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奋力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

[报料热线] 2831000

原标题:
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
博罗奋力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力争到2025年进入全国前60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要通过‘比学赶超’为博罗一切工作赋能,意气风发跑在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最前列。”9月26日,中共博罗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代表中国共产党博罗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邱志彪主持会议。

  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五年,该县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奋力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全力推动博罗进入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力争到202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000亿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60名。 

  抓发展

  今年前8月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博罗直面重大风险、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发展的五年,也是博罗发展成果丰硕、令人自豪的五年。”谢远区在报告中指出,“这五年,我们革新理念、整体谋划,县域发展格局全面升级。”

  罗浮山下,东江之滨,博罗的热土正焕发新的生机。五年来,“两规划一意见”落地成势,县域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重塑。沿东江经济带成为撬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战略支点,千亿级产业园磁吸力强劲凸显,正威、益利素勒、鑫瑞医疗、台铃、小刀、路商等合作伙伴纷至沓来,欣旺达、华通、德联铜箔、威博精密等项目焕发新活力,挺立起“产业强县、项目为王”的发展硬脊梁。

  环罗浮山“三生”融合产业经济圈建设破题起步,罗浮山国药二期、景田百岁山增资扩产等生命健康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葛洪中医院即将投用,罗浮山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博东乡村振兴区加速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首批工程投入试运营,万洋众创城、顺南食品等项目效益不断显现。

  在全新格局引领带动下,博罗县GDP连续跨过500亿、600亿大关,2020年达61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50亿元,在广东县域经济中“一枝独秀”。今年,“博罗势”依旧不可阻挡,1~8月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 

日新月异的博罗县城。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供图

  将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车 生命健康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处在全新起点,面对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我们要始终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武气魄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锚定全国先进发达的县市,全力‘比学赶超’,奋力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辉煌。”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博罗将全力以赴实现“十大跃升”,推动“县强”的优势进一步厚植、“民富”的指数进一步攀升、“景美”的底色进一步鲜明、“人和”的名片进一步擦亮,现代魅力强县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通过“比学赶超”为县域发展注入“弯道超车”的澎湃动能,历史性实现“三大突破”、创造性形成“三大态势”、系统性打造“三大品牌”,集中精力办好博罗的事,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要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为此,该县牢固树立“产业为王”的意识,千方百计谋产业、抓产业、兴产业,努力实现转型升级、凤凰涅槃。其中,将传统的电子信息和蓬勃发展的新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产业等作为主攻方向,将每个产业打造成突破千亿规模的支柱产业。在招商引资上,针对性引进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型企业以及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下大力气“多上几个好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构建更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项目建设上,拿出钻劲、粘劲和拼劲,把在建项目推得更快、意向项目盯得更紧、储备项目谋得更实,用项目建设这一“制胜利器”拼出一片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在产业布局上,继续把精力、资源、人口向产业园区集聚,进一步优化调整千亿级园区边界,将智能装备产业园、产业转移工业园等打造成“产城人”融合的高端园区,让项目首选到博罗、落地在园区。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及“工改工”五年行动计划,把一个个“工改工”项目变成一个个“磁铁”,强力吸附优质项目进驻。

  优营商

  探索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

  “博罗想要在县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营商环境是关键。”谢远区说,全县上下务必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博罗形象”的理念,努力提供增值超值的服务,营造稳定可靠的预期,不遗余力打造吸引企业纷至沓来的“博罗样本”。

  过去五年,博罗锐意改革、创新创优,行政效能大幅提高。“大国土”改革如火如荼,盘活腾挪万余亩土地保障发展需要;创新推出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模式,实现“拿地即开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制定出台择商选资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容缺受理、信用快审机制,探索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营商环境大幅优化。

  接下来,博罗将奋力吹响新一轮的改革冲锋号,实现营商环境蜕变的改革突破。报告中特别提到,今后的每一年,年年都是博罗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树立“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砍掉一切不必要的环节和程序,把能办的全都提前办好,把“围墙外”的事全部包办到位,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好主业、做强实业。探索建立营商环境“通报制”,每季度公开通报服务不到位、政策不落实、企业不满意的负面典型案例,倒逼政策落实、服务改进、效率提升。

  交通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博罗交通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大干快上的重要时期,更是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经济圈”的关键时期。博罗将全力打造“三横四纵一环”交通通道,推动博罗由“通道城市”转变为“枢纽城市”。高标准建设“五路四桥三站”,大力抓好泰美—柏塘、柏塘—横河、观音阁—杨村的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黄金廊道建设,加快形成“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龙溪、石湾出海码头建设,加快推进千吨级东江航道复航,全力打造东江流域枢纽港,构建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高度集成的大交通格局。扎实做好22条品牌农村公路和14条精品示范路的规划建设,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营造“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意境。

  兴乡村

  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相辅相成,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及未来的工作重点。对于此项工作,博罗一直不遗余力。

  从324国道拐入长宁镇石下屯村,沿着沥青村道,一路向西北行走,干净整洁的环境、宁静优美的村庄、波光潋滟的水库,再加上云雾缭绕、雄伟壮丽的罗浮山一直伴随身旁,令人心旷神怡。这是博罗以“两山理论”赋能乡村振兴的缩影。 

博罗县杨村镇羊和村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助村民增收。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过去五年,博罗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相辅相成,禁养区养殖户全面退出,小散乱污企业得到全面整治,激励引导重污涉水企业产能出清,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9座,高标准建成城镇污水管网,推动沙河提前一年实现从劣V类到Ⅲ类连跳三级大转变,全域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大气、水、土壤质量持续优化,为产业兴旺腾出了更多环境容量、打下了更好生态基础。“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农污设施全面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有序推进,全县所有行政村100%达到干净整洁、40%达到美丽宜居、6%达到精品示范。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验收评比中,博罗位居粤东第二、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接下来,博罗将重点促进“一产提质、二产提档、三产提标、融合增效”。“一产提质”即推动种养业规模化,“二产提档”即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三产提标”即要标准质量优先,“融合增效”即联农带农、三产融合。同时,坚持“美线强点、连点成片、以片带面”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福长和美”“百里茶香”“东江画廊”“五谷丰登”“东纵精神”示范带,将乡村精品亮点串珠成链,辐射带动乡村形态全面优化,绘就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的秀美画卷。另外,探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激活农村“沉睡”资源,实现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价值最大化。

  惠民生

  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

  民生是党的奋斗初心,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过去五年,博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将财政支出七成投向民生领域,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

  据统计,202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5年分别增长50%、54%。近五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卓有成效,新建成学校15所,新增学位4.5万个,教联体改革深入推进,办学质量大幅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显著完善,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新院和县中医院新院即将建成,实现发热门诊全覆盖,医联体、医共体等改革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优质均衡发展。

  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大幅提升,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平安法治博罗建设扎实有效,依法治县工作全面推进,“六治”协同有效激活基层治理,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持续深化,社会保持安定祥和。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未来五年,该县将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更好地满足博罗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如,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继续优化县域学校布局,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推进教联体改革,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高端发展。坚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实做强医联体、医共体,健全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和重大疾病防治体系,积极推动湖南中医药大学与县中医院共建一流中医院,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博罗。

  强党建

  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奋进“十四五”,启航新征程,博罗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未来五年,该县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体推进“六大领域”党建工作,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开展“整镇推进、整县提升”党建示范县镇创建活动,构建“1张党建网+1套工作法+N项制度”管理体系,深化镇村干部“大储备”和“头雁”工程,选准用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长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深化拓展全国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工作,健全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要着力打造“六个过硬”模范机关,引导万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持续提升机关运行效能。

  始终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干部,坚持事业为上选好用好干部,注重培养和锤炼“关键少数”、年轻干部、专业干部,让更多“狮子型”“黄牛型”干部脱颖而出,树立担当干事的“风向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廉洁风险预警、函告、函询、委托一把手谈话、澄清正名、容错免责激励等制度机制,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好局面。在工作中,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只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只要有利于博罗发展,只要不是以权谋私,组织就会为他们遮风挡雨、保驾护航、撑腰鼓劲。要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蔚然成风,把能挑重担的“猛将、闯将、干将”选出来、推上去。

  聚焦党管人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完善重点人才培养支持举措,优化人才“引育留用”闭环工作机制,协调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人才发展提供一流的成长支持。着力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双百”人才引进工程,持续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示范带动作用。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卢泓宇 朱丽婷 贺小山

分享到: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