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王氏宗祠书房阁:诗书济世的精神高地

[报料热线] 2831000

  乡村名片

  土湖村

  土湖村地处龙潭镇东部,东至鸬鹚村,南至合头村,西至禾仓村,北接下埔村,距县城约12公里。全村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含水田1807亩、旱地180亩、山地24437亩,下辖横一、横二、横三、邓一、邓二、松一、松二、松三、下一、下二、下三、下四、红一、红二、上一、上二、杜仔、新田、新塘、王田、茶岭21个村民小组,共456户1865人,村民主要以王姓为主。土湖村民风淳朴,村民务实善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土湖发挥果蔬专业合作社作用,种植稻谷、番薯、柑橘、花生、蔬菜、杉树等,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

  乡村文化

  “湖山远钟鼎,往往属田舍。公自得盘洲,湖山买无价。”宋代著名诗人许及之的一首五言绝句《土湖》,让人对远离尘嚣,宁静闲适的土湖,充满了向往。虽然此“土湖”非龙门“土湖”,但是两者之间,土蕴灵秀,湖生清凉,远离繁华,自成一派的世外桃源景象,却有几分神似。

  土湖村四周群山叠翠,省道S353线从龙门县城一路蜿蜒而至,在落草埔一线的山脉先抬升,再下降,穿过竹林,一片平坦宁静的山村徐徐展开。

  村里老人传言,土湖村形如盒罗,四周群山如同镶边,过去山林茂密,涵养水源众多,汇集在村中低洼之处,逐渐形成湖泊,滋养沃土。明清之际,土湖村陆续容纳了各个姓氏风尘仆仆前来落担的先人。随着人口日繁,田渐多,湖渐少,土湖成了不见平湖、满眼都是沃土良田的景象,便更名为土湖。

  土湖村村民大多姓王,约占全村总人口的80%左右,另有少量的邓姓、杜姓等。据村民邓志坚介绍,土湖村建村始自明代初期,王、邓、杜等姓族人从增城堂村、永汉官田、龙华铁岭、麻榨等地陆续迁来,开枝散叶,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乡邻敦睦的村庄。

  

宁静美丽的土湖村。

  土湖王氏

  沐明月传续古香

  土湖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外是一小片竹林,修竹一如谦谦君子,青青磊落,虚心有节,村委会干部常常以此自勉,将竹元素融汇到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上。门前是一条笔直的公路,这是村里的主干道。道路两旁树木葱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公路的另一侧便是规模宏大的王氏宗祠。

  土湖王氏起源于福建闽王王审知一脉,其后子王延翰和王延政先后称帝,最终为南唐李璟所灭,子孙四散天涯。其中王延政的重孙王圿辗转至仁化府莆田县居住,即今日的福建莆田,王圿也就成了莆田系的一世祖。他们在莆田安居了十二世,直到南宋末年,天下大乱,念九郎王泰避乱迁徙广东,成为增城(包括龙门)、东莞开基一世祖,王泰妻叶氏,死后夫妻合葬在金牛都。王泰生二子,王颙和王春,其中王颙定居在增城棠村,成为棠村二世祖。

  在过去,包括土湖王氏在内的龙门王姓,会在每年的重阳举行盛大的祭礼,其中上午半场祭祀的是王泰,下午半场祭祀的是叶氏。王颙子嗣兴旺,生男王俊、杰、传、仪、佐五人。广布于龙门各地,其中王俊之子王瀣成为永汉龙面王氏始祖;王杰之子王文佑迁居永汉官田,成为官田王氏始祖;王仪之孙王坚传三世而生可仁、可义,明朝弘治元年,两兄弟定居土湖,成为土湖王氏开基之祖。可仁居土湖松山下,可义居土湖本地。初到土湖时由于生活物资匮乏,可仁、可义子孙很多迁徙他处,其中真正留在土湖的,是可仁第三子王胜紫和可义的孙子王金一。

  在土湖,有众多的地名与上和下有关,如下一、下二、下三、下四、上一、上二等,即是以为王可仁之孙王金三无子,从永汉王瀣一支过继人丁,迁居过来之后由于供给不足,只能分房而居,成为上、下房,王金三继之子这一脉,另起新号,曰元兴。久而久之,土湖的很多地名便有了上下之分。

  土湖王氏宗祠承王可义一脉,始建于明代,迄今近五百年,规模宏大,前后九进,四周围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宽达四米。规整庄严,十分气派。一般的宗祠大多由一个大门进出,或者是在风水塘两端各设一门。但土湖村王氏宗祠大门有三个,每个门口各有一个风水池塘,从空中俯瞰,呈一品字状。据族中老人讲,之所以修筑成这样,一来是王氏子孙人丁兴旺,在过去办红白喜事时,人流众多,设三门主要是为了方便进去;另外三门呈品字,也意在强调子孙后裔,出入门厅要念祖先之功德,修德储能,光耀门楣。现存的宗祠大门为厚重的木板,厚达七八公分,墙壁厚达五六十公分,而今,岁月斑驳,古老的祠堂也见证王氏家族昔日的显赫荣光。

  宗祠柱上贴有一副对联:“土植三槐,培壤优良,育出青春秀子;湖滋五桂,灌溉肥源,长成伟大文才”。三槐五桂的是王氏宗祠的通用典故,比喻子孙显贵。三槐:指的是王翦及其子王贲、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同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五桂:进士登第谓为“折桂”,王氏一族中,曾先后出了王茂、王珣、王崇仁、王崇文、王崇献、王崇俭六位进士,其中王珣与其四个儿子被称为“父子五进士”。这副对联以明显的现代风格,寄托着对后辈子弟的期望,也展示着一脉文风的传承。

  

残存的杜氏公祠曾是战士们的家。

  王氏宗祠

  书房阁:诗书济世的精神高地

  龙门多山,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古时常有土匪盘踞山头,抢掠扰民。因此龙门的各个村落,常见围屋、碉楼等用来抵御盗匪的建筑。王氏宗祠外墙四个角便各有一座碉楼,这四座碉楼庄严肃穆,在历史长河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时刻,如一双坚强有力的臂膀,庇护王氏族人于安宁之中。而今,斑驳的墙上仍留有一个个方形枪口,而墙上爬满了馒头藤等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和平岁月特有的宁静安心之感油然而生。

  由于岁月风雨侵蚀,王氏宗祠历经多次修葺。古墙不言,但每一块砖石镌刻流年,不同年代的修葺都烙下独有的时代印记。土湖村村委书记、王氏族人王文锋介绍,为了使宗祠更为坚固,王氏先人用三合土筑墙,将灰浆粘涂于砖瓦间。这种灰浆在凝固后异常坚硬,能与现代的水泥相形媲美。

  祠堂内原有两口老井,其中一口已经枯涸,被杂草所盖,另一口却沿用至今。“兼冬积温水,叠暑泌寒泉”,在没有接通自来水之前,古井肩负全村人吃水用水的重任。都说但凡有井水处,便最有生活气息,村民汲水纳凉,闲聊几句家长里短,是一个村庄温暖的记忆。所以哪怕是如今自来水通往家家户户,这口老井旁依然热闹,村民洒扫洗漱,井沿的青石板早已踏平。宗祠门口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青砖砌成各种排水管道,纵横交错,又俨然有序,排水道最宽之处可供一个孩童爬进爬出,因此,古祠堂内至今依然干爽。

  在王氏宗祠建筑群中,原有一座族人心中的圣地——书房阁。土湖村历来崇尚诗书济世、耕读传家,而书房阁便是王氏族人的私塾所在。书房阁为两层建筑,矗立于一片竹林之前,清幽高雅。可以遥想,当年多少懵懂孩童沿着长长的石板路走进书房阁,接受启蒙教诲。书房阁原有一副对联:“凭厚土以为阁,重礼宜从高处立;依明湖可作鉴,崇文须向上流争”。联中嵌有“土湖”二字,上联言厚德载物,书房阁从家乡的沃土拔地而起,遵万古高风大义、圣贤礼乐;下联言以明湖为鉴,可知得失兴替,学子当百舸争流,传世代隽永文章。

  然而,王氏宗祠曾经历一场大火,书房阁与部分宗祠建筑受到损坏,于十几年前彻底坍塌了。尽管书房阁已然倒塌,但在王氏族人崇文重礼的精神却依然耸立,那是精神的源泉所在。所幸的是,幸存的王氏宗祠建筑,在近些年来也被用心修葺,受到了很好的保护。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王氏族人仍会到宗祠祈福祭祀,这种传承百年的家族凝聚力让整个宗族历经风雨依然从容不迫,生生不息。

  

土湖王氏宗祠,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挺立。

  杜氏公祠

  老宗祠红色往事

  土湖村的一处古建筑杜氏公祠,坐落于村子西南方一片水田之侧,竹林之畔。较之王氏宗祠,杜氏公祠规模要小许多,损毁较为严重,整座宗祠只有外框构架保存尚好,墙内已是杂草丛生,但这里却流传着动人的革命故事,颓垣断壁见证了抗战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和革命战士与村民们的深情厚谊。

  194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同志从永汉、从化、新寮来到土湖村,宣讲党的政策方针,带动村民开展革命工作。在共产党员巢郁文、肖子云主持下,游击队在土湖的杜子围邀请了思想觉悟较高的青年60多人集中聚餐,地点就设在杜氏公祠。巢郁文向到会者宣讲党的宗旨,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翻身当家做主人。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土湖人民群情激奋,在土湖本村村民王文虎的带头下,王木兴、王木带等33人报名参加红军游击队武装小分队,推选王文虎任队长,王木兴任副队长。小分队以下划分3个班,共有长短枪18支。队伍成立后当晚12时,由巢郁文率领赶到石莲竹岭村住宿一晚,第二天吃完早饭后由丘松学领到地派集中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

  杜氏公祠外墙的炮眼如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见证了土湖村民与革命战士的深情厚谊。军民一条心是中国共产党排除万难、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正因为有着广大村民淳朴无私的支持,在争取国家的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东江纵队成为威武雄狮之军,威震南粤,蜚声海外,被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

  趣闻轶事

  鱼头石的传说

  在龙潭镇土湖村的群山丛中,有一道清悠悠的小溪,叫“翠坑溪”。溪旁一山有座叠起的巨石,形状酷似鱼头,张开嘴,呈沿溪向上遨游之态,人们称之为“鱼头石”。对此石,当地有着一段美好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土湖村有位名叫淑妹的姑娘,在端午节那天,遭到邻村马财主的逼婚,不能与心上人良宇成婚,悲愤至极,含恨跳进“翠坑溪”,化作一条大鲤鱼。霎时,大雨滂沱,溪水猛涨,小溪变成了汪洋大海。鲤鱼奋力向山中游去,张着嘴呼喊良宇的名字,因为她心爱的良宇被马财主强迫到了深山伐木。迎亲的人看见情况骤变,急报马家。

  马财主恼羞成怒,抄起马刀,带着家丁,冒雨追赶大鲤鱼。不久,雨停水退,大鲤鱼搁浅在山上,再也不能游动。马财主追至,心狠手毒地把鲤鱼斩为两截。鲤鱼身首分离,经过漫长的风雨岁月,鱼身化作沃土,哺育了溪边的茂林修竹,鱼头化成巨石,矗立在山上。

  时至今日,鱼头石还栩栩如生,巍然屹立,土湖的人民还在传诵它的故事。

  落马桥与英雄茹孟成

  相传,清嘉庆八年(1802),龙门县境内连遭旱灾,农民颗粒无收,生活十分贫困。县衙府不顾农民死活,增加苛捐杂税,地主土豪又趁火打劫,搜刮钱财,弄得民不聊生。

  那时,左潭大地埔英雄茹孟成,眼看农民活不下去,便组织农民起义。他带头破地主的粮仓,分粮救济灾民。茹孟成农民起义惊动了县太爷,于是派兵镇压茹孟成农民起义队伍。

  当官兵抵达左潭土湖水口交叉路时,遇到一群逃难的灾民。领头的用马鞭指着一个灾民说:“大地埔在何处?”灾民说:“老爷开恩,此处只有茹下埔,没有大地埔。”说完,用手指了指茹下埔的方位。官兵赶到茹下埔恶狠狠地要农民交出茹孟成,否则要斩尽全村百姓。

  茹孟成闻报后,立即集合队伍,火速赶到茹下埔,两方对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战斗中官兵伤亡不少,于是仓皇向县城逃走。茹孟成农民起义队伍就乘胜追击,一直追杀到土湖的石板桥上,茹孟成大刀一挥,手起刀落,把领队的兵头连人带马砍倒在石板桥下,官兵惨重失败。

  从此,人们就把这座石板桥称为“落马桥”。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