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年3月1日在惠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惠州市市长 刘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滑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抢抓“双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重大机遇,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突出“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形成了稳中有进、不断向好态势,夺取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国内一流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珠三角率先实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动态清零。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第一时间筑牢联防联控网,调集最强专家团队和优质资源,中西医结合全力救治患者,3月初62例本土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经济经受住空前考验实现正增长。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因时因势精准施策,推动经济逐月企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下降8.7%(同比,下同),上半年收窄至-4.3%,前三季度扭负为正、增长0.3%,全年完成4222亿元,增长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2.2亿元,增长2.8%。

  ——大项目逆势集聚迸发新动能。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新引进6宗百亿级引领性产业项目,新开工项目920宗、竣工投产660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完成2440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23.6%、32.6%。

  ——“丰”字交通引领开放发展大格局。启动“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金山新城,推动城市向海向外发展。各县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围绕“丰”字交通各展所长,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国土空间规划省级试点工作扎实推进,“3+7”工业园区提质增效,产城融合发展空间实现新拓展。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标志性胜利。创新全民治水,七大江河108条主要一级支流水质持续好转,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100%达标。淡水河由劣Ⅴ类改善为Ⅲ类,潼湖水由Ⅴ类改善为Ⅳ类,沙河由Ⅲ类改善为Ⅱ类,淡澳河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吉隆河由Ⅴ类改善为Ⅲ类。

  ——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强化精准帮扶、兜底保障,全市46个省定贫困村及15188户355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3万元,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科学精准施策、严格闭环管理,迅速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织密扎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第一时间成立7个市领导带队的复工复产组,下沉县区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及时出台暖企10条、稳外贸发展8条等措施,做好人文关怀,帮助企业保订单、稳产能。新登记设立市场主体12万户,其中企业4.7万户、增长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000亿元,分别增长10.3%、22.8%。大力实施援企稳岗,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4%;减税降费超100亿元,惠及企业10.1万户。加大受疫情影响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救助,有力有效兜住了民生底线。

  (二)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促进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以重大项目建设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出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2条措施,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模式,成立20个重大项目工作专班,实现扁平化管理,创新项目服务机制的改革经验全国推介。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云开工”、中海壳牌三期“云签约”。两大科学装置场平工程完成,太平岭核电一期、省能源实验室建设提速。惠东、龙门的6个大数据中心项目签约、动工,华星光电高世代模组二期等项目投产。恒力、正威等一批百亿级大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动工,项目扎堆抢滩成为“惠州现象”。

  (三)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坚定不移走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子。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土地、资金、砂石料等向重点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全年盘活存量用地4.38万亩,通过收回闲置低效用地、向上“挣”指标突破用地瓶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85%用于工业项目。金融支持“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50.3%,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2.8%。争取新增专项债券100.2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7.9亿元支持项目建设。出台园区项目快速落地措施,7个千亿级园区新动工项目74宗、投产项目37宗。中韩(惠州)产业园全面开工建设,累计引进项目116宗,计划总投资1546亿元。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启动建设,首个产业项目动工。

  (四)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形象持续提升。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思路,谋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各类道路5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6公里、市政道路139公里、国省道改扩建66公里、“四好农村路”233公里。赣深、广汕高铁惠州段进展顺利,“丰”字交通1号公路先行段动工。惠清高速、河惠莞高速惠州段、惠州北互通建成通车。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确定“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打通中心城区东江二路东延段等14条连接路,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全线贯通,江南大道、小金河大道、四环南路(惠南立交至惠台立交段)建成通车,中心城区连接仲恺的快捷通道增至5条。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完工,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乌东德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龙门换流站。做优“两江四岸”、金山新城区域城市设计,惠城南站高铁新城“站展融合”规划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1+8”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完成东江公园、中心城区四大出入口品质提升,西湖、东江亮化工程得到市民广泛认同。铁腕整治“两违”建筑2040万平方米,完成80个“惠民空间”老旧小区微改造。建成智慧公共停车场10座,新增停车位5000个;升级改造地面公共停车位1.6万个。市生态环境园正式运行。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优良率97.8%。

  (五)坚持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园3个,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家庭农场达6047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动工。新认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惠州荔枝首次实现自主出口。国家林药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扎实推进,种植中药材1.66万亩。聚焦打赢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累计建成农村公厕824座,完成户厕改造55万户,所有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强化审计问题整改,盘活资金8.6亿元用于扶贫项目、新农村建设。龙门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初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累计整改入河排污口2200个,清淤河道316公里,新建碧道20.7公里,昔日黑臭河涌变成市民日常休闲的幸福河。

  (六)坚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利。注重简政放权,向镇街下放行政执法权限200项、公共服务事项43项,同步下沉编制1800余名。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现在线办理,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施工图审查实行容缺承诺办理。继续开展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获评“粤治-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第三方评估跃升至全省第5,“惠服务”实现1021个“一件事”线上导办、158个“智惠批”无人干预审批、788个免证办。市民服务中心正式启用,1200多宗事项实现“一窗办理”。成功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首个跨境电商分拣清关中心启用并开通B2B业务。新设立外资企业421家,实际利用外资55.7亿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驻韩国经贸代表处挂牌。

  (七)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7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增速居珠三角第一。新增幼儿园70所、学位超过2万个,超额完成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2.78万个、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义务教育大班额由7.8%下降到1.75%。市中心人民医院仲恺院区、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建成启用。惠东、博罗、龙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挂牌运作,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80%。开展药品集中采购,药价综合下降14%。积极开展长者支医行动,老年大学实现县区全覆盖。龙门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东湖旅店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东坡纪念馆、合江楼对外开放。完成48个体育场地设施改造,建成26片社会足球场。5个乡(镇)、50个村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飓风2020”专项行动,系列行动综合考核排名全省前列;推行“一村(居)一警”警务机制,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9.6%、26%,“两抢”零发案超300天。信访形势平稳可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获评全国先进,法治惠州建设获评省优秀。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九项重点工程,组建市森林消防机动大队等8支专业队伍。科学调度、有效化解“6·8”强降水灾害风险,成功处置龙门永汉河合口村段决堤等险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大亚湾石化园区安全规范化建设,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7%、6.4%,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过去一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4件、政协提案148件。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用好新设立的建议提案办理专项资金,切实提高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水平和质量。人大代表围绕“丰”字交通主框架、三大攻坚战、“十四五”规划编制等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高水平报告;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动解决了修桥、灌溉、照明及公共设施完善等25个民生事项。政协委员集中围绕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广泛深入调研,就培育壮大中医药、花卉等产业建言献策,为惠州发展凝聚了共识、贡献了智慧。

  各位代表,2020年最令人难忘的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战斗。在这次大战大考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守土有责,医护人员、政法公安干警、交通外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不辞辛劳、日夜奋战,爱心企业家踊跃捐款捐物、积极复工复产,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全市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大义逆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76名勇士义无反顾驰援湖北,涌现出感动国人的最美“00后”,市中心人民医院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伟大抗疫精神引领我们奋力向前、战之能胜,是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内一流城市目标振奋人心,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澎湃动力,以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过去五年,惠州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4000亿元、400亿元大关。三次产业比重由4.7∶56.5∶38.8调整为5.2∶50.5∶44.3。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14.3%。税收占比72.2%,提升了11.4个百分点。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4家,总数达10家。民营经济户数达67.1万户,累计增长85%。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376家,R&D经费占GDP比重从2.05%提高到2.7%,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3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全省第9跃升至第5。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跃居全国第一,11家企业上榜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0强,4K电视机产量占全国1/3,惠州制造展现硬核竞争力,两大产业集群基础更加扎实。

  过去五年,惠州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惠州机场开通47条航线,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55位。新投产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吞吐量9700万吨。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4公里,总里程达851公里,居全省第2。改扩建国省道193公里,建设“四好农村路”3200公里。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01万千瓦,新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9座,500千伏线路长度居全省首位。建成5G基站3939个,光纤入户率155%。加固堤防147公里、治理河道400公里,中心城区抵御外江洪水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标准。成功抵御“8·30”广东历史最强降雨和强台风“山竹”,无一伤亡。新增高标准农田39.5万亩,总量达到120.4万亩。行政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广大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过去五年,惠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获评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评省优秀。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0.5万吨/日,新建污水管网1815公里,改造老旧管网440公里,东江干流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整治“散乱污”企业7000多家,完成321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治理,淘汰16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修复海岸线70公里,种植红树林4166亩。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60万亩,森林蓄积量增长14.6%。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10位,“惠州蓝”时常刷爆微信朋友圈。

  过去五年,惠州社会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8%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增长49.8%。新增各级各类学校389所,增加学生25.48万人,在校生总数达134.2万人,16万多名惠州学子圆了大学梦。新增三甲医院4家,升级改造各类医疗机构45间,新增住院床位3773张。建成社区体育公园160个,公共文体设施实现村居全覆盖。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8岁提高到79.1岁。5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居全省第1。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69万户。志愿者突破120万人,新获评“中国好人”24人。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夺取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城市更安全、群众更满意、社会更文明。

  五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全面铺开。强化审计监督,一级预算单位实现审计全覆盖。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减财政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力支持重点项目、保障民生。大力“精文简会”,积极为基层减负,广大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实事、抓落实。

  各位代表,“十三五”期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危”与“机”的转换中找准了正确路径,在“稳”与“进”的开拓中提振了发展信心。广大干部主动担当、创新方法,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有效破解了“两违”整治、项目用地、水污染防治等长期困扰发展的难题,扎实推动了“丰”字交通、“3+7”园区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一批大事要事。惠州加速转型、逆势上升的强大动能不断累积,建设一流、竞逐一流的底气更足了!

  站在新起点上回望过去,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把准前进方向。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出于公心干事,摒弃私心杂念,涵养风清气正氛围,就一定能形成强大合力,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既要胸怀理想也要脚踏实地。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以更高站位谋划未来,才能以前瞻视野抓牢时代机遇;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冲锋在前、干在一线,较真碰硬、锲而不舍,才能攻坚克难、干事成事。“十三五”的发展成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实干担当,用辛勤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为惠州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驻惠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惠州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经济总量不大,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稳增长促发展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山区县与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民生事业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公共服务水平亟需提升,发展教育、卫生医疗、养老托育等事业任重道远;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抵御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还需加强,“放管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不够,一些干部服务意识、担当精神、专业能力不能适应一流城市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一定高度警醒,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重托。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及2021年工作安排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惠州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关键时期。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按照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全面分析研判形势,审议通过了《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惠州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的“硬任务”,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软目标”。市政府据此编制了《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提请大会审议。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的决策和市委的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更加幸福上,加快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到2025年,惠州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超6000亿元,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基本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产值达5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稳居全省前三,产值达6500亿元。前瞻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能源等未来产业,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百亿级工业企业累计超30家、千亿级企业3家以上。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丰”字交通主框架、千万级干线机场和现代化港口体系。历史文化名城软实力愈发增强,民生福祉日益丰厚,群众住房更有保障,出行更加便捷,就业更加充分、更有质量,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显著优化,社会更加文明进步,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加剧了经济平稳运行的风险,给我们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惠州逆势而上,发展呈现明显上升态势,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动工、投产。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产业集群、交通体系、城市品质、群众生活都有大起色,实现大提升。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税收收入占比7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以上;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2.6%以内;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7%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完成上述目标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市委十一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主要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展开。更加突出聚焦聚力。围绕中心任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更加突出进取攻坚。破除保守求稳思维,担当实干、敢闯敢干,大胆创新突破,用攻坚克难的结果说话。更加突出效率优先。以“闪电速度”抢占先机,扎实抓好谋定的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更加突出质量取胜。着力锻长板、提质量,实现局部领先,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发展新机遇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对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的重大调整完善。要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全力保障经济循环畅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推动经济跨入上升通道。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抓好产业、“两新一重”、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900亿元,安排重点项目134宗、年度计划投资750亿元。更好发挥重大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全面优化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推动投资更快落地见效。盘活土地3.4万亩,坚持70%以上用地指标用于工业,完成工业投资800亿元。细化工业项目快速落地配套措施,简易和带方案出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投资结构优化、总量提升。

  加快培育消费新动能。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更好激发有利消费。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新业态,拓展在线教育、医疗、文娱等信息服务消费,发展无人零售、直播带货,培育养老、家政、托幼等消费增长点。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在家门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抓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红色旅游等精品线路。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特色市内免税店、高品质消费集聚区,吸引平台企业、高端品牌进驻,打造华贸中心、港惠新天地、水东街等示范街区、特色商圈,促进境外消费回流。提升传统消费,推动汽车、油品等大宗消费提质升级,释放餐饮住宿消费需求,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制止奢侈浪费,减少无利消费。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让群众敢消费、愿消费。

  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以跨国大企业、开放大平台直接连通国际,吸引全球高端资源。依托中韩(惠州)产业园,对日韩、欧洲等地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同时大力引进内向型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推动更多龙头企业在惠设立总部、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中国(惠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惠阳分拣清关中心功能,规划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服务重点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多元化市场。鼓励扩大高水平进口,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变化和产业转型。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深圳都市圈,深化与港澳广深等大湾区城市合作,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抢抓“双循环”重大机遇,关键要在内外并举、加快转型上下功夫。要从惠州实际出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巩固既有的开放优势,同时面向广阔国内市场引进和培育头部企业,形成新的比较优势,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提升惠州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地位。

  (二)聚焦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核心竞争力

  具有根植性和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要坚定集群化发展战略,推动有限资源向“2+1”产业集中,不断增强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影响力、竞争力。

  加快塑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以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全面提升大亚湾石化区发展水平。推动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建设,开工建设液体化工码头,办公中控大楼一期投入使用。启动中海壳牌三期项目填海造地工程,加快中海油油品结构升级项目建设,中海壳牌SMPO/POD建成量产。推动正威新材料一期投产,完成恒力PTA一期主体工程,推进PTA下游项目前期工作,引进化工新材料、高端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产业。壮大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加快太平岭核电一期建设,推动二期两台机组核准开工,动工建设惠东LNG接收站,实现港口海上风电一期投产。增强电力支撑能力,加快500千伏粤港澳大湾区外环惠州段等项目建设,建成投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4座。抓好惠州新材料产业园“三年打基础”工作,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产业项目落地。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形成局部领先优势。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5G及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电池等主导产业,建成伯恩淡水基地、胜宏科技升级改造等项目。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扶持本土企业加入龙头企业供应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伯恩智慧互联科技园等一批项目动工建设,加快TCL模组整机、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信利康乐创汇5G智慧园等项目建设。支持比亚迪、亿纬锂能、旭硝子、欣旺达、华通等行业领先企业扩大投入,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从上游材料、核心器件到终端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产业。按照“三生”融合理念,打造“医、药、养、游”各业态耦合共生的健康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水源林,抓好地道南药惠州种植工程,推进国家林药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种植中药材1.8万亩。动工建设罗浮山国药中医药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九惠生物医药产业园、泰康科技产业园,做大制药、医疗器械制造业。促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建设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推进国家老年用品研发制造高地建设。加快万有(惠州)国际旅游度假区、龙门万城南昆山大健康文旅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业,壮大软件产业规模。引导500家以上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动2000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鞋业、家具、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惠东、龙门等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引进高算力高效率数据中心和关联产业项目,前瞻布局VR/AR、信息安全、数据交易产业,形成多元化数据产业结构。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推动6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建设,把仲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成全省标杆。

  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落实纾困惠企政策,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租金等成本。支持各类商业银行、农商行改革发展,提升金融服务“2+1”产业能力。引导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打造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用好支持企业融资专项基金,利用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让企业融资更便利、成本更低。优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新增1-2家优质供应链核心企业。建设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动400家小微企业上规模。实施百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今年新增百亿级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80家以上。提升城市建设综合服务水平,培育一批建筑业本地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做强做优做大交投、水务、城投、港投等国有企业,力争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三年超2500亿元。

  打造“2+1”产业集群,关键要在集中资源、集聚发展上下功夫。要保持战略定力,推动人才、土地、资金、建材等要素向“3+7”工业园区集中。项目招商和建设工作要聚焦,并体现“又大又快”的要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优势,构建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产业生态。

  (三)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激发新动力

  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泉。要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发挥重大科技设施的平台吸附作用,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不断增强内涵发展动力。

  高标准建设重大科技设施。以“国之重器”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两大科学装置,启动同位素研发平台、高能量密度研究平台建设,建成两大科学装置总部区并投入运营。加快省能源实验室总部区建设,推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推动超导加速器、离子膜等一批高科技成果落地。培育发展离子技术、高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动工建设惠东离子产业园,打造重离子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重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扶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年内高企总量超1800家,打造更多细分行业的“单项冠军”“独角兽”。加快引进中广核研究院、南方电网科研院等一批科研机构,高水平建设中科院过程所、离子膜材料研究院、新一代互联网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达25家。支持大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创造更多独门绝技。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滚动支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自主权,让有能力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揭榜应试”。推动珠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在惠落地应用。健全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融资评价体系,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打造惠城互联网、大亚湾石化拓展区、惠南智能装备等孵化产业园,探索设立异地孵化器。支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高水平办好西湖科学大讲堂,普及科学知识和创新文化。

  完善“惠”聚优才行动计划。聚焦“2+1”产业,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实施开放的人才政策。坚持“产业引才”“平台引才”,引进一批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核科学等领域领军人才、顶尖人才。抢抓当前引进海外人才“窗口期”,对特殊人才或团队实施“一事一议”,高水平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务实创新发展,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更多高水平的惠州工匠。

  实现创新发展,关键要在人才和机制上下功夫。要依托大科学装置、大项目、大企业集聚创新人才,以平台留人、事业留人,营造人尽其才、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氛围,让惠州成为创新人才争相向往、尽展才华之地,让全社会创新潜能充分迸发、竞相涌流。

  (四)加快建设“丰”字交通构建现代大交通体系

  交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要以“丰”字交通主框架为引领,推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互联互通,形成“外快内畅”的区域交通体系,打造开放发展新优势。

  全面推进“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围绕五年建成“丰”字交通主框架目标,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加快建设1号公路(惠州湾高速),启动跨东江、跨西枝江大桥及大亚湾至白花段等控制性工程建设,建成惠城先行段。加快推进联通深圳的东西轴线(惠坪高速)、联通广州的沿江轴线(惠州至增城高速)前期工作,力争10月开工建设。加快构建“五横五纵”快速路及五条联络线,推进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一期项目,动工建设国道G355线龙门油田至永汉段改建工程。

  打造对外大连通枢纽门户。加快形成半小时快速通达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轨道交通网,建成赣深高铁惠州段及惠州北站;抓好广汕高铁惠州段建设,动工建设惠城南站及配套项目,推进莞惠城际北延线建设。完善“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建成韶新高速惠州段、广惠高速金龙互通,加快推进惠龙高速、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工程,上半年开工建设惠东稔平半岛高速。按照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推进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建设,启动飞行区扩建工程,旅客吞吐量突破300万人次。

  完善便捷化市域路网体系。深入推进道路“畅通工程”,加快中心城区“两环十射”市政道路快速化改造,新建鹅城大桥、湖山大桥、南山快速路,建成演达二路东段等20条市政道路,完成堵点整治14个。实施国省干线等级提升工程,动工建设国道G236线惠紫交界至高潭公梅段,完成国道G220线博罗公庄至杨村十二岭段、国道G205线博罗十二岭至四角楼段、省道S254线惠城福长岭至惠阳金惠路口段等9个改扩建项目,推动县区之间快速通达。加快打通一批产业园区连接路、瓶颈路,畅通“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坚持软硬并举,打通运输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建设适应“双循环”的现代流通体系,努力实现物畅其流、货达全球。依托惠州机场、惠州港、京九铁路,谋划布局商贸生产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培育智慧供应链生态圈,抓好顺丰粤东智慧供应链科技创新总部等项目建设。加强铁路货运场站连接通道、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升物流综合效率。完善成品油流通体系布局,加快加油站、充电站桩建设。完善航空物流网络,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推动惠州机场与深圳机场货运联运,航空货物吞吐量突破万吨。加快惠州港扩能升级,动工扩建荃湾、东联、碧甲航道,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推进惠州港与盐田港联动发展,更好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建设“丰”字交通体系,关键要在解决好征地拆迁和资金保障上下功夫。在实施时序上,要走在城市和园区建设前面,更好发挥交通对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五)精心锻造城市特质焕发现代活力

  建设一流品质城市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要加快构建“1+1+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提升县区规划建设水平,精建精美提高城市品质,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高水平建设现代活力新城。以国际眼光、一流标准高水平规划、从容建设金山新城,打造高端要素密集、发展动能强劲的现代化未来城市新中心。重点推进科教片区、南站片区建设,启动新会展中心建设,新建5条骨干市政道路,完成水环境综合整治。惠州湾产业新城着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引进现代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特种车等高端产业,动工建设国机集团华南总部基地和“六路两桥、一湖一廊”等市政配套项目。各县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塑造一流城市组团的“颜值”和“气质”。

  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城市智脑”,推动更多应用场景落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由线下办向线上办、区域办向跨区办、人工办向智能办转变,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搭建“交通智脑”,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中心城区新开工30个智慧公共停车场,新增1万个停车位。构建“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推动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信息互通互认、资源共享。深入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深化大数据采集治理和实战应用创新。完善“智慧城管”,实现市县镇三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促进城市治理精细化。

  大力建设生态宜居之城。秉持“公园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优化城市形态。保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组织开展“净化、绿化、亮化”行动,深化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线环境和交通站场秩序整治,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大清洁。健全“两违”整治常态化机制,集中开展私搭乱建铁棚、板房、管线等专项整治,不断刷新城市“颜值”。加快仲恺大道沿线改造,开展惠博沿江路、江北望江片区“三旧”改造。以“绣花功夫”改造167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130个“惠民空间”微改造,让更多居民乐享幸福新生活。持续提升江河湖岸环境品质,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6座,新建改建城镇污水管网500公里,推动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建成碧道60公里,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让人们畅享阳光沙滩、碧海蓝天。

  着力打造绿色低碳之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和能耗“双控”政策,把节能降耗落实到产业发展、城市运行各个环节,持续推动单位GDP能耗下降。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支持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集中供热能力建设。鼓励创建国家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新增5家企业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70%。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持续实施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新增森林面积1.3万亩。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彰显千年古城新魅力。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丰湖书院、挂榜阁、中山公园等丰富内涵,保持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建设祝屋巷、金带街、东坡尚书房、粤书吧等一批文旅融合示范点,修缮一批红色文化遗址,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广泛集中民智,高水平规划提升西湖品质和环西湖中央文化休闲区,打造“足并杭州”的靓丽名片。推进省级文创园建设,探索培育电竞体育、马拉松等赛事,研究推动F1赛事项目落户,增添城市现代活力。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进一步提高体育场所供给的“质”和“量”,办好市第六届运动会和系列惠民文体活动,“加码”群众幸福生活。

  建设现代化一流品质城市,关键要在精细化上下功夫。要坚持内外兼修,以一流的规划、高质量的建设,把千年古城、公园城市、山水共融的特质充分显现出来,让城市既具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时尚活力。

  (六)筑牢安全底线增强城市发展韧性

  统筹安全与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保障。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增强城市应对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韧性,为群众提供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安全感。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优化疾控机构职能,加强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强化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的优质便利供给。促进医防融合,做好市公共卫生医院规划、选址论证等工作,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传染病防治水平。强化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持续深化卫生镇(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迎复检工作。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疫情零星多发,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我们要时刻绷紧责任之弦,筑牢常态化防控网络,稳步实施疫苗接种,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增强综合应急能力。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加快大亚湾石化园区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推进东江威立雅三期项目建设。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装备配备、队伍建设,提高消防救援、水上搜救、溢油处置等能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推行“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坚持严格治超常态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治理,提升防汛抗洪能力。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风险点监测整治。扎实推进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完成白盆珠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启动高铁北站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治理淡水河、永汉河等中小河流80公里。开展蓄滞洪区规划,推动高潭“8·30”洪水淹没线以下村庄避险工作,坚决消除重大洪涝灾害隐患。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多网合一”基层综合治理网络,切实把隐患预防在前、化解在前、处置在前。推进信访工作改革创新,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经济领域风险向社会、民生等领域传导。深化平安防控体系建设,擦亮“一村(居)一警”品牌,确保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对市内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种100%抽检,确保群众“舌尖安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基层治理,增进社会和谐,让崇德守信、开放包容根植于群众内心。

  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底线,关键要在共管共治上下功夫。要坚持系统观念、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形成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阵地。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把“三农”短板变成“潜力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发展精细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精深加工、仓储保鲜、观赏体验等全产业链条。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继续延续市级产业园、农业公园扶持政策,通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项目带动,大力发展荔枝、南药、花卉、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6个以上,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个。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推广实施森林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市内种植的所有水果品种100%纳入。稳定粮食、生猪生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54万亩,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推进惠东、博罗、龙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动“快递下乡”“邮政下乡”,促进城乡产品双向流通。

  建设精美农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全面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水平。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形成一批富有岭南风韵的乡村风貌示范点和示范带。突出抓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发挥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惠东、博罗、龙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抓好惠城横沥、博罗杨村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规范乡村民宿建设,发展乡村美丽经济。推动“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整治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1180户。扎实抓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慎推进农村“一户一宅”等“三项改革”,健全镇村组三级宅基地管理体系。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做好垦造水田、拆旧复垦和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

  培育精勤农民。以村规民约引领新风尚,凝聚村民共同价值观。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乡村工匠”工程,继续抓好“镇村干部大储备”工作,探索出台有利于人才“上山下乡”的办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和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盘活利用闲置农村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年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让广大农民致富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找准符合本地农村发展特色的路子,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

  (八)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守人民情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今年是财政支出压力最大的一年,更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确保民生事项落到实处,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全力稳就业促创业。把稳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居民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加大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推进就业服务管理实名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开展培训3万人次以上,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整合市中心人民医院资源,着力打造高水平医院。动工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红花湖院区,加快三级医院特色专科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服务在基层,推进卫生人才“县管镇用”,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启动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行动,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新建改建7家,加快6家县(区)“第二人民医院”建设,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建成3家县级中医医院新院,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继续做好国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着力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着力提升师德涵养水平,让惠州孩子有更多机会接受优质教育。新增幼儿园学位5000个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0%以上。完成惠州一中初中部危楼拆建,继续新建、改扩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力争新增公办学位2万个。启动市八中高中部建设,推进5所县区普通高中建设。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培养1000名优秀校(园)长、教师和班主任。深入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人数占比不低于5%的要求。推进市、县区特殊教育资源整合,发展专门教育,让“特殊”孩子也能实现出彩人生。继续加强高等教育建设,深化与高水平大学合作。

  健全长者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长者资源,加快完善市县镇村四级长者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国家试点,建成长者照护之家示范项目。落实好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继续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整合试点,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水平。继续推进“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提面扩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深化“长者人才支医行动”“银龄讲学”活动,发展老年志愿服务。守护“银发网民”的健康安全空间,让老年人更好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生活。

  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织牢底线民生保障网,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及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不低于省标准。积极帮扶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做好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的救助工作。推动基本医保、商业健康保险融合发展,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健康保障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做好城市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2.3万人,实现全市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实现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关键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要统筹用好各类资源,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尽最大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宝贵的资源用在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上,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千家万户!

  各位代表,推动惠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我们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善年”活动,把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放在今年工作最核心位置。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提升在劳动力、生产成本、土地、创新、金融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优化“一网通办”、启动“一网统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广泛推行承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继续办好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落实首问负责制,着力解决推诿扯皮、办事拖拉问题。推行“不见面”“无差别”办事,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激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持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以增强自身本领的确定性应对未来风险挑战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坚持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强化重任在肩、主动作为的担当意识,锲而不舍推动工作高效落实。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形势复杂多变,机遇挑战并存。我们坚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在变化中抢抓机遇、奋发进取,就一定能赢得主动、乘势而上,推动惠州迈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奋力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有关注释:

  [1]“1+8”环境提升专项行动:“1”是指环境提升专项整治工作;“8”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环境卫生、户外广告、高铁沿线、干线公路路域、出租汽车行业、食品行业以及安全生产领域8个专项整治行动。

  [2]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即公办园在园学生比例达到50%,普惠幼儿占比达到80%。

  [3]“五横五纵”快速路:“一横”途经博罗、惠城中心区、东江科技园;“二横”途经潼湖生态智慧区、惠城中心区、空港经济区;“三横”途经仲恺沥林、惠阳镇隆、良井至惠东县城;“四横”途经惠阳新圩、秋长、沙田、惠东白花新材料产业园、广汕铁路惠东南站;“五横”途经大亚湾西区、石化区北侧、范和湾,接深汕合作区深东大道。“一纵”串联南昆山、罗浮山至潼湖湿地;“二纵”串联博罗、潼湖生态智慧区、镇隆、新圩至大亚湾;“三纵”利用小金河大道、经仲恺至镇隆;“四纵”连接龙门县城,利用金龙大道经惠城中心区,至惠阳、大亚湾;“五纵”串联东江科技园、空港经济区、白花新材料产业园。

  [4]五条联络线:第1条起于龙门县城,途经龙潭至永汉;第2条起于龙门县城,途经龙华、永汉,与广州对接;第3条起于惠城横沥,途经墩子林场、芦洲,后跨东江,接至博罗杨村博东工业区及第四条纵线;第4条利用G205由陈江接至镇隆接入第二条纵线;第5条利用省道S357在惠阳永湖与第三条横线交会,向北经良井、平潭接入东西轴线。

  [5]“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九横”指汕湛高速惠州段-广河高速惠州段、广州天河至河源紫金高速、广惠高速、博罗至惠城高速、河惠莞高速、潮莞高速、沙田至清溪高速、沈海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深汕高速。“八纵”指河惠汕高速、河源至深圳高速、长深高速、惠大高速+惠龙高速、仁深高速、龙门至仲恺高速、大广高速、从莞高速。“三加密”指惠州机场高速、惠州湾高速惠东支线、惠坪高速新圩支线。

  [6]“两环十射”:“两环”指三环路、四环路+1号公路;“十射”指小金河大道+惠博大道、金龙大道、惠民大道、惠泽大道、惠澳大道、演达大道、鹅岭南路+仲恺大道、金恺大道、永联路、江南大道。

  [7]“1+1+1”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指1个生态发展区、1个城市发展区和1个海洋发展区。

  [8]“一线三排”:“一线”是指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三排”是指排查、排序、排解。

  [9]“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用两年时间,在全市乡镇(街道)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实现全市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