻山,长眠丫髻山。

  因为廖氏,丫髻山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向往之山。丫髻山独特的神态以及文人的诗文加持,使得丫髻山成为龙门名山,“丫髻凌云”选为清初龙门八景之一,湖北文人向古甚至发出“我爱名山似故人”。 

“龙门八景”之一的丫髻凌云焕发新姿。

  丫髻山地处龙门县城西北四公里位置,高百丈,周八里,两巅高峙,如髻顶,又如凤凰,亦有凤凰山一名。丫髻,是古时汉族男女儿童与成年的未婚女子的发式,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个髻,以丫髻名山,惟妙惟肖。丫髻山上有石池深不可测,俗传有蛟龙潜藏其中,云霞绕护,四时不开。明清两代,邑人认为丫髻山“山神甚灵,享祀不替”。

  清康熙六年(1667)《龙门县志》记载,龙门城池在明弘治年间建好,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当年“城工高竣,有紫气祥云,如犀牛形聚于城西丫髻山上,五日不散,其时五载丰稔,人物殷阜,文运亦渐启”。修志者认为,“丫髻山,冈峦白仞,若凤鸾和鸣,丫髻凤凰实为县之后护也。”

  明四十年万历年(1612),福建莆田人林宪曾任龙门知县,在《县治议》一文中对龙门县城周遭山脉有过精彩的分析,“龙门诸山,七星冈最为奇绝,固几案之珍、文明之象也。丫髻、招贤,秀丽尖峭,宾主拱揖。丫髻之下,原田沃野,弥望径三十里,天府明堂,吞吐精华,储养元神,孰良于此者。”清康熙六年的《龙门县志》第一次提出了“龙门八景”,包括七星映斗、丫髻凌云、祝圣昙花、禾仓瀑布、仙岩夜月、虎跳晴潭、童子读书、仙女摩空,将龙门山川风貌、人文历史等列入城市景观,标志着一方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觉醒与自信。

  历代龙门人认为,山是有温度和生命,有山灵结聚之奇。于是,龙门古八景中,有六景都是与山有关联的,分别为七星映斗(七星冈)、丫髻凌云(丫髻山)、仙岩夜月(神仙岩)、虎跳晴潭(虎跳石)、童子读书(石马山童子读书石)、仙女摩空(仙女石),这反映出古代龙门不以山高林密为困惑,而是以山为自豪,由此产生本土特有的文化基因。丫髻山被视为灵山不为过,丫髻凌云深入人心,也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

  对“丫髻凌云”一景,来自湖北的文人向古题咏道,“又见双峰结比邻,凭高放远自无尘;天留胜地供词客,我爱名山似故人;钗鬓横斜烟树老,娥眉妆点画图新;仙姝宛立斜阳外,片片巫云透绣茵。”在写名山的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廖坚、廖金凤等龙门乡贤等“故人”的敬意。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