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向海图强 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区

[报料热线] 283100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加快重返一流行列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昨日上午,惠东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惠东县文化中心召开,惠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魏荣君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报告总结了惠东县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并规划“十四五”发展蓝图,部署今年各项重点工作。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惠东县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速推进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高质量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做强创新驱动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更具活力的营商环境,持续扩大投资消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此外,惠东县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编制《惠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实现全县“一张图”管理。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推进稔山滨海新城建设,加速实现县城和稔山“双城一体”。

  

惠东坚定向海图强,一体化保护开发海岸线和海洋资源。这是滨海旅游胜地双月湾。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

  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创新驱动

  惠东县是农业大县,但工业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近年来,惠东县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快了核电、LNG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升级改造优势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振兴实体经济。”报告提出。

  今年,惠东县将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大平台。高质量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争取获批省级产业园。按照“全县工业发展主战场”和“先进制造产业聚集区”的定位,推进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力促10宗项目投产运营、20宗动工建设。全面启动离子产业园,动工建设科近泰基、广东超导和特创科技项目。

  开展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泵站浇筑、核岛安装和2号机组常规岛浇筑,加快核电二期4台机组执照申请工作,推动惠州LNG接收站项目核准动工、港口海上风电一期项目投产。支持5宗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引进培育大数据技术服务、互联网平台服务和智能终端等关联产业,发展数字经济。

  开展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中草药种植等专项规划编制。发展沉香种植和精深加工,培育2至3个绿棋楠种植示范基地,完成5000亩“退桉改香”,申报绿棋楠沉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惠东绿棋楠之乡”品牌。推广“药企+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强牛大力、巴戟等中草药的种植及深加工。整合医疗、滨海、温泉、森林等资源,引进一批高端康养产业项目,打造高端康养基地。

  向海图强,一体化保护开发海岸线和海洋资源,积极对接深圳,着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区。引进培育一批滨海旅游龙头文旅项目和海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南海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园落户,发展深海网箱养殖业,努力壮大海洋产业。加强与深港澳沟通协商,力争开通粤港澳大湾区游艇自由行、深惠汕海上旅游交通航线。

  抓好高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构建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立多元化、多层次旅游产品供应体系,力争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启动惠东(国际)电子商务数字产业园建设。

  惠东县还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搭建科创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阶段迈进。推进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土建工程,建成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3宗配套工程,配合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的装置区和试验区。引导企业与创意团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动合作,促进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深入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创新协同和产业共建。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惠东城区。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投资消费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报告提出,今年,惠东县将下放一批行政执法权和公共服务事项,增强镇(街道)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并联审批、信用承诺、预审代办等制度,探索“四证齐发”,提升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减少不必要证明,让企业专心经营、安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谋划建设新行政服务中心,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

  加强“政务云”建设,完成政务信息化能力和公共数据资源普查工作,推动政务信息和数据交换共享,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应用水平。完成“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谋划建设智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惠东城市综合指挥中心。完成市县申办受理平台对接,力争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高频服务事项“全城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报告提出,今年,惠东县将坚持狠抓有效投资,以项目投资决胜未来,主动对接国内市场,激活内贸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融入“双区”交通网。配合推进广汕高铁、深汕西高速改扩建、1号公路(惠州湾高速)惠东段等工程,做好深汕高铁及深汕第二高速前期工作。动工建设环稔平半岛高速、机场路惠东段及财山东路,谋划惠州“五横五纵”交通路网涉及惠东的项目,完善承接“双区”辐射带动的路网体系。

  同时,严格落实《惠东县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条工作措施》,支持16宗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龙头项目加快建设。推动61宗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0.1亿元。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虹吸效应”和深圳“溢出效应”机遇,开展大数据招商、产业链招商、驻深招商,引进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增强投资潜力。

  争取引进大型商贸综合运营体项目,优化百货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实施县城南湖市场超市化升级改造,在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布局一批消费集聚区。培育壮大乡村体验、观光休闲等消费市场,提升农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启动中韩(惠州)产业园核心组团惠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

惠东城区。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振兴

  城镇化建设,规划先行。统筹好规划、建设、管理,惠东才能更整洁靓丽、更畅顺有序、更具吸引力。因此,惠东县今年将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编制《惠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实现全县“一张图”管理。开展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

  高标准谋划建设大洲新区和九龙峰片区,实施白花镇建成区风貌管控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新平大道市政化改造,加快惠东大道平山至稔山段升级改造,依托稔山和陈塘两个高铁站点,推进稔山滨海新城建设,加速实现县城和稔山“双城一体”。

  抓好“数字市政”工程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逐步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树立“公园城市”理念,推进县城绿化美化,建成、推进建设和动工一批街边小公园绿地。启动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建设赤岭桥,建成县综合交通与路网监测调度中心(TOCC),提升县城和稔平半岛交通疏导水平。争取获批12宗共16.1亿元地方专项债和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助推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今年惠东县将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新增6家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15个、推进14个“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开展“赤岸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

  稳步发展特色民宿,培育发展乡村“美丽经济”。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改造,以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村民“集居点”道路硬底化建设,启动“通建制村双车道”改造,擦亮“‘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品牌。深化农村“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等改革试点工作,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引导银行提供惠农金融服务,鼓励农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自主创业、土地流转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抓好高潭三个基地十件实事和安墩革命老区系列项目建设,争取高潭中洞抽水蓄能电站纳入省电站选点规划并动工建设。依托东江干部学院、中洞村等红色品牌效应,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高潭、宝口、安墩连片开发,打造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和生态康养休闲于一体的老区振兴发展新样板。

  厚植绿色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报告提出,今年,惠东县将实施考洲洋滨水片区风貌管控,强化考洲洋、“三大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推进好招楼湿地公园二期和寨场山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大亚湾森林公园(惠东片区)一期工程。

  建成东江威立雅二期,推动东江威立雅三期、惠东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三期项目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白花河防洪排涝治理工程、2条重点河涌整治和6条中小河流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建设“美丽海湾”。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落实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措施,推广节能技术改造。发展绿色工厂和绿色种养,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壮大绿色循环经济。

  今年,惠东县将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带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建成启用县中医院新院区,以及增光、巽寮卫生院升级改造工程。实现荣超公立医院主体大楼封顶,动工建设县慢性病防治站迁建项目,启动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稔山卫生院扩建。全面铺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该县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

  坚持不懈抓疫情防控。完善“前哨通”等智能平台,强化检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疫、应急处理等功能,加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体系建设。有序安排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争取中央和省薄改专项资金,全面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等“两类学校”达标提质建设。今年计划建成13所、推进建设19所、动工4所学校。做好县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工作,加快推进三官坑窑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启动“中国舞龙之乡”申报。抓好“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社会治理提升行政效能

  社会治理是当前重要的课题,惠东县将深入推进法治惠东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应对风险。重拳打击“两违”,依法稳妥解决不动产登记等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惠东县将深化“大打击”“大平安”“大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飓风2021”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新警务和“平安惠东”四期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

  深入实施全民禁毒工程,持续推进省“全民禁毒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完善“打防管控教扶”六项举措。加快推进“智慧新禁毒”系统平台、县毒品实验室及县级禁毒情报研判室建设。加快高潭“易灾村庄”搬迁进度。

  报告提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必须打造法治、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惠东县今年将加强政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加强审计监督和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抵制“四风”。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

  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叶衍达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