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村:入列首批全国绿色村庄 隆平农场全省唯一

[报料热线] 2831000

  邬村

  邬村位于龙门县龙田镇北部,东至西埔村、石龙头村,西至江冚村,南至凌角塘村,北至赖屋村。行政区域面积有12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2000亩、耕地3500亩、旱地1000亩。邬村下辖十屯、小径、大东、大西、田厦、上东、上中、上西、龙洞、竹围、新居、蓝屋共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约2009人,456户。

  邬村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著名的丰收水库(又名龙洞水库)就建在这里,灌溉全村。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邬村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村、惠州市宜居示范村、惠州市森林家园和龙门县文明村示范点等众多荣誉,并入列首批全国绿色村庄。

  走在邬村,脚下是千亩良田,眼前是古树荷塘,村子小巧干净,充满“良田阡陌稻苗青,盛夏荷香引蛙鸣”的诗情画意。

  邬村是名副其实的农业村,土地平坦土质肥沃,有耕地3500多亩,平均每个村民就有1.7亩水田地,龙门县不少农业公司将基地选在这里。广东省唯一的“隆平农场”就落户邬村。

  在邬村,“十要十不要”的村规民约挂在每一个自然村的显眼处,成为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遵守、相互监督的“顺口溜”,也让邬村环境整洁,民风淳朴,并因此获得了首批全国绿色村庄、广东省卫生村、惠州市宜居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邬村村牌坊。 

美丽的小径村。

  古牌坊

  守望数百年,相看两不厌

  邬村的名字,来源于邬姓。相传明朝末年,邬姓先祖从现在的河源龙川南下,经过龙门县龙田镇时发现这里土地平坦,水源丰富,于是定居下来,耕田建屋,开枝散叶。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邬氏家族不断壮大,自然形成村落,并以姓为村名。

  在邬家祠堂和旧围屋不远的竹林中,有一座高大的牌坊立于小路边。风吹竹曳,阳光碎洒,牌坊屹立不动。邬村牌坊何时何人建造皆无记载,从其建筑风格和青砖质地上看,应是清代中期建筑。

  牌坊正对的小路是邬村最早的出入通道。牌坊有六米多高,四米多宽,上面原有三门,左右耳门现在已封,主门依然开着,门洞有近两米宽,三米高,据村中长者介绍,在过去,大家日常都走耳门,当有官员来访或车马进村时,则走中门,中门最为尊贵。而今古道飞驰,古牌坊也隐匿在了茂林修竹间。

  从功用上来讲,这座青砖砌筑的牌坊,既有空间段落分隔作用,也有美化环境、提振乡风的作用。牌坊与清代民居相似的清新风格,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和谐宁静。

  邬村牌坊与不远处的鸬鹚村下村牌坊一样,匾额上都题写着“居仁由义”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语出《孟子》“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意思是用心于仁爱,行事循义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龙门学宫,明伦堂左右建有“居仁”“由义”两书斋,到了清代,两个相隔甚远的牌坊,均题额“居仁由义”,可见龙门人对这四字的由衷喜爱以及对它所指向境界的不懈追求。

  血脉情

  不忘宗族情,老华侨万里来邬村

  龙田邬村是龙门邬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一支邬氏分脉于龙川景常公。邬景常,字法新,是宋朝嘉定元年进士,广东清海军佥事邬孝臣的曾孙。在明朝永乐年间,他们辗转迁徙到了河源市龙川县紫市镇秀溪村鹤树下,在这里开基落担。

  龙川有东江之利,驿道之便,适合农商,因此邬氏落担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丁口日盛。明清鼎革之后,为了家族继续发展壮大,邬氏族人沿着东江向下游拓展,其中一支便落担到了龙门县龙田镇的邬村。

  邬明镜,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华侨,祖籍龙川。早年他和族任亲属去到南洋,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已经颇有成就。改革开放之后,响应回国投资的号召,在珠三角创办了塑胶厂,早早远离故土,让他对家乡、对宗族格外有亲近感。当他得知龙川邬氏景常公后裔有一支分到龙田,以姓成村之后,非常感慨,特地不远万里,前去探望宗亲。

  “乾坤震巽家恒明,定国安邦必俊英,经世贤才能耀祖,芳声永远庆升平。”对于景常公一裔的辈分排序,邬明镜早已熟稔于心,他自己便是“明”字辈,虽然离国万里,但是沉甸甸的乡情依然让他倍感温暖。 

广东省唯一的隆平农场就在邬村。

 

隆平农场龙门基地出产的大米。

  旧传奇

  石桥与古庙,曾让日寇闻风丧胆

  邬村靠山,溪流丰沛,为了方便出行,村民在交通要道上修筑石桥,跨越山溪。在村子西面,就有一座古石桥,扼守进出村子的通道,抗战期间曾让日寇闻风丧胆。

  这是一座有故事的石桥,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桥边有座“九天玄女庙”。关于邬村这座九天玄女庙的历史传说,村中已无人能说上来,但是大家都认为有桥时便有庙了。

  岁月如梭,烽烟远去。而今,老石桥仍静静地躺在小河上,虽然身边早有座厚实的水泥桥,但它仍“享受”着村民的爱护。

  只有将古建筑活化,才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邬村已将古建筑活化利用纳入村庄发展规划中,正计划打造溪畔旅游线路,将村里老围屋、古牌坊、竹林、小溪等资源串联起来,作为龙门天堂山自驾徒步线路中的一段特有乡村线路,展示邬村的独特魅力。 

邬村村良田接连,青色的禾苗散发阵阵清香。

  和睦风

  民约,造就最美村风

  邬村十二个村民小组中,有一个移民村——小径村。

  1958年,因支持新丰江水库建设,居住在河源锡场镇径尾村的大部分梁氏村民及一户张氏、一户杨氏村民共约130人告别家园,移居他处。

  最初,他们迁移到惠东县平山镇居住。当时,平山镇的移民较多,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繁,各地都处于粮食紧张时期,移民大多吃不饱。由于饥饿等原因,在平山镇居住了3年后,过半由径尾村来的移民又从惠东平山迁到龙门县龙田镇刘村。

  1961年他们一到龙门县龙田镇刘村,除了配有住房外,龙门县委、县政府还拨钱给他们买粮食、买耕牛等生产工具,每人还分配近一亩的田地。有了田地后,移民们掀起了生产大热潮。由于移民勤劳,加上龙田土地肥沃,刘村的粮食平均亩产接近1000斤,使刘村农田成为市、县级的粮食生产示范点。

  1977年,因建设白沙河水库,刘村的移民又要搬迁了。这一次,他们迁到了龙田镇邬村的小径移民村民小组。因为怀念故乡,他们无论在惠东还是到了龙门的刘村和邬村,村民小组名都沿用旧名中的一个“径”字——小径村,以示不忘故土。

  小径移民村小组长梁雄智,在7岁的时候,随着家人迁移到了邬村的新家园,那时他刚好上小学。他记得,刚到邬村,村民一点都不排外,给他们很大的帮助,让很快就在这里落了脚,村里还划出一片很好的田地给小径村民,让他们脚下有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本世纪初,龙门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善小径村移民的居住条件,每户村民补助一定资金建设新房,并对房屋建设进行规划指导,让很多村民建起了小洋楼。

  小径村梁家人一直记得祖先留下的《梁氏家训》: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慎婚嫁、急赋税。这句朗朗上口的家训代代相传,随着与龙门当地人联婚,与周边村民接触,村里原有的习俗慢慢都被同化了,但不变的是村民一直谨记《梁氏家训》,因此移民村的人大多急公好义,勇于任事。

  正是小径村的好家风代代传,村民们都孝顺长辈,邻里团结和谐,村里治安稳定,无吸毒人员、赌博人员及游手好闲人员。2013年,邬村为小径移民村民小组申报惠州市宜居示范村时,以小径村梁氏家训为基础,结合邬村口口相传的乡规,制定出邬村十条村规民约,内容是“十要十不要”。

  邬村的村规民约出来后,受到村民们的支持,使得邬村风气更正,村民更和睦。几年前,广州增城有位老板到邬村考察准备投资,休息时将车钥匙和钱包等物品放在路边桌子上,随后他接个电话匆忙走了。下午要开车回去,突然想起东西落在了村里,路上人来人往,估计找不到了,本不抱希望,但是原路寻找时居然看到物品原封不动地放在桌上。这位老板后来就直接到邬村投资了。

  近年来,得益于政府的鼓励和支持,邬村积极完善村里的各项设施建设,绿化率提高,卫生整洁,村民也都会自觉保护环境,大大提升了居住环境。2017年3月,国家住建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首批绿色村庄名单,惠州市共有20个村(社区)上榜,邬村榜上有名。 

少年醒狮队

  太平乐

  少年醒狮队,喜庆日子舞起来

  邬村村出名的除了水稻,还有一支少年醒狮队。在邬村村,逢年过节等喜庆时刻,村里敲锣打鼓,十几岁的少年舞动群狮,迎祥纳福,成为村里老少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

  为何是孩子来舞狮呢?时间回到2015年。改革开放春风吹,邬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村民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但网络的普及却让青少年在空闲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会毁了孩子的前途。”邬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邬志光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醒狮表演,深受启发,下决心要在村里组建一支醒狮队,丰富村中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2015年,邬志光组织成立邬村醒狮队,鼓励全村亲少年儿童都参与,传承民俗,凝聚力量。这个号召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报名参与的青少年达到30多人。为了教授孩子们舞狮,邬志光特别邀请肇庆怀集县邬姓同族的醒狮队老师前来邬村村,为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争取资金,置办醒狮队行头、服装、道具等。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不到两个月,醒狮学员们便学有小成,可以登台表演。

  醒狮队的组建,一改过去孩子们沉迷网络的现状。一到节假日,村里的孩子们便忙着舞狮,积极参与锻炼。对这项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活动,同时又具备喜庆色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村里的老老少少都非常喜爱。一时之间,邬村醒狮队“风光无限”,在村里春节、祭祖等喜庆日子,醒狮队便出动表演,成为加强村民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

  与此同时,这些表演者都是村里自家的孩子,自然吸引了不少村民的支持和关注,这样就把传统文化融入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邬志光介绍,邬村醒狮队刚成立的前两年,一度声名远扬。成立当年的寒假,邬村村醒狮队就去了龙门县表演,附近不少村庄也邀请醒狮队过去表演,邬村醒狮队在龙门也就打响了名气。

  然而这项讨人喜欢的醒狮队表演活动,目前却面临中断的局面。之前加入醒狮队的孩子们现在都长大了,他们有的正读高中,有的在上大学,学业繁重没时间参与,村里后来成长起来的孩子又大部分跟随父母搬到县城,少数留在村里的孩子,父母担心孩子受伤不愿意他们加入,导致邬村醒狮队即将面临中断的局面。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新鲜血液的加入,醒狮队仅靠村民一腔热情支撑着,在培养传承人上有些困难。”尽管面临各种困难,邬志光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一项传统民俗,“我们希望有更多后辈加入这项传统活动,使邬村醒狮一代代传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人知道邬村醒狮,从而热爱它。”

  十条村规

  邬村“十要十不要”村规民约

  要热爱集体、守法遵纪,不要各自为政、目无规矩。

  要勤劳致富、艰苦创业,不要歪门邪道、好逸恶劳。

  要保护土地、守护家园,不要毁田堵渠、乱开滥采。

  要科技兴农、共谋发展,不要愚昧落后、安于现状。

  要村庄必规、建房必报,不要乱占乱建、风格各异。

  要门前三包、庭院井然,不要乱堆乱放、放养禽畜。

  要绿满家园、种花植树,不要破坏环境、乱砍滥伐。

  要尊老爱幼、邻里和睦,不要亲亲疏疏、拉帮结派。

  要重视家教、弘扬家风,不要封建迷信、歪风邪气。

  要民主协商、团结共治,不要背信忘义、寻衅闹事。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任己章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