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昔日红色税站将变身“便民凉亭”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海婵 通讯员 廖泽辉

  在龙门县平陵河畔,平陵街道光镇村格一村民小组村道小山坡上,有一座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的烈士墓,墓碑1米多高,无碑文,税收战士刘安德长眠于此。直至今天,当地的百姓仍然记得他,每年清明节,当地小学都会组织学生上香祭奠,喝茶闲谈的老人们也一遍又一遍地将那些逝去的故事讲起,将对革命战士的缅怀和敬意流传给一代又一代。

  刘安德是龙门众多税收英雄中的典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龙门成立了20多个税站,为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其中,更是涌现了众多税收英烈,如蓝田税站宁死不屈的丘学祚、永汉税站烈火永生的王凎春等。

  为了充分展示这段红色税收史,当地税务部门打造红色龙门税史馆,正如火如荼施工中。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龙门县税务局获悉,该馆约400平方米,预计在今年“七一”前完工。同时,还将在永汉低冚村设立红色税站,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传承红色基因深度融合,打造集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发掘、税收历史展览等于一体的“第二课堂”。

  散落在各地的红色税收点遗址更是宝贵的红色资源。如今,大多税站模样不复从前。龙门县税务局在为遗址竖碑纪念的同时,还将打造便民凉亭。

  在东江纵队在龙门县成立的第一个红色税站——西族东坑税站原址上,可以看到一座凉亭正在施工建设中。凉亭建设完成后,不仅为广大市民群众打造休息落脚点,也是群众走近税收、了解红色税收历史的平台。“我们通过不断挖掘税收英烈故事,用好用活红色税收资源,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引导税务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国家税务总局龙门县税务局副局长郑铃光说。

编辑:温燕晖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