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他们做有温度的教育,助力孩子成长成才

[报料热线] 2831000

  过去一年来,惠城区一大批优秀教师扎实工作、辛勤耕耘,切实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潜心教书育人的故事,满载着惠城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成果。本期惠城教育,让我们继续走近这些优秀的园丁,了解他们动人的故事。

  惠州市优秀班主任岑崇辉:推行班级小组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岑崇辉2007年大学毕业,到惠州市惠港中学任教。从教14年,做过12年班主任,其中一半时间在教毕业班。在教育学生中,他特别注重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综合素质的培养。 

岑崇辉

  本着学校“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础”的教育理念。“我们老师绝不会唯成绩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岑崇辉说,平时他会与学生在一起,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特点,关爱他们;与学生聊聊家常、谈谈心、打篮球等,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有一次,班上一位学生打篮球崴到脚,在一旁的岑崇辉马上去找冰袋,帮他脱袜子冰敷然后送去医院就医。由于该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岑崇辉时常对他予以关心和照顾。经过崴脚这件事,他受到触动,学习主动了许多,成绩进步很快,经过最后一个学期努力,最终考上了理想高中。“岑老师对我这么好,我要认真读书。”这位同学说。

  因为工作认真,成绩突出,岑崇辉先后获评为惠城区优秀班主任、百佳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今年还获评为“惠州市优秀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岑崇辉一直都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并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他常常鼓励学生们走上讲台,边做习题边讲解。“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比较喜欢,亲自参与,对所学知识也更加深刻。”岑崇辉说。

  岑崇辉还在班上实行平行班小组化管理,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且尽可能平衡性别、性格、兴趣、成绩及特长,并选出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的小组长。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沟通、合作以及学习,激发了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形成积极、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呈现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推行小组化管理,同学们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的转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岑崇辉说:“这就犹如长有杂草的土地,除去杂草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土地种满庄稼。”

  惠州市优秀教师陈文香:坚持“四做到”,关心关爱学生成长

  陈文香是惠州市合生实验学校的德育处主任、道德与法治科组长。从教14年来,陈文香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直秉承“教育人为本,育人德为先”“欲成才,先成人”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思政工作新方式、新途径,做一个有温度有远见的教育者。她说:“自己的努力,可以换来学生一生的幸福,那就是做老师的最大安慰和荣耀。” 

陈文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总结出“四做到”的教育教学心得。一是做到“望、闻、问、切”(望是指细心观察、闻是指谦听则明、问是指敞开心扉、切是指对症下药);二是做到“三心两意”(爱心、耐心、恒心;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刻意表扬学生的闪光点);三是做到“春风化雨,真情沐浴”(以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父母之爱来搭起师生之间心灵之桥);四是做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经常电访、家访与家长保持沟通。她所教的班级凝聚力强,班风正、学风好,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级,培养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她也先后获评为惠城区优秀教师、十佳思想政治工作者、惠州市优秀教师。

  面对后进生和困难生,陈文香总是用爱心去温暖、用真情去感化,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曾经班上有位同学,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陈文香为此制定了一整套帮教措施,采用“冷却法”“激励法”“真情沐浴法”,一年来坚持每周都跟他谈心几次。后来,该名同学产生了巨大转变,脸上笑容多了起来,性格也开朗了许多,还被全班同学推荐为班干部,把班里的劳动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学习上也非常努力,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生。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陈文香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理论修养的科研型教师。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先后获得心理健康教育高级(A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证。

  惠城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周婧:做好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启蒙教育

  新学期前夕,为了能让孩子们以更好的状态入园,山水世家幼儿园园长周婧给家长们上了一堂智慧父母课堂,并录制短视频,就科学入园的心理支持与家长一起分享。周婧还特意邀请孩子们将心爱的玩偶和玩具提前送到幼儿园,并录制视频介绍园内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更好地迎接幼儿园的快乐时光。

周婧

  从事幼教行业15年,不管是做老师还是做园长,周婧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在幼儿园门口站岗,面带微笑、热情打招呼,迎接每一位入园的孩子。“每天以阳光、关爱的状态去迎接孩子,也可以随时关注每位孩子的情绪状态。”周婧说,作为幼教老师,需要去跟孩子建立内在、真正爱护的连接,孩子才能够真正的产生信任。开园第二天,周婧发现一位孩子入园时有些不开心,不间断地说着“要找妈妈”。周婧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并陪着他喝水、吃早餐、聊天,帮助他缓解入园的焦虑情绪。

  周婧说,幼儿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启蒙教育,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根基教育。“要唤醒孩子的善良与责任、唤醒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具有完整的人,具备完整的内心、完整的视角、完整的生活能力。”

  如何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如何让家长们也能得到成长和受益?周婧意识到教师学习和家长再学习的重要性。作为园长,她不仅关注教师的再学习,同时关注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并引导老师与父母用更大的能量来滋养孩子,建立幼儿园、老师、家长三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打造家长老师再学习平台。

  为此,周婧成立家园心语工作室,为园内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家园共育个案咨询服务,通过教育观察结合家园共育,为孩子制定个性化成长档案;成立家园共育工作坊,每周三固定与家长一对一沟通,家园共同关注,达成共识,更好地帮助孩子快乐成长;园内还设有研训部、教师心灵工作坊、探究本质思维工作坊等,为老师提供学习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记教育责任和使命,提升能力水平。

  此外,周婧还为家长们开设智慧父母课堂,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陈玮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