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县龙潭镇禾仓村:禾谷满仓 绿野风光

[报料热线] 2831000

  禾仓村

  禾仓村位于龙门县龙潭镇东面,距左潭圩镇2公里,距龙门县城16公里。全村有耕地1539亩,旱地277亩,山林6631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其中6个为谭姓小组,4个梁姓小组,2个廖姓小组,1个黄姓小组,2个移民村小组,常住人口有1600多人,其中谭姓和梁姓人口最多。

  禾仓村不仅农业发达,而且产业众多,其中包括粤飞龙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日用品、惠州市宝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瑶翠山矿泉水等。在党建和产业振兴的引领下,禾仓全村齐心协力,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钟永廉《古榕丰景》。

  乡村文化

  从龙门县城出发,沿着S353省道一路西行,左边群山环绕,峥嵘耸立;右边西林河水,竹林绿洲,若有若无,道路两旁,异木棉生机勃勃,让人心旷神怡。车过土湖之后,路渐直,山渐缓,很快便到了禾仓村。公路两边翠绿色的稻田,层层铺展开来,三五人家,错落有致。

  禾仓村土地肥沃,水流丰沛,是龙潭的重要产粮区。禾仓村的名字,顾名思义即是谷物满仓的意思。这不仅是禾仓村真实情况的体现,也表现了落担禾仓村的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沿着S355继续西行,过了龙潭庙大桥,便是龙潭镇镇治所在。巨大的广场,繁华的圩镇,潺潺的铁岗河水,别有一番天地。

  这便是禾仓村,禾谷满仓,绿野风光,同时也毗邻圩镇的繁华。而今,禾仓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土,不仅农业发达,更有瑶翠山泉、竹木加工、蔬菜大棚等现代产业。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创新发展。

小小碧溪宁静清澈。

  照应《宋史》的禾仓谭氏族谱

  在禾仓村15个村民小组中,有6个以谭姓为主的村小组,谭氏人口众多,村民中流传着《广东谭氏龙门派瑞奇公族谱》。这本族谱分为上下两册,以各地谭氏家谱资料为基础,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查考及核对,梳理了从谭氏起源到龙门世系开枝散叶的历程。族谱上集主要为历代谭氏先祖画像、各大谭氏宗祠图片及编纂理事会全体人员的名单等。下集则主要介绍龙门这一支谭氏先人的繁衍、迁徙的历程。

  禾仓谭氏村民都很珍视这份家谱。族中长者介绍家谱上的故事时谆谆教诲身边的年轻人:“族谱是一个家族的骄傲,在寻根问祖时可以随时查阅,更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精神。在过去,修续族谱仪式严格,修好后平时族谱收藏于祠堂,由专人保管,每年祭祀或上丁日才取出,将前一年出生的男丁遂一登录,载明出生时间,俗称报丁,上谱,然后放入祠堂保管,平时不随意示人……”

  瑞奇公即谭瑞奇,谱载为宋绍兴进士,太子太保,荣禄大夫,开基西林始祖,即为龙门派谭氏始姐。谭瑞奇,字宗吉,号东奇,生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八月十五日。龙门县建制于弘治九年,建县之初,由于饱受战火洗礼,文教并不昌盛。因此,修撰于清康熙六年(1667)的《龙门县志》中能入志书列传的人物只有两个,那便是谭瑞奇和廖金凤。这两个姓氏也是在龙门繁衍数百年,人口众多。

  据熟知谭氏先人典故的长者介绍,谭瑞奇与朱熹同榜,曾得到皇帝重用。有一次,谭瑞奇和皇帝下棋时用巧计使皇帝赢棋。皇帝高兴之余,就下令免除了广东一年的粮税。因此,过去禾仓的谭氏宗祠上还常保留棋雕,以纪念先祖这件荣耀的事情。不仅是在禾仓,在龙门谭氏的众多祠堂中,都有这一元素的体现。但因年久失修,而今,在禾仓谭氏宗祠中,这一内容已逐渐消失在时光之中。

  在禾仓村的《广东谭氏龙门派瑞奇公族谱》中,有一段关于谭瑞奇的记载,“初授员外,复官朝奉大夫,后因韩佗胄当权,瑞奇公礼贤下士,于高宗朝与吕祖俭上书诉赵与愚之忠,并论朱熹老儒彭龟年旧学李祥老成不当斥,上怒,谪广南东路今广东增城西林,今龙门和善政里丈田。”这是族谱中原文,有很多断句和人名的错误,但是从这段表述中大致可以看出,谭瑞奇是一位正直敢言的诤臣。

  令人称奇的是在《宋史·卷二十九》上有着一段几乎一样的表述,“绍熙三年夏四月丙辰朔。丁巳,太府寺丞吕祖俭上疏留赵汝愚,并论朱熹、彭龟年等不当逐,语侵韩侂胄。戊午,诏吕祖俭朋比罔上,送韶州安置。”这里涉及一段南宋重要的朝臣斗争史。赵汝愚是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状元,后来他又参加了平羌之战,并任福建军事统帅,表现卓越,宋孝宗赞扬他有文武全才,视其为肱骨之臣。同出生于惠州的南宋名臣留正,同时任左右宰相。

  但是,在“绍熙内禅”中,有拥戴定策之功的外戚韩侂胄日渐得势,不断夺权。时任待制的朱熹和吏部侍郎彭龟年等,纷纷弹劾韩侂胄,主张“以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但赵汝愚自持襟怀坦荡,并未将韩侂胄放在眼里,最后被韩侂胄架空,韩侂胄以“同姓居相位,必不利于社稷”为由,将其罢相贬官。

  此事在南宋引起了轩然大波。包括谭瑞奇在内的众多骨鲠之臣和太学生纷纷上书挽留,韩侂胄等权臣又以赵汝愚“倡引伪徒,图为不轨”为由,将其贬放永州,最终在路上含恨而死。谭瑞奇也因此被贬至岭南。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熟悉并喜欢上这里的山水人文,并最终携家眷由江西戈阳长兴里太平庄来西林陇夏开基。

  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的龙门十分宜居,谭氏在此繁衍壮大,谭瑞奇也得享高寿,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正月十三日逝世,享年96岁。明末清初,谭瑞奇十六世孙谭海洪分支落担禾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成为禾仓第一大姓。

土地平旷,比邻龙潭圩镇的禾仓村。

  圣远谭公祠祖德流徽

  在村民的口耳相传中,禾仓村的圣远谭公祠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说现已坍塌破败,杂草丛生,外面木门紧闭,已不再为族人所用,但从屋檐隐约可见的壁画及木雕依然可以透过时间的长河窥探它往日的辉煌。祠堂虽旧,但是在村民心中,依然十分重要。

  圣远谭公祠供奉的是禾仓村谭氏落担始祖,十六世祖谭海洪。谭海洪,字圣远。据村民介绍,过去祠堂上方的匾额“圣远谭公祠”保留有落款,但后来在风雨侵蚀下,落款逐渐消失。此外,以前祖祠的大门旁边的墙体上有很多的古诗及图案,且还有署名等,可惜当年翻修粉墙时全部覆盖了。

  圣远谭公祠坐东向西,一连三进,门前有月池。在祠堂的大门上,写着楹联:禾生千粒穗,仓储万吨粮。祖祠内的门联写着:圣远光千古,海洪耀万年。透过两副对联,村民将禾仓的地名由来,落担始祖谭海洪和他的字圣远都嵌入其中,热爱乡邦,慎终追远的情愫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印证了禾仓村的村名由来。

  过去村里有喜事,大多会在祖祠举行典礼,十分热闹。后因年久失修,祖祠逐渐破败,但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在村民心中,其地位依然十分重要。为此,谭氏族人于1994年冬重修祠堂。禾仓村每年有农历1月15日添丁点灯的习俗。而在每年的9月初七则是报灯祭祖,把每年新丁的名字记入族谱,添丁的族人摆上酒席,热热闹闹好几天。

  正如禾仓谭氏宗谱所载“常闻国有国法,族有族章”。龙门谭氏在祠堂祭祖则有一套礼仪。先是司礼人喊:启乐,随即执事者各司其职,主祭者、陪祭者皆就位。然后行初礼,紧接着是呼读祝文,最后是执事者上爵、献酒、礼毕放纸炮、安步。完成这一系列礼仪后,祭祖才算完成。

  祠堂虽旧,祖德流徽。而今的禾仓谭氏族人,依然秉承先祖谭瑞奇正直、勇敢、随遇而安的精神,团结邻里,建设家乡。

  溪水叮咚 源脉流长

  在禾仓,有一座自然村叫做丁坑围,梁姓族人聚居于此。丁坑围距左潭圩5公里,距县城15公里,龙塘公路从村子的北面穿过,早在2005年,村子就修筑了硬底化水泥村道,交通十分便利。

  世居丁坑小组的梁氏,是梁广通这一支传下来的,根据族谱记载,大约在明清时期,梁广通裔孙梁定一从龙江镇柯木园迁居铁岗东门塘,第五世孙梁碧溪从铁岗迁居丁坑,成为丁坑的开基始祖。

  丁坑围的梁新桂老人是一位66岁的乡村医生、老党员,他在村里从医已30多年,十分熟悉村里的掌故。他告诉我们先祖落担于此的缘由:丁坑围坐落在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村前有一条常年水流不断的清澈小溪,两边的树木,碧绿葱茏。相传丁坑梁氏先祖梁碧溪来到此地时,见小小碧溪宁静清澈,又和自己的名字不谋而合,顿觉身心畅快,于是便落担于此。

  丁坑围四周多群山,雨季时常发山洪,村民饱受水患,这一带地势如同木排,村民认为木排虽然可以避水,但易被水冲,必须把它固定在溪边,因此,起了“丁坑”之名。丁是“钉”的谐音,意为把木排形的村庄“钉”在溪旁,不让水冲走。丁与泉水叮咚的“叮”谐音,同时也有添丁进财的意思。

  丁坑梁氏祠堂比较残破,壁画及木雕大多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除了外面的三面围墙体还稍完整外,其内里因年久失修已满是岁月的痕迹,杂草已爬上了后面侧墙坍塌的墙体,祠堂后墙一面稍微保存得较好的墙体旁还有一个石砌的祭台,上面摆着两个小石狮,及四个木制的先祖牌位,牌位早已风化缺损,但牌位上的精致雕花及刻字却清晰可辨。

  梁氏祠堂背靠大山,前有湖水,四面广有良田。过去梁氏族人有红白喜事,都会在这里举办,祭祖仪式尤其严格。过去祭祖时还会宣读丁坑梁氏的家训,包括道德篇、风范篇、章钜公教子篇等,从行为品德、言行举止、家庭关系等约束规范子孙。

  其中丁坑梁氏先人为子孙制定了“十戒”,包括:切戒不孝不悌、切戒盗窃乱伦、切戒流氓成性、切戒毁坟灭骨、切戒虐待父母、切戒失教子女、切戒侮辱尊长、切戒欺凌孤寡、切戒不务正业、切戒酗酒赌博。在封建社会,如果有族人违背这“十戒”,不仅要送官处理,还要家法训诫,甚至会被除籍,因此数百年来,丁坑梁氏总能坚守底线,修德勤勉,爱国爱家。

  热爱禾仓 心系抗疫的新龙门人

  在禾仓,提起龙门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家都十分熟悉。合作社的带头人李志坤虽是外地人,但对禾仓充满了感情,他常称自己是新龙门人。

李志坤记录农作物成长的细节。

  多年来他一直扎根龙门,发展高附加值的种植业。龙门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现有120多亩地,主要从事果蔬种植,李志坤虽是带头人,但他衣着朴素,讲话沉稳,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一片。

  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李志坤不辞辛劳,心系抗疫,他带领合作社成员,夜以继日在基地采摘最新鲜的蔬果捐赠给武汉。在他的带领下,龙门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捐赠了2吨白菜,价值4万元,足足要装满一个小货车,“东西虽然不是很多,但我们也尽全力了,当时就是希望这些东西能让受疫情影响的人能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李志坤说道。

  龙门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不仅热心公益,也为村民的创收提供了一个平台,农闲时基地平常工人不多,大概4-5个人打理,在种哈密瓜时工人多些,有20多个,请的都是村里的人。

  在李志坤的蔬菜大棚里,一株株高大的玉米及一棵棵茂盛的西葫芦正生机勃勃地生长着,李志坤介绍,他主要种植瓜果,比如:百香果、葡萄、哈密瓜等,蔬菜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才种植,目的是为了改良土壤。

  李志坤这里的西葫芦明显要比市场上卖的大许多,对此他颇为自豪,因为这是他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并没有推向市场,目前主要是观察此种西葫芦的抗病能力、产量、周期等,等时机成熟后才会大量种植。但具体的时机成熟是什么时候,李志坤并没有讲,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餐桌上就会有农尊有机果蔬专业合作社培育的超大型西葫芦。

移民村里笑声多

  从353省道拐进一条村道,两边都是僻静的竹林,如同一道绿色的拱门。隔着竹林,淡淡的鸡鸣犬吠,屋舍田野,若隐若现,穿过竹林小道,就到了禾仓村的新移民村——军民小组。

  春季来时,万物复苏,小道两旁的竹林正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让人流连忘返,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不禁让人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站在禾仓村军民小组村口,放眼望去,四周都是竹海,整个村显得幽静整洁。村子规模并不大,房子共有三排,共28户人家,每排房子的巷子里都铺着水泥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据禾仓村的长者介绍,新移民村是1972年从龙门龙潭新寮村竹坪水库移民过来的,主要姓氏为罗姓和巫姓。

  

幽静整洁的移民村。

  刚来时全村只有十来户人家,由于当时建的房子都是简易的泥坯墙,且规划不整齐,历经几十年,房子都已老旧,基本成了危房。在2012年,由于国家扶贫政策,政府给移民村每户补助2.5万元左右的款项,再加上村民们自己的积蓄,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楼,有的甚至建起了小别墅,围起了小院子,里面种着应季的瓜果蔬菜等。

  现在的移民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外出,留下的多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罗国房就是禾仓移民小组一位63岁的退休工人,他年轻时前在广州花荟研究中心上班,主要做水电方面的工作,现在在村里养老。

  罗国房熟悉移民村的掌故,偶尔有游客或驴友到访,他总是乐于向大家介绍这里的过往,“以前的日子主要靠耕田和竹木,十分辛苦,现在好多了,吃喝不愁,还有退休工资,可以舒心地在这里养老,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且风景如画,来了就舍不得走。”

  1972年罗国房随父母从新寮村移民过来这儿时他才13岁,念初中。刚来时,村里的房子还是较为低矮的砖瓦泥坯房,也没什么规划,不像现在的房子一排一排,那时有些零乱。但不管怎么样,房子总有,有安家之处。政府除了建房,还每家每户分土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新的土地上建设着美好的家园,而他和村里别的孩子一样,除了上学,闲着的日子就帮着父亲一起去田间劳作,其乐融融。

  罗国房说,树大分叉,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理想,他也一样,毕业后便去了广州花荟研究中心工作。“1998年前后,整个广州的绿化都是我们做的。”罗国房很骄傲地说。那时他才23岁,年轻且有抱负,他主要做水电工方面的工作。2015年,惠州仲恺大力发展城市绿化,罗国房所在单位接下了这项工程,绿化工程除了花卉、树木的种植等外,园林的排水及灌溉更是列入其中,且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老式的灌溉及排水早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全自动化设备,一个开关便可全部控制系统。在设计这套全自化设备的系统里当然离不开罗国房这样水电工方面的技术人才。

  村子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村里除了修建篮球场地作为村民的活动场所外,另还建有军民文化室,村民们如果有什么活动或是开会都会聚集在此处。每到晚上吃过饭后,广场上老人小孩,相映成趣,笑声不断。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