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动工、福田菜心签订购销框架协议……今年以来,博罗县福田镇在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释放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信号。
这是该镇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具体体现。近年来,该镇以强的干劲、实的作风、硬的举措,推动镇域发展每年上一个新台阶。2020年,福田镇被纳入“一带一圈”规划,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机遇。该镇充分把握广州、惠州交流合作的机遇,打造福田镇发展新引擎,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
而今,该镇吹响了新一轮的发展号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融入县“一带一圈”战略,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展现福田新作为。
福田镇生态优美,农业发展呈现新面貌。
抓项目
10天完成红线内征地创造“福田速度”
3月28日上午,福田镇举行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动工活动。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总投资1.5亿美元,主要生产高品质漆包线,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6亿元,年税收7500万元。德国益利素勒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超精细漆包线制造商之一,该集团2020年选址福田镇,设立惠州益利素勒电磁线有限公司,投建精细电磁线生产建设项目。项目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拉丝机、涂漆机、质量检测等设备,并建设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直径从0.010毫米至0.50毫米的高品质漆包线,产品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工业电子、消费电子等行业,是钟表、电脑、身份证、火星探测器等产品中的核心精细材料。
益利素勒项目是全球高端的漆包铜线项目,档次高、业态新、拉动力强。当前,博罗已有16家线缆企业,从整个产业链条来看,该项目的落户动工,补齐了铜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将推动博罗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档次,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铜产业链,将为博罗的铜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全市“2+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将带动福田西部区域快速发展,成为福田镇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了让项目落户后顺利建成、尽早见效益,在该项目签约后的第二天,福田镇与县里同步,成立了镇加快推进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上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项目的征地及综合协调工作,提供“保姆式”温暖服务。在该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后10天内即完成了用地红线内征地工作,跑出项目建设服务的“福田速度”,助力博罗跑出“博罗速度”,使该项目从签约到动工,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赢得了项目投资方的称赞。“感谢惠州市政府和博罗县政府的高效能支持,也证明了我们选择投资博罗是正确的。”杭州益利素勒精线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恩满表示,项目能够顺利落户动工,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效能推动。
益利素勒项目的动工是该镇项目高效推进的典型。通过对该镇项目推动的梳理,记者发现,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该镇在土地保障上做好文章。近年来,该镇通过盘活土地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通过增减挂钩、拆旧复垦、“三旧”改造等方式盘活土地,破解用地难题,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利条件。去年以来,该镇实施“三旧”改造项目共4宗,面积76774平方米;推进拆旧复垦共80多亩;腾挪闲置城乡建设用地规模452亩。
同时,该镇主动作为,融入“一带一圈”规划建设。目前,该镇积极配合县政府完成了罗浮山南大门的初步设计方案;积极盘活徐田、坳岭、山下等周边村土地,引进了一家禾农业、本草田园康养民宿等农旅项目,加快融入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在福田镇中西部围岭、联和、柿树下等区域高标准打造产业园区,并提前布置好用地规模,对接沿东江经济带产业规划。
有了融入“一带一圈”建设平台,加上优质的营商环境,福田镇产生了招商选资的强大磁场。2020年,该镇共新引进4宗项目,总投资共约15亿元,预计年产值22.3亿元,税收约1.2亿元。除了德国益利素勒电磁线项目,还引进了年产4万吨高性能新材料的金毅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5亿元,达产后年税收2000万元;引进了深圳凯斯普瑞自行车有限公司、惠州市宏远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落户,为该镇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有了高质项目的助力,2020年,该镇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据统计,去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亿元,增长4.8%;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增长6.3%;完成税收1.79亿元。
福田菜心是当地的农业品牌,为农民持续增收。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福田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兴乡村
延伸“福田菜心+”产业链
镇域全面发展,乡村不能落下。在全镇106户182名贫困对象全部脱贫后,该镇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重巩固产业扶贫成果,重点打造“福田菜心+”系列产品,壮大福田菜心产业。
6月19日,博罗县福田镇与泰康罗浮山经营公司签订《福田菜心购销框架协议》。今年,泰康罗浮山经营公司计划订购超30万箱福田菜心。据悉,这是该镇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帮助菜农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擦亮福田菜心特优农产品品牌,加快福田菜心产业发展壮大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了解,福田菜心是福田镇的特色农产品,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目前,全镇17个村均有种植福田菜心,种植面积1300多亩。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连续举办了9年的福田菜心节被迫停办,福田镇急菜农所急,创新营销模式,通过政企合作,闯出一条销售新路:泰康罗浮山经营公司订购了10万箱共50万斤福田菜心,发往全国各地客户,受到客户一致好评。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福田镇今年与该公司再度联手,签订福田菜心购销协议。根据协议,该公司计划订购超30万箱福田菜心,进一步打响福田菜心品牌,助推菜心产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响应惠农、助农政策号召。
新鲜蔬菜不易保存,运输、销售成本高,深加工产品方便保存,附加值高,要促进产业的发展,必须发展福田菜心深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菜心难卖问题,福田镇除了帮助农民鲜销菜心,还引进企业进行深加工,打造“福田菜心+”系列产品,延伸福田菜心业链。惠州罗浮印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加工的菜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干式主要用于煲汤;一种是半干式的腌制菜干,主要用于炒菜、煲菜。去年,该公司所在地福田镇石巷村以公司为依托,以福田菜心为特色申报了“一村一品”。去年,该公司收购农户菜心40万斤,70%用作鲜销,30%用作烘干,进一步拓展了发展模式。
博罗县小云龙食家有限公司总经理曾金顺介绍,2019年,为延伸福田菜心产业链,该公司研制了福田菜心面推出市场,大受欢迎,成为当地群众走亲访友的伴手礼,而菜心云吞、菜心馒头等也受到食客的欢迎。
从规模种植到精深加工再到销售,福田镇正积极探寻福田菜心全产业链发展之路。福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政府进一步实施“福田菜心+”产品打造计划。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以福田菜心为主、其他农产品为辅的深加工产品,例如:福田菜心儿童饼干、福田菜心面膜、荔枝墩甘蔗饮品等,进一步开发出一系列健康、市场需求量大、便于网络销售的产品。探索“福田小吃”店连锁模式。参考“沙县小吃”模式,依托、改良“小云龙美食”模式经验,根据福田特色,开发、整合福田菜心面、福田菜心云吞、福田菜心肠粉、顺兴食品等食品资源,建立一套规范、标准的产业链,探索打造“福田小吃”店连锁模式,要求加盟的必须是福田人或者为福田作出贡献的人,给予政策支持,解决农产品销售和就业问题,进一步打响福田这张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该镇还将“福田菜心+”模式移植到其它农副产品发展壮大上。实施“品牌设计”再造计划,聘请高水平设计团队,对各村具有产业振兴潜力的农副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将徐田沙葛、联和乌凰酒、联和龟业产品、山下兰花等本地产品进行“颜值提升”,并逐步统一规范市场上包装,打造一批具有福田特色、高颜值的“爆款”产业品牌,由村委掌握设计品牌所有权,让产业品牌成为村庄发展的造血源泉,推动福田乡村产业振兴。
另外,在产业振兴上,罗浮印象生态农业、一家禾生态农业2家企业获得了“一村一品”的资金支持。罗浮山林场振基木器制品有限公司、博罗县绿都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东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博罗县鑫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家农业企业获得了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称号。
未来,该镇还将培育具有福田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强党建
党员代表评议促领办221件实事
徐田村兰门村民小组的村民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再不用担心因水压问题而没水用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福田镇徐田村联合镇水利所,为该村兰门村民小组300多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这是福田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福田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环节来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烦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3月8日,该镇党史学习教育镇村干部领办民生实事启动仪式举行,镇村干部共领办民生实事221件。目前,件件有落实,桩桩有回音。
兰门村民小组距镇上的自来水厂比较远,从自来水厂引水过来水压不够,只能另辟饮用水源,在村庄附近一处山包下新建了一处小型饮水工程,并于2017年投用。去年,有村民反映,有时出水量很小,甚至没水,生活用水受到了影响。另外,偶尔还会出现自来水浑浊的状况。
接到情况反馈后,徐田村委会立即联系镇水利所,联合对小型饮水工程进行了调查。村干部和水利所工作人员爬山查看了水源,发现水源水量有所减少,这是导致水压不够、水质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找出原因后,村干部和水利所工作人员在山上另外寻找更好的水源。
小山包处的山泉水资源丰富。不久,村干部就发现了另外一处更大的水源,经过检测符合饮用标准。在水利所的支持帮助下,饮用水工程的水源顺利完成更换。为了让水质更稳定,让村民喝上放心水,村委会和水利所一起,对这个小型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升级,加装了滤芯,加强对水源的过滤、净化,让水质更优。
据统计,今年,福田的镇村干部共领办民生实事221件。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46件;出行安全、安全生产及治安项目43件;文化、教育、体育项目31件;水利工程项目22件;道路工程项目21件;帮助困难群众项目12件;环保设施项目9件;镇容镇貌提升项目7件;卫生健康项目5件;其他民生实事项目25件。
民生实事认领后,关键在于办理。该镇要求,各村、各部门要将民生实事真正落实到位,体现党对群众的关怀,全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值得关注的是,为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并取得实效,该镇采取“一查二听三评议”的方式,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其中,对照民生实事的完成时间计划,组织党员代表进行评议。
以党建为引领,该镇不断为办实事、惠民生,让发展成果普惠共享。去年,完成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1587人,完成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099人;按时发放低保户、五保户等群体保障补助金373万元。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完善,推广使用小程序救助功能,使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办理社会救助申请。始终坚持教育优先,继续完善中小学教学楼建设和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投入45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全力推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何运平 特约通讯员周祖登 通讯员邱耀光
图片由福田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