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含金量”!惠城上半年经济答卷成绩亮眼

[报料热线] 2831000

  上半年,惠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8.21亿元,同比增长16%。主要经济指标当中,增速排在全市前三的有11个,GDP、固投、社消零、建筑业产值等多个指标总量均为全市第一……这是一份颇有“含金量”的半年经济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确定高质量发展新目标新方向尤为关键。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惠城“十四五”规划发展新要求:以提升“首位度”为发展总指挥棒,全力抢抓“双区”建设机遇,以比学赶超的劲头抓产业、抓项目,惠城开启“宜居宜业宜游中心区”建设新征程。

  “接下来,我区将比学赶超落实到抓经济工作各方面,对标南京市溧水区等先进地区在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制定并完善‘1+10+N’工作方案,积极破除小地方思维,超越中等舒适区,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惠城区委书记刘光滨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划重点”。惠城区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

  

1至6月惠城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2.75亿元。

  产业平台发力

  骨干企业发展拉动工业提速增长

  金山新城内,惠州天安数码城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大厦全面施工,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科创号’院博楼将于8月底实现封顶,园区科创平台将随即展开建设工作。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交付。”惠州天安数码城副总经理向阳告诉记者,不仅施工在加快,作为平台项目,企业进驻也在“加码”。项目一期意向进驻企业超过60家,其中主要为科创企业。如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AI关键技术平台的独角兽企业,入驻后有望引领园区乃至我市AI产业发展。

  与天安相同,信利康、高盛、顺丰粤东科创总部等一个个大项目“等不及”加快建设,展现出惠城区加速上扬的工业发展势头。

  上半年,惠城区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把资源、指标向产业平台和项目集中,集中力量推进“金山新城”“东江湾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呈现“新景象”。以东江湾千亿产业园为例,如今马安下良片区、水口民营工业园内机械车穿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如火如荼加紧施工。

  以项目产业平台为抓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从一季度的3.1:21.7:75.2调整为2.9:26.8:70.3。固投结构不断优化,在天安、信利康等项目加快建设的拉动下,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39亿元,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速为21.6%。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8.84亿元,增长23.2%。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骨干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对工业拉动增长作用明显。根据工业生产增势分析,1至6月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2.75亿元,同比增长34.6%,两年平均增长10.7%。其中,22家5亿元以上重点骨干企业产值占全区规上产值比重约50%。

  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上半年“有迹可循”。格林精密、利元亨智能制造成功上市,全区上市企业达8家。“骨干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惠城区优势产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82.9亿元,增长48.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42.03亿元,增长48.3%;汽车制造业38.59亿元,增长27.6%。惠城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惠城区企业生产效益不错,工业30个大类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全区产值前30名工业企业中,27家实现盈利,利润总额增长72%。

  此外,惠城区工业发展后劲也值得关注。上半年,该区工业项目落户数达17宗,本级工业投资31.88亿元,增长70.9%,两年平均增长76.5%(剔除市级项目,增速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14.75亿千瓦时,增长39.6%;工业用电报装75宗,容量6.96万千伏安,增长33%,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市场主体活跃

  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9385家排全市第一

  民营经济活,则地方经济兴。上半年,惠城区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市场主体表现活跃,全区工商登记注册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9385家,增长34.8%,占全市26.7%,总量排全市各县(区)第一。

  其中,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亮眼。日前,工信部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另外3家惠城区企业入围,加上此前入围的惠州市正牌科电有限公司、惠州市超聚电池有限公司等企业,一批实力强劲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正快速成长,成为推进惠城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企业创新发展给力,政府政策扶持加码。今年以来,惠城区多次将科技创新工作列入区委常委会专题讨论研究,并就有关工作进行部署。该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使科研院所与企业及时有效互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力量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上半年共组织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3家企业申报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高企108家,总量达到300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达7.4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58家。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接下来,围绕创新发展,惠城区将重心放在强力发展制造业上。

  “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将树立全区一盘棋的观念,尽快出台制造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等。”区科工信局局长宁攀告诉记者,区科工信局将借助市场资源配置的力量,发挥政府指导职能,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供给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予以不同政策措施,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助力制造业企业做大做强。

  惠城常住人口总量156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共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29%,占全市的44.6%。全市四成以上高素质人口集聚惠城,这对创新发展来讲至关重要。

  如何利用好人才优势,实现“生产服务强制造”的目标?惠城将加快引进具有清晰产业功能定位的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更大更包容更高质量的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做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单项冠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推动5G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鼓励企业开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数据服务、金融信贷、企业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持续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探索专业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加快形成人才新优势。

  消费快速增长

  全区社消零总量和增速均排全市第一

  着眼下半年经济发展,惠城区将在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抓好重点抓项目、做强做优国企等方面持续发力,赋能经济发展。

  上半年,惠城社会消费呈升级趋势。首店经济快速增长,山姆会员店、雅诗兰黛等品牌首入惠州,高端汽车品牌销售畅旺,为打造区域消费中心聚能。上半年,全区社消零总额完成376.75亿元,增长24.2%,总量和增速均为全市第一,占全市40%。

  2月14日,在河南岸片区港惠新天地,一场专题网购直播,搭配珠宝饰品、餐饮美食、彩妆等产品的销售,吸引了上万粉丝观看购买,直接打响年初营销头炮……大型商业综合体聚集了丰富的现代服务业类别:超市、餐饮店、电影院、大卖场、游乐场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新消费市场被持续挖潜,惠城商超服务业纷纷开启“直播”“社群”等营销新模式,刺激带动消费。

  “下半年,惠城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鼓励电商发展,加强对电商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支持实体商业通过直播电商模式,加快推广农产品物流消费发展,扶持培育营收达300亿元的电商示范店,提高电商消费在全区社消零的占比。”惠城区科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将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打造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丰富优质消费供给。

  项目投资加码

  推动项目投资牵引经济持续有力增长

  促进消费的同时,惠城也将推动项目投资作为重中之重,牵引经济持续有力增长。上半年,惠城通过制定重点项目“五个一”工作机制,成立项目工作专班,完善项目库建设,实行全链条信息化分类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全区80宗重点项目1至6月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5.84%。

  其中,8宗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动工建设,完成投资10.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进度的80.23%。顺丰粤东科创总部等12宗商贸服务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2%,几米车联网、惠州印象城购物中心(沃尔玛山姆店)完工并投产。

  下半年,惠城区项目建设将进入提速阶段。惠城将积极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驻深招商联络处作用,瞄准成长性好、投资额为5亿至10亿元的项目招商,特别是引进专精特新项目,集中入园,加快形成“3+3+X”产业体系。重点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城市提升、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项目,超前布局谋划一批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项目。

  在数字经济风口起舞。加快推进京东智联云、天安数码城、信利康智慧园、高盛智谷、中南高科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工业综合体”,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地。探索设立惠城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打造惠城互联网孵化产业园,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在县(区)比学赶超行动中,惠城区提出要构建新的国资管理模式,以发挥好国资国企平台在资本流动、产业引导、结构优化调整中的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组建惠城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该区以平台公司作为母体,新设、整合5家二级区属国有企业,形成“1+1+N”的架构,基本形成“区国资监管部门——集团公司——子公司”三级国资监管和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架构。

  区国资平台成立后,下属国企承接市、区重点项目区老年大学及南部新城三栋片区、河南岸湖山片区、惠州大道马安绿化带三个项目拆迁安置房建设前期工作,参与“一湖两江”城市会客厅中祝屋巷、金带街、水东街三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改造”及惠博大道、西出口、南出口、小金口沿线道路等建设项目,发挥国有企业支撑引领作用。

  目前惠城区已经制定了国资平台融资方案,正在整合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资产,打包注入区国投公司,计划资产规模达到60亿元。

  接下来,惠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将围绕区委“3+2”系统工程,从城市更新、实体经济及乡村振兴中,梳理建立起城市开发建设、城市运营、产业投资、现代服务等业务板块,发挥好国资国企平台资本流动、产业引导、结构优化调整的作用,打造出主业突出的专业化公司。

  智库观察

  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经济学博士黄忠平:

  启动数字产业化和 产业数字化双引擎

  数字经济横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涵盖传统与新兴产业,要求软硬件均衡发展,这与惠城区构建“3+3+X”产业体系的目标一致。当前数字经济处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阶段,技术—产业交互迭代效应持续增强。惠城区要抓住机遇,全力启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引擎”。

  推进数字产业化。打造高水平专业园区,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数据链各环节,着力引进和培育5G通信、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等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信息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依托产业基础、平台优势,发挥先进科技、利元亨等龙头企业作用,抓住技术快速迭代趋势补齐短板,创新应用场景拉长长板,加快数字技术产业发展步伐。

  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惠城制造”提质增效。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丰富网上消费内容与场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支持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发展。引进“保税+新零售”新模式,更好地满足市民对高品质优惠进口商品的需求。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