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 逐梦前行丨惠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以党建引领促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料热线] 2831000

  “学习党史,学史明理,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近日,惠商协会会员一起参加“进统战 学党史”为主题的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学习活动,不少会员们备受鼓舞。

  随着惠州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商协会。为进一步激发商协会发展活力,惠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惠州市工商联)通过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时代的商协会党建工作,切实推动商会建设实现新作为。

  在党建引领下,惠州市工商联聚焦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上,干事创业,主动作为,不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市工商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市工商联提供

  加大非公经济党组织组建力度 探索“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

  “曾经,我们投资兴业的一些商协会的党员们,他们‘个体性’‘流动性’特征明显,始终处于无组织状态。如今,得益于商协会建立了党组织,各种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化,商协会通过非公党建引领促进了各项工作,也切实增强了商协会活力和党员凝聚力。”惠州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惠州市工商联主动筑牢“红色底盘”,不断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推动商协会党组织“串珠成链”,实现“有形”覆盖。2019年初,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从市工信局转隶到市工商联后,市工商联迅速理顺组织关系,优化党建管理机制,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增强了非公经济党组织活力。据统计,2019年以来,新建党组织41个,发展新党员253名,先后对市非公党委、华阳集团党委等15个党组织进行了换届选举,对个别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整顿。2019年11月,中央主题教育督导组在TCL集团党委调研期间,对我市非公党委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TCL科技集团党委于2019年、2020年分别被省委组织部、省非公党委评为“广东省‘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和“广东省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示范点”。今年七一前夕,TCL华星光电党委和华阳集团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我市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丰硕。全市5个建制县区和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建立了工商联组织,实现县(区)工商联组织建设全覆盖。“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成效突出,惠东县、龙门县、惠城区、惠阳区4个工商联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博罗县、仲恺高新区工商联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五好”县级工商联,仲恺高新区工商联是全省首个被认定为“五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商联。惠州市仲恺高新区陈江商会、惠州市女企业家协会、惠州市福建商会被认定为全国“四好”商会,12家商会被认定为广东省“四好”商会,24家商会被认定为惠州市“四好”商会。

  为了更好地让党建工作扎根于基层,市工商联积极探索“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在非公企业中大力推广“互联网+党群服务中心”“互联网+党建文化电子墙”等平台,为民营企业广大党员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打造了联动协同、立体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辐射网。同时,市工商联牵头组建百姓宣讲团企业家宣讲队,奔赴全市商(协)会、企业广泛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6月16日,举行了“百场党课进千家商会万家民企暨‘美好生活、民法相伴’线上宣讲”启动仪式,市工商联企业家宣讲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线上宣讲,在线收听收看的民营企业家约1300人。

  “市工商联牢记政治建会,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商协会党建全过程,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开展红色教育、革命传统等理想信念教育。”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协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市工商联所属商协会更是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在去年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商协会党组织凸显先锋堡垒作用,全市工商联系统共有45家直属商协会、超过1000家会员企业参与疫情防控攻坚战,捐款捐物总计约1.8亿元;再如,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等活动。”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举动都大大彰显了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截至2020年底,市工商联共发动全市35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我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148个市级以上贫困村,录入广东省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平台帮扶项目213个,资金7671万余元。推荐4家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帮扶优秀案例: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惠州神山茶业有限公司、惠州市罗浮山水泥集团、惠州奕辰实业有限公司,均入选广东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优秀案例100例,获广东省通报表彰。 

市工商联组织商协会代表赴梅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市工商联提供

  引金融活水 解民企资金之渴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感谢市工商联的牵线搭桥,让我们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更多更新银行政策,门槛低了很多,享受到了最优惠利率。”在日前惠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联合举办的“广发普惠金融 助力小企成长”金融服务推介会暨支持商协会发展政银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参加会议的嘉应商会代表深有感触地说。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在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市工商联发挥组织平台和信息资源优势,为我市中小微企业搭建银企深入合作平台,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拓展实体企业融资新渠道,为广大企业带来福音。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连续组织两次银企对接会。今年3月26日,市工商联与建行惠州市分行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银行在3年内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500亿元融资支持,为商会协会企业提供专属差别化政策服务。5月19日,市工商联再次与广发行惠州市分行举办政银企推介会并签约,广发行承诺在5年内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600亿元融资支持,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3月份,市工商联联合建行惠州市分行发布“十项惠企优惠措施”,创新推出“战疫贷”“云义贷”金融服务方案,主动服务防疫抗疫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累计为1.1万户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23亿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3000多户企业推行减费让利政策,全年累计为小微企业减费让利3.2亿元,在保障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2020年8月,市非公党委承办中小微企业金融暖企融资对接会,20家银行机构向40家企业授信54.5亿元、签约贷款1.97亿元,并采用现场直播方式,共吸引超过7.2万人次在线观看,为非公企业注入了金融“活水”。

  搭建创新平台 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企业服务

  “借助新平台新阵地,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职能,推动成立多个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政商联系机制,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企业服务。”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是成立律师服务团,与市律师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吸收40名律师志愿加入服务团,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另一方面,与市法院、检察院以及市工信、人社、商务、政数、总工会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的政商联系机制,逐步提高涉企问题协调解决机制的工作效率。

  目前,市工商联团体会员中已有惠州市福建商会、惠州市企业诚信建设促进会成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共有调解员17人,累计调解纠纷16宗,标的金额373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商事调解仲裁的宣传推广,并将推动调解仲裁工作列入《惠州市工商联2021年法律工作要点》中,继续引导有条件的商协会成立调解组织,并依托全国工商联的商会调解服务平台,让商协会调解组织更好的开展调解服务。

  为了打造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培育成长平台,市工商联成立“惠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为市工商联系统储备和培养了新生力量,使统战工作向年轻一代创业者聚焦,受到惠州政、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

  随着民营经济的壮大发展,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成为了每个企业家必修课。为此,市工商联成立市工商联法律工作委员会,整合工商联律师会员和所属商协会法律资源成立了法律工作委员会,为会员提供法律讲座、咨询、维权、经营风险预警防范等各项服务;广泛开展法律“三进”和“法治体检”活动,积极运用网上“微视频”“微课堂”等创新宣传方式,取得了较好普法效应和服务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民间作用,市工商联组建了市工商联秘书长联谊会工作团队。以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秘书长为基本班底,吸收友好商协会秘书长参加,以工作团队的形式组建了秘书长联谊会,发挥联谊会成员工作骨干作用,配合工商联组织各类活动,延伸了工商联工作手臂。 

贵州省黔西南州工商联赴我市对接对口帮扶工作。 市工商联提供

  积极参政议政 成立参政议政服务团建言献策

  随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工商联的建言声音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近两年,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调研,广泛听取非公经济人士意见,充分反映企业呼声,积极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实里走,市工商联党组深入企业开展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上门问需求解难题,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办实事、解困难,今年上半年,市工商联组织召开多次“直通车”工作推进会,层层发动并收集整理了38个民营企业诉求,在6月4日举办的“直通车”活动上市、县领导及部门领导现场解决了8个企业诉求,部分企业诉求也通过市、县(区)的网络平台及时处理。下半年,还将计划再举办1场解决民营企业困难“直通车”专场活动。

  同时,市工商联成立参政议政服务团,整合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力量,开展参政议政咨询服务工作,在深调研的基础上为党委政府决策建良言献良策。

  围绕区域经济或行业发展需要,市工商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项目申报一经推出,得到各商会协会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据统计,市工商联界别共提交市政协提案40件,列入重点督办提案6件,获评优秀提案4件。其中,市工商联机关共提交市政协团体提案12件,立案10件,列入重点督办提案3件,获评优秀提案3件。2021年,按照市政协“不调研、不提案”“注重质量、打造精品”的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界别团体提案不能超过4件,市工商联提交团体提案4件,正式立案4件,立案率100%,较好地发挥了参政议政职能作用。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砥砺前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民企之家”,惠州市工商联将一如既往、不断展现新时代工商联工作新气象、新作为,为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数读工商联

  1. 截至2021年6月,全市会员总数达16454个,其中,企业会员14340个,团体会员135个,个人会员1979个。

  两年来,市工商联本级共吸收市直企业会员134个,吸收市直团体会员29个,增幅均在历史同期两倍以上。市工商联本级会员达506个,其中市直企业会员422个,市直团体会员66个,个人会员18个,直属会员和直属商协会会员合计共8349个。

  2.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工商联系统共有45家直属商协会、超过1000家会员企业参与疫情防控攻坚战,捐款捐物总计约1.8亿元,

  3. 截至2020年底,共发动全市35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我市“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148个市级以上贫困村,录入广东省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平台帮扶项目213个,资金7671万余元。

  4. 2021年,按照市政协“不调研、不提案”“注重质量、打造精品”的要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界别团体提案不能超过4件,市工商联提交团体提案4件,正式立案4件,立案率100%,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惠州日报记者黄岸媚 通讯员聂承刚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