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举行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举行
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叠加优势 打造惠港惠澳合作重要承载区

  为深化潼湖生态智慧区与香港、澳门、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之间的合作,贯彻落实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支持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的要求,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日前,潼湖生态智慧区举行《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专家咨询论证会,就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发展方向、制度建设、方案完善等征求专家意见。来自香港、广州、深圳以及韩国的多位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方面专家及企业界代表参加论证会。

  发展定位

  坚持产业为王打造大湾区新型示范区

  潼湖生态智慧区是惠州市委、市政府为实现惠州跨越发展目标,依托潼湖良好的区位与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的重大创新战略平台。2014年8月,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同年12月,智慧区起步区正式启动建设。2016年5月,潼湖生态智慧区成为省发展战略平台。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力表示,潼湖生态智慧区在区位及土地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接下来,智慧区将积极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对标香港、深圳等城市,坚持产业为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及营商环境的优化,促进产城人融合,将智慧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新型示范区。

  潼湖生态智慧区是中韩(惠州)产业园6大核心组团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近年来,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聚焦智能终端及5G通信、新能源电池、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截至目前,已引进(含供地和过会)产业项目78宗,预计达产产值约1154.15亿元;已供地项目达47宗,用地面积约225.09万平方米,其中44宗产业项目用地面积约217.4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额约380.0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604.81亿元。“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加快建设,一座现代化产业园雏形显现……”正是起步区的真实写照。

  近期,潼湖生态智慧区认真研究制定了《打造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工作方案》,加快打造以中韩合作、惠港合作、惠深合作为重点的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园区发展特色日益彰显。

  截至目前,起步区共引进(过会和动工)韩资(含中韩合资)项目10宗,计划总投资43.16亿元,预计达产产值68.9亿元;对港澳合作方面,园区不断加强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的对接联系,谋划建设港澳产业园,大力引进港澳产业、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截至目前,起步区共引进港澳项目6宗,计划总投资约12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252.89亿元。

  对深合作方面,潼湖生态智慧区积极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瞄准行业龙头、产业链头部企业及已(拟)上市企业等优质产业,全力促成落户智慧区。截至目前,起步区引进深莞项目已达41宗,计划投资额约234.7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515.9亿元。

  规划目标

  加快打造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

  “尽管有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建设粤港澳合作平台方面,园区对韩合作、对港合作、对深合作还不够紧密,特色也不够鲜明。”邓力表示,在经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座谈及论证,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方案》《惠州市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纲领性方案精神,智慧区草拟了《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了智慧区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的发展方向。

  记者梳理发现,根据《建设方案》,潼湖生态智慧区的目标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日韩等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中韩经贸合作高地、惠港惠澳合作重要承载区和惠深合作先行示范区,助推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快打造千亿级现代产业新城。

  其中,为打造中韩经贸合作高地,《建设方案》提出要在园区聚集一批韩国先进制造业、引进韩国科技成果和高端人才、培育发展韩国现代服务业、打造中韩商贸聚散地,建设成为华南地区实施中韩自贸协定先行区和中韩经贸合作高地。

  打造惠港惠澳合作重要承载区方面,《建设方案》提出将规划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园,大力引进港澳产业、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资源要素,支持港澳青年到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创业和实践实训。

  为打造惠深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要深入参与深圳都市圈发展建设,主动承接深圳、东莞等地先进发展理念、高端智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创新要素和成果、高端人才、高端资本等资源要素在潼湖生态智慧区集聚。

  空间布局方面,《建设方案》提出,要结合自然属性、空间属性、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有序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一核、一城、三园区”的空间开发格局,打造开发适度、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高品质国土空间开发形态。

  《建设方案》还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25年,与韩国、港澳以及广州、深圳等国家和地区合作体制机制趋于完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便捷高效;到2035年,与港澳及国际规则体系全面接轨,来自韩国和港澳及深圳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产业成势成群,科技、人才、资本、服务等高端要素高度集聚,打造成为“韩味”浓厚、港澳元素丰富、深圳都市圈资源集聚的粤港澳特色合作平台。

  专家建议

  提升产业发展高度精度,加快产城人融合

  “这个《建设方案》定位精准,方向清晰,可行性强。”专家组组长、广东省发改委原主任李春洪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建设,潼湖生态智慧区在区位、交通、土地、生态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还有开发中韩(惠州)产业园的政策优势,是整个大湾区唯一叠加了对韩、对港澳交流发展优势的片区,在这个节点出台针对深化对韩、对港澳、对深合作的《建设方案》,有利于为智慧区承接多重发展机遇强化政策保障。

  旭日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勋表示,运作园区最重要的就是项目落地,“落地就是王道”。他建议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强“走出去”工作,进一步、更主动前往韩国和港澳、深圳精准招商;同时,加快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在惠州、潼湖落地,加强优质人才培养,以更厚实的文化影响力来增加区域吸引力。

  对于《建设方案》的进一步细化和修订,李春洪建议,智慧区不妨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度,积极对标东莞松山湖等优秀园区,提升产业发展的高度、精度,同时,加快产城人的融合发展,重点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完善区域配套,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资源进驻。

  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秘书长谌鹏建议,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的出台,未来粤港澳之间的融合范围更广,力度更强,深度更深,潼湖生态智慧区应进行延伸完善,融入一些横琴、前海方案的相关元素,以更好地捕捉发展机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和建议,加强与韩国及港澳之间的合作,重点是各类服务业,包括金融、商贸配套服务等,对深圳也应重点加强产业外溢的承接。“港澳地区的最大优势是国际网络广,商贸圈子大,而不是科技研发,我们应该推进这方面资源的共享,抓住小切口做成大特色。”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所所长张玉阁建议,要强化产城融合的力度,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围绕香港、澳门、深圳的需求,推进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惠州韩人(商)工会会长崔圭龙希望惠州尽快建成国际机场,申请韩国航线;在子女入学、往来签证、医疗服务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惠州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欧小军建议,潼湖生态智慧区需要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有进一步、更清晰的谋划,要围绕生态、智慧来打造特色,增强区域持续造血功能。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