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侧记

  编者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纲领和总抓手。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关键时刻,今年年初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更意味着新征程上的乡村振兴帷幕拉开。 乡村振兴“枝繁叶茂”,离不开新金融“活水”的滴灌。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上,惠州金融机构紧跟乡村振兴步伐,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广袤的农村市场,积累了一批可复制推广、可持续的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助力探索具有惠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地方金融工作部门,惠州市金融工作局把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会同人行惠州中心支行、惠州银保监分局等驻惠金融监管部门,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发挥金融行业优势,积极开展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强化农村金融供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汇聚金融资源向农村农业倾斜,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要求,市金融工作局牵头,按照上级政策要求,结合我市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制定了《关于惠州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惠金〔2019〕59号),明确了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从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开展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全面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的工作力度,加快促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制度化开展。

  在总结前期试点县(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金融工作局起草并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惠州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会同原市委农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2017年惠州市农村普惠金融“村村通”工作方案》等措施文件,推进金融工作部门、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完善基层农村征信体系

  市金融工作局会同市发改局和人行惠州市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惠州市县级综合征信中心建设方案》,开展信用信息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探索应用,推动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县级综合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广大农户的诚信意识,引导各县区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特色建立县级征信中心,积极开创各县区普惠金融特色业务,实现“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亮点”。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镇、村三级都建立了信用村建设领导机构或工作组,设置专门工作场所和办公设备。全市建成信用村1026个,重点村100%全覆盖。认定信用户29万多户,发放信用户贷款3448户,贷款余额14.7亿元。

  创新涉农产品服务模式

  积极开展“政银保担”合作模式,助力“三农”持续发展。市金融工作局与监管部门配合,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农工作力度,推进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市金融工作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与建行惠州市分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2020-2024年)》,签约银行在协议期内为我市474个行政村提供总额638.7亿元的授信规模,精选23项具有代表性的涉农金融产品直接对接,有效推动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开放的金融共享平台、普惠的金融发展模式,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2021年3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941.43亿元,比年初增加51.69亿元,增长5.81%。

  如在惠东县启动“鲜特汇二维码支付”业务,为客户提供互联网支付、在线缴费等多场景资金结算服务。惠东农商行针对惠东县铁涌镇赤岸村村民在生蚝养殖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创新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蚝宝贷”信贷产品,为当地蚝农提供优质的信贷支持和服务,达到精准支农。

  惠州农行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一是依托该行内部数据,“线上化、批量化、便捷化”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金穗便捷贷”,单户信用方式最高贷款金额可达30万元。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金穗便捷贷”6441万元,惠及农户1018户。二是针对农业龙头企业(含农资企业)所带动的上下游生产农户及经销商户发放的“金穗快农贷”,通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含农资企业)的交易数据,批量筛选生成白名单,对白名单内农户进行授信,实现流程线上化、用款便捷化,2018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金穗快农贷”1.7亿元,惠及农户1623户。

  发挥地方金融机构支农助农作用。截至2021年4月底,我市6家融资担保公司当年新增“三农”融资担保金额1724万元,“三农”融资在保余额1.13亿元。

  特色保险助力产业扶贫

  大力推进涉农保险业务的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和助推器的积极作用,推动保险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和支持。我市累计投入资金2109.6万元,建成乡村金融(保险)服务站1029个,实现重点村全覆盖。在农房保险方面,一直持续投入,在遭受风灾的情况下,农民的住房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得到赔付和重建。农业保险进一步扩大,增加了特色农业保险品种,还提高了生猪、水稻等政策性保险赔付金额。2018年至2020年,累计为政策性涉农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758.62亿元,向全市参保农户支付了1.59亿元赔偿款。2020年7月31日阳光农业相互保险惠州中支进驻我市,提供乡村振兴农险保障1715.3万元,完成商业农险保费103万元。为惠州市“三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受到社会和广大农户的好评。

  2020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等相关险企,创新技术手段,利用“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平安农险APP(AI农保)等智能平台开展业务宣传和发展业务,顺利完成承保工作和实行理赔线上操作,确保保险服务不停歇。如人保财险利用电话、网络及“粤农保”AI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业务宣传和发展业务,突破疫情障碍,顺利完成水稻、玉米和拓展水果的承保工作,承保面积增长10.59万亩。第一季度疫情较严重期间,部份乡村封村,不允许外地人员进入,人保财险利用“粤农保”平台实行理赔线上操作,所有的理赔工作均按要求完成,没有因疫情中断。平安财险最大力度地运用现代科技,专项对农险业务打造了平安农险APP(AI农保),通过该APP实现现场遥感定位、验标测绘、录单、投保、缴费等全流程操作,实现即使在暴雨天气下也可以现场完成投保工作。

  引导人保财险通过“险资直投+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模式,为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等4家农业企业发放支农融资款1350万元。

  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大力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移动支付普惠金融发展,有效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水平。2017年,广东省农村医疗移动支付"乡银保"项目上线运行启动仪式在惠东县明星村成功举行,标志着我市推动移动支付普惠民生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2019年,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人行惠州中心支行,以县域及县域以下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作为突破口,联合印发了《惠州市农村移动支付“十百千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惠银发〔2019〕48号),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9个乡镇(街道),覆盖惠州市两区三县,切实发挥移动支付服务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移动支付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灌溉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年11月,惠州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要求,惠州地区农商银行依照惠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结合自身信贷政策,在2021-2023年协议期内,计划给予1000亿元的授信合作额度大力支持惠州市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村企合作项目、村居更新改造工程、乡村道路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环境整治工程、乡村旅游等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积极为惠州市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积极引导辖区农商银行针对省级农业产业园开发相应的信贷产品,对农业产业园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提供贷款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3月末,惠州地区农商银行给36家特色产业农业龙头企业授信约4.63亿元,放贷4.63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加强与广东证监局、各交易所和区域股权市场合作,引导和推动涉农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融资,有效拓宽涉农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联合上交所、深交所、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定期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多家涉农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对企业挂牌、上市工作给予现场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截至目前,推动1家涉农企业(东进农牧)在新三板挂牌,1家企业(中迅农科)在广东证监局辅导。

  同时,推动各县区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促进资本与农业产业融合。仲恺区管委会与深圳市五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五谷网络公司在区内建设乡村振兴科技产业示范园,并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引进示范园的高科技农业项目。目前该基金投资了项目4个,投资总额3000万元。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卢君坤 张涛

编辑: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