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银保监分局多措并举扶实体 贡献金融新力量

  

  

  

  惠州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思东一行在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项目现场调研。

  完善法人银行治理架构

  推动辖内法人银行建立与党建相融合的公司管理框架,建立以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架构,实现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持续督促辖区法人银行完善管理模式,持续引导法人银行下沉业务回归本源。法人银行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3.99%;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的比例为101.54%,资金持续回流实体经济。

  标本兼治、重典治标

  持续巩固乱象整治成果

  按照“标准流程、集约人员、技术辅助、统筹处置、闭环管理”的模式,全年共派出14个检查组,对11家银行机构、3家保险机构开展现场检查,严肃规范地方金融秩序。

  以“报行合一、数据真实、车险本地化”为总目标,通过监管约谈、推动依法自律、加强数据监测、开展现场检查等方式,对车险费用投放、业务增速进行严格“双控”,逐步压降各保险机构的异地业务占比,重拳整治车险市场乱象。2020年1-12月,全辖车险综合成本率92.9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4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费用率36.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9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56.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惠州车险整体的承保利润率7.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4个百分点。异地车签单保费同比下降22.13%。

  启航2021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惠州银保监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和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确保惠州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助力惠州构建新发展格局

  引导银行业保险业聚焦“十四五”发展方向,支持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体系。抢抓“双区”建设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支持小微企业、重大项目、外贸经济、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

  积极挖掘金融服务需求,加强金融服务对接的精准度。加强对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的监测,加强与政府部门间的业务联动,及时发现辖区企业金融需求,做到服务精准“滴灌”。

  积极扩大金融覆盖面,提升“首贷”比例。重点关注从未获过授信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动金融服务下基层,要求银行机构“走出去”对接企业,着力提升“首贷户”数量和比例,扩大金融覆盖面。

  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完善担保增信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力惠州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辖区信贷结构,逐步引导信贷资源导入核心产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新政发布后,分档设置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今年分局将按照新政规定的5类机构进行分类调控,引导银行机构将信贷资源向非涉房领域倾斜,在持续压降涉房贷款集中度的同时,将信贷资金持续投向“十四五”核心产业。

  积极落实集聚要求,支持产业园区发展。聚焦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金融配套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增设专业化机构,把资源向产业园区集聚,助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

  强化监管履职

  守住风险底线

  紧紧围绕中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监管履职,把防范辖区金融风险作为监管根本。

  强化不良贷款风险化解力度。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金融行业风险进行前瞻性预判,重点关注金融资产劣变风险,加强科技驱动,进一步优化当前的风险监测机制,重点跟踪监测集团客户及其关联企业风险状况。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司法部门的工作联动,有效推动重大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强化流动性外生性风险防范。加强法人机构流动性监测、分析和预警,审慎做好流动性和外生性风险防范。做好“类信贷”及投资业务信用风险管控,严防产业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

  严防影子银行风险反弹回潮。持续做好风险监测分析,督促机构按照资管新规要求推动理财产品转型,推动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强化地方金融乱象治理。对辖区金融乱象常治不懈,重点对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的经营违规和市场乱象加大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力度,督促各机构有效落实依法自律要求,培育机构规范经营长效发展机制。

  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

  切实保障民生

  发挥保险机构健康管理和风险保障的优势。强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对接群众健康和企业生产的保障需求。

  发挥金融对扶贫工作的辅助功能。聚焦脱贫需求和返贫风险防范,深化保险服务在扶贫领域的保障功能。

  发挥政策金融的生产补偿效能。重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加强和地方政府部门沟通联动,持续推动农业保险向基层渗透,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储备及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保险模式及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发挥保险产品的社会管理功能。多形式创新灾害险、安全责任险、长者服务险等产品,全力切实有效发挥保险的稳生产、稳民生效能。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引导行业全力支持大湾区建设

  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惠州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争取政策支持,先试先行。

  深入推动惠州金融与周边湾区城市互通融合。着力推动惠州与周边湾区城市的信息共享及互联互通,探索大湾区内交通、医疗和保险数据的对接,重点发展跨境车险和跨境医疗险产品。

  深入推进跨区便民政策。采取差异化金融服务,有序推广税银合作跨境办税服务、港澳居民参加广东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跨境直贷不动产抵押政策等,进一步把惠州打造成大湾区康养宜居生活圈。

  深入研究落实大湾区简政放权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放权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权限承接或下放准入审批工作,做好取消银行业保险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后的行政许可监管改革工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推动监管改革落地。

  深入探索跨境金融合作渠道。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快探索粤港澳跨境服务机制,增进交流、深入探索FT账户、跨境电商金融等新模式,就跨境金融创新逐步形成可细化、可落地的操作方案,不断增强惠州地区金融与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廖燕翔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