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 逐梦前行丨康养圣地 粤岳罗浮

[报料热线] 2831000

  千年悠悠,罗浮胜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风景秀丽,是我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自古素有“岭南第一山”的美誉。苏东坡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词,更是让罗浮山闻名于世。红色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宗教文化在罗浮山兼容并蓄,造就了丰富齐全的配套资源。

  百年奋斗,再启征程。当今,罗浮山旅游业正值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景区已发展形成一条集历史、人文、医学、研学、科普、康体、养生于一体的链条,是粤港澳大湾区民众休闲观光、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立足建党百年新起点,罗浮山景区传承东纵红色文化、弘扬东纵革命精神,推动旅游产业开创新局,打响“康养圣地,粤岳罗浮”品牌,谱写“岭南第一山”新的篇章。

  

罗浮山黄龙观。

  魅力景区

  罗浮山成为热门红色“打卡点”

  432座山峰,980多处泉水,18处洞天奇景,72个石室幽岩……罗浮山,素有百越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以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的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罗浮山地处岭南“旅游休闲走廊”的中心地段,是构成“广州―香港―惠州”旅游金三角的支撑性景区和代表型景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成为休闲度假、养生健体、赏景会友的绝佳胜地。

  赏罗浮美景,体验红色、道教、中医药文化,呼吸充满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罗浮山打卡。罗浮山自2020年3月18日恢复开园至今一直以零疫情景区喜迎天下宾朋、四方游客。自2020年10月起景区游客量就达到2019年同期的90%以上。今年“五一”假期,罗浮山景区更是迎来了旅游高峰。据统计,“五一”前三天,接待游客就超5万人次。今年罗浮山成为了热门的红色“打卡点”,作为弘扬东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大讲堂”,4月18日,罗浮山景区推出了新的红色旅游线路。穿一套红军服、走一段东纵路、唱一曲东纵歌、听一个东纵故事、上一堂专题党课、重温一遍入党誓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党建团队成为景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和党史学习教育的新生客源。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5月,共接待4.8万名学生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升国旗、听红色故事、上思政课、做手工等,很热闹。”不仅如此,罗浮山旅游新项目白莲湖夜景观赏项目和丛林探险穿越项目也于今年春节前对游客开放,景区大门、白莲湖、景区步行道两旁树枝被各式各样的彩灯挂饰映照得五彩缤纷,吸引了众多游人。

  2013年12月,罗浮山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惠州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2014年9月,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同年12月,罗浮山澜石村成为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19年12月,罗浮山获评优秀研学旅游目的地称号;2020年4月,罗浮山获评惠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同年7月获评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年1月,获评2020年首批“广东摄影目的地”称号;今年4月,获评“最美中国旅游景区”荣誉称号……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罗浮山景区披沥数载求新求变的努力结果。在这里,罗浮山景区宾至如归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全面升级的硬件、软件设施,“一站式”贴心旅游服务,堆砌起国家5A级景区沉甸甸的荣誉。

  

罗浮山新大门。

  提档升级

  树立整体产业经济思维 推进景区全新发展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和惠州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发展目标,罗浮山景区结合自身实际,将自身品牌定位为“康养圣地,粤岳罗浮”,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品牌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建设,以整体产业经济思维不断推进景区发展,全面升级硬件、软件设施。去年以来景区在提升方面做了大量的新尝试。

  为更好服务游客,景区全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全面升级改造罗浮山索道缆车。罗浮山吊椅索道于1995年建成投入运营,索道全长1500米,单程运行时间为21分钟,已在春节后暂停运营,现正在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改造后的索道线路将不会改变,支架数由原来的21座减少为10座,运行速度可提高4倍。改造后的索道拟采用目前先进的八人脱挂吊厢式方案,吊厢为封闭式,安全性及游客舒适性将大大提高,新索道争取今年国庆节恢复运营。

  今年罗浮山景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4月18日,罗浮山景区推出新的红色旅游线路。这条红色旅游线路全长2.5公里,以“重走东纵路”为主题,由室内向室外延伸,串联了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对外联络处旧址、元帅楼、将军楼等红色革命场所,注重通过情境体验,努力将景区打造成为广东省基层党建红色“新地标”。除推出红色旅游线路外,景区还结合研学游,新推出《聆听东纵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奋斗百年重走东纵路》《烽火罗浮山》等系列课程,进一步打造“东纵红色教育课堂”,围绕重大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红色旅游成为今年罗浮山景区的一大亮点。

  为推动景区夜游经济发展,给景区增添活力与魅力,景区推出了罗浮山“灯光夜景秀”特色文旅项目,打造罗浮山游“白+黑”模式,晚上来景区的游客明显增多。据了解,如今,因疫情防控需要,景区夜景暂停营业。但接下来,罗浮山将着力打造夜间旅游发展典范,成为文化旅游新名片。

  罗浮山还在“景区+体育”方面加强谋划。近年来,罗浮山以获评“中国健身名山”为契机,相继推出“文旅+体育健身活动”项目。穿越丛林体验项目就是罗浮山推出的又一个“文旅+体育”亮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参与。该项目有利于激发参与者的潜能,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去运动、攀爬,勇敢挑战自己提升和强化个人的心理素质,激发团队精神和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研学教育板块大方向,景区积极突破创新,大力推进景区+研学的新型景区游学模式,与华南师范大学展开研学课程设计与开发,设立二级研学公司,全力推进景区研学专业化,可持续性。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优秀研学旅行目的地”、“惠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今年上半年罗浮山景区研学游接待人数约5万人。

  智慧景区建设也在进一步全面提升。景区出入口闸机系统完善提升,更新改造生态停车场收费系统及景区全息讲解系统。特别是轻影旅拍罗浮山短视频系统,在景区设置七大美景自动跟拍系统,仅需后台录入人脸,后台即可在打卡点自动跟拍游客游玩视频,无需自己录制,后台摄像头自动获取人脸信息就可以获得属于游客自己的游玩短视频,可以让游客得到全新体验。

  全域打造

  挖掘乡村旅游潜力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罗浮山管委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罗浮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依托,下辖三村一社区立足乡村实情和特色,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潜力,以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打造岭南特色鲜明的生态美丽宜居乡村,构建罗浮山全域旅游格局。

  一方面,通过打造特色生态文明乡村,以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罗浮山澜石村2015年就被评选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新农村建设,包括民居外立面改造、道路升级、绿化美化亮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环境整治、公厕改造基础设施等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打造,新的农村新貌展现在游客面前且成效明显,2018年参观游客量就达150万人次,2020年达到170万人次,其中澜石村的红花坑、麻姑峰村小组是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七星耀罗浮”的核心区,成效尤为突出。

  澜石村红花坑村小组位于罗浮山景区门口,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该村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山,环境优美,且罗浮大道横亘其中,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约53万平方米。2013年来,红花坑村小组以罗浮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省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罗浮山景区整体创建工作。村民自愿拆除原来已出租和自家经营农家乐棚屋后,由管委会统一规划,各村民自筹资金建设了总面积24000平方米的红花坑村商业区。商业区的建成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集体年收入13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10万元。红花坑村小组瞄准了民宿市场。罗浮山对于民宿的定位尤其是对“民宿集群”,要求更高,在立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前提下,不仅仅要在“吃和住”的问题上做到最好,还要依托于景区,进而解决游、玩、购、乐、养的问题。2015年,红花坑村商业民宿区共建成三层门店75间,依托罗浮山景区,现大部分村民自发做起了民宿及餐饮,有了这些集群民宿,快速带动本地民宿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目前该商业民宿区每年将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近650万元的经济收入。

  麻姑峰村小组位于罗浮山景区的南部,北靠仙山麻姑峰,东南是罗浮大道。麻姑峰村是进入罗浮山朱明洞景区的重要门户。因该村背靠罗浮山著名山峰“麻姑峰”而得名,麻姑峰村面临旷野、水系、田园,是一处人文和生态景观共同构成的岭南典型古村落。从2015年开始该村小组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注重养生文化,依托罗浮山中医药、葛洪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集文化养生体验、葛洪养生教育、休闲度假、养老于一体的度假村落。除此之外,麻姑峰村小组高规格维护和保留村小组原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同时培育和引导养生养老产业进驻,发展养生产业,进行生态养生型开发。麻姑峰村小组通过湿地公园建设,突出绿色生态发展,结合大力推进“清水治污”行动,将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与湿地公园完美结合,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排放,完成池塘、引水沟渠进行整治,利用当地的鹅卵石做池塘挡土墙,修建了长约两公里的特色水渠和巷道,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另一方面,景区通过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如澜石村引进了“玉兰农场”和“广滢无花果农场”作为农业龙头企业。随着龙头企业的引进,进一步解决了本地村民就业问题,村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升,真正实现了“农民变成导游,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村变成景点”的发展趋势。

  党建引领

  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党建引领兴产业,聚力赋能促发展。罗浮山景区党委结合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罗浮山景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统筹抓好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感,强化党员战斗力,更好地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推进景区党委党建各项工作力度。

  罗浮山景区党委通过全面开展集中学习教育,结合三会一课、景区党校培训、室外活动等,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30多次集中学习、培训。举办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群众需求调研活动培训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罗浮山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新思想、新风尚、新农村”乡村振兴宣传宣讲系列活动。开展了罗浮山景区党校“百人讲师团”培训班、“我向国旗敬礼!喜迎新中国成立71周年”升旗、观看主旋律重点优秀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等系列活动。学习教育形式多样化,使党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罗浮山景区党委实行包干到户,精耕细作责任田。党委班子带头,以管委会党员干部为业务骨干、“两委”干部、小组长为重要组成力量的联系群众团队作为包村(社区)干部,每星期至少一次下到各村(社区),包片到户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为村(居)民排忧解难、问策于民问计于民等工作。以每户村(居)民为单元,包村(社区)干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村(社区)排查摸底,了解村(居)民工作、生活情况,急村(居)民之所急,解村(居)民之所难。联系群众团队以“蜘蛛网式”实行乡村包干全覆盖,确保包村干部分片到户,每位村(居)民都有具体联系党员干部对接,确保把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村民动向、村民舆论、村民心声等及时传达到上级各单位、部门,并能及时处理各种问题,把一些矛盾问题提前解决在萌芽阶段,“两违”问题、乡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得到更有效推进和完成。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谢永健 通讯员刘梦媛

  图片由罗浮山管委会提供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