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春天的故事】惠州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料热线] 2239110/18898898855

  一座城市的井然有序,离不开高效运行的市场监管。

  2022年上半年,惠州食品抽检完成21182批次,整体抽检完成率54.69%,省转移地市抽检公示率全省第一,市、县食用农产品抽检公示率全省第一;湿粉类食品生产企业提质升级,改造完成率位列全省第二……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市场监管局)枕戈待旦,牢牢守住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底线。

  2021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压缩商事登记时限,将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小时,市局其他商事登记业务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推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度,将住所登记“证明制”改为“承诺制”;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窗通取”服务,实现照、章、户、税等多项业务联办、一次办好、一日办结……一个个新的举措,不断降低企业群众办事成本。

  2021年,惠州获得“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在省级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获评A级。

  惠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获评最高等次A级评定;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惠州较上一年上升61名;2022年1-5月惠州专利授权12657件,同比增长40.3%,全省排名第一……为助力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市市场监管局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支撑,绝非独木一根。作为服务城市发展的一分子,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实事、服务市场主体,逐步实现了改革创新走在前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竞争秩序持续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工作格局,撑实市场监管服务全市发展新征程的“四梁八柱”,为惠州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2022年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集体培训留影。 惠州市市场监管局供图

  营商环境

  优化服务 简化程序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数据的差距、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实则是营商环境的差距。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惠州市实有个体工商户532633户,占全市实有市场主体的65.47%,同比增长7.56%;2022年1-6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9039户,其中新登记企业31303户,同比增长8.25%。惠州得到市场主体的青睐与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密不可分。

  “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小商户也可以在国有大行获得贷款,而且方便又快捷。”方老板2020年创业开了粤之烟茶烟酒店,在疫情的冲击下,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在市市场监管局帮助下,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为粤之烟茶烟酒店提供了100万元个体工商户经营快贷。

  为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既需要资金又无法操作贷款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牵手建设银行惠州市分行,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了“惠懂你”融资平台,该平台方便简易,可做到秒放秒批秒还。“惠懂你”融资平台的推出,极大缓解了惠州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问题,得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欢迎。“放款快、操作简单,通过手机即可完成申请、支用以及还款等操作。”方老板点赞道。

  据悉,2022年上半年,“惠懂你”融资平台新增授信客户1998户,新增授信金额13.53亿元,新增个体户专属贷款余额1.91亿元。“过去,办理企业开办业务须携带纸质材料进行现场登记,不仅要排队等待,还可能要跑好几次,现在可以足不出户,方便多了。”借助“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的一体化后台支撑,惠州人开办企业可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取”,一站式服务带来的新变化,赢得不少市民点赞。

  为提高登记效率和便利化程度,出台《惠州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规定》,推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事主体无需提交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住所证明,改由商事主体申请人提交《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信息表》《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书》作为住所证明材料,将住所登记“证明制”改为“承诺制”,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更多场地资源,提高商事登记效率和便利化程度。

  柔性监管

  减轻企业负担 提信心增活力

  “感谢市场监管部门指导帮助公司恢复信用!”前不久,惠州市一家连续几年依法经营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由于工作人员疏忽,未按规定公示企业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被行政处罚,导致该企业信用“降分”,在政府采购、银行信贷等方面受限。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并对企业进行诚信经营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张先生表示,以后将自觉学法守法诚信经营。

  信用对于企业经营非常重要。今年4月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重新修订完善信用修复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统一全市信用修复工作,促进信用修复工作公开、透明、规范。与此同时,该局主动开展失信企业梳理核对工作,做好指导宣传,采取电话沟通、短信提醒等方式,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及时申请信用修复,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根据规定,企业申请信用修复的,受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决定,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间压减10个工作日,时间压减67%,并依法解除相关管理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将信用修复信息与有关部门共享。今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647户。

  宣传用语不准确、计量单位使用不当……市场上,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经营中稍不留神就可能犯错。虽然非主观故意,未造成较大影响,可是一旦被罚,不仅面临经济损失,还会在社会商誉、资格认定、优惠政策等方面受到影响。

  为让惠州营商环境更有温度,惠州市在探索市场监管领域柔性监管方式,发布《惠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对违法情节轻微且未造成违法后果的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通过柔性执法来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避免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因轻微违法被行政处罚后在社会商誉、资格认定、优惠政策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因小过失而贻误大发展。”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道。

  疫情期间,广大市场主体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压力。为切实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减轻经营负担,市市场监管局以加强涉企收费监管为切入口,改革监管方式,创新服务举措,为企业提信心、增活力。

  一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工作,推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350人次,主要对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共106个单位进行检查和调查工作。其中,查出违规案件4件,违规收费58.97万元,实施经济制裁89.04万元。

  另一方面,市市场监管局对涉企收费领域规范治理,完善收费清单管理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政府收费。

  质量强市

  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

  2021年,惠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获评最高等次A级评定。最高等次A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惠州高度重视质量强市创建工作,用更广的视野、更宽的视角、更大的格局精研深读“质量强市”的丰富内涵。

  作为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将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深刻地理解质量与发展的内在联系,不断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食品药品、公共教育、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开展一系列质量行动,不断让质量红利浸润百姓心田……

  创新出台质量发展激励政策。近年来,惠州制定《惠州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方案》《惠州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对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上门服务、政策解读、宣传引导等多项举措,激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申报质量奖,引导和激励优秀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筑实高质量发展的“新地基”。全市建有3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9个省质检站,法定计量检定机构5家,为产业链、创新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夯实计量基础,稳步提高计量供给质量,共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33项,12家企业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50项。

  知识产权作为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核心要素,不仅是数量的对比,更是质量的竞争。为此,惠州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惠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惠州受理窗口、仲恺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已启用,为我市企业和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信息检索、专业代理、导航运营、维权援助、仲裁调解等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式”服务,商标业务实现就近办理。

  标准化是质量提升的保障。为做好标准引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惠州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45项,企业标准1199项,新获批筹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今年,广东首个客家菜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试点落地惠州,推动客家菜标准化。

  “四大”安全

  筑牢发展安全防线

  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没有安全,市场活力和秩序就没有保障。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守牢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食品抽检23333批次,完成率达60.25%,合格率达97.63%;在104家农贸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目前已完成快检任务共251509批次,完成率达63.13%,合格率达99.08%。全市1190家校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100%全覆盖。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检查生产经营者52732户,检查覆盖率62.66%;立案查办案件999宗,已作出行政处罚754宗,罚没金额744.53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11宗;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1张,对2名责任人处以食品行业禁入。

  严守药品安全底线。全面加强药品风险隐患排查,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今年1月至今,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两品一械”案件查办共立案265宗,结案152宗,罚没118.01万元,大案要案查办7宗;移送公安部门立案5宗。

  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加强危化品集中专项整治,对危化品使用的特种设备加强检查,共检查危化品企业11家次,检查移动式压力容器76台,发现4个存在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3个;加强燃气专项整治工作,我市29家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全部建立了气瓶充装信息平台并赋码281万个;开展锅炉专项整治工作,实现在用锅炉100%核查;深入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提升应急能力。

  严守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证后监管,对全市66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开展全覆盖的行政性检查及技术性检查;今年以来共对各级监督抽查发现的112批次不合格产品开展后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紧抓疫情防控,为全市“疫情要防住”提供有力支撑。严格按照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慎终如始地抓实抓细抓严农贸市场、进口冷链食品、密闭性场所、药店“哨点”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控措施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15.11万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市密闭性场所和零售药店“场所识别码”已全覆盖张贴;在全市开展疫情防控药品重点品种风险隐患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21252家,检查覆盖率521.6%,限期整改214家,停业整顿208家;牵头成立进口医疗器械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切实做好进口医疗器械从入境到使用的全链条疫情防控。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全市140个纳入市民生实事项目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任务,除已转行(关停)市场外已全部动工,动工率达100%。

  执法监管

  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2021年12月1日起,市市场监管系统全面应用运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以下简称“两平台”),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坚强保障。

  目前,惠州市市场主体总量达81万户,全市各级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有1600多人。“监管任务重,监管压力很大。”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监督科负责人介绍,通过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降低对企业的打扰程度。

  传统的现场执法检查,监管难度大、耗费大量人力且随机性强。通过“两平台”非现场执法的应用,取证更为智慧。通过非现场监管,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立即抓拍取证,并可下载保存,固定有效电子证据,取证时间更具弹性。

  据悉,运用“两平台”执法办案、监督、信息公示三大功能,充分实现了监管方、监管对象和社会公众的三方联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市场监管执法的风清气正和公平正义。

  “执法人员可以跟着‘两平台’的提示,一步步完成执法,整个过程规范多了,效率也高了。”市市场监管局法规科负责人说,在执法平台、监督平台下,让执法行动在阳光下运行。

  截至8月15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通过“两平台”办理案件数17308宗,产生执法文书37862份。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严厉打击民生领域市场监管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专项治理,强化互联网广告治理规范,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开展整治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乱象和机动车虚假检验检测专项行动等。

  在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上,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投诉举报32509件,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77.18万元。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陈贤君 方媛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