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绳武围综合项目启动 拟投资25亿打造美丽乡村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龙门人文明珠 岭南乡村毓秀
龙门·绳武围综合项目启动,拟投资25亿元打造美丽乡村

  绳武围

  龙门人的“母亲河”增江,蜿蜒曲折,千重灵秀,两岸古村星罗棋布,错落有致。近年,一个位于增江南岸的古村——龙华绳武围声名鹊起,于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并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东风,重焕生机。

  日前,计划投资25亿元的龙门·绳武围综合项目启动,面积约1.36平方公里,以绳武围古村落和增江河龙华段为核心,深度挖掘绳武围“崇文尚武、家国天下”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核,围绕“文、农、旅、商、体、康、养”等方面做文章,构建“古围新城”的产业发展格局,探索乡村振兴的“绳武围模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性项目。

  明清两代雄踞一方的商业版图、书香门第、仕宦世家,400载绳武围得今日之声名与机遇,其来有自。 

绳武围有400多年历史,是一座围屋式建筑。

  “鼎革楼”的兴建与劫难

  明清时期,增江南岸、龙华圩附近,两个规模宏大古村落——龙江围(今水坑村)、绳武围(今龙华村新楼下)相继出现,它们是李姓村落,史称“蓼溪李氏”,为龙门的名门望族,亦是岭南先民在山水之间开基落担、开枝散叶的代表。

  南宋时期,蓼溪李氏先祖由韶关南雄珠玑巷南下番禺,后建业于龙门,最后定居龙华蓼溪嶂下,先后开辟出龙江围和绳武围等建制恢弘、构建精美的围屋。

  这个繁衍700多年的家族,保存着古围屋、家祠、文笔塔、书室、功名碑、碉楼等众多载体,为古代岭南人的播迁与发展留下厚重的脚注。

  绳武围的背后是一段深刻的家族记忆。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蓼溪李氏六世祖李孟盛(号梅庄)之孙李素闲离开龙江围,迁居龙华圩旁,开建绳武围。李素闲志向远大,不倚祖荫,自谋大业,其到绳武围建的第一栋建筑,命名为“鼎革楼”。“革,去旧也,鼎,取新也。”李素闲以此明志,终得偿所愿,谋得丰厚物业,人丁也兴旺起来。

  明末清初,正值乱世,匪寇窜入龙华。鼎革楼在当时已是大户人家,成为匪寇打劫的目标。绳武围后人整理的家族资料记载有“鼎革楼难”:一天,匪寇对绳武鼎革楼发起进攻,李氏族人最终抵抗不过,惨遭匪寇灭绝人性的血洗。血洗之时,十一世李待举(字莘士)因在外婆家,幸免于难而得生。

  李待举,为李素闲的三子李茂饰之孙,父亲李主兑。李主兑为“明季禀生,博学能文,尚节义。崇祯甲申闻京陷,涕泣累月竟以忧愤卒”。父亲逝世时,李待举年方十五。父亲去世没多久,李家就“遭土寇焚刦,阖门罹难”的“鼎革楼难”。

  “鼎革楼难”后,李待举在外婆家长大,后回到绳武围艰难创业,颇有当年曾祖父李素闲的骨气。

  绳武围李氏两次创业,其过程和规模,后人已无法详述。李氏后人口耳相传,他们原来有个采石场,石场曾经有上千工人,主要生产石灰、石灰油等,并通过船运送到广州。

  清咸丰版《龙门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龙门县大旱,知县卢世贵及其属官借巡抚“均粮均役”之檄,在法定赋税以外加征数倍,命书吏、差役下乡勒索,竟至勒人卖儿贴妇、卖坟毁屋的地步。稍不遂意,民则立毙杖下,士亦锁拿监禁,哭声震野,逃亡者以千百计。有感于这些繁重的苛税,李待举上书两广总督石琳,期间几为卢世贵所陷害。李待举抱着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去做这件事,最终,龙门百姓得以除去加征。李待举因此被乡民赞誉为“人杰”。 

绳武围高大厚重的围墙。

  建围寓意“绳武耘经”

  随着明末清初动荡结束,绳武围迎来了它的盛世。李待举之后,又经过李家两代人的努力,到第十三世李隶中,李家家业渐丰。

  历经“鼎革楼难”,李家痛定思痛,逐渐建设一座具有防御功能的围屋。该围的正门门楣阳刻“绳武”二字,典出《诗经》之“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围的西面侧门则有“耘经”二字。“绳武”和“耘经”,寄托李氏对后辈文韬武略的期待。

  绳武围融合广府建筑和客家围屋元素,外围墙内梳式建筑,坐南向北,总面阔168.95米,总进深92.52米,占地面积约15632平方米,由围墙、祠堂及周边的三合院式民居组成,十多栋的镬耳大屋大气恢宏。围中轴线上的祠堂命名为主兑李公祠,祠前有品字形的三眼水井,祠堂与民居用隔火墙隔开。四周围墙高筑,内墙有跑马道,墙体有枪眼。

  绳武围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保存完好的围墙和跑马道。从外面看,是七八米高的围墙,四周还有炮楼;从里面看,围墙之下还有一圈2米高的跑马道。跑马道约1米宽,站在上面,刚好能够到围墙的箭孔,可攻可守。

  绳武围固若金汤。1953年,增江水漫龙华,洪水涨至绳武围外墙3米高处,但洪水基本没对绳武围造成损失,洪水退时,仅把大门西侧的围墙冲歪一点,这足以见绳武围之坚固和强大的防御功能。

  此外,李隶中的二儿子李步云还在绳武围旁建起一座10多米高的碉楼。若遇到强盗洗劫,族人可以全部转移到碉楼避难。 

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一般要有功名的乡村方可建造。

  书香门第仕宦世家

  绳武围李氏不仅继承了先祖的经商之道,还传承了崇文重教的传统,由此延续出一支书香门第、仕宦世家。

  进入清代,绳武围开设咏春园、蓬春园、泰栈书房等私塾教育子孙,读书人纷纷登科及第。自李隶中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取举人至清末,绳武围出八位举人、十四位贡生,可谓是斯文林立,文韬武略皆有之,且官风廉正。

  这些读书人中,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李隶中和李步蟾两叔侄。李隶中在山东多地任知县、州判等职,深得民心,被任地子民称为“清官第一”;李步蟾在陕西、甘肃等地任县令和州判,体恤民情又法治严明,被任地子民称为“李青天”。绳武围耘经门每年张贴的春联“铭垂东鲁,绩绍西秦”便是对李隶中和李步蟾两人事迹的概括。此外,李步蟾之弟李步墀人称“鹿池先生”,著述颇丰,而李步墀之子李柱兰,善谋善战,也是著述诸多。

  民国版《龙门县志》总纂邬庆时称,龙门艺文,就个人而言,以地派刘士骥为盛,就家族而言,以龙华李氏为盛,李隶中所著书有两种,李步墀所著书有四种,李柱兰所著书有八种,李炽(李柱兰之子)所著书有三种,而李步蟾的诗句,妇孺皆有传诵。李氏后人曾经统计,李氏家族共撰书六十六卷,可惜全部失传,这让李氏后人惋惜不已。

  今天,远远望去,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的绳武围俨然一座坚固的城堡,气魄不凡。门楼前,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门楼两侧,立着多块清代的功名夹,依次刻着绳武围李氏读书人在清朝乾隆、咸丰等不同年代考取功名者的名字,其中还有在京城履职的高官。镶在墙上的一块大石牌,更是密密麻麻刻着数十位李氏族人名字,那是民国时期在全国各地为官或经商之人。

  绳武围内,有一口三眼井,建于清乾隆年间,井水清澈,从不干涸。四周墙体以青砖砌成,井面以数块麻石板覆盖,正中留有三个提水口,呈品字形,其含义是以品为德,并以清廉似水、饮水思源之意来警示后人。如此井水,从某个侧面流露一个大家族的细节,让人敬佩。

  高大的围墙、雄伟的门楼、古朴的民居……走进今天的绳武围,一道厚重的围墙将宁静的绳武围和热闹的龙华圩相隔,墙内墙外宛如两个世界。龙门·绳武围综合项目,将打通墙内墙外的世界,搭建起一块诗意栖息地。

  ◆延伸阅读

清代绳武围诗人群

  清代龙华绳武围李氏出现了一个诗人群体,李氏连续几代人,或踏入仕途,或归隐田园,或舌耕杏坛,均喜吟诵并结集成书,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文化。

  近现代知名方志学者、番禺人邬庆时编撰民国版《龙门县志》提到李氏诗人五人,李隶中是李步蟾、李步墀兄弟的伯父,李步墀子为李柱兰,而李柱兰子为李炽,连续四代人,均为龙门当地乃至粤中知名诗人。

  “山左清官第一”李隶中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李隶中中举,派往山东省任职,历任福山、黄县、夏津、博山、邱县县令及德州州判、临清直隶州州同等职位,所在多善政。李隶中在外为官多年,“历宰六邑佐二州,不名一钱,时称山左清官第一。”李隶中著有《宦游草》《蹈实山房文集》《蹈实山房诗集》,后散佚。志书称其“所作感怀诗,东人传诵之。”这是李隶中现存唯一的一首诗歌,诗云:“十年书剑远飘蓬,此日才膺百里封。保赤有心愁学浅,御寒无策为官穷。板桥直接荒城路,野树横悬古庙钟。但愿尔民耕且读,讼庭花落鸟啼空。”

  清代著名诗人、番禺人张维屏在《松心文钞》中也称,李隶中“诗稿散佚,仅存七律一首”,即上述感怀诗。张维屏称赞李隶中“有古循吏风,至供给夫料邮书其弟弟在家措偿,不欲累民,此则州县中罕有之事。”后来,张维屏将李隶中此诗收录进《国朝诗人征略》。

  “李青天”李步蟾

  李步蟾,字敬跤,号桂苑。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2岁的李步蟾以县试第一名,选为拔贡,补派陕西南河任试州判。不久,因父丧,回籍。料理丧事后,李步蟾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改任甘肃灵州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城关)州同,后调任秦州直隶州三岔镇(今甘肃天水县)州判,兼管军粮、盐、茶,丝毫不沾,被人誉为“李青天”。李步蟾为官二十多年,“清廉爱民,不携家累”。

  李步蟾著有《卧雪轩诗略》,散佚。民国时邬庆时称“琼仙节妇亦均有诗句传诵至今”,但李步蟾存诗不多,仅两首编入张维屏的《国朝诗人征略》,分别为《送颜惺甫制府戍乌鲁木齐》和《晋儿还粤玉门道中》。张维屏称李步蟾“命其子于家中筹百金助薪水,此宦场罕见之事也”,“因辑入诗人征略,以见廉吏可为有如此者”。

  “鹿池先生”李步墀

  与哥哥李步蟾半生在外为官不同,李步墀酷爱故乡山水,行吟期间,结茅著述,一生未出仕,人称“鹿池先生”。

  李步墀,字志摩,七岁会写诗、解诗、写文章,人称“神童”,郡县考试,名列同辈前茅。因不合时势,李步墀终没有遇上机会发挥出来,甚为可惜。

  李步墀结茅村外,门额写上“伍草山房”,在其中吟诗、栽花、种竹、焚香观鱼为乐。他钟爱故乡招贤峰顶的卧鹿池,以池名为自己的别名:“鹿池先生”。他有《招贤峰》诗云:“近与罗浮连指臂,无烦跋涉寻仙踪。薄暮樵归我亦返,此生行乐何终穷。”

  在知天命之年,回望自己霞光流泻、悠然自得的一生,李步墀写下《感怀》诗表达无为乐天心境。民国版《龙门县志》称李步墀享年六十岁,著述甚丰,不自珍惜,散佚殆尽,仅存《伍草山房诗集》《伍草山房文集》《经史辨疑》等著作藏于家。

  “先生性恬淡,尝赋冬菊诗以见志,句云:‘早植久为君子重,晚香羞与美人期’。”张维屏在《听松庐诗话》点评李步墀道,“身虽未遇,然子孙皆渊源家学,庠序蜚声。”后又将其《招贤峰》编入《国朝诗人征略》。

  以“武略称”李柱兰

  李步墀一生淡泊名利,其儿子李柱兰却声名大振。

  李柱兰,号铁甫,岁贡生,历署南雄学正,永安、海阳教谕,丰顺、信宜训导,所至有声。番禺人陈璞为李柱兰撰写的墓志铭称,“龙门距会城百数里,士罕有闻于时,而粤中贤士大夫则无不知有李君铁甫者。”

  清咸丰元年和民国版《龙门县志》记载着李柱兰平贼守城的故事有数个,李柱兰皆以“武略称”,善谋善战。比如,清咸丰九年(1859年)冬,李柱兰署南雄州学正时,连退群贼。 

清代南海人李长荣《柳堂师友诗录》收编有李柱兰简介和诗歌。

  李柱兰生平最喜欢的是吟咏,著有《五经音释》《四书释》《尺牍》《思齐草堂诗集》《思齐草堂文集》等。

  李柱兰的诗“生气勃发”,“诗中有我”,深得清代诗人杨懋建、张维屏、李长荣等人的嘉许。来自梅州的名士杨懋建称“其为诗务在抒写性灵,不屑屑藉齿芬、拾牙慧,当夫表扬节义,维持名教,长言咏叹,尤三致意焉。即其流连光景,扢扬风雅,亦皆不矜才,不使气,灵光所注,直凑单微,不拘一格,而格无不备。知其所得者,深矣。”

  “春游人独挂帆归,积雨初晴日影微。两岸晓风调鸟舌,一篙新涨失鱼矶。花环树外将山绣,船到陂门带水飞。此景凭谁同领略,江头杨柳正依依。”李柱兰诗歌《二月十日舟发龙门城》,可一窥其诗风。

  清同治年间,广东南海李长荣编辑《柳堂师友诗录》,收录李柱兰诗歌22首,并给予李柱兰极高评价,称其“珠彩未匿,剑光弥腾,碑籍传人,千秋不朽。”

  “弦歌星冈西林”李炽

  李柱兰的儿子李炽,也是晚清粤中名士。

  李炽,号桃村,清同治十年(1871年)岁贡,候选训导,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龙门知县刘德恒聘请李炽主讲星冈书院,龙门文风为之一振。李炽一生讲学四十余年,手不释卷,著有《四书批注》《松石山房诗集》和《松石山房文集》,龙门以及增城、河源、博罗等地的学子“不惮百里、负笈受业”。

  李炽的性格,像祖父李步墀,生性恬淡,爱慕林泉,写下不少充满本地风情的诗歌。如他写《七星冈竹枝词》:“何处笙歌入夜闻,迎亲都到夕阳曛。笑他大舅回家去,赢得猪肉各半斤。催妆恰好及芳辰,戚友齐来送手巾。姊妹轻轻同打阁,莫惊邻舍老安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邬庆时为李炽遗著《松石山房诗集》作序时称,李炽“生长龙华,禀受招贤、蓼溪灵淑之气,且以学正(李柱兰)为父,以文学(李步墀)为祖,一家词赋,学有渊源,加以赋性恬淡,爱慕林泉,冷署一官亦不愿就,日唯与龙门、增城、河源、博罗之士讲诵、弦歌于七星冈、西林河之间。”“其时代既如彼,而其地方、其家世、其人事又如此,故其诗兼具蹈实、伍草、思齐诸集之长,而能别辟町畦,以自成一家。”

  家族良好的教育传统和读书氛围,使得李炽的《松石山房诗集》集纳了先辈诗集的优点,同时另辟天地。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侯县军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