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博罗PK浙江永康:经济总量、主导产业等存在一定差距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博罗加速争先进位

  先秦时期,博罗为百越之地,永康为越国之地,有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也都曾是农业发达、经贸繁盛的富庶之地。而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以一场比学赶超行动为纽带,两者的距离被拉得更近。日前,“比学赶超看县区”观察团(以下简称“观察团”)走进博罗县,通过观察博罗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来感受这个文明古县奋进“十四五”的创业激情。

  博罗县是珠三角地区的一颗产业明珠,拥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发展亮眼,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不突出、营商环境有待提升等不足。浙江省永康市(县级市)是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之一,尤其工业机械制造方面与博罗有不少共同点,但其园区建设快、产业集群化经验成熟,是中国有名的“五金之都”,其营商环境也被权威机构评为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经过深入研究和比对,博罗把永康市确定为比学赶超对象。

博罗县城。 惠州日报记者 方炳徐摄

  “抓好工业,尤其是抓好特色支柱产业,就抓住了博罗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最有力支撑。永康产业体系清晰,在打造特色支柱产业集群、优化企业项目服务等方面有许多先进经验,很值得博罗学习借鉴。”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表示,博罗将通过全方位的比学赶超,依托沿东江经济带和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平台,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等四大支柱产业为主要抓手,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加油提速,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比什么

  永康产业集聚度高,平台支撑力强,单位土地产值高

  观察团了解到,在此次比学赶超行动中,博罗曾在全国百强县中选了江苏、浙江的多个城市作为意向对标对象。经过研究分析相互之间的优势和短板,反复比对,最终按照“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选定了地区生产总值比博罗略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博罗略强,与博罗县情相似、产业类同,但又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的浙江省永康市作为比学赶超对象。

  去年,永康地区生产总值639.78亿元,三产比重为1.4:52.4:46.2。其中五金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90%,产业集聚度高。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永康在全国百强县(市、旗)中排第82位;今年排名上升两名位列第80。

  永康五金产业久负盛名,五金产业集群被评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被授予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是全国首个县级质量强市示范市。园区建设方面,永康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等省级重点园区的快速发展,为五金产业集群化、品牌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之相比,去年,博罗地区生产总值619.04亿元,三产比重为11.2:50.0:38.8。其中工业产值最大是电子信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7.9%,而另外三个定位为支柱产业的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博罗在全国百强县(市、旗)中排第93位;今年排名上升四名,升至第89位。

  具体来看,当前博罗的产业布局不够集中,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产业链也不完善;以往引进的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缺少大型企业,不容易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成立较晚,仍然处于建设期,企业正式投产形成增益还需时间。

  观察团认为,与永康相比,博罗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博罗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品牌优势不够突出,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体量还不够大,产业支柱还没有完全立起来。永康树立大品牌、推动大创新、打造大平台、构建大产业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值得博罗学习借鉴。

  发展质量方面,去年,永康单位土地地区生产总值为6099万元/平方公里,是博罗2168万元/平方公里的2.81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0.7亿元,比博罗的50.4亿元多10.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852元,高于博罗的32291元。

  从营商环境来看,近年来,博罗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改善营商环境,但去年还是未能跻身(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县榜单,而永康则排名第24位。观察团认为,对照服务效能、企业活力、要素吸引、设施领先、生态友好等五个评价指标,博罗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政务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也有待提升。

博罗罗浮山黄龙古观。惠州东江图片社 姚木森 摄

  博罗区位优越,土地资源丰富,承接深莞优质项目外溢优势得天独厚

  在新一轮发展中,博罗也具有很多能鼓舞士气的自身优势。

  首先在区位方面,博罗地处珠三角东北腹地,西邻省会广州,南与东莞隔江相望,到深圳盐田港仅需1个小时左右车程,是深莞惠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博罗在深度融入“双区”建设中拥有更大的发展机遇。相比之下,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驾车浙江省会杭州约1个小时,到上海、宁波等海港城市约2个小时,到苏州、无锡需3个小时以上,距离长三角地区几大工业重镇距离稍远。

  交通方面,近年来,博罗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思路,架起了龙溪东平东江大桥、园洲龙江东江大桥等跨江大桥,未来还有赣深高铁、广汕高铁穿过,“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博罗与广深莞等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交流将更加密切、更加深入,接受城市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将更加强大。

  充足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为博罗加快发展提供了空间等要素保障。博罗土地面积2855.19平方公里,比东莞(2460.1平方公里)、深圳(1997.47平方公里)都要多,是永康(1049平方公里)的2.72倍。这些充裕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能为容纳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重特大产业集群项目创造空间条件。

  近年来,博罗探索出“外购内调”的土地资源供给模式,去年腾挪出近8000亩土地,为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檀悦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观察团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就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正在影响全球的产业布局。博罗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由罗阳、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湖镇等七个镇(街)组成的沿东江经济带,全部紧邻东莞、广州、深圳等工业发达区域,与东莞更是只有一江之隔,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趋势下,工业基础好,拥有充足平整、连片土地资源的博罗,将会成为承接广深莞优质产业外溢的绝佳选择。

  产业项目建设的良好势头,更为博罗在产业方面的跨越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从规上工业企业看,博罗在库企业775家,虽然比对标城市永康少了248家,但是博罗的规上工业增加值105.75亿元,比永康高47.9%;户均产值5908万元,比永康高出6成以上。这说明博罗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相对较多、质量较好,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也更强。

  从固定资产投资看,今年上半年,永康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而博罗固定资产投资194.55亿元,比永康多142.65亿元,是其3.75倍,投资规模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后劲更强。今年上半年,梦科园智谷、正威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万洋众创城等项目建设、招商、投产进程的加快,将为博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学什么

  永康通过创建高端产业园区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近年来,永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持续提高,探索出很多成功的经验做法。产业发展方面,永康的五金发展史延续了数千年,永康坚持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市场导向,构筑“造天下五金精品、汇天下五金名品、聚天下五金英才、育天下五金名企、创天下五金知名展会”高地,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五金制造业集群,在产业现代化上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观察团了解到,借助在五金产业方面的优势,永康还不断做强做大上下游产业链,发力汽车零部件、五金防盗门、保温杯、炊具等特色产业领域。目前,其五金产业集群已集聚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金属材料等八大传统五金行业,以及军民融合、医疗机械等两个新兴产业,统称十大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推动永康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永康印发实施了《关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工业十条》”)。从大方向上看,其与我市今年5月出台的《惠州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并无多大区别。不过,永康的《工业十条》包含了119条实施细则,亮点颇多,包括规划“中国五金产品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中国五金工业设计展”,有关对外交流、对接、宣传、奖励等活动经费可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很具有永康特色。

  尽管已有非常好的五金产业基础和业界声誉,但多年来永康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积极组织、鼓励当地企业参与五金、模具领域的行业赛事,以及境内、境外、线上的各类专业展会,并在财政专项经费中给予赛事补助、展位补助等。目的就是通过技能比赛、产品比赛、展会展示等,提高企业及当地产业产品的精品度、知名度。

  永康非常重视通过平台来发展产业。目前,永康的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为两翼的格局,成为永康撬动浙中经济板块的重要支点和引擎。其中,永康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创建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乡镇企业科技园区;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永康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是浙江省首个浙商回归创业大平台。

  在产业定位上,永康的这几个重点园区均与当地的特色产业——五金产业高度契合,并延伸出众多涉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的产业链,而且园区功能强大,除了上下游企业,一些检测、物流领域的配套企业也非常齐全。比如,永康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电动工具、不锈钢制品、电动车、汽摩配、防盗门、小家电及厨具、有色金属压延等众多五金行业。

  永康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则集聚了专业的割灌机制造、电动扫雪机制造、割草机制造、农场专用无人机制造等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而且多家为“全国最大”,形成了大平台、大品牌发展格局。

  观察团认为,多年来,永康在园区创建方面狠下工夫,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成为永康五金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的关键平台。而目前,博罗还没有类似且比较成熟的国家级、省级高新园区,智能装备产业园还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更多的村级产业园则有待整改,在未来打造集群化电动车产业园、智能装备产业园进程中,永康的很多做法值得博罗学习。

  永康持续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去年,永康共出台助企政策98条,开通“8718”助企专线解决企业难题8504项,受到当地企业广泛好评。比如,一件普通的电动工具,以前企业要送往天津、杭州等地检测,耗时耗力,花费也高。现在,永康当地政府将国家质检中心引入永康市现代农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送检后,企业主只需打开“浙里检”平台,一键搞定“云”检测,在家门口也能收到国家级检测报告。

  今年,永康专门设立营商环境办公室,抽调相关干部开展实体化办公,设立营商环境24小时咨询热线和举报电话,并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汇总梳理企业遇到的共性难题。

  同时推出了“1410体系”行动方案;“1”指“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事关营商环境”一个价值导向;“4”指围绕制度供给、指标评价、难题破解、氛围营造四项重点工作;“10”是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专项行动,分别是“数字赋能”提质行动、“信用永康”深化行动、“惠企助企”拓展行动、“互联网+监管”扩面行动、“对标世行指标”补短板行动、“创业生态”营造行动、“产业共同体”打造行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营商难题”破解行动、“担当作为”比拼行动。

  观察团认为,十大行动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非常强,可谓有的放矢。比如“惠企助企”拓展行动提到,要出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细化方案,缩减企业参与政府组织各类活动的频率;“对标世行指标”补短板行动要求对标对表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对照全省营商环境“10+N”行动2.0版和前沿指标,围绕指标短板弱项,开展指标提升集中攻坚月行动;“营商难题”破解行动则要求建立营商环境分级化解机制,做到问题“每周一疏,每月一清”。

  “‘产业共同体’打造行动很有亮点。”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表示,该行动提出要以“强链永康”十条产业链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或关键环节主导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同类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主体,分类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在此过程中,可根据产业链畅通、关键环节掌控、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的目标,招引一批五金信息、高端模具打造、金属表面处理等产业链补短板项目。黄忠平认为,博罗正在打造的几大支柱产业中,尤其是铜材料、电动车等集群效应较强的产业,可以学习借鉴永康的经验做法。


博罗新作塘。惠州东江图片社 姚木森 摄

  

  怎么赶

  做强平台——集中全县优质资源做强沿东江经济带和智能装备产业园

  发展工业产业,平台的支撑作用不可或缺。进入“十四五”时期,沿东江经济带和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无疑是博罗发展工业产业的主战场。

  今年博罗县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十三五”期间,博罗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及时编制出台了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等“两规划一意见”。

  观察团了解到,2019年11月,受博罗县委、县政府委托,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创新发展研究院发挥媒体智库优势,组建了“知名学者+本地专家+资深记者”的团队,与博罗相关部门党员干部一起组成规划组,共同推进《博罗县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于当年底修编完成。

  根据《发展规划》,博罗将重点在东江沿岸的罗阳、龙溪、园洲、石湾四个镇(街)发展工业产业。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春梅表示,这一规划将在最大化发挥经济带四镇(街)临莞、临深、临穗的区位优势基础上,集中全县优势资源,将土地、资金、人才优先配置到效率最高的区域,建立一体化发展机制,破除镇(街)内耗,共谋更大的发展。

  在园区建设方面,目前博罗在沿东江经济带规划了博罗县智能装备产业园、博罗(福田)现代医药产业园、博罗阅江高新产业园。其中,主园区位于石湾、园洲的千亿级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身兼大湾区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深莞惠智能网联合作示范平台、产城融合发展的一流园区等三大定位,主要聚焦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光学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

  博罗的目标,是通过初步形成产业基地、建立产业链集群体系、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聚集区等发展阶段,不断延伸智能装备产业园产业链条,力争在2030年左右,产值超过1500亿元。

  据统计,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去年5月成立至今,起步区内新引进项目18家,签约总面积约2714.3亩,协议投资额合计约219.88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合计约640.7亿元,税收合计约22.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智能装备产业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实现产值940亿元,税收达34亿元。

  招商方面,今年以来,该产业园坚持“走出去”招商,多次组队赴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实地考察洽谈,共达成招商合作意向近20家;同时,积极实施“请进来”招商,今年上半年,共邀请光大集团、雅迪电动车、深圳合科泰、高标电子科技等多批客商来园区实地考察,目前有8个项目正在积极洽谈跟进中。

  观察团认为,沿东江经济带规划和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园的规划设计定位清晰、精准。下一步,如果能将经济带的相关产业区进行提档升级,比如申报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不仅能提升产业区的吸引力,也可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政策方面享受更多的优化和支持。

  黄忠平认为,博罗可抓住全省在县域范围新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高新区这个政策窗口,以创促建走出一条“制造+孵化”路子,推动新兴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不断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并以此为支撑推进全县工业产业迈向中高端。

  对此,博罗县科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博罗正在谋划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初步规划是,拟将在沿东江经济带的罗阳—龙溪片区、石湾—园洲片区、园洲临莞片区三个片区,以“一园三区”的布局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在完成优化基础配置、产业布局及做好相关规划后,将向市、省逐级申报。届时,不仅可提升产业区整体层次和知名度,还能享受省一级的配套政策,更好地解决用地瓶颈问题,扩大土地使用规模,更好地发挥平台支撑作用。

  做大产业——发挥龙头项目吸附效应,做大电子信息、电动车等优势产业

  永康近年来快速发展,与其坚持发展五金等支柱行业、打造系列产业集群、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等息息相关。前不久召开的博罗“两会”提出,全力培育电子信息、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等四大支柱产业,立足现有项目,大力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式精准择商,努力走出一条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路子。

  观察团认为,博罗在区位、土地、交通、工业基础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在新一轮发展期,只要找准抓手、精准发力,离实现目标就不会太远。第一个抓手是做强平台,重点打造沿东江经济带和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园,而落实到具体产业方面,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做强做大博罗四大支柱产业,可以成为“十四五”另一个主要抓手。

  台铃、小刀是国内电动车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8月初,观察团一行来到位于博罗县龙华镇的台铃电动车产业园,只见工地上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台铃集团总裁助理兼基建部总监何文强介绍说,龙华台铃电动车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元,预计2022年初开始投产。全部建成达产后,电动车整车年产量预计可达300万台。

  而在距离台铃项目仅一两公里的广东小刀电动车产业园,项目综合办公楼、1号厂房已经建成。该项目有关负责人透露,如果顺利,1号厂房8月底就可以投产。

  据介绍,龙华台铃项目被定位为台铃集团未来的总部基地。巧合的是,台铃集团董事长孙木钳正好是广东省电动车商会会长。未来,该公司将发挥会长单位的资源优势,吸引和动员更多电动车上下游企业进驻园区。“未来,博罗龙华将有望和无锡、重庆、天津等一起,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在位于园洲的欣旺达惠州新能源产业基地,只见一块块新能源锂电池在现代化的车间被封装、打包,检测完成后,被发往全球各地。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告诉记者,整个园区规划用地约1104亩,去年,园区总产值达101亿元,成为博罗县第一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

  梁锐透露,凭借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欣旺达目前已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类电池模组出货排名第一的公司,并与众多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企业有密切合作。目前,园洲项目已成功带动多家上下游产业配套项目落户,比如电池检测平台项目(普瑞赛思)、综合能源的储能项目、锂威电子锂电池材料配套项目等,助力园洲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走进位于智能装备产业园石湾片区的正威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只见大型车间内,一台台机器开足马力,一条条铜线正在拉伸成卷。该项目总经理刘昭林介绍说,项目致力于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设计以及铜箔、精密铜线、低氧光亮铜杆、高铁架空导线和硅晶圆片等产品深加工,全部达产后,预计总产值不低于500亿元,目前,已有众多正威的上下游企业有意入园落户。

  刘春梅认为,通过龙头项目的带动来实现园区化发展,是缩短产业链、运输链的好办法之一。目前,沿东江经济带已有台铃电动车、欣旺达新能源、正威新材料等龙头项目,凭借其产业链和品牌效应,已带动大量上下游企业共同进园区,这无论对减轻企业的运营、运输成本,还是对产业发展及当地经济的推动,都大有裨益,未来博罗需要更多这样的“月亮型”项目。


博罗哈施塔特。来源:惠州东江图片社

  

  如何超

  培育与招商并重,围绕重点支柱产业搭好平台,做强产业链

  超,既要赶超对手,也要超越自身,尤其要避免在中等舒适区“不求上进”。今后五年,博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000亿元,奋力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在比学赶超行动中,则争取“一年见成效(2021年)、三年上台阶(2023年)、五年实现跨越(2025年)”。

  黄忠平认为,博罗要实现超越,关键要推动全县支柱产业往集群化发展,做大堆头。要对标学习永康把块状经济升级为产业集群的经验,加快土地资源整合,以高水平开发、高强度投入、高密度产出的要求规划建设好产业平台,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同时积极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其在做强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快剥离专业性强的零部件制造、生产性服务,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专家”,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构建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创新创业生态。

  刘春梅也认为,博罗做大工业产业,关键要提升产业链的根植性,比如精选几个细分行业,打通行业上下游,形成超强的本地配套能力。同时,引进和培育并重,除了大项目以外,对于10亿元左右产值、有高成长性的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帮助其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10亿元产值向100亿元产值发展。

  观察团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产业链条的空间在缩小。当前,我省正在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借助优质的区位优势,“广深港澳研发,惠州孵化落地并形成产业化”已成为新趋势。这对各项资源非常突出的博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深圳等核心城市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发,为博罗带来源源不断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求。”黄忠平建议,博罗要在做好大平台承载大项目的同时,为数量众多的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落户创造孵化和加速空间。比如,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一批只租不售的标准厂房,提供“楼上孵化”“楼下加速”载体,吸引各类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依靠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

  吸引广深港澳产业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除了做强自身平台,还得依靠招商。

  刘春梅建议,新一轮发展期,博罗招商更加专业、创新,建立熟悉产业链的专业化招商队伍,根据产业链编制专业化招商指南。还可探索“熟地招商”“对赌招商”等新型招商模式,比如试行“揭榜制”,对大型龙头企业谁引进来给予谁重奖;推行“赛马制”,将招商队伍分成团组,按招商实绩对团组进行奖励。产业方面,建议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领域作为重点,着力打造铜材料、电动车两条标志性产业链。

  博罗县科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博罗正围绕东江经济带和环罗浮山健康产业“三生”经济圈等两大平台,实行精准招商、全产业链招商,主要引进智能装备、电子信息、铜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等产业。同时,紧盯专、精、特、新企业和大型民企、外企等,坚持把长三角、珠三角作为博罗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今年,全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34宗项目,全部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大力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要走出舒适区,就须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不动摇。提升项目服务效能,营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是“超”的必然要求。

  “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谢远区说,博罗要跑着要项目、拼着争资源、抢着搞服务,以“外圆内专”的态度对待项目、以“量身定制”的精度招引项目、以“唯快不破”的速度推进项目、以“随叫随到”的粘度服务项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博罗将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铜材料、电动车和生命健康三大支柱产业,大项目、小项目同时抓作为精准目标,拿出“外圆内专”的态度,开放的气度、共赢的理念和专业的精神,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来招商。

  在服务方面,博罗将始终秉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发展理念,以“5个月实现正威一期投产”、“半个月拿下博东集中供水”的效率来抓项目,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抓好项目的动工、建设、投产和纳统,并把招商引资的高昂热情延伸到项目开工、建设、运营的全过程,推动系统升级、效能升级、减负升级、服务升级,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成为项目建设领域的常态、生态。

  刘春梅表示,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除了以上提出的各项亮点举措,还需要博罗在全县营造高效、公平公正、可预期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持政策的前瞻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点,需要全县上下的一致努力。”

  比学赶超,比什么、学什么、怎么赶、如何超?谢远区说,这其中,关键在比,然后学、赶、超才能水到渠成。他认为,博罗一定要坚持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比担当、比作为、比精神状态、比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要立足自身“纵向比”,与自身比进度、比成效,每一项工作设定奋斗目标,然后朝目标努力拼搏;要对标先进“横向比”,与先进城市全面对比,认清差距,瞄准标杆,找到发力点,比工作效能,从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效率等对比;要拉高标杆“攀高比”,不仅与永康比,更与全国百强县比,勇于在“赛马场”上脱颖而出。“有了这样的精气神,完成比学赶超的任务目标就不会是难事。”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张旭华 曾兴华 廖桂旭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香金群 谢宝树 贺小山 李燕文

  专家 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春梅

  摄影/摄像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张胜凡 哈鹏

分享到: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