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龙门马岭村民为保护东纵北撤 将队伍安排在宗祠

  马岭村革命历史悠久,革命传统深厚,因为地处龙门县西北的边界之地,位于南昆山脚下,与广州从化相连。因此这里也是往来过兵的重要通道。

  据村中长者介绍,马岭村黎、黄、李、谭四姓先民都曾在南昆山中参入反清复明的斗争。大约在康熙初年,他们才接受招抚,结义下山定居。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陆续有马岭子弟参加游击队,国民党反动派也常来这一带清剿,在马岭村西,曾经有一条繁华的老街,后来在搜捕游击队时,很多房屋被反动派焚毁,因此也被称为“火烧街”。而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石板路。

  在马岭村村口,立着一块青黑色的纪念碑。碑文写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林锵云、王作尧、杨康华等率东纵第五支队,军政干校学员文艺宣传队等1200余人,从罗浮山出发,进入龙门经鳌溪、约坑、东坑,渡过增江河经高沙、油田、铁岗进入从化吕田。增龙博独立大队奉命护送王作尧及这支部队安全过境,直至从化吕田”。

  浩浩荡荡一千多人的队伍经过马岭,给马岭人带来很大的震撼。现在106岁的马岭老人黎学容,当时也已经30岁了,他正是其中的见证者之一。“当时的军队很有朝气,纪律也十分严明,很受爱戴,经过村子,与村民相处的十分和谐……”,他回忆道。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达成协议,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为了揭露、制止、拖延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共产党人同意从长江以南包括广东在内的八个解放区撤退。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正式达成了停止军事冲突协议,为了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由国、共和美国三方代表组成“三人小组”和“军事调处执行部”;并派出“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到广东,负责解决停战问题和广东中共武装部队的北撤问题。“军调部第八小组”又分江南、江北、粤北三个支组。粤北支组共产党代表是杨康华,国民党代表是黎国熹,还有美国代表纳尔逊。

  1946年6月18日,东纵北撤的粤北部队,途经龙门,在铁岗马岭宿营。当时国共两党依然摩擦不断,北撤途中时常有特务和伏兵相随,夜宿龙门时,国民党131师更是突然逼近,险象环生。马岭村的群众为了保护队伍,将他们安排在村子东门的黄氏宗祠,这里围墙坚固,背靠大山,前临祠堂,易守难攻。使得疲惫的队伍获得了休整,为按期登船北撤,做出了贡献。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