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报创刊72周年:从一张小报到传媒集团

[报料热线] 2831000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舆论是革命的先导。

  1842年,在德国,马克思创办世界上第一张无产阶级性质的报纸——《莱茵报》。1843年被查封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又共同创办《新莱茵报》,成为宣传教育人民群众、推动德国革命运动深入发展的舆论阵地。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他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办好地方报纸。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新闻舆论战线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主动开展决策调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创办了许多党报党刊。党报党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党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阵地之一。红色报刊在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望百年征程,东江地区近现代至当代发展历程中的每一次重大节点、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场影响深远的转折,几乎都有红色报刊见证与红色新闻人同行,东江红色报刊成为东江地区革命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惠东高潭创办的《暴动日报》、惠阳中心县委创办的《真理报》,到东江纵队《前进报》、粤赣湘边纵队《大众报》《粤赣报》,再到惠州解放后第一份党报《东江日报》、改革开放后《惠州报》《惠州日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以惠州为中心的东江红色报刊,广泛传播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记录东江儿女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壮举,也书写了东江红色报刊不断发展、壮大、前行的光辉历程。

  1949年10月16日,迎着惠州城解放后的第一轮朝阳,《惠州日报》的前身《东江日报》诞生了。赓续着红色基因和血脉的《惠州日报》,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节拍,紧紧围绕惠州历届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惠州发展大局,与惠州人民心声相通、与惠州城市根脉相连,守正创新、矢志不渝。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在《惠州日报》创刊72周年之际,《惠州日报》弘扬党报初心和传承红色基因,全面梳理东江红色报刊发展历程,总结东江红色报刊尤其是《惠州日报》的办报办媒经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特别是红色报刊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主动阅读党报党刊,获取权威主流信息,把握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城市发展脉动,为推动新时代惠州高质量发展奋楫争先、再立新功。  

  惠州解放后,国内社会环境稳定,东江地区新闻人才汇聚惠州。经过多年办报办刊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开枝散叶”,东江地区党报党刊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效提升,步入繁荣兴盛时期。

  惠州解放初创刊的《东江日报》,几经更名、停刊、复刊,延续出版至今,在惠州日报社基础上成立的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融合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新型城市传媒集团。 

  2007年9月26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

  《东江日报》

  迎着惠州解放的晨光创刊 

  《东江日报》《东江报》《惠阳报》《惠州报》《惠州日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报史馆展柜内,一张张泛黄的报纸,记录着惠州的发展历程,激扬的文字揭开尘封的记忆…… 

  1950年5月3日的《东江日报》。

  1949年10月15日清晨,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独立第三营从淡水出发,15日下午开进惠州城,惠州宣告解放。

  当日,东江军管会宣布成立,军管会主任蓝造签署命令,成立东江日报社,调时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司令部情报参谋的黄秋耘任总编辑,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容克任社长,从支队文工团、大众报社抽调10多名文化基础较好的同志到报社从事采编工作。

  黄秋耘时年31岁,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曾编辑过《青年知识》周刊和《新建设》杂志,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高的办报水平。黄秋耘和战友们来不及拂去军装上的尘土,立即投入新的战斗,马不停蹄采编新闻报道,并利用原惠州国民党《粤东日报》(前身是1926年创办《惠州民国日报》)社留下来的印刷机、油墨纸张等,通宵达旦地编辑印刷惠州解放后第一张党报《东江日报》(《惠州日报》前身)。

  10月16日,战火硝烟尚未散尽的惠州,油墨飘香的《东江日报》与惠州新生的阳光一起横空出世,与群众一起分享东江第一大城重归人民怀抱的喜讯。

  创刊号刊登宣告惠州解放的《东江军管会公告》、华南地区战况、香港市民对广州解放的反应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等内容,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当日,惠州市区中山西路等主要街道布告栏里都张贴着《东江日报》创刊号,还有很多市民在抢购创刊号,6000份《东江日报》创刊号,1小时内就销售一空,在当时只有3万多人的惠州引起轰动。

  1949年12月1日,中共东江地方委员会成立,《东江日报》成为东江地委机关报。当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进驻惠州,原支队机关报《粤赣报》人员加盟东江日报社,东江地委宣传部长卓扬兼任东江日报社社长,陈培任总编辑。

  《东江日报》四开四版铅印,以报道本地新闻为主,兼及国际、国内重大新闻,辟有文艺副刊及《社会服务台》等栏目,发行范围为东江行政委员会所辖各县。

  创业艰辛

  助力建设新惠州

  新中国成立初期,惠州百废待兴。东江日报社设在今天惠州宾馆望湖楼内,当时是一幢旧式建筑,一楼是排字房和印刷车间,二楼是编辑部,三楼是集体宿舍,逼仄拥挤。

  粤赣湘边纵队的年轻军人成为新生的《东江日报》主力军。他们继承东江第一支队《大众报》和东江第二支队《粤赣报》优良传统,秉持严谨专业、团结协作的办报风格,奋力开辟惠州新闻事业新天地。

  兼任东江日报社社长的东江地委宣传部部长卓扬,1946年曾担任过中共泰国总支部主办的《真话报》总编辑。虽然是兼职,但他吃住都在报社,改稿、审稿、看大样,样样都亲力亲为,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办好《东江日报》上。

  卓扬团结同事,知人善任。总编辑陈培在《粤赣报》工作过,对办报业务十分熟悉,卓扬就让陈培主抓采编业务。总经理庄云光懂经营善管理,就分管印刷、发行及经营工作,积极开展对外承印等业务,并在水东街开了一间营业部,对外营业,用这些收入建起两间印刷车间,添置新机器,改善报社工作条件,报纸印刷质量得以提高。

  上世纪50年代的《东江日报》主要围绕巩固新生革命政权、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主题进行报道。当时的东江地委所辖地域很大,包括现惠州、河源、汕尾、深圳、东莞所辖范围,以及增城县、从化县和五华县,除县际之间有班车,记者下乡采访主要靠自行车和步行,并沿用部队借宿、搭餐办法,每天交大约0.3元,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山区农村采访,走几天的路是常事。为防敌特袭击,记者下乡时还要佩带手枪,夜间休息时报社人员要轮流站岗放哨。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东江日报》仍保持着天天出版。

  老一辈惠州报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牢记党报初心,不畏艰难,白手起家,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巩固新生政权、建设新家园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数易报名

  服务大局初心不改

  随着惠阳地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变化,报道重点相应转变,《东江日报》报名也随之几度变更:1950年7月,《东江日报》更名为《东江报》,1951年2月又复名为《东江日报》,1952年初易名为《东江农民报》,1952年12月随东江专区撤销而停刊,并入粤东行署《粤东农民报》,惠州只设立《粤东农民报》记者站,1972年复办《惠阳报》。1976年1月起根据省委决定停刊,此后10年惠阳地区没有出版报纸。 

  1956年2月11日的《粤东农民报》。

  不管报名如何变更,作为惠阳地区党委机关报,始终如一地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喉舌,宣传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鼓舞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惠州艰苦奋斗,发奋图强。

  据惠州老报人王干有关回忆文章,1952年1月《东江日报》改为《东江农民报》。由于当时农村读者文化水平较低,报纸就在如何通俗化、让农民读者看得懂方面下功夫。东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为客家人居住地,群众喜欢唱客家山歌,报纸便利用山歌的形式宣传土改,由于“对胃口”,《东江农民报》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发行量大增,形成村村有报的良好局面。

  上世纪70年代,国民经济亟待复苏,人民生活需要改善,这个时期报纸重视报道生产情况。1972年复办《惠阳报》试刊第1期,除头版介绍新天公社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报道外,第二版整版报道全区工农业生产。既有报道生产成绩的消息,也有报道生产模范的小特写,整张报纸严肃庄重,不乏轻松活泼。

  复办《惠阳报》时,办报条件仍旧艰苦。当时惠阳报社31名干部职工挤在地委大院里的一套面积约150平方米的宿舍里办公,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要放六七张办公桌,人进去后难以转过身来。但大家乐在其中,团结战斗,策划采编稿件,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新闻宣传报道任务,对服务惠阳地委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界美谈

  人才荟萃名家多

  《东江日报》创刊至改革开放前,惠州报业人才荟萃,为广东新闻及文化战线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领军人才。

  《东江日报》首任总编辑黄秋耘身兼编辑、校对“一脚踢”,传为惠州新闻史佳话。后来,黄秋耘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学习》等报刊编委以及中国作协理事,在文学评论、散文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创办的党报之一,《东江日报》创刊时间比《南方日报》(创刊于1949年10月23日)还早一个星期。《东江日报》为《南方日报》培养了两名总编辑,成为业界美谈。曾任《粤赣报》总编辑的陈培,接任黄秋耘成为《东江日报》总编辑,后转入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采编部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83年至1986年)。来自广东兴宁的张琮,1949年冬随《粤赣报》进入《东江日报》,历任记者、编辑。1987年1月至1991年5月,张琮任《南方日报》总编辑。 

  1949年冬,《东江日报》记者唐瑜(右三)随东江署征粮队采访。

  唐瑜,历任《东江日报》《粤东农民报》记者、编辑。这位曾经的连队文化教员、《粤赣报》油印员及战地记者,经过多年的锻炼,成长为广东省文化厅厅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著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纪实文学等。 

  解放初期,《东江日报》工作人员既当记者又当战斗员。这是《东江日报》记者谭力浠(右)在一次战地采访后与战友合影。

  谭力浠,原《大众报》记者、《东江日报》记者,后任惠州市图书馆馆长、惠州市委(现惠城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出版专著《惠州史稿》,主编《惠州风云》,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历史的记录者。

  七十余年来,一代代一批批人才相继从新闻岗位走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他们用热血和才华,为惠州城市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扩版升级

  从日报发展成为传媒集团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新闻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6年2月,《东江报》复刊。 

  1986年5月1日的《东江报》。

  惠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其发展备受海内外瞩目。1988年9月1日,东江报社与惠州市侨务办公室、市侨联创办《惠州乡情报》月报,国内外发行,发行至东南亚、北美、欧洲及香港地区的惠属社团。该报共出版81期,年发行量48000份,1996年8月停刊。

  东江红色报刊面向海内外传播的历史,除抗战时期的《前进报》,还可以追溯至1939年1月。当时,在东江纵队的帮助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在惠阳淡水成立,创办《东江》周刊,积极沟通南洋各属侨胞与东江各地同胞的信息,号召全民抗日。该周刊运行至1940年4月,在东江地区及东南亚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惠州乡情报》延续了《东江》周刊的爱国爱乡精神。 

  1993年10月1日,《惠州报》改名为《惠州日报》。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惠州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新闻事业亦快速发展。1990年10月,《东江报》易名为《惠州报》,1993年10月1日更名为《惠州日报》。由周三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周六大报,1994年由周六报扩为天天大报。2007年9月26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 

  经过数次改版的《惠州日报》。

  一张小报长成大集团。今天,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已发展成为旗下拥有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户外媒体等完整的全媒体介质体系的综合性新型传媒集团,每天覆盖读者、网友、粉丝300多万人次。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