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 逐梦前行丨大岭:烽火岁月励后人,初心如磐谋发展

[报料热线] 2831000

  建党百年之际,回望百年历史,栉风沐雨的烽火岁月令后人难忘。惠东县大岭街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当地一批批爱国志士在革命战斗中艰苦奋战、为国捐躯,为大岭街道留下一段段红色历史,激励后人前行。

  青史如鉴耀千秋。大岭街道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党史学习手段,让党员群众热爱学党史,高效学党史,从党史中汲取不竭力量,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动力。以党建凝心聚力,引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摸索出现代化社会治理模式,大岭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民生事业稳步向前,社会治理良好有序。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来,大岭街道以红色基因为底色,开阔新思路,奋进新征程,强力推动大岭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岭街道举行纪念革命烈士活动。

  革命烽火岁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八角楼村大力支持革命事业

  惠东县大岭街道桥星村委会八角楼村,有一段难忘的烽火岁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成员周斌、叶勇英、罗哲明(罗炳良)、黄冠忠等一批爱国人士来到八角楼村。在八角楼的祠堂,他们由叶勇英以办私塾为掩护,秘密成立了农会组织、武装组织、党组织。其中,周坤任农会会长,叶勇英任党支部书记。

  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红色革命事业。他们配合东江纵队,在梁化、横沥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八角楼村大路下的周新年家,成为交通情报联络站,一位李姓同志担任了站长。交通情报联络站为党组织和革命队伍组织输送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和物资。

  后来,八角楼村村民因掩护抗日游击队,支援抗日战争,在输送情报和物资时被国民党部队发现。1942年农历五月初七,国民党军曾崇山部下围剿了八角楼农军,纵火焚烧八角楼村100多间房屋。幸好当时八角楼村农会组织及时获得了情报。在周斌、罗哲明等人的组织下,全村人员安全转移。

  东江纵队老战士古修梅曾回忆八楼村的红色历史。1945年4月至5月间,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惠东县成立了行政督导处,练铁同志担任主任,古修梅了担任督导处军事科长,主管全县武装斗争工作。“那时八角楼村早已建立了党组织和农会。”古修梅说,八角楼村有好几位同志参加了东江纵队,周斌、周高、周牛、周流明、周进友等人也陆续加入东江游击队六支队。后来,八角楼村一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在解放战争中,原东江游击队六支队战士周牛在惠阳县多祝瓜子坑作战中光荣牺牲,原东江游击队六支队战士中队长周流明在惠阳县松坑剿匪战斗中光荣牺牲,原东江游击队六支队战士周进友在安墩作战光荣牺牲。

  沙岭革命老区村民自发参加革命事业

  惠东县大岭街道澄溪村沙岭革命老区,位于惠东县大岭街道最北部,距县城约20公里,坐落于山间盆地。这里四面群山环绕,前有仙娘山,背靠石罗排山、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脉。因本村周围有常年葱葱郁郁的山岭,沿村且弯曲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有堆积的沙滩,田地又都含有大量的沙粒,建房子的地下一米深外全是沙子,故名沙岭。

  在解放战争时期,沙岭革命老区的村民思想觉悟高,自发组织参加革命事业。村里建立了沙岭香厂窝革命交通联络站。村里以交通联络站为平台,组建了工会、武装、党组织等。为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村民们努力奉献,甚至不惧用牺牲换取革命的胜利。其中,张志忠、张亚来、张考连、张庚祝、张来发、张坤等村民自发参加革命。当时的革命战士、本村村民的张权新、张翼鹏和张务兴等人,则在革命中壮烈牺牲了。在2015年,沙岭被政府核准为革命老区,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政治引领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焦点不散”,通过领学带学督学坚持学习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近年来,大岭街道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政治引领,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

  首先,大岭街道成立了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指导联系组,强化成员责任意识,各责任单位协调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了以上率下、以上促下的工作局面。第二,大岭街道注重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截至目前,已开展18次“十二课堂”系列学习,以街道党校党课为阵地,发挥领导带学的引领作用,学习讲政治,促学表率,以学促做。再者,大岭街道做足“1+1>2”学习交流工作。党史学习教育基础是学,重点是做,关键是学习成果的转化。因此,大岭街道通过举办党史学习交流会、学习分享会等形式,将学习融入工作日常,加强学员间思想感悟的交融碰撞,有效提炼高质量的学习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贵在坚持,也难在坚持。领学带学督学,大岭街道细分各项学习动作,指导下辖党支部结合实际,出台全年度学习计划,定时定期对下辖党支部学习情况进行逐项严密督导,合理规划、安排学习研讨会、党课等学习活动的开展。截至目前,大岭街道党史教育指导联系组已完成了对各级党组织督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第1轮督查,检查了56个参学单位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进度,确保街道的广大党员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出风采。

  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制作党史学习口袋书

  如今,大岭街道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学党史非常积极。“现在学党史不仅很方便,还易学易懂。”大岭街道一位党员说道。那么大岭街道在学党史上有哪些学习秘诀?

  在大岭街道党建办积极解决党史学习的效率问题时发现,有的党员群众对党史学习教材消化能力不强,还存在学习时间难以集中整合、部分党员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方式枯燥乏味等问题。为了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将党史学习变得易学易懂,党员群众愿学、好学,大岭街道创新学习载体,制作了一批“党史学习口袋书”,以党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普及党史故事、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史百年百句名言。

  党史学习口袋书小而精,非常方便党员群众随身携带。这样,党员群众们利用工作生活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同时,口袋书还具备影音链接功能,大家用手机扫描口袋书上各章节部分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听总书记领读入党誓词,观看党史故事电影,了解党史故事的生动情节。目前口袋书已发放近2000册,非常受欢迎。除大岭街道党员人手一册外,当地不少群众也主动到本地党群服务中心领取学习。党史学习口袋书让党员群众从“跟着学”变为“主动学”。

  此外,大岭街道还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全面加强学习强国APP党史专栏的推广使用。目前,大岭街道参与学习强国的组织共有49个,学员总数8394人,激活总数7890人,已完成学员总数达到常住人口的10%以上。

  收集民生实事共43项,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大岭街道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在实践活动中带头冲锋、争当模范,掀起了一番“学党史、做实事”热潮。

  大岭街道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收集“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实事共43项。截至目前,完成率已达53%。实事范围涵盖了民生工程,如东兴社区渡一、渡二小组村道拓宽工程、大岭社区黄竹沥低洼道路的硬底化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有关爱民生的便民活动,如大岭街道卫生院党支部在候诊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点,爱心群党支部组织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指挥活动等。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能力优势,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

  大岭街道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夯实为民办事之基。据了解,该街道全面抓好机关作风整顿工作,通过全面排查,重点优化,不断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同时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发挥中心职能,优化办事流程,将大岭街道打造成为民办事的坚强阵地,实实在在走好群众路线。

  党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推进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摸底排查“两新”组织

  抓好党建是推动事业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大岭街道高质量抓党建工作。在基层党建方面,大岭街道进一步理顺街道党组织结构,细化了党员管理责任,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抓力。同时,大岭街道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抓后备党员干部的规范化培养,顺利完成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工作,100%实现了三个“一肩挑”。

  此外,大岭街道还对“两新”组织摸底排查,制定“两新”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实现“两个覆盖”目的。大岭街道还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的工作思路,支持指导群团组织开展党员慰问、青年联谊、体育竞赛、脱贫帮扶等工作。多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最大化发挥网格资源效能

  以党建引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大岭街道还逐步摸索出符合大岭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模式。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大岭成立了城镇网格化综合治理中心党支部,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有效整合了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形成党建带动社会治理体系,最大化发挥了网格资源力量效能。

  按照“一中心、一平台、N应用”的思路,大岭街道建成了互联网+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大应急管理等智慧应用。2020年4月以来,大岭街道将上述应用及“随手拍”、网格化管理等共同嵌入“大岭通”综合APP,全面推行“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

  据了解,目前,通过“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大岭街道已普及2417家生产经营场所使用“大岭通”进行安全隐患自查,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监督闭环管理。其中,采集登记15473户住户、5214家生产经营场所及8250名外来人员等基础信息和日常巡查记录。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比对,“智慧大岭”为政府管理和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依据。值得欣喜的是,“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自实施以来,大岭街道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和环境卫生投诉量大幅下降,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人口普查等工作效率和成效明显提高。

  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近年来,在惠东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岭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工作作风,大岭街道各项事业在正轨中蹄疾步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取得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大岭街道园区发展提质增效,鞋业转型发展持续推进,大洲片区综合开发建设稳步开展,大岭街道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6年以来大岭街道经济生产总值达349.7亿元,年均增长8.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6亿元,年均增长率1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1亿元、工业投资143.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3.6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营业额69.8亿元;实现税收9.99亿元,年均增长12.2%。

  填补学前公办教育空白,重点提升市民素养

  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大岭街道加大民生投入。

  “街道有公办幼儿园了,孩子上学有更多选择了。”日前,大岭街道一名群众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大岭街道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仅通过增加公办学位进一步解决大班额问题,还建成了大岭街道首家公办幼儿园,填补了街道学前公办教育的空白。

  令群众高兴的还有大岭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岭街道建成了街头公园东进园,群众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同时,大岭街道升级改造了村级文化广场,相继完工多项道路工程,逐步完善农村公路。人民群众文化宣传、居民文娱休憩的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

  此外,大岭街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603户1517人实现全部脱贫,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80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兜底保障、拥军优抚等工作均落到实处,民生福祉进一步提高。

  大岭街道全面推行“智慧大岭”网格化管理,还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疫情防控、文明创建、人口普查等工作成效。通过文明创建之势,举全街道之力,解决了一批环境脏乱问题,补齐多项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提升了市民素养,使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奋勇当先创未来

  抓好新时代基层党建,推动构建大县城格局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近年来,大岭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惠州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惠东县重返一流行列的发展大势,借助惠州1号公路、新材料产业园、惠州湾产业新城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和县城扩容提质等要求,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在新的一轮发展大潮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打造成惠东县城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未来,大岭街道将抓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强化理论学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对广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解放思想,进而开阔思路,更好地指导实践。通过强化督查问责,大岭街道将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常态化督查制度,细化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党建亮点,结合“智慧大岭”建设的深入推进,创新“党建+”模式,打造新的党建示范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经济建设等各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未来,大岭街道还将推动构建大县城格局,以大交通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加强外部联通、内部循环,构建基本成熟的路网体系,促进城市和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同时,以建设无涝城市为标准,在建设交通主干道的同时,同步完善老城区地下排水箱涵和污水排污管网。抓好大洲片区综合开发建设工作,在大岭文体广场周边建设集休闲、美食、娱乐、生活于一体的大型商服中心,打造惠东高端中央商务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搭建产业发展大平台,完善城市文体服务功能

  经济发展,产业先行。未来,大岭街道还将搭建产业发展大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和惠企政策宣传、执行力度,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创新能力强的龙头鞋业落户大岭;建设中小企业园,大力发展培育电子商务,打造鞋业电商集聚区,推动鞋业转型升级。

  大岭街道还将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设大岭文体广场、惠东第二体育馆等文体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文体服务功能。继续深化医疗改革,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加快解决公办学位紧缺问题。完善创文长效机制,继续深化“十大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提升创文成果。

  “智慧大岭”建设方面,大岭街道还将以科技信息化为牵引,利用人脸识别系统构建防控大数据,建成后接入“平安惠东”高清视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物联网应用为抓手,加大物联网设备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事前预警防范能力,拓宽公共安全智能防控的覆盖范围。以网格为单位,逐步构建以数字城镇为主的“互联网+”三维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大岭街道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示范村带动作用,全面完成“干净整洁村”创建,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生态体验游项目,带动发展民宿业和农家乐,继续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推动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来,大岭街道将开阔新思路,奋进新征程,强力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陈嘉慧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