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石湾茹屋:重构自然人文关系 描绘红色水乡新画卷

  炮楼、古榕、门楼、池塘……漫步博罗县石湾镇源头村茹屋村民小组,水乡元素、红色印记扑面而来。在乡村振兴中,石湾镇依托茹屋独特的红色水乡资源禀赋,谋划将其岭南水乡之“形”、红色文化之“神”魂、和睦邻里之“体”充分融合,重构水乡人文与水的关系,描绘茹屋红色水乡的全新画卷。目前,茹屋红色水乡文化旅游示范村风貌提升工作在抓紧推进。

茹屋村老戏院。

  环境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地处石湾镇东南部的茹屋村民小组,水塘资源优良,文化特色突出。大小不一的水塘环绕其中,沿塘有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群与多棵百年古树,为该村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丰厚的自然优势。

  日前,记者沿着Y607乡道驶入茹屋村民小组,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面环绕的水塘及刻有“茹屋村”大字的牌坊门楼,门楼旁是炮楼。步入其中,青石红瓦、灰砖白墙的老建筑群,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微风拂过,撩动着沿线古榕的枝叶,池塘上泛起一丝涟漪,一幅水清岸绿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茹屋水乡之美,在于岸清水秀,更在于历史底蕴深厚。其中,红色文化尤为耀眼。抗日战争时期,茹屋村是东江纵队独立第二大队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茹屋之战更是当地抗战史的光辉一页。除了茹屋之战遗址,茹屋村还保留着老戏院。1974年,该戏院完工投用,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看电影、赏粤剧的好去处。而今,这栋经历48年风雨的红楼成为了茹屋村乡村振兴项目指挥部。

茹屋村水塘资源优良,大小不一的水塘环绕其中。

  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典范

  依托茹屋村的资源和禀赋,石湾镇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将其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典范。另外,通过项目打造,引进文创、民宿、餐饮等业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外立面风貌管控、道路“白改黑”工程等多项组合拳,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将茹屋村建设成为集感文化科普、游红色水乡、享农村生活、品生态产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惠州市红色文化展示新典范”。

  为打造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的典范,石湾镇在该村规划了7.3万平方米的红色水乡文化旅游示范村风貌提升项目区,划分为茹屋形象区、红色文创街区、休闲风情街区、餐饮民俗区四个功能区,从空间形成“一带两环七景”的布局形式。

  红色水乡文化旅游示范村风貌提升整体项目已于2021年12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道路的“白改黑”已完成。现正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沿路广场进行铺设,并初显成效。源头村村干部朱文俊展望,以沿线水塘及房屋为基础,开拓滨水空间,打造亲水栈道,打造游船码头,形成水乡特色元素;在炮楼底部点缀红色文化元素,增加革命英雄人物雕塑,加强革命旧址的红色氛围;围绕百年古榕,打造树下景观设施,讲述茹屋村的过往。

  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李燕文 通讯员陈艳婷

编辑:温燕晖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