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春日游 莽莽象头山

[报料热线] 2831000

  象头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美景素来被人称道。清代诗人宋湘在惠州任丰湖书院院长时,对象头山可谓魂牵梦绕,写诗赞曰”迢迢佛迹水,莽莽象头山”。

  

美景在侧,不时可见驴友身影。

  

水同木,榕果簇生十分特别。

  

白花泡桐,白花一树迎风绽放。

  从古至今,象头山和惠州的城市印象紧密相连,如遇天气晴朗,海拔1024米主峰蟹眼顶在城区肉眼可见。“象岭飞云”奇景更是宛如仙境,不仅丰富了西湖的天际线,也让鹅城的形象更为温润饱满。

  

溪谷清幽,怪石嶙峋。

  

时值四月,大红杜鹃点缀着山峰。

  地质资料显示,象头山是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时的燕山运动形成的,大量花岗岩侵入,挤压地壳,使地层褶皱形成穹隆构造山地,因而象头山山体宏大雄伟,多陡峭山崖和裸露花岗岩石壁,且怪岩奇石多见。2002年7月3日,象头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象头山的神秘面纱早已被人们揭开,从地理的概念来说,它由形成于白垩纪的火成岩构成,造就了大小山峰300余座的奇峻山势;从生态的角度来说,象头山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难得的物种基因库,是粤东唯一森林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江重要水源涵养林。

  

公路盘山而上,不畏艰险方能登顶。

象头山观光,有山景、石景、林景、水景,而云景则被西湖借作“象岭飞云”,列入西湖诸景之一。

  日前,记者驱车深入探访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镜头记录下春日象头山秀美的苍山林海。

  

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对动植物素描。

  

象头山层峦叠嶂,峻峭山峰多达165座,主峰蟹眼顶海拔1024米。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周楠

分享到:
上一篇:
编辑:小丽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网微信
  • 惠州发布微信
  • 惠州文明网微信
  • 惠州头条APP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与今日惠州网无关。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