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惠阳秋长气势恢宏的叶亚来故居,感受“吉隆坡王”勇闯南洋、心系桑梓的传奇人生;漫步潼侨公园内惠州首座侨文化博物馆,重温归国华侨泼洒汗水、建设家乡的燃情岁月……惠州作为广东省重点侨乡,素有“客家侨都”之称,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惠州常住人口中有归侨1.2万人,侨眷约80万人,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爱侨胞,归侨侨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惠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以下简称市侨联)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侨胞,深入践行“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造“侨心向党 同心筑梦”活动品牌;以“党建带侨建”为引领,努力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创新做好基层侨联组织和“侨胞之家”建设工作,进一步夯实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的基础阵地,走出了一条凝侨聚侨的创新之路,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一流城市铺设“高架桥”。
市侨联在叶挺将军纪念园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市侨联提供
党建引领
凝聚侨心跟党走 画好侨界同心圆
政治性是侨联的灵魂,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是侨联的核心任务。在中共惠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东省侨联的大力指导下,市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开启新征程,实现“换届强队伍,创新强基础”,推动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一流城市贡献力量。
今年来,市侨联以“凝聚侨心向党力量”为首要立足点,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党组班子带头讲党课,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精心谋划开展党史教育微课堂活动,层层联动,全员覆盖,切实提升侨联干部队伍的“政治三力”,掀起全市侨界学习党史热潮。
同时,结合群团工作、侨务工作特点,打造“侨心向党 与惠同行”系列活动品牌,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切实深化侨界干部群众对党的历史的系统认识,引导侨界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创新开展了“传承侨精神 弘扬侨文化”归侨口述历史沙龙、惠州侨界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云宣讲”、“回望百年风雨路 侨与惠州共前行”主题征文活动、唱红歌、情景剧表演、配乐诗朗诵、诵读红色经典等富有活力的“侨心向党+N”系列学习体验活动,提升侨联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画好最大同心圆。
组织建设
破解难题强基层 上下联动显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侨服务,加强广大归侨侨眷的联谊服务工作,是侨务工作的基础。”侨联组织的活力在基层、生命力在基层、创新力在基层,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中国侨联十代会的重要部署,是侨联强“三性”、去“四化”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扩大侨联组织覆盖面,服务基层侨界群众,最大程度团结归侨侨眷、海外侨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华侨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市侨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部署,全面加强“党建带侨建”,努力增强基层侨联组织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深入践行“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进一步夯实侨联基础,创新做好基层侨联组织和“侨胞之家”建设工作,破除制约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经费难题、场地难题,全市目前共有基层侨联组织276个,“侨胞之家”20个;成立我市首个高校侨联——惠州学院侨联;打造“侨心向党 同心筑梦”活动品牌;在全省地市级侨联率先建立“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工作新机制,探索实施“侨联组织+侨联党支部+侨胞之家”新模式,得到中国侨联的肯定和报道,进一步夯实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的基础阵地,切实将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联系起来、组织起来、活跃起来”,实现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上下联动、蓬勃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走出了一条凝侨聚侨的创新之路。
2019年,第十届世界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在惠州举行。 市侨联提供
服务大局
搭建平台汇侨智 凝聚侨力谋发展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市考察时说:“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惠州作为广东省重点侨乡,据不完全统计,海外惠州籍侨胞就达300万人,其中多数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海外惠州人继承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同舟共济的性格特点,经过一代代的努力,许多人已经成为侨居国的政要、精英和商业巨贾,是惠州在海外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市侨联围绕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凝聚侨心侨力侨智。
搭建侨界创新创业新平台,做推动双区建设的“助推器”。密切联系我市侨商侨企,发动侨商参与广东国际华商会等侨商平台;走访问需侨资企业,开展调研座谈;与仲恺高新区合作在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建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驿站”及“惠州侨界青年创客空间”;先后引进来自加拿大、瑞士、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经贸团组到惠考察对接项目共计35批400多人次,协办“海外华商南粤行”等活动。
发挥侨界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做惠州社会发展的“力行者”。几年来,累计动员侨界力量投入资金(含物资折款)640余万元,实施侨界帮扶项目6个,参与乡村振兴项目6个。积极发动侨界力量投入脱贫攻坚。我市知名侨资企业香港旭日集团获得“全国侨联系统助力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侨联号召侨资企业、侨青企业以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累计捐款3000多万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44万余元,上演了“万里送口罩”“跨海声援”“与口罩出口禁令赛跑”等感人的抗疫故事。海外疫情蔓延后,市侨联又发动国内企业向海外捐赠抗疫物资,解海外侨胞燃眉之急,得到外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感谢,体现了全球抗疫合作中的惠州贡献。“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关键阶段,市侨联在仅有12名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引领作用,派出5名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专班,展现侨联干部担当。
积极参政议政,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代言人”。2021年我市两会期间,市侨联提案《实施健康惠州行动 加快推进“治未病”中心建设》在市政协第十二届五次全会上做大会发言,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参政议政,近5年共提交议案建议、提案50余篇,充分展现侨界代表委员的责任与担当。
市侨联举行市“侨心向党 同心筑梦“系列活动。 市侨联提供
文化交流
扩大联谊朋友圈 弘扬惠州侨文化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市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进一步激发海外侨胞的爱国爱乡情怀,充分发挥侨文化的纽带作用,为惠州与沿线国家搭建一条合作共赢、交流发展的桥梁。
深入拓展海外联谊,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亲情中华”艺术交流团赴海外演出、举办恳亲会以及寻根问祖等活动,弘扬惠州华侨文化,向海外侨胞传递乡音乡情,展现惠州侨乡魅力,取得良好成效。组织“叶亚来故里”“惠州上臻园艺术馆”申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联系央视、北京电视台到惠拍摄《魅力侨乡行 惠州篇》纪录片;举办“传承侨精神·弘扬侨文化”主题沙龙,邀请侨界代表讲述历史,展现惠州侨乡风采,留住侨界精神记忆。
主动“走出去”,宣传惠州新风貌。配合国家大政方针和惠州发展需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联谊工作,几年来先后组织出访代表团7批66人次,对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拓展侨务联系;举行海外惠州宣讲会40余场,传播惠州“好声音”,讲好惠州发展故事。
积极“请进来”,扩大惠州“朋友圈”。完善“侨联联侨团、侨团联侨胞”工作模式,建立惠州市侨资源数据库,目前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6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建立友好联系。大力开展海外侨胞“惠州行”“故乡行”活动,承办第十届惠州(府署)同乡恳亲大会,几年来累计接待世界各国华侨华人社团逾60批近2000人次;紧密团结海外侨团侨领,进一步扩大海外顾问、海外委员、港澳地区顾问委员队伍的覆盖面和代表性。
特别是针对新侨群体,市侨联成立惠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凝聚新生代侨界青年,擦亮侨青品牌。2021年5月,市侨联举办“侨心向党、青年向上”惠港澳侨界青年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45人,赴东江干部学院、高潭革命老区、汕尾澎湃故居等地,了解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增强惠港澳侨界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激发逐梦湾区的奋斗精神。市侨青会开展“圆梦助学”项目,累计筹资856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370人次圆大学梦想。全市归侨侨眷家庭贫困大学生受助率为100%,先后荣获惠州市2015-2016年度慈善项目奖、2014-2020年惠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市侨青会还多次组团赴韩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开展青年交流活动,促进与各个国家、地区青年的交流互动;主办多次粤港澳大湾区“9+2”青年百公里徒步行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同伴计划”主题活动,促成20多个会员合作创业项目。市侨青会已发展成为凝聚惠州侨界青年的活力组织、粤港澳青年交流的活跃平台。
为侨服务
我为群众办实事 惠侨利侨暖侨心
有针对性地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是市侨联的核心理念。市侨联结合实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思路举措,切实惠侨助侨,不断增强侨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制定2021年市侨联十件实事
3月16日,市侨联召开十届一次常委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市侨联2021年十件实事,将开展“不忘初心学党史 迎接建党百年庆”系列活动、建设“数字侨联”信息化系统、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五好侨胞之家”创建工作、争创全市首个“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等重点工作列为2021年十件重点实事。目前,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已经建立,其他实事顺利推进。
依法维护侨益办好民生实事
结合“侨法30年”主题,开展《民法典》《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普法宣传“云宣讲”工作。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建立惠州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广大涉侨纠纷当事人提供更简便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降低侨界群众诉讼成本,切实维护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暖心开展“点亮微心愿 服务暖群众”办实事活动,联合驻点村和共建单位走访22户困难群众收集他们改善生活的微心愿,发动侨联女性委员、顾问及机关干部认领微心愿,并于3月底陆续将采购物资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他们送去党的关心和关爱;与共建单位祝屋巷社区联合开展“整治旧区扰民树”“粽香传情 感念党恩”向基层困难群众送粽子活动,帮助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开展侨界走访慰问活动,传达党和政府对侨界群众的关怀,走访困难归侨侨眷家庭和老归侨210人次,发放慰问金20余万元。
开展“惠侨暖企”行动
开展“惠侨暖企”行动,联合市侨务局等单位,举办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解析及进出口货物海运服务宣讲、招工用工专场座谈活动,市侨联领导带队到企业走访调研累计9次,切实为侨资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服务侨资企业复工复产,组织走访侨资企业13次共21家企业;开展“南粤侨创基地”考察调研;走访慰问侨界高层次人才;对接中美科技商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梁诗晴考察团到惠项目考察,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力量。
党的百年华诞在即,市侨联将组织机关干部、侨界团体收听收看“七一”直播,倾听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热切心声,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为侨服务各项工作,凝侨心聚侨力护侨益,推动侨联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侨界力量。
惠州日报记者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