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仲恺发布“3+1”人才新政 激励措施很“诱人”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比学赶超,仲恺发布“3+1”人才新政

  打造全方位人才生态环境,为该区迈进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首席技师、优秀技师评选管理办法》《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评选办法》《人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昨日,仲恺高新区线上发布“3+1”人才新政,力求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以全方位的人才生态环境向天下英才抛出“橄榄枝”,为该区实现比学赶超目标,迈进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围绕“产业立区,项目为王”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GDP、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高速行进中的仲恺高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人才、珍爱人才、渴求人才。“我们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构建‘精细化’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仲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加快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仲恺高新区党群办主要负责人在“3+1”人才新政宣讲推介会上说。


仲恺加快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深入广大企业加强调研形成新政

  仲恺高新区在比学赶超行动中提出,抢抓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学习借鉴苏州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主导产业进入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不断做大新兴产业集群堆头,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先进的产业呼唤先进的人才。为更好地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仲恺高新区对人才政策进行了升级。

  什么样的人才政策才是企业、人才最需要最期盼的?仲恺高新区人才办牵头8个相关部门成立了新政起草小组,组成5个工作专班问需企业、问计人才,深入479家规上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举行各类座谈会78场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学习借鉴先进高新区经验做法。

  起草小组就新政召开近10场专题会议,反复推敲研究论证,并面向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最终,经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才形成如今的“3+1”人才新政。

  “‘3+1’人才新政聚焦发展实际来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聚焦需求导向来引导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聚焦精准服务来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仲恺高新区党群办有关负责人推介“3+1”人才新政的特点时说,该区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人才新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引导鼓励企业主体作用发挥、精准服务企业人才发展。

  “仲恺高新区这一次推出的‘3+1’人才新政十分具备吸引力,政策扶持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让我们企业走出惠州招贤纳士更有底气了。”9月26日下午,参加2021年仲恺高新区人才系列新政宣讲推介会的企业代表纷纷说。

  新政聚焦实际优化人才政策体系

  仲恺高新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企业对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技能人才等需求量大,基础性人才需求多,人才需求旺盛也会面临引留难题。因此,仲恺高新区创新推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着力破解企业急需紧缺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引留难题。

  记者发现,《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较之前的政策覆盖范围明显扩宽,新增了两类发放人群,把博士后人才及2020年1月1日后毕业两年内的全日制本科生纳入生活津贴发放范围,形成明显的政策比较优势。首创了全日制本科生享受人才津补贴政策。住房补贴惠及面也拓宽了,对在该区注册企业工作的人才,将住房补贴户籍范围由原仲恺区、惠城区放宽至惠州市。

  《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的补贴标准也有明显提高。将新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活津贴分别由原来每人每月1000元、5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

  仲恺高新区人才办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名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按平均年龄28岁计算,综合男女退休年龄预计30年工龄,目前可享受市级月生活津贴累计36万元,市级住房补贴3万元,市级两项小计39万元;区级月生活津贴累计7.2万元,区级住房补贴5万元,区级两项小计12.2万元;市、区两级可享受51.2万元。

  “引才留才的第一个发力点是人才津补贴,第二个发力点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调动广大技能人才学技术、比贡献的积极性,推动技能人才创新发展。”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首席技师、优秀技师评选管理办法》,每年评选20名首席技师和100名优秀技师,分别奖励每人5万元、5千元。首席技师、优秀技师等获评人才都将纳入区级“人才计划”统一管理,享受相关人才优惠待遇,充分激发技能人才价值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聚焦需求导向,引导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在比学赶超行动中,我们发现,先进高新区的人才政策都坚持把企业和人才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留才的主体作用。”区党群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此,人才新政的其中一个特点是:聚焦需求导向来引导鼓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为此,仲恺高新区创新出台《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评选办法》,根据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留用成效,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贡献程度等,每年在该区注册成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一次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每次评选名额20个,其中5星级示范企业1个、4星级3个、3星级16个,由区财政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强化企业加快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的示范带动作用。

  记者看到,《引才留才星级示范企业评选办法》以人才工作成效为重点,突出团队建设基础指标,根据企业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人才工作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保障制度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按基础总分50分进行评分。

  同时,细化企业引才主体指标,把评选年度企业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入选市级以上重大人才计划、研发人才等,作为人才引进集聚主体指标,有针对性地设立加分项,引导企业加快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科学合理设置附加指标,把企业获批省级以上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和研发机构、企业年度税收和年营业收入区级排名等,作为附加分项,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聚焦精准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人才工作无小事。优良的人才服务,是一个地方留人的重要加分项。仲恺高新区紧盯人才入户、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各方面服务需求,主动加强服务意识,提升精准服务质量。”区党群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出台的《人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就聚焦精准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对比仲恺高新区之前的人才服务,记者发现,《人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推出的服务形式更加贴心,提出组建“人才管家”专业服务团队,在园区、镇(街)各配备1名全程专职“人才管家”,具体落实人才服务事项;创新了“人才管家”服务形式,推出“管家”全程协办、“管家”一站代办、“管家”上门帮办服务。

  同时,服务对象更加广泛,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仲恺高新区引进的各类高端人才及重点企业的核心人才,人才依其专业水平和业绩、贡献等不同,分A、B、C三个层次,分层次提供不同类型优惠服务,不再完全以学历、职称进行分类;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为不同层次人才提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生活保障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4大类21项具体服务。

  “这些服务项目都是人才工作专班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人才反映比较多的需求。比如成果转化服务、金融服务、住房安居服务、子女入学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都是特别受人才关心关注的。”仲恺高新区人才办工作人员说。

  记者看到,这些具体服务中,可圈可点的人才优惠服务不少。比如,为A类人才父母养老提供服务,为A、B两类人才提供商业保险服务。

  “‘3+1’人才新政是仲恺高新区顺应‘双区’建设深度融合、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形势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比学赶超工作部署要求,对标先进高新区经验做法,聚焦解决企业和人才实际困难和问题,创新推出的系列举措,我们将全力支持企业、人才优先发展,为一流高新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区党群办主要负责人说。

  数说仲恺人才

  ●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高层次人才超过2万人,全区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团队165个,其中一个团队是全市唯一国家级团队;

  ●入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团队4个,占全市总数80%;

  ●入选惠州市“天鹅惠聚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5个,占全市总数42.9%。

  ●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88名,其中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16名,占全市总数51.6%;省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8名,约占全市总数的42.1%;

  ●惠州市“天鹅惠聚工程”领军人才31名,占全市总数的46.3%。

  ●引进培育技能人才1196名,其中1人在全市最早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

  ●市级以上首席技师16人,占全市总数的30%。

  人才工作成效

  以才兴业、以业聚才

  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工作体系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为加快建设国家一流高新区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人才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建立人才优先投入机制,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从2010年(80万元)到2021年(4000万元)增加了50倍,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从2022年起计划每年投入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真金白银”全部奖励给企业人才。2020年,高新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55%,排名全市第一。专利授权总量、有效发明、PCT申请三项指标连续8年蝉联全市各县区第一。

  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升级。推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工程、创新创业“双星”工程等6大人才工程,创新实施高层次人才津补贴等政策,全面地、成体系地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截至2020年底,在企工作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共计申领高层次人才津补贴近1万人次,累计由区财政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补贴近5000万元。

  人才成长空间持续拓宽。截至目前,全区建有国家级孵化器5家,占全市总数的71.43%;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13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50%、43.3%;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4家,占全市总数的66.7%;省级新型研发机构8家,占全市总数的72.7%;省级工程中心72家,占全市总数的40%。还建有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各类适宜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其中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还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人才精准服务力度持续加强。主动缓解企业人才急需过渡性住房压力,全区共筹集建设人才公寓1168套;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专窗,截至目前,人才专窗已提供专人服务7794次,受理审批材料6915份。精准搭建人才交流成长平台,近年来,精心举办“恋上仲恺这座城”“仲会遇见·菁英交友”等20余场人才主题交流活动,吸引全区企业1000余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在全市首创开启了企业人才与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共同轮训的方式,共选送530多名领军人才、技能人才与党政领导干部等到先进高新区、高等院校开展10多个专题脱产培训。多次选送优秀企业人才到国外专题学习培训,提升人才专业水平和能力。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魏怡兰 通讯员区人才办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海晏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