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家长应该这么做……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庭作业减少了,周末的学科类补习班不能去了,原本忙碌的孩子一下子多了很多空余时间,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迷茫,这些时间应该安排什么?“双减”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鸡娃”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家庭和谐

  “没有周末学科培训,更考验家庭教育生态,很多家长很焦虑。”教育博主、二级心理咨询师、自主学习践行分享者李建辉说,“双减”后,有的家长恨不得把自己逼成老师,见书就想买,拼命找各种学习方法和资源,感觉压力山大都快喘不过气。“‘双减’过后,有的家长更累了,回家还要自己布置作业,准备辞职考教师资格证,老母亲亲自上阵,撸起袖子自己干。”

  李建辉认为,人的焦虑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心,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孩子成绩和前途命运的恐惧和担心,“家长们可以问问自己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相信多数家长都会回答:‘是让孩子在离开我们身边时拥有更多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这个能力跟当下的学习成绩关联性到底有多大呢?孩子成绩好,未来就一定幸福吗?成绩不好,就一定不幸福吗?”

  李建辉说,家长从终极目标为出发点,这样就不会再焦虑孩子成绩。他建议家长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好夫妻关系上,让自己更幸福,让家庭更温暖。因为,在幸福和谐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算成绩不那么理想,长大后的幸福指数,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无数鲜活案例表明,父母的焦虑、恐惧和担心才是造成这么多孩子心理有问题的根源。

  “双减”后的生活至少要做三件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此前曾公开发表过意见,说为了不再让更多的孩子感到无助与流泪,不再让更多的孩子用生命去呐喊与讨伐,家长要拿出决心和勇气,安排好“双减”之后的生活,至少必须做三件事。

  第一是运动,有研究表明每天运动1~2小时的学生,成绩在班级属于上等和中上等的比例分别是19.1%和42.7%,不运动的学生属上等和中上等的比例分别为10.1%和31.2%。研究还发现,体育好的学生朋友人数更多,更善于沟通。

  第二是玩耍,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能自主安排的时间,不干涉、不限制,让孩子放开玩,让孩子的压力能得到释放、情绪能得到缓解、自主性能得到提升。

  第三是劳动,眼里有活儿的孩子更善于观察、善于换位思考,爱劳动的孩子心中有他人,也更有责任心。这些都是孩子在未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品质。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编辑:小丽
分享到:
分享到: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