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永汉合口村:因位于河口得名 老屋琉璃窗花显当年繁盛

[报料热线] 2831000

  乡村名片

  合口村

  合口村位于龙门县西部,永汉镇东南部,是永汉最南端的一个革命老区村,距离永汉镇政府7.3公里,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多亩,山地1.7万亩。

  合口村全村925户,总人口3913人,是永汉人口最多的行政村之一,有合口、塘田、东升、新埔、乌泥湖、山吓、钟屋、大湖、新楼、白楼、赵屋、田寮、向阳、大围、六夫田、骆村等16个村民小组,主要姓氏有张、冯、徐、朱。其中张、朱两姓占多数。

  合口村是永汉镇的一个农业大村,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及外出打工为主。除了传统农业外,合口村里还发展嘉宝果种植等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合口村位于龙门县永汉镇东南部,地处南昆山脚下,毗邻麻榨,南临增江河,省道119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龙门的母亲河增江与其最大的支流永汉河在此汇合,村子处在永汉河河口的位置,因此得名“合口”。

  虽然地处两条大河的交汇处,但是合口村的地势并不平坦。南昆山的余脉火鸡山、尖峰山等环绕屏护,形成了天然的峡谷地带,因此这里古时又称“峡口”。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合口村因为靠江,船运便利,龙门的大米、竹木、煤炭等不少大宗货物在这里运转。通过船运直通增城,并利用增城珠江入口处的发达水网,抵达广州、东莞、佛山等地。

  定居于此的村民,因江河之便利,繁衍生息,建围定居,绵延至今,保留了大量古色古香的建筑。 

绿意盎然的合口村。

  缘起

  诗礼繁盛家

  如果将合口村发展过程比作是一个不停生长的圆,那么圆心就是合口围,合口围是合口村的地标,也是广东省级古村落。

  据围中长者介绍,合口围始建于明朝中期,历经数代完成。围中主要姓氏为张姓。张氏先人在明朝初年从东莞迁移至广东增城崇贤都张围村,后来由于人口的扩张,在明成化二十三年又从增城迁移至永清简沥乡,即现在的龙门县永汉镇合口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建村史,由于年代久远,原有不少建筑被毁,现存大部分是历代在原址基础上加以修缮的,现存建筑大多是清代重修。

  因家族来自广州,围屋带有明显的广府式风格,合口围建筑体量庞大,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整个古村落具有很强的防御性,祠堂背后有高高的后龙山阻隔,围中有炮楼,正前方有坚固的围墙,同时,围屋四面环水,易守难攻。

  围屋主体建筑的正大门很气派,木雕封檐板,屋顶是灰塑博古脊。一排错落有致的古建筑,青砖黛瓦,依山而建,足有百米长,围内的房子横竖排列非常整齐,每排房子前后左右都有小巷,小巷地面是用青砖铺设,房子建得很是精美,装饰有不少精美的木雕。

  此外,围屋中还有不少清代的绿色琉璃窗花,这些大多产自佛山,张氏先人往来佛山和龙门之间贸易,获得这种建筑材料,在当时属于比较奢侈的建筑材料,透过这些斑驳的窗花,我们依稀能看到围屋当年的繁盛。 

合口围古韵流淌。

  尊祖

  一围两祠堂

  合口围有两座祠堂,一座叫永佐二公祠,又叫下祠堂。一座为南清二公祠,又叫上祠堂,据永汉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王小峰介绍。之所以有两座祠堂,是缘于村子人口增多,分家所致。永佐、南清二公祠都始建于明末清初,都是三进五开间,结构也基本相同。

  祠堂建成之后,历经多次翻修,墙脚有红砂岩修筑,青砖铺到顶,屋檐下有精美的木雕,据村民介绍,这里原有块牌匾,刻着“崇本堂”三个字,60年代为了保护这块牌匾,就在“崇本堂”上面写上“文化室”。“崇本”即是崇尚根本的意思,古人认为祖宗是人伦之本,耕读是立身之本,将“崇本”作为匾额,目的是提醒子孙不忘祖宗、不忘耕读。

  祠堂分为上、中、下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庭院相隔,庭院中央为铺设平整的青石板甬道,左右则为开敞的回廊相连各堂,墙为青砖砌成,勒脚则是花岗岩,硬的山顶,火山墙刚建成人字形。顶部龙船脊的雕刻用的是灰塑工艺,辘筒瓦,封檐板则为木雕,墙楣的壁画为灰描。祠堂的头门是四根花岗檐,其柱梁上有木雕驼峰,二进前设有两侧廊,面阔三间,前檐以红砂岩石柱承重,两侧廊间为天井,青砖铺设,同样以青砖铺设甬道,二进共六柱十三架,两侧都设厢房,后檐设有屏门。

  据合口村村委员朱伟江说,合口围在最高峰时间住了六七百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村民陆续在围外修建新房,随之也陆续搬离了合口围,2009年,最后一批村民也搬离了。但每年重阳节,身处各地的张氏后人都会来到合口围的祠堂祭祖,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大伙聚在一起,吃饭、聊家常,增加族人之间的凝聚力。

  重教

  一姓两书室

  张氏先人落担合口,致富安居之后,以商养儒,十分重视子弟的学习和教育。在合口围众多古建筑群中,有两处书室格外显眼,分别是南庄书室和致钊书室。

  据围中长者介绍,“南庄”是为了纪念合口张氏发展史上一位做出重要贡献的先人,以他的名字作为书室的名字,目的是为子孙树立榜样。但是因为年代久远,族谱不存,他的事迹已经不可考证。“致钊”即是致远的意思,汉代扬雄的《方言》中讲到:“钊,远也”。将书屋命名为“致钊”即是希望子孙能通过读书,扩大视野和格局,创造更为远大的前程。

  相比其他建筑,两座书室显得比较规整精致,在南庄书室大门上的封檐板,至今保存着精美的木雕。一块长条形的木雕中间刻着“鸟、革、翚、飞”几个字。这几个字来自《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意思是如同鸟儿张开双翼,如同锦鸡展翅飞翔。这几个字一来是形容建筑物宏伟、环境优美;二来是古代文官官服都是瑞鸟飞禽,刻这些希望张氏子弟能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科举入仕。

  几百年来,两座书室都是合口围孩子们读书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在致钊书室建起了学校,南庄书室空置了。后学校搬走了,如今致钊书室成了村民祭祖、摆宴席的活动场所。

  文塔

  不坠凌云志

  在合口围的一个房间里,放着一块刻着“凌雲”二字的石匾,“雲”为云的繁体字,字体苍劲有力。据永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王小峰介绍,这块石匾是从合口围附近的凌云塔上拆下来的。因过去合口也叫峡口,因此凌云塔又叫峡口塔,也叫文昌塔。

  相传,凌云塔是由明代增城才子、进士胡庭兰倡建。胡庭兰,字伯贤,号桐江,增城人。曾师事王希文,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解元,二十九进士。未取得功名之前,胡庭兰受聘于龙门永汉、沙迳、地派等地,以教书为生。胡庭兰对天文、地理有较深的研究,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亦有独到见解,认为建宝塔能提振一乡之风。致仕返乡后,胡庭兰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在增城倡建雁塔,该塔背靠碧波荡漾的增江,“雁塔啼鸣”成为清代增城八景之一。

  相传,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永汉马星乡落马桥村有位名叫姚辉的老人,曾任福建省上杭县令,后告老还乡。姚辉虽年岁已高,却胸怀大志,为加强家乡的文化教育,不顾体弱之身,四处求贤,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增城遇见了胡庭兰。当时,胡庭兰还在落魄之时。见到胡庭兰,姚辉对其格外关心,将晚年的俸禄全部贡献出来。为了报答老人的恩德,胡庭兰全心用在教育上,生活勤俭朴素,工作废寝忘食,对学子治学严明。胡庭兰还对姚辉老人说:横龙洞(指永汉合口)是一块风水宝地,应在洞口建一座风水塔以倡文化。胡庭兰的建议得到了姚辉的支持。然而,胡庭兰任教不到半年,姚辉因病去世,建塔计划搁浅。胡庭兰晚年告老还乡后,重游旧地,精心设计,亲临勘察,与永汉人一起建塔,两年后,峡口塔落成。胡庭兰倡建凌云塔一说,由于是口耳相传的故事,流传甚广。可能是胡庭兰在龙门的知名度太高,以致误传他除了兴建水西塔,还误传他到过县城水西塔。实际上,根据1937年版《龙门县志》记载,“峡口塔,光绪十四年,张仁倡建。”是合口张姓自己人建设的文塔,这与乡村乡绅建文塔的风气吻合。

  自从文昌塔建造之后,横龙的文化、经济繁荣昌盛,人才辈出,成为龙门城市副中心。据村中长者介绍,在过去,这座七层塔在军事地图上也有标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部队来永汉镇训练,仍然有部队的同志就拿着军事地图寻找凌云塔。如今,凌云塔只剩下被杂草淹没的塔基遗址。

合口村风雨亭的嵌名联书写出大气淡然的人生态度。

  遗珍

  古道风雨亭

  龙门万山林立,平时有商贾往来贸易,常是水陆并用,合口古称“峡口”连接群山、增江及永汉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三角地带,是增江通往粤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明代开基于此的张氏先人,正是有了这种便利,才迅速积累了丰厚的财富,修建了巨大的围屋,传承至今。

  兴盛于此的张氏先人,除了自己行商之外,还十分热情。为了让那些出门在外、路经此地的商旅也能够有安歇之地,以避开风雨,得享安宁,他们特地在永汉河畔修建风雨亭和通明亭。据村中长者介绍,最迟在清代晚期,这两座亭子就有了,一直到民国后期,路经此地的商旅们依然常来此避风雨、侯船舶,村民也会在此为他们提供茶水等。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水运逐渐式微,亭子逐渐荒废倾倒,直到2006年前后,村里人集资又将其重新进行了复建。

  在合口村的风雨亭上,有一副嵌名联,是复建时村中长者根据回忆复刻上的:“风和日丽皆欣慰;雨飞云度亦安然。”即风和日丽时,这座亭子可以作为山川点缀,商旅歇坐于其上,必会心情愉悦,忘记羁旅之苦;在狂风暴雨来临时,避雨其中,也能让人从容安定,赏雨观景。这副对联不仅写出了风雨亭的功用,也书写出了村民大气淡然、无惧风雨的人生态度。

  通明亭在风雨亭的对面,四周竹林环绕,环境优美。与风雨亭三面墙体的建筑形制不同,通明亭由5根立柱撑起,飞檐吊角,更显轻巧,彰显着合口村张氏作为诗酒之族的人文秀丽和其作为驿路所在,宛如“通衢”的繁华景象。

  在民国版的《龙门县志》中,载入志书的龙门风雨亭有20余座,大多立于交通要道,方便商旅。留存至今的,除了合口村的,还有位于麻榨犀牛尾村、中心村的等。这些古亭,见证了风雨艳阳,也见证了悲欢离合,而今已经成为古道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濑粉晏昼:合口人的下午茶

  对于合口村民而言,濑粉,这不仅仅是一碗濑粉,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和乡思。合口围濑粉,一种最早起源于合口村民小组的点心。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合口村是永汉镇的一个农业大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在物质匮乏的年月里,食物品种单一,人们为了增加食欲,在摸索中发现可以将粘米磨成米粉加入滚烫的开水调成稠度适中的米糊,再用手将米糊慢慢“濑”进滚水里。濑粉也因为这一道制作工序而得名。米糊进入热水后很快成型,将成型的濑粉捞出,放入冷水里“过冷河”,然后再捞起放入汤中。一碗入口软、韧、爽、滑的濑粉就做好了。一碗好的濑粉其精髓在于汤底,配料极其重要。合口围毗邻增江河,河里有取之不尽的小虾。村民们从河里捕来新鲜小虾,烘干,然后将小虾米与鸡蛋丝、炸腐竹碎、香菜和蒜苗炒香加入粉内,一碗香喷喷的合口围濑粉就做好了。

  在合口围,人们通常是在农闲时候自由组织制作,大部分时候是几家村民一起制作和品尝。这种习俗当地村民称之为“晏昼”。也就是现代人称的下午茶。做好的濑粉每人盛上一碗,配上茶水,边吃边聊,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那看似普通的粉条,却已将村民们那浓浓的真情融汇于美味之中。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