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运动员都爱“拔罐”?

[报料热线] 2831000

  备受世界关注的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自开幕以来,伴随着奖牌榜与世界纪录的不断更新,许多观众的目光再次被各国参赛选手身上眼熟的“深红色圆形大斑点”和贴在身上各种形状的“胶布”给吸引了。国际友人和外媒更是兴致高昂,纷纷对“神秘”的中医和康复外治疗法做起了热议和科普。这一次,让我们跟着奥运健儿,一起通过医学科普知识进一步认识这些走红奥运会的“东方神秘力量”吧!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拔罐疗法,被网友戏称为“神奇的东方秘术”。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拔罐

  国外友人钟爱的外治疗术

  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上,我们在运动员背部看到了熟悉的、大小不等的、淤红淤紫的圆印,如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上,夺冠的四位美国运动员的背后满满是圆印,站在一起可谓壮观。不仅如此,澳大利亚游泳名将查尔莫斯,日本游泳运动员南场昭,也都满身红色大圆点,可谓吸睛无数。这些圆印,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拔罐疗法拔留下的痕迹。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中医师邓钊立介绍,拔罐疗法,又被称为角法,是以玻璃罐或其他器皿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部位的体表。现代机理研究表明,火罐的负压治疗,可以使松解肌肉与筋膜的粘连、扩张局部微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促进细胞增殖,从而修复劳损软组织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而治疗后出现的痧斑,是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后的产物,可以引起机体免疫趋化效应,促进机体对局部炎症产物吸收,减少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堆积,减轻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他介绍,奥运会上的运动员由于经常需要“尿检”,不敢随意使用药物缓解疼痛,拔罐是一种很好的外治疗法。临床上,中医多用火罐治疗,但在日常生活当中则更多推荐使用空气罐,可避免烧伤事故的发生。

  运动贴布

  保护肌肉和关节的神奇膏药

  不少关注东京奥运会的市民会发现,国内外很多参赛运动员身上都贴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膏药”,如体操平衡木的管晨辰、乒乓球的许昕等。

  邓钊立表示,运动员手臂、大腿、小腿贴着形状怪异的长条“胶布”,可不是普通的“胶布”,而是用于治疗关节和肌肉疼痛的肌内效贴布,也称运动贴布,被普遍应用于运动保健及防护上。肌内效贴布是一种带有弹性的超薄透气胶带,有不同的宽度、弹性,可以根据需要剪切成不同的形状,通常依据肌肉走向贴在皮肤上。因为肌内效贴布的弹性,具有很好的放松和保护肌肉的作用,从而缓解疼痛和增强肌肉关节的稳定性。肌内效贴布就像一个便携的“腰围”“护膝”,可以用于全身各个肌肉和关节起到保护的作用,适用性更强。

  邓钊立强调,肌内效贴布不像中医传统药贴或喷雾剂,它没用任何药物成分,所以也不怕药物经皮吸收而影响“尿检”。所以肌内效贴布更受专业运动员的青睐,但这并不代表传统药贴没用效果,也不代表用了肌内效贴布就不用做治疗了,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还是得接受针灸或康复治疗。

  揪痧

  中医刮痧的一种简单变形

  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额头的“神秘印记”在比赛期间同样引起热议。谈及自己脑门和后颈上的红色印迹,石智勇笑着回答:“之前因为吃饭的地方离住地有点远,中午走路有点中暑发晕,赛前队医使劲揪了几下就不晕了。”原来这是中医揪痧留下来的痕迹。

  刮痧大家听的多了,揪痧又是何方神圣?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官方订阅号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揪痧可以看作是中医刮痧的一种简单变形,长期以来,人们创造出了多种致“痧”的推拿手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民间医疗中,揪痧是其中最广泛的一种。

  揪痧,又名扭痧法、拧痧法、扯痧法或提痧法。简单来说,揪痧是指在身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揪扯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据介绍,揪痧可以刺激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致“痧”手法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同时可以促使体内分泌内啡肽等神经体液镇痛因子,对急慢性疼痛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揪痧法常应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颈项部、胸腹部等部位,适用于缓解感冒、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泻、食积等病症。配合针刺,可治疗感冒后声音嘶哑、治疗急性胃肠炎昏厥。

  风油精、肚脐贴

  中医“神器”花样走秀

  女子举重4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侯志慧在候场时拿出了保温杯,熟练地倒了一杯一饮而下。侯志慧说,自己更喜欢喝白开水,保温杯里边装的是温水,主要为了养生。侯志慧的法宝不止一个,她还有风油精。在最后一次试举之前,她吸了一下风油精!侯志慧说,这也是自己第一次用,教练说来提提神。

  田径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现场,有网友发现中国选手在肚脐眼上贴了疑似黑色胶布。这又是为何?中国竞走运动员杨家玉曾回答:肚子上贴的是”脐贴”,因为比赛的时候穿的是短衣短裤,贴这个可以避免肚脐眼进风受凉。

  不少网友纷纷感叹:“是哇,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一定要保护好肚脐,不能受凉!”人民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推拿、正骨、牵拉、火罐、针灸、刮痧……在奥运村,选手们可以得到中医的针灸推拿和中草药等各种治疗,这些中医正是中国代表团的队医和医疗保障人员。据悉,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医就已经大规模提供服务,根据“人民网评”发布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有30-50多万,他们在海外施展中医针灸、推拿、按摩保健、刮痧拔罐等技术。中医这股神秘的东方力量,永远在线。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郑海燕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