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红色地名故事⑦|夜袭鸾岗

  鸾岗位于石湾铁场之西,是博罗县西部的鱼米之乡。

  富饶的鸾岗,自然成为“发国难财”之“抗红义勇军”趋之若鹜的聚宝盆。

  “抗红义勇军”李潮部的一个中队长期盘踞在这里,勒索民财,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当地民众恨之入骨。

  1944年秋,一片连一片的稻田在清风吹送下翻着金浪,沉甸甸的稻穗被压弯了腰,黄得夺目,金得耀眼。

  过不了半个月,就是开镰收稻的季节了。村民们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们终于迎来久违的丰收年。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村民们在忙着收割前准备的时候,一夜之间,鸾岗的村头巷尾贴满了“征粮”布告。

  原来,李潮部强迫村民每亩田缴纳 200 斤稻谷,否则,组织士兵“收割”。

  “好不容易盼来了个丰收年,现在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该死的呵呵鸡(李潮),又来抢粮了,今后的日子怎样过啊!”

  “要粮没有,要命有一条!”

  不久,村民被赶出,李潮部又增派一个中队盘踞鸾岗村。

  被李潮伪军压榨得喘不过气来的鸾岗村民,便派出代表向游击队求救。

  驻扎在福田联和附近的独立第三大队第二中队的曾文,听了鸾岗村民报告后,立即向大队领导汇报。大队领导决定消灭这股伪军,为民除害。

  鸾岗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攻打鸾岗是一场硬仗。

  鸾岗处于敌伪的中心地带,四面驻敌;南面的石龙镇驻有日军,北面驻有国民党梁桂平顽军;周围还有李潮、冯松两支伪军。

  鸾岗易守难攻,村的四周有宽六十多公分、高三米多的坚固围墙;围墙内有六个坚固的碉楼,围墙内鱼塘环绕,水深没人;紧靠围墙的鱼塘边,布满着刺人的竹簕,围墙上面安装了射灯,围墙的外壁挂着马灯(煤油灯的一种);整个村子只有一条小路出入,路两旁是一片崎岖不平的坟墓地。坚固的防御体系,让人不禁望而生畏。

  不打无准备之仗。

  独立第二大队大队长阮海天命令副大队长邱特带领侦察人员侦察了解鸾岗的地形和外围的军事布局。经过侦察发现,凡是布满竹筋的地方,敌人戒备不严。敌人的防守兵力主要布防在路口的坟墓地上,各个炮楼有二三十个士兵把守。

  阮海天召开干部会议,研究作战方案。决定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夜袭鸾岗。先从敌人最疏忽的地方——祠堂旁边的炮楼打开缺口,直捣敌巢。具体分工∶大队长阮海天、政委韩继元,负责外围指挥;副大队长邱特负责前沿指挥;韦伟、曾文率领的第二中队和独立小队担任掩护;陈廷禹、邓江率领第一中队担任主攻。

  战前,游击队还发动了竹筏埔、南蛇洞两个村庄的群众砍竹子做梯,扎担架、竹筏子等战时所用的工具,动员了三江、红壆下的民兵参加战斗。

  12月6日晚,秋的凉风轻轻地拂起,夜风里已经有了几分凉意。

  第一中队中队长陈廷禹率领主力悄无声息地开进鸾岗村外,悄悄地埋伏在甘蔗林中。

  战斗开始了,陈廷禹率领部队钻出蔗林,匍匐前进,越过一片开阔的稻田后,蹲伏在鱼塘壆下。陈廷禹一个手势,小队长李国荣率领突击队第一梯队队员,悄无声息地进入鱼塘,向对岸的祠堂碉楼游去。几分钟的时间,剪篱笆,撬竹簕,架竹梯,一气呵成。短枪队队长江九拿着炸药攀上竹梯接近炮楼的时候—

  “有人!”

  “开灯!”

  “开枪!”

  被敌人发现了。

  炮楼的机枪“突突突”地响起。

  不能退!陈廷禹命令火力掩护第一梯队强攻。围墙上的射灯、马灯被打灭了。在漆黑中,第一爆破组迅速把炸药放在围墙脚,把导火线一拉——

  “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围墙被炸塌一个大洞。接着,第二爆破组的队员快速越过洞口,把炸药包放在炮楼的墙根下,又一声巨响,祠堂碉楼倒塌了大半截。伪军被吓得魂不附体,放弃碉楼,只顾逃命。

  邱特和陈廷禹率兵占领了祠堂碉楼后,立即命令:第一小队攻打文昌碉楼;第二小队攻打陈屋碉楼;第三小队攻打地奇碉楼。

  布防在路口的坟墓地上的敌军匆忙向村子靠拢。

  攻打碉楼和巷战立即展开。

  激战了一天一夜,游击队攻占了五个碉楼,控制了鸾岗村的制高点。正准备向最后一个碉楼进攻的时候,敌人依仗兵力优势、武器精良,加上援军快到,负隅顽抗。有的死守碉楼,有的钻入碉堡周围的民房,利用刚凿开的枪眼和窗户,直朝巷口扫射,阻止游击队进攻。战十们采取凿墙打洞的办法,用炸药打开一个洞口后,立即占领一间民房。第二天下午,打通了几间民房,伪军全部被赶到最后的一个碉楼里。

  这个碉楼叫引龙楼,是众多碉楼中最大的一个。敌中队长带领全部残敌归宿在碉楼内负隅顽抗,等待援兵。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被伪军赶出村庄的村民回村里要求参战,有的给部队当向导,有的烧水做饭,村中的老人还把伪中队长的母亲带来劝儿子投降。岂料,那个伪中队长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管,机枪“哒哒哒”地响个不停

  7日下午,战斗在僵持着。

  邱特召开战地会议,研究集中兵力攻破引龙楼。正当大家讨论热烈的时候,突然接到大队指挥所送来的敌情通报:李潮调兵八百有余,在伪团长李英的带领下,扯着“抗红义勇军”的大旗,从东莞企石、中岗和石湾等地向鸾岗进发,日军的骑兵也从增城向鸾岗靠拢。

  邱特立即商量对策。有人认为,敌人太多,不能硬拼,要撤退;撤退,唯一的撤退路线只能从三江、红壆方向撤,但要经过一千多米的开阔的稻田,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伤亡很大,背水一战,杀出血路,行不通。最后,决定不撤。并调整了战斗方案:第三小队封锁碉楼,防止敌人逃跑;其余的兵力由陈廷禹、邓汀带领,增援第二中队和独立小队阻击敌人。

  敌军在机枪的掩护下,潮水般地向第二中队和独立小队的阵地压来。

  伪团长李英手拿短枪,大声喊道:“快,冲上去!打垮红军每人赏十块大洋。”

  陈廷禹率领战士,端起机枪、长枪对着敌人狠狠地扫射!

  敌军倒了一大片,其他的连滚带爬往后退。

  “谁他妈的往后退,老子就枪毙谁!”李英疯了,向溃退的士兵开枪。

  敌军又掉回头往上冲。

  战士们顽强地抗击敌人。

  一阵排炮,整个阵地一片火海。

  陈廷禹:“向前推进十米,避开炮火,把敌人打下去!”

  战士们迅速冲到前面的坟地,以坟墓为掩体打击敌入。

  尽管敌人多于我数倍,而且武器精良,但是我军凭借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

  又是一阵炮轰,又是一轮冲锋。

  几名战士倒下,敌军趁机涌上。陈廷禹拿起倒下战士的长枪,喊着:“同志们,把敌人打下去!”

  他和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不料,一个敌军在旁边打冷枪,一颗子弹向陈廷禹飞来,子弹穿过了他的头部。

  战士们杀退了敌军。

  卫生员跑了过来:“中队长,中队长!”

  战士们都围了过来,都喊着:“中队长!”

  陈廷禹被抬下火线。

  “敌人又上来了。

  “为中队长报仇!杀!”

  双方在厮杀着。

  龟缩在引龙楼内的伪军,见势不妙,从碉楼的秘密通道逃跑了。

  战斗至黄昏,敌人的炮火明显减弱。

  “为队长报仇!”

  “同志们,冲呀!”

  战士们穷追猛打。

  敌人鬼哭狼嚎,抱头逃窜。

  至此,敌军全线溃退。

  一天一夜的战斗,毙伤伪日军六十余人,俘敌三十余人,缴获机枪六挺、步枪四十余支。

  激战中,陈廷禹等七位同志牺牲。

  陈廷禹牺牲时才21岁,大家无限悲痛,把他埋葬在南蛇洞村后山上他未婚妻张漪芝的墓旁。

  人民不会忘记抗日英雄陈廷禹!

  (摘自《喋血罗浮》 作者:毛锦钦)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燕文 整理

编辑:温燕晖

指导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惠州市委网信办 主办单位:惠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