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省、市媒体报道惠州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

  日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到惠州开展“大湾区、大未来”集中采访活动,重点对我市粤港、粤澳合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民生合作以及港澳青创项目等进行参观采访。

  越来越多港资企业抢滩惠州机遇,越来越多香港青年到惠州走上创新创业的大舞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惠州旅居……近日,各媒体陆续推出重磅报道,对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惠州进行报道,充分展示一座充满活力与创新能力、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惠州。

  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助港澳青年圆梦

  “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港澳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港澳青年的未来发展牵挂在心。

  随着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各城市为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就有这么一批来自港澳的青年来此创业茁壮发展,引得众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刊发报道《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楼家强:大湾区处处是机遇》,受访的主人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楼家强20多年前从香港来到惠州创业。如今,惠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以及高效的政务服务,让他的事业一步步扩大,他不禁感叹来惠州发展是“好好彩(很幸运)”。

  “从最初往返惠港要3个多小时,到现在搭乘高铁只要1小时,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从最初看好惠州靠近广州、香港等地的优越地理位置,到感受到当地高效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接受采访中,楼家强如此评价惠州的发展潜力。

  这里将成为“创意创新与创造的能量舱、港澳青年创业的筑梦工厂、国际风尚潮流的共享空间、区块链与产业融合反应器、‘芯’创时代的转化平台”。光明日报报道《律动之美 尽在湾区》以一位香港青年阿祥的视角,讲述了他来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创业的情况,大篇幅介绍了基地的目标定位和建设情况。

  除了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为了给港澳青年成就梦想提供更好条件,我市不断优化港澳青年在惠州创业创新环境,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求是网《创业基地,为港澳青年梦想而定制》对此进行了报道。

  惠州的发展潜力,让港澳青年对于未来在惠州的发展满怀信心与期待。

  楼家强通过媒体表达了希望有更多香港人来惠州创业。“我在惠州一样说粤语,饮食习惯和香港也没有什么区别,香港青年完全不用担心融入的问题。”

  惠港“同频共振”,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

  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更大力度的创业就业政策,为惠州打造大湾区宜业城市打下基础。

  “在惠州,企业在加速扩产,新的项目也在不断落地。”中国青年报《八面来风 春潮奔涌大湾区》对惠州创业环境进行了报道。从内地前往香港发展5年后,做贸易生意的张军辉选择“回流”惠州创业发展。这些年,张军辉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也看到惠州的飞速发展。

  惠州和香港地缘接近、人文相亲、交通便利,旅居香港的惠州籍乡亲达100多万人,每7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是惠州籍。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惠州一直是港资企业投资青睐地之一。港澳资企业成为推动惠州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伯恩光学就是其中之一。

  据羊城晚报《港人扎根奋斗在惠州,惠港“同频共振”赢未来》报道,当问起伯恩光学创始人杨建文当初为何相中惠州,他说:这里让我感觉很舒服。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还是觉得在惠州最亲切,这里环境好、人才多,当地政府对企业扶持力度很大,我们能发展这么大有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

  南方日报《香港父子兵 为大湾区打call》写到,从惠州只需2小时即可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经商更便利了;人才优势明显,尤其是技术人才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创业所需的一切因素都能在这里找到。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

  人民日报《三地同心 乘风破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对此进行了报道。文中写道:距深圳仅半小时车程的惠州是滨海森林温泉度假胜地和大湾区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每到周末,成群结队的深圳市民便前来寻觅“百里滨海景观道,千年风情徐徐来”的惬意。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从穗深莞到惠州的游客平均每天超过72万人次。

  澎湃新闻也对惠州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报道,《走进粤港澳大湾区,赏11城“湾有引力”》用了11张城市海报展示大湾区“9+2”城市的独特魅力,其中惠州为人文之湾、湖光之城。

  助力大湾区发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以大科学装置建平台,以平台聚人才,以人才凝实力,这是大湾区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如今,越来越多的大科学装置在大湾区布局,持续为港澳创新发展注入高新动能。惠州建设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便是其中之一。

  在惠州采访期间,惠东稔平半岛两大科学装置建设现场庞大的超级工程给各媒体记者们留下了震撼的印象。

  人民日报报道《三地同心 乘风破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提及,当前,大湾区各方正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并“串珠成链”打造大湾区创新带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新华社《科学重器联手打造湾区“引力”》、光明日报《在科创融合中续写春天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湾区”》都提及惠州的两大科学装置。正是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平台等关键要素的自由流转如催化剂般加速了大湾区科技发展的进程。

  科技创新不只在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在惠州还体现在产业的发展上。近年来,惠州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上亮点频出,现已集聚一大批重量级的企业和项目。本土企业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靠着不断技术创新高速成长起来的企业。

  羊城晚报《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等对包括惠州在内等市的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情况进行了报道。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