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塘圩位于罗浮山东麓的象头山北面,始建于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时因圩镇周围有几口较大的池塘,池塘边有一棵古柏,故名柏塘。
柏塘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明朝嘉庆六年,陈屐四(陈金江)就领导几千名农民起义;清朝末年,柏塘人民又起来反对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杀赃官、驱教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柏塘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柏塘圩地理位置特殊,自宋子文主政广东后,柏塘圩成为惠州反动武装进攻江北地区的桥头堡,长期派兵驻守。解放军挥兵南下,柏塘圩成为南逃之敌的宿营地。
1949年9月8日,渡江后的粤赣湘边纵队独立第三团在邓堂山与敌军不期而遇,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仍给敌以重挫。士气大盛的独立第三团并没有喘息庆功,当晚扎营在柏塘圩周边的石岗肚、水华寨、罗村十二岭,准备歼灭柏塘圩的敌人。
次日,团长阮海天、副团长罗汝澄连夜率领连以上干部到柏塘圩外围观察地形,研究布置作战任务:第一营由柏塘圩东南面攻入,第三营由柏塘圩东北面攻入,第二营为预备队。接着,政治委员陈江天召开各营连正副教导员、正副指导员会议,布置战前思想工作。随后,各营、连召开骨干会议,作好战前动员。
这时候,东三支第一团和博东县人民政府为战斗准备的向导和担架队等战勤人员也到达各营连。
9月11日午夜,粤赣湘边纵队司令部向各营下达在拂晓前向柏塘圩国民党驻军发起总攻的命令。
战事一触即发。
然而,柏塘圩国民党驻军并没有坐以待毙。当驻守惠州的国民党保安第五师得知南线主力横渡东江包围柏塘后,立即调集保安第三师第八团,以及保安第五师第十四团两个营、第十五团一个营共二千五百余人,由保安第三师师长兼保安第八团团长徐东来率领,从惠州、泰美增援柏塘。
徐东来,何许人也?其名赐根,广东东莞人。毕业于粤军讲武堂、广东陆军讲武学校。曾任第四军第十一师副师长随从副官,海军舰长。曾任东莞明信堂自卫局长、第七战区第二游击挺进纵队第三支队上校支队长、广东保安第八团团长。1939年至1949年,率部驻惠州,积极反共,频频袭击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与人民抗日游击队发生战斗近百次,使抗日武装力量遭受重大损失,不少无辜百姓亦惨遭杀害。
这个土匪出身的保安团长连夜出动精锐部队,长途奔袭,企图在粤赣湘边纵队南线主力未发动进攻柏塘之前,打个措手不及。
9月11日上午10时,徐部赶到罗村十二岭。
在增援的敌军到来之前,我军负责阻击任务的独立第一团早已获得情报驻守在罗村十二岭。尹林平决定把进攻柏塘的时间往后推,命令第一团在十二岭伏击敌人。
罗村位于博罗县东部的柏塘和杨村之间,该地区是山丘连绵不断的丘陵地带,共有石岭、金鸡岭、黄坳岭、龙岭等十二个山丘,故名罗村十二岭,南距泰美十余公里,西北距柏塘约五公里,东距杨村约四公里。由于地势起伏不平,低矮的山丘上面长满小树、茅草与刺蓬,适合大部队设伏作战。敌军到达赤岭村后,便兵分三路向柏塘挺进,中间是主力,两翼负责掩护和包抄,企图一口吃掉我部。
11时,战斗正式打响。
徐部中间的主力刚进入罗村村后的坡地,埋伏在两边山丘的我军指战员立即开火。
敌人为了争夺柏塘战略要地,来势凶猛,迫击炮、六O炮、轻重机枪集中火力开路,随即,敌人发起冲击。
阵地上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子弹如梭。
边纵主力第一团何清团长率领千多名指战员,连续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冲击,接着,双方爆发了迂回争夺山头阵地的运动战,你攻我防的阵地战在僵持着。
战斗持续到下午1时左右,粤赣湘边纵队司令员尹林平见敌军顽固,立即派独立第二团第一营四百多人增援第一团,战斗打得更为惨烈。敌军虽然武器装备精良,企图得寸进尺,但我方寸土不让,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处于胶着状态。
此时,正在等待命令攻打柏塘圩的独立第三团第三营营长刘彪向阮海天团长、陈江天政治委员请缨,他说:“我原是东三支独立第一营营长,熟悉罗村十二岭的地形地貌,派我营从敌人来路左侧迂回到罗村侧后附近,打掉敌人的指挥所,使其群龙无首,失去指挥,之后,攻击中路的敌人高地,截断敌军的退路,配合第一团形成对敌军的围歼态势。”
团部将刘彪的建议上报纵队,尹林平司令员接纳了这个建议,立即重新调整战斗部署:独立第三团第二营阵地不变,由团政治委员陈江天负责,主要是监视柏塘国民党军动态,保护司令部右侧的安全。如敌军出击,则以猛烈火力打击、牵制,掩护司令部安全撤离;第一营由团长阮海天率领靠近前线待命;第三营则由副团长罗汝澄率领,火速迂回到敌军阵地后侧,夹击敌军。
独立第三团第三营到达罗村附近后,在距国民党军指挥所约二百米的小山坡上占领有利地形,由副营长李汉第四连(机炮连)以火力掩护第一连、第二连、第三连向敌军阵地冲锋。在第四连的掩护下,第一连全连战士从敌军右侧勇猛冲杀;第二连则向敌军发起正面攻击;第三连从敌军右翼发起冲锋。三路队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国民党军指挥所。副团长罗汝澄带领警卫排随第二连正面攻击敌人后,立即冲击敌指挥所,敌第十四团团长王亮儒举枪顽抗,被罗汝澄团长身边的警卫员钟卓安一枪毙命。
徐东来是东江地区人民武装的老对手,是国民党杂牌军中的顽固派。此时,眼睛发红的“杀人魔王”徐东来,嘶声力竭地指挥部队向我军阵地正面攻击。他万万没想到我军竞然在他的心脏插了致命的一刀。当罗汝澄团长率兵冲进敌指挥所时,敌兵乱成一团,像一群丧家犬东奔西窜,尽管徐东来声嘶力竭大喊“镇定、沉着”,但丝毫无济于事。于是,他化装成伤兵,连马也不敢骑,在护兵的搀护下混入残部一起逃命。
敌指挥部被端,军队瞬间失去指挥,敌人全线溃逃。
独立第三团第三营在营长刘彪、教导员梁陈华的指挥下奋勇当先,追击溃逃的敌军。
日落西山,残阳如血。
败逃到泰美驻地的徐东来,对部下大发雷霆地说:“我和共产党打了十几年仗,从来都没有这一次败得那么惨,差一点当了俘虏。”
夜幕降临,副团长罗汝澄下令停止追击,收兵打扫战场。
罗村十二岭阻击战的第三天,尹林平、黄松坚、左洪涛、黄文俞联名给方方及中共中央发了电文,汇报了罗村战况。
博罗罗村十二岭阻击战,是粤赣湘边纵队取得运动战的重大胜利。此役虽未能歼灭国民党军整团、整营兵力,但重创了国民党保安第三师第八团,保安第五师第十四团、第十五团三个团,使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同时,彻底粉碎了国民党保安第五师企图接应、会合河源国民党军第一九六师、第一五四师南逃的计划。
罗村十二岭战斗的胜利,在粤赣湘边纵队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出自《罗浮曙光》 作者:毛锦钦)由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燕文 整理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