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 逐梦前行丨提升智造高地实力 活力惠阳再出发

[报料热线] 283100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惠阳这片沃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惠阳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632.67亿元,是1949年地区生产总值1581万元的4004倍,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面对新征程,惠阳抢抓“双区”建设机遇,主动作为,以“三生”融合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园、提升城市品质、社会创新治理等为抓手,构建“一城两区三带五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更大胆识和气魄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促进各类资源合理配置、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新跨越,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阳”。

  

“十四五”时期惠阳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阳”。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学习党史强信念

  凝聚党员群众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广大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是惠阳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

  惠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要把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的标尺。结合自身实际,惠阳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创新设计自选动作,以“五个动作”(开展专题学习、加强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深化学习感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两张清单”(为民清单、创新清单)为形式载体,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四大板块,全面梳理惠阳党史、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强化地方特色、阐释“铁军精神”,最终将党员及群众的力量凝聚到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阳”上来。

  惠阳构建“1+10+N”党史学习教育大宣讲格局,即由1支区委宣讲团队伍、10支百姓宣讲团队伍、N支镇街宣讲队组成。灵活选择宣讲载体和场所,在会场内、围屋里、田头间、榕树下、网络上开展了党史宣讲活动205场次,受众近4万人,其中《叶挺为什么两次入党》线上微党课获中央团校转发报道。

  用好用活辖区内85处红色史迹。连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路线和叶挺纪念馆,打造“四个一”情景教育。区四套班子将革命传统教育与理论中心组学习结合,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处级领导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主题党日活动,“行”“坐”之间有效促进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介绍,在学史力行为民办事方面,惠阳突出与上级部署要求统一、与重大民生实事融合、与群众“急难愁盼”贴近,创新以“实事清单”部署推动集体和个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避免工作和实际“两张皮”。截至目前,全区各单位所立160多项群众“看得见”的实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67个机关事业单位与28个社区落实“部门下沉、共建一流”机制中,帮助解决870余个基层问题。

  比学赶超增干劲

  全方位学习深圳坪山区先进经验

  按照市委比学赶超工作的统一部署,经过深入调研对比和综合研判,惠阳选择深圳市坪山区作为学习标兵,认真学习借鉴深圳坪山的发展理念、产业培育、城市建管、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坪山区是深圳向东辐射的重要门户,是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和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深圳综合保税区四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入选2019年中国工业百强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2020年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翟伟锋说,坪山区是惠阳身边的“学霸”,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育主导产业、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人才智力支撑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非常值得惠阳学习。惠阳将全方位学习借鉴坪山在发展观念、创新驱动、产业培育、城市建管、生态保护、政务服务、改革开放、社会治理、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先进经验。

  接下来,惠阳将以坪山为窗口全面对标学习深圳,把深圳标准、深圳效率、深圳品质转换成为惠阳比学赶超的目标导向和具体行动,通过抓创新驱动提发展动力、抓招商门槛提项目质量、抓要素统筹提资源效益、抓精细管理提城市品质、抓改革创新提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实现自我超越。

  力争到2025年,惠阳GDP突破1000亿元,进入全省各县区GDP总量排名前30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全区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初步形成新型城市形态。

  构建大产业平台

  两大千亿级产业平台承接深圳优质项目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在惠阳区三和街道,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区里挖掘机轰鸣,工程车穿梭,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正在打通,落户的华夏顺泽、维尔科技、创荣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

  作为惠州全力打造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受益于“双区”驱动,凭借毗邻深莞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5G电子信息、智能硬件、智慧物联等优质项目扎堆落户,已成为大湾区投资创业的热土。

  惠阳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紧邻深莞,是打造承接深圳辐射带动的主阵地,也是惠州打造“千亿级园区、万亿级产业”以及建设“丰”字道路交通的重要阵地。2019年12月底,惠阳首个千亿级产业园区——惠阳(智慧)科技产业园动工建设;去年9月底,惠阳迎来了第二个千亿级产业园区——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动工兴建,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正在稳步推进建设,成为承接深圳创新资源和现代产业外溢的重要产业平台。

  为更好打造承接深圳辐射带动的主阵地,惠阳将构建发展空间新格局——统筹南部淡水、秋长、三和、沙田、新圩5个镇(街)发展空间,在这些临近深莞的区域强化重点产业园谋划布局,以增强产业发展动力,打造智慧产业城,提升惠阳临深产业发展能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同时,惠阳正在对全区产业规划进行修编,明确以智能制造为主体,往智能终端、智能装备、智慧物联等主要行业细分领域或产业链方向发展,积极探索“产业园区+产业链+创新平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配置、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落户、同类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通过组团式、特色化发展,加快形成大平台承载大发展格局。

  增加民生福祉

  稳步推进各项民生实事

  行走在惠阳乡村,一幅幅充满乡土风情的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沿路有蔬果,庭院有花香,休闲有公园,四处有绿荫,那些各具特色的“四小园”,成为美丽乡村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惠阳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未利用地、荒地开辟“四小园”,盘活闲置土地;制定“四小园”建设标准,对布局、圈围、种植、管护等均作出明确详细的指引;形成“政府牵头、村级实施、人人参与”的长效保洁机制。到今年底,惠阳“四小园”建设将实现102个行政村全覆盖。

  白云大道是淡水城区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主干道,去年底完成了一期改造工程。这条城市主干道提标升级后,提升了惠阳城市品质和颜值,也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美化了街道环境。

  作为今年惠阳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白云大道形象提升工程列入2021年新一轮微改造范围,将打造城市视觉形象样板路,解决白云路现状视觉脏、乱、差问题。同时,惠阳还要对淡水街道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淡水街道市容市貌环境和规范管控秩序。

  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惠阳群众,这个问题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去年,惠阳选了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部、崇雅路分院,好宜多商贸广场及印象汇商场,区行政服务中心松山楼地块,建设3处智慧停车场以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其中,区行政服务中心松山楼地块的停车场已投入使用,群众前往办事均可免费停车。

  今年,惠阳继续大力推进智慧停车场项目,计划提供约1000个停车位,其中秋长白石片区提供约600个停车位,淡水石园西街和惠阳体育中心处提供约400个停车位。采用存量增效与增量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对停车场、停车泊位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平台化管理,打造“一城一网一平台”的任务目标,有效缓解惠阳中心城区的停车压力。

  在今年惠阳区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与会区人大代表票选出惠阳区2021年十件民生实事,涉及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城市建设、卫生等方面。截至目前,惠阳十大民生实事及备选项目34项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29.7%,各项民生实事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绘制新蓝图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惠阳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核心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亿元新跨越,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更加幸福“活力惠阳”。

  翟伟锋说,惠阳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总体目标和“2+1”现代产业布局,主动深度融入“双区”建设,统筹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提升惠阳文化软实力,创新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提高惠阳人民幸福指数,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大气魄开创高质量跨越发展新格局。

  当前,惠州正大力推进“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设,内联各个县(区)、外通广深莞等周边城市。惠阳区是建设“丰”字道路交通、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主战场之一,正在动工建设的深莞惠红色干线是“五横五纵”里县(区)第一个动工的项目,一期工程计划在2023年建成通车。

  惠阳将以“丰”字道路交通建设为契机,统筹生态资源、生产要素、城市功能,打造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高品质大发展平台,吸纳承载周边地区优质项目、优秀人才、优质资源集聚惠阳。

  惠阳将以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打造更具实力“智造高地”。围绕惠州“2+1”现代产业布局,依托惠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产业链培育建设工程,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力争“十四五”时期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发展壮大到2000亿元,在一些产业细分领域培育形成新高地。

  未来五年,惠阳将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聚焦惠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对城市发展的新期待,按照一流城市标准,围绕“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大提升”的城市发展目标,全面提升惠阳城市的“颜值”和“气质”,努力构建产业兴旺发达、田园生态优美、城乡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形态。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陈丹娜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