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 逐梦前行丨重点项目齐发力 产城融合大发展

[报料热线] 2831000

  盛夏时节,走进惠东县白花镇,放眼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从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到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两个重磅级产业园开工,从建设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的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到配合惠州“丰”字交通的惠州湾高速(一号公路)建设……一个个重大项目建设大干快上,像一枚枚棋子纵横散布在生机勃勃的白花大地上。

  恰是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近年来,白花镇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始终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谋划、储备和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为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为托起白花追赶超越腾飞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花镇作为惠东县南大门,临近大亚湾和深圳,镇内有7大产业园区承接发达地区外溢工业。

  产业布局篇

  聚力项目建设 铸造发展新引擎

  善思则善行,善谋则善为。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助推器;精心谋划项目,是加快白花发展的前提条件。

  白花镇作为惠东县的南大门,临近大亚湾和深圳,镇内有7大产业园区承接发达地区外溢的工业效益,工业产值历年在全镇总产值中占据主要地位,工业强镇一直是白花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近年来,白花镇更是借助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抓住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红利,对标“2+1”现代产业体系,跟紧省、市、县的节奏步伐,主动承接“双区驱动效应”,不断积聚经济发展的新势能。

  盛夏,骄阳似火,惠东县白花镇沿着平深公路往西南方向开,各种基础设施、施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幅跨越式发展的图景呼之欲出: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两个重磅级产业园区相继选址于此。“看着这个发展的势头,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当地一位干部感慨。

  2020年9月15日上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起步区基础设施项目动工仪式举行,标志着惠州新材料产业园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该产业园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大力推进大亚湾石化基地延伸产业链,打造成“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

  2020年10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内,计划总投资约150亿元的中国移动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中心项目,与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万国数据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基地,两大“新基建”项目当天摘牌当天动工。此后,投资45亿元的云宏数据中心项目、投资60亿元的润泽(惠东)国际信息港项目接踵而至,全省第一的数据中心聚集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已初见雏形。

  在白花镇未来发展规划蓝图中,瞄准发展新材料和数据产业,是其下好产城融合发展关键一步棋。

  目前,白花镇正在稳步推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致力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技术材料、新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产业园高标准规划了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包装材料、前沿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及日用化学品、先进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六大产业方向。

  白花镇还以“快人一步”的意识高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建设,该园区是广东省规划布局的“双核九中心”之一惠州数据中心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园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半年内完成规划编制、征地拆迁、用地报批和招商引资。

  同时,该镇充分运用好惠州“丰”字交通主框架巨大引力,配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同期建设,主动承担环大亚湾经济走廊一员的责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目前正在全速推进惠州湾高速(一号公路)先行动工段、一号公路惠东支线。力争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和广汕铁路建设工程完成所有征拆工作,完善区域风貌管控工作整体开发和功能提升。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增长极。“日新月异的项目建设现场背后,是全镇党员干部团结一心、不计辛勤,是全镇各部门的全心全意服务,是全镇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期盼。”自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重点项目落户白花,该镇党委班子就率“头雁”领阵,保“雁翔”有序,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敢担当、能干事的“领头雁”队伍,以敢于担当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坚决扫除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拦路虎,把问题解决在当下,让发展乘势而上。

  乡村振兴篇

  聚力乡村振兴 展现美丽乡村新景象

  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面,整齐有序的民房,整洁的村容村貌,如今走进白花镇水口村,新时代美丽乡村新气象扑面而来。水口村一所荒置的小学大院过去杂草从生、无人问津,如今杂草已被清理干净,将被规划改造成供村民休闲的场所。闲置地将变成休闲区,废弃的牛棚猪舍没有了,垃圾分类处理了、危旧房子拆了……村里环境大变样,村民感触很深。白花镇水口村村民杨叔介绍,和以往相比,如今村子环境改变了很多。以前门外到处是垃圾,现在美丽、整洁是水口村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个村也成为白花镇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范本。

  目前,该村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多措并举促进乡村振兴。当地村民种植的红薯为板栗薯,因水口村地处西枝江畔,常年的河水冲刷甚至漫浸使得当地的土质疏松且富含肥料,因此产出的板栗薯具有香、甜、滑又不带渣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品质好的水口板栗薯在市场上逐渐火了起来,当地村民纷纷瞅准这一时机,利用肥沃的土质种起板栗薯。村民已自发成立农业合作社,同时,联合周边的坦塘村和高埠村,种植3000亩板栗薯,做好销售储藏深加工电商一条龙一系列的工作。

  水口村的蜕变,是白花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在白花镇各个乡村,一幅幅画面,一个个转变,蓬勃发展的基层产业,生动鲜活的乡村图景,都见证着白花镇持续加强乡村振兴落实落地的努力与探索,也折射出乡村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村民致富增收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白花镇抢抓脱贫攻坚现实机遇,突出因村制宜、因户施策,致力推动联系帮扶单位、民营企业的资源要素与乡村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对接融合,初步形成村企联业联责联心的基本格局。

  近年来,白花镇厚植现代农业优势,聚焦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全镇已有东进农牧、黑珍珠莲雾场、绿美特农业园、百事盛农牧、信昌种猪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达4亿元,成为“惠州市的菜蓝子工程”企业之一。同时,该镇着眼乡村产业,以“特”色出发,实现坦塘村荔枝、高埠村番薯、福田村沃柑、西山村兰花、西山村鹅、石陂村莲雾、福田村牛大力、凌坑村茂谷柑、樟山联丰村精品有机蔬菜“一村一品”建设,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品牌、效益优势,并以此带动基层小镇全面发展的强大助力,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接下来,该镇还将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做大做强樱花谷、莲雾场、绿丰园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农业、生态林业、绿色食品等可持续性发展的绿色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各类人才乡贤返乡创业创新,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外在美”必不可少,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该镇扎实推进以农村厕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为主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加强沿街沿线保洁力度,加大公共设施清洁频次,全面清理、合理布局辖区主次干道垃圾箱,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等。在抓好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西山村建设的同时,在全镇各村持续开展清洁家园和庭院美化行动,积极创建美丽庭院,以点带面,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抓点连线向全域覆盖发展,切实发挥先行示范村引领作用。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白花河“一河一策”编制,督促镇村两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工作,及时发现处置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加大河流水系综合治理,水质取得了明显改善。目前,该镇全镇26个行政村百分百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接下来,白花镇计划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全面整治改善新平大道白花圩镇段沿线景观面貌,提升白花镇对外形象,打造惠东县新时代城镇环境美化建设示范点。

  民生福祉篇

  聚力民生改善 营造群众幸福新体验

  2018年8月30日,连续多日暴雨,使得白花河变得异常“凶猛”,遭遇了一场50年不遇的大水灾,洪水最深达4米。洪水退去,白花镇和许多农村“伤痕累累”,让群众心有余悸。当地群众渴望白花河能得到有效治理,不再遭受浸水之苦。

  据介绍,白花河河道干流总长约33.6公里,流域集雨面积183.8平方公里,为西枝江一级支流,东江二级支流。由于白花镇靠近沿海,受地形、地势影响,天气多变,受暴雨洪涝和台风袭击多。目前,白花河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河道管理滞后,洪涝灾害危害巨大。近10年来,白花镇呈现“一年一小涝、五年一大涝”的特点,是惠东县乃至整个西枝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最高、受灾最严重的镇。

  民有所求,党政必应!为保护白花河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改善当地发展条件,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于2018年底启动了。

  去年10月,架设在白花河岸边的机器正式启动,惠州市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总投资13.15亿元,完工后防洪标准将提升为镇区“20年一遇”、其他防护区为“1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将显著降低白花河洪涝灾害风险,有力保障白花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白花镇坚决兜牢兜好民生底线,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渠道发展民生事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提升防洪排涝能力,降低白花河洪涝灾害风险,加快推进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建设就是白花镇解决民众最关心问题的体现。此外,该镇还全面升级改造白良公路,改善了白花至良井交通路网建设,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与惠阳区经济联系,激发白花西北面经济发展活力;完成新平大道改建工程道路建设,改善了新平大道白花圩镇沿线环境,进一步提升白花形象。

  在公共服务方面,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学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教育质量,共投入2180多万元修缮莆田学校围墙外道路,建设白花中学禁毒宣传栏,推进完善联进中学校门及宿舍楼、白花中学宿舍楼、白花二小教学楼建设等义务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同时抓好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工作,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体救助;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镇4K高清网络互动电视覆盖率达61.3%,坦塘、石陂、集联三个村覆盖高达100%。并开展电影下乡、公益免费少儿文艺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在脱贫攻坚方面,该镇通过结对帮扶、镇府公益性岗位扶贫、精准扶贫巡回招聘会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将救济纾困和脱贫结合。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跟进帮扶机制,落实问题排查,“一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全覆盖。据悉,该镇建档立卡贫困户647户1203人如期脱贫摘帽,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治安防控上,白花镇近年来不断扩大视频监控范围,在原有68个视频监控的基础上加装168个具有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功能的监控点,摒弃传统的“后发而动”的治安管理思路,增强科技促稳的能力,有力助推平安白花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白花镇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着力补齐短板、提高品质,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个承载着幸福、和谐、美丽、富裕的“白花梦想”列车,正迎着东升的旭日,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引擎”下跑出了速度与激情。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起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扬鞭。展望未来,白花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登高望远抓机遇、勇立潮头敢担当,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以攻城拔寨、只争朝夕的斗志,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白花而不懈努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周楠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