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实施,年轻的大亚湾开发区步入而立之年。这座当年南海边的小渔村,在党旗的指引下,紧跟党的步伐,一路高歌:从震撼惠州人心的“第一爆”,到朝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迈进,大亚湾开发区不断被赋予新使命——新时代惠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惠州逐鹿世界的雄心担当。
向海勃兴,激情涌动。伫立蓝蓝大亚湾畔,背依气势磅礴石化区,鲜艳红色党旗掩映下的大亚湾开发区,眼前次第展开的是一幅产业兴旺发达、民生福祉殷实、生态环境美好的和谐画卷。
大亚湾是新时代惠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这是大辣甲岛海域。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气势磅礴的石化区。
产业兴旺
东西两翼发力为大亚湾插上腾飞双翼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面对“双区”建设和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的历史机遇,当前大亚湾开发区正奋力前行,将自身发展定位于更大坐标系中考量,对标国内国际先进,努力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谋求更高质量发展。
东部: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加速形成
空旷平整的工地上,施工车辆繁忙穿梭,工人们在加紧施工……这是记者日前在恒力石化(惠州)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一幕。按照进度,到明年夏天,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两条250万吨/年PTA生产线将在这里投产,一座年产值达250亿元的现代化工厂将拔地而起,将为惠州和粤港澳大湾区再添发展新动能。
时间回到2000年,随着当时最大中外合资项目——投资43亿美元的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签约落户,奠定了大亚湾开发区作为惠州经济的“龙头”地位,开启了广东乃至全国石化产业发展新纪元。
连续三年蝉联第一!这是日前从“2021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传回来的喜讯。6月初,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园区委”)分析2020年全国主要化工园区的相关数据,发布了2021(采用2020年数据)化工园区30强情况,大亚湾开发区再次位列榜首。
作为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化工园区30强榜首的大亚湾开发区,目前其石化区规划面积32.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1平方公里。已形成以中海油2200万吨/年炼油和中海壳牌220万吨/年乙烯为龙头,以石化深加工、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为主线,上中下游全面发展的石化产业格局,炼化一体化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特别是随着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恒力PTA项目等高水平大型石化项目相继落地,达产后园区将达到540万吨/年乙烯规模,石化产业规模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过去五年,是大亚湾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今年的开发区工作会议上,区委、区管委会领导回顾“十三五”的发展历程时不无感慨,并提出坚持“项目为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实施顶格推进机制,强化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三期、恒力PTA等大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目前,埃克森美孚项目已完成一期项目用地挂牌交付、核准变更及主项目能评,恒力PTA项目已于今年1月动工建设,中海壳牌三期正在积极洽商投资协议。
同时,大亚湾开发区提出充分利用炼油、乙烯核心大项目“链主”带动作用,以龙头牵引全链补强、优化,大力引进高端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中下游项目,形成上下游互补,实现“隔墙供应”。今年计划新引进7宗石化中下游产业项目,投资总额132.2亿元,同时积极配合推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西部:千亿级新兴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打开大亚湾开发区地图,大亚湾东部的石化区与西部的新兴产业园区,如同一只雄鹰的双翼正展翅高飞。
新兴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7.84平方公里,北部片区主要发展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配件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慧聪为龙头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产业;南部塘横片区,聚焦“智能化、数字化、总部化”,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的高端制造、应用软件研发与系统集成、总部经济等企业。目前园区规上工业企业119家。
这块临深最近的热土,正高标准编制《大亚湾新兴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该区成立了产业规划、招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收购闲置低效工业厂房等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园区各项重点工作。目前,正加快推进塘横片区征地工作,已完成9宗工业项目供地,面积28.1公顷;全面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
金巢筑就,如何引来凤凰?大亚湾开发区提出加快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承接深圳产业、人才、资金等资源,先后引进环旭电子、豪恩智能科技、易路达高端电声设备等项目,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引进了明懿达新能源汽车线束及电力配电终端等项目。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前5月,全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161.4亿元,增长13.4%;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总产值83.1亿,增长108.8%。
资源向园区集中、精力向项目集中、人口向产业集中。今年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干了为先”,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据了解,今年全区省重点建设项目10宗,总投资99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亿元,1~5月完成投资56.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8.4%。1~5月,全区动工产业项目19宗,投资额245.3亿元;竣工投产产业项目14宗,投资额156.7亿元。
民生福祉
加大民生投入提升百姓获得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最基层。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区一般公共财政支出超七成用于民生,累计投入民生资金超过274.7亿元,覆盖教育、卫生、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教育:今年年底前将新建5所学校
“新建大亚湾开发区第四中学、西区第五小学、龙山小学(扩建)、义联小学(扩建)、卓越学校等5所学校,新增6480个学位,力争年内投入使用……”日前刚刚发布的《大亚湾开发区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民生实事清单》中,新建学校、增加学位的民生实事格外引人关注。
学位充足,是推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大亚湾开发区产业发展、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建设的带动等,全区人口急剧增加。2019年末,大亚湾区常住人口23.83万人,今年惠州统计部门公布数据,大亚湾的人口已超44万人。短短不足2年时间,人口基数翻了近一倍,居全市增幅首位。
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常住人口对学校、学位的需求,最近5年来,全区新建公办中小学11所,改扩建公办中小学3所,增加优质公办学位14685个;新建民办学校3所,增加优质民办学位14160个。
“‘十三五’期间,全区共新增优质中小学学位28845个,增幅达87%。”区宣教局副局长严彩恒介绍,至2020年秋季学期,全区共有中小学校38所。全区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条龙教育惠民措施,教育惠民的力度和广度在全市最大。
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的保障。2014年8月以来,大亚湾开发区对中小学校长任命制进行改革并实行校长任职考核。目前,全区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和高层次人才占比为全市各县区最高。
医疗:启动中大惠亚医院二期建设
“大病上中大惠亚医院,小病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头疼脑热可去卫生站。”提及大亚湾开发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变化,澳头街道的老街坊何女士赞不绝口。
民生的核心是幸福,幸福的基础是健康。卫生医疗软硬件的改善,一直是百姓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了填补大亚湾开发区大型综合医院的空白,2013年11月12日,由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全资兴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并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公立非营利综合性医院——中大惠亚医院正式营业,第一期总投入逾11亿元。
“现在中大惠亚医院第二期已经启动建设,建成后全院将达到总占地面积240亩、病床1000张的规模。”大亚湾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中大惠亚医院二期的建设,以卫计局、疾控中心和中大惠亚医院为柱、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梁、58间村(居)卫生服务站为网的三级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搭建完成。
除了硬件设施,大亚湾开发区还加大投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稳定安全的信息化手段——“智慧医疗”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和居民身边。如今,该区“智慧医疗”已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基层医疗专用设备诊疗管理信息平台(海云工程)建设,实现村卫生站纳入医疗定点联网结算,建立了大亚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将医疗保障体系覆盖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实现医改筑牢网底目标。
“澳头常住人口中超过90%以上拥有电子健康档案。”澳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俊表示,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街道——村一体化办公室,专门负责管理居民健康档案。
“现在看病有医保报销,便宜了很多,而且很方便,在社区门诊看病直接报销。”澳头街道沙田居委会的苏大姐告诉记者,他们由村里统一购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一年交100多元。“住院费用至少可以报销一半,如果只是药费的话也可以报销百分之三十左右。”
养老服务:3个街道均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吃不愁、病不忧、乐有伴,在大亚湾开发区各社区为老服务场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安享“住在自家、活在社区”的幸福晚年。
“今天的饭菜很香,很合我口味,尤其是这黄焖猪肉做得好,不肥不瘦不腻人。”在大亚湾开发区妈庙村长者食堂,唐阿姨点赞食堂饭菜。2019年11月,大亚湾开发区民政局在沙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全区首家长者食堂;2021年3月1日,澳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妈庙村长者食堂开放。
为保障食堂饭菜卫生安全,两家长者食堂均委托另一社工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督和评估,食堂的粮油和菜由专业的配送公司配送,食堂每餐按照两荤一素一汤一粗粮配米饭的标准提供。餐费标准是每餐15元,大亚湾户籍的6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区财政补贴,其中60岁~69岁老人每餐补贴5元,70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8元。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大亚湾开发区,澳头、西区和霞涌3个街道均已经建成开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实现家门口享受日间照料。这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社工机构承接运营并派驻社工,组建了“以专职社工人员为主、社区志愿者为辅”的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此外,全区各村(社区)也建有老年活动中心。
大亚湾开发区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2019年9月4日正式启动大亚湾开发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辖区老人提供线上及线下居家养老服务。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匡湘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